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遵医行为是指患者遵照医生的指示及处方进行治疗的行为。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而良好的遵医行为不仅能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感染,而且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治并发症。为进一步提高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遵医行为,采取有利于患者遵医行为的对策。在研究对在我院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96例尿毒症患者的不遵医行为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钟宇  周燕 《当代护士》2021,28(5):173-175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3月—2019年8月,对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影响遵医行为的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遵医行为.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血透患者遵医行为良好率由59.52%提高到8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遵医行为,从而提升患者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3.
血液透析患者不遵医行为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航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9):7114-7115
目的: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有效的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延长生命。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不遵医行为原因分析,并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减少了患者的不遵医行为,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有效的、针对性的教育,督促患者主动学习,加强护患交流,减少患者的不遵医行为,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4.
遵医行为是指患者遵照医生的指示及处方进行治疗的行为[1].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而良好的遵医行为不仅能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感染,而且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治并发症.为进一步提高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遵医行为,采取有利于患者遵医行为的对策.在研究对在我院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96例尿毒症患者的不遵医行为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的基础上,从认知、心理、饮食、治疗、日常活动和家庭社会等方面进行全程、系统的护理干预。6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血清指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遵医行为、血清指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通过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遵医行为,帮助患者达到最佳治疗目标,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遵医情况及提高遵医行为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遵医行为调查问卷对112例患者进行调查,并对影响患者遵医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1.6%的患者完全遵医,31.8%的患者不完全遵医,16.6%的患者完全不遵医。患者的遵医行为与疾病的不同阶段、掌握的知识、家庭支持、医患关系等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遵医行为可延长其自理能力、工作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遵医情况及提高遵医行为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遵医行为调查问卷对112例患者进行调查,并对影响患者遵医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1.6%的患者完全遵医,31.8%的患者不完全遵医,16.6%的患者完全不遵医。患者的遵医行为与疾病的不同阶段、掌握的知识、家庭支持、医患关系等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遵医行为可延长其自理能力、工作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人类适转理论的护理干预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10月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70例。对照组接受血液透析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基于人类适转理论的护理干预,对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干预后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血液透析病例干预后的遵医行为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面对应对和回避应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屈服应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每组(P<0.05)。结论将人类适转理论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实践之中,有利于提高患者遵医行为,采取恰当应对方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遵医行为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不遵医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MHD患者不遵医行为原因调查表,调查92例MHD患者的遵医情况。结果:不遵医行为34例,占总调查人数的37%。结论:MHD患者的文化程度、对疾病知识了解程度、回归社会情况及经济状况是影响不遵医行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12月血液透析室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遵医行为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减低和护理差错降低,患者遵医行为明显提高,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提高患者透析和生存率有重大意义,是全面提高血液透析整体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制订并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后遵医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自我效能干预。随访6个月时,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随访6个月时,干预组规律透析、遵医服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的遵医行为率均高于对照组(P 0. 05);干预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自我效能干预有助于促进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的养成,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心理干预在维持性血透患者遵医行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遵医行为。方法:36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焦虑情况、遵医行为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遵医行为,减少血液透析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的卫生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需求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系统的、针对性的健康教育.3个月后,对2组患者遵医率和生存质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观察组病人各项遵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性健康教育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生在质量.  相似文献   

15.
李秋红  刘萍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4):2288-2290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Ⅰ级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作用以及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的作用。方法对某社区的120名Ⅰ级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后运用患者依从行为量表以及高血压患者自我功效量表对其评价。结果在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遵医行为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有显著变化,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社区Ⅰ级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改善明显,显著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更好地控制了血压,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青壮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现状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青壮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现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青壮年高血压患者在服药、饮食、睡眠、运动、自我监测、寻求健康帮助等方面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青壮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不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不注重运动,不能做到定时、定量运动;近半患者不能按时、按量、按种类服药;大多患者没有定期到医疗单位监测血压和自我监测症状.本组患者三餐规律、食量适中遵医行为较好.结论 应加强对青壮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宣教,积极创造条件,改进青壮年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从而提高患者远期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刘灿灿  张华  宋素萍 《妇幼护理》2023,3(12):2925-2927
目的 探讨在维持性血透患者治疗中辅以临床护理路径,对并发症发生与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01 至 2022.12 在本院就医的终末期肾病患者 87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3 例)和观察组(44 例)对照组实施常 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分析对比两组的并发症、遵医行为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 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临 床护理路径对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干预,能减少并发症,增强遵医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陈吉辉  赵淑清  李晓红 《华西医学》2009,(10):2752-2753
目的:了解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在院外治疗期间的遵医行为情况,为院外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50例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的院外治疗情况进行调查,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50例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中,在院外不能正确地按医嘱进行治疗的情况为:有124人次为不完全遵医,有25人次为完全不遵医。在各因素中,遵医程度差的项目分别是定期门诊复查、自我监测、饮食治疗及药物治疗。结论:帮助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了解疾病,并提高自觉遵医行为是非常必要的,提高遵医行为不仅可控制疾病,还能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同时也是减少并发症以及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遵医行为的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遵医行为调查表,对12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遵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12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完全遵医行为占10.0%(12/120),不完全遵医行为占70.0%(84/120),完全不遵医行为占20.0%(24/120)。结论遵医行为与患者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条件、疾病健康教育有关。  相似文献   

20.
126例农村糖尿病患者遵医不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农村糖尿病患者遵医不良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自行设计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调查表,内容包括对疾病及治疗认知、疾病控制情况、医嘱与遵医程度、不能遵医的原因,对126例农村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口服药物、胰岛素注射、饮食控制、适量运动、戒烟酒、定期复查的完全遵医率分别为62.3%、66.7%、48.4%、37.3%、51.5%:43.6%;不遵医的主要原因为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医疗意向不明确以及复诊受条件限制等;由于遵医不良,89例发生并发症。结论农村糖尿病患者遵医较差,应加强健康教育及行为指导,提高遵医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