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材料和方法本组9例病人中男4例,女5例,年龄24~76岁,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3例穿刺活检证实。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气短、呼吸困难、胸闷、低热和咳嗽。9例均无职业石绵接触史。本组应用的是西门子公司制造的SOMATOM,AR—  相似文献   

2.
恶性胸膜间皮瘤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胸膜间皮瘤是一种少见病,CT是有效的诊断方法之一,我们自1985年收集了25例胸膜间皮瘤,全部病理证实,本文重点讨论胸膜间皮瘤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CT表现特征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确诊为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CT表现。结果:21例病人CT显示不规则胸膜增厚18例,单侧胸腔积液16例及胸壁侵犯5例。结论:CT对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观察病变的范围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胸膜间皮瘤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分析胸膜间皮瘤的CT表现,评估CT诊断胸膜间皮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20例胸膜间皮瘤均经病理证实,其中开胸术14例,全麻下胸膜活检3例,CT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1例,胸腔镜下活检2例,均作了CT检查.结果:20例胸膜间皮瘤中,良性6例,恶性14例.局限性结节样或团块状胸膜增厚9例,良性6例,恶性3例;结节或肿块<5cm6例,其中良性5例;肿块与胸壁夹角为锐角者4例均为良性;平扫及增强密度较均匀者5例,均为良性.11例弥漫性胸膜增厚均为恶性,其中胸膜增厚>1cm以上9例,环状增厚呈盔甲状5例,纵隔胸膜受侵10例,9例伴有胸水,7例手术证实有胸壁或横膈侵犯.14例恶性胸膜间皮瘤中,Butchard Ⅰ期5例,Ⅱ期5例,Ⅲ期3例Ⅳ期1例.结论:CT能很好地显示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密度、范围,与周边组织的关系,有否远处转移,可鉴别病变的良、恶性并对恶性病例进行分期,对临床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孤立性纤维性胸膜间皮瘤的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孤立性纤维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资料与CT学资料。结果13例孤立性纤维性胸膜间皮瘤CT显示单侧胸腔的巨大肿块,边界清晰光滑,增强扫描后,肿瘤有不同程度的强化(15~46HU),强化时肿块中间可见穿行的血管。结论孤立性纤维性胸膜间皮瘤的影像学特征为胸腔的单侧巨大肿瘤,相邻肺组织受压、气管移位和肺不张与肿块边缘的逐渐变窄是判断肿瘤起源胸膜的可靠征象。CT在确定病变的范围、形态,胸壁和纵隔结构是否受侵犯以及在定性诊断上具有一定优势,但最后确诊仍有赖于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53岁。反复右胸疼痛2年,无咳嗽及发热,近3个月觉右胸痛加重,渐感气促,以活动后明显。体检:心肺听诊无异常,右肺语颤增强。右背部稍隆起,范围约10cm×20cm,无压痛、叩痛,腹平较,右上中腹可触及一巨大肿块,表面光滑,边界大清。实验室检查:血生化、肝功能正常。肺功能轻度限制性障碍。CT平扫:右下胸及右上腹见巨大肿块,大小约15cm×13cm×6cm,跨胸腹生长,边界清楚,其内见散在分布的斑点状小片状高密度灶及不规则低密度坏死区。邻近肺。肝及心、纵隔受压向前。向左移位。胸腔内少许渗液,邻近骨结构完整(图1)。MR…  相似文献   

8.
目的胸膜间皮瘤是起源于胸膜间皮细胞及纤维细胞的原发性肿瘤。根据大体病理及影像学改变分为局限性及弥漫性,局限性胸膜间皮瘤多数为良性,但约有30%的局限性病变有恶性倾向;弥漫性胸膜间皮瘤均为恶性。本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诊断比较困难。X线影像学诊断是一重要手段,螺旋CT明显优于普通平片。本文收集了我院2000年10月至2006年6月间,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20例胸膜间皮瘤进行综合分析,将螺旋CT征象与术中所见及病理表现作对照,探讨螺旋CT诊断胸膜间皮瘤的检查方法及区分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巨大胸膜间皮瘤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病历简介患者 ,男 ,71岁。主因右侧胸腔积液 5年 ,劳累后胸闷 ,气促 3个月入院。体检 :体温 36 5℃ ,胸廓无畸形 ,右侧触觉语颤减弱、右胸有扣痛 ,右侧呼吸音减低 ,抽胸水为淡黄色。X线检查 :右胸第三前肋以下密度一致升高 ,上缘呈抛物线状 ,纵膈左移。CT平扫示 :右侧胸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43岁。因右侧胸痛不适3年,加重伴胸闷20天,于2001年10月26日到我院就诊。经胸部CT诊断为胸腔巨大占位而人院。体检:右侧胸部饱满,肋间增宽,语颤减弱,右下肺呼吸音明显减弱。心脏正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弥漫型胸膜间皮瘤的临床及X线、CT表现。临床以咳嗽、胸痛,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多数伴有低热、消瘦及血性胸水。X线表现以大量胸水为主,部分病例见结节状或肿块状病  相似文献   

12.
腹膜间皮瘤的CT表现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作者总结16例腹膜间皮瘤CT表现,并与大体病理检查进行对照研究。主要CT表现包括:腹水(16/16,100%),腹膜不规则增厚粘连(13/16,81%)和腹膜结节(5/16,31%),大网膜(10/16,63%)和肠系膜受累(11/16,69%),盆腔肿块(9/16,56%),胸膜受累(7/16,44%)。早期腹膜病变CT检查不易发现;当腹膜、大网膜和肠系膜广泛增厚粘连时,CT所见可提示此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胸膜间皮瘤伴膈肌翻转造成CT误诊两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两例恶性胸膜间皮瘤引起膈肌翻转误诊为腹内及胸膜联合病变的病例,通过误诊原因分析认为:如果膈肌附近病变不易判定其起源时,应想到膈肌翻转的可能性,采用矢状面重建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膈肌以及病变和膈肌的关系,如发生于左侧,还可通过胃底气钡双对比造影显示膈肌,从而判定病变的起源。  相似文献   

14.
胸膜间皮瘤是发生于胸膜的肿瘤,比较少见。临床上往往经X线检查发现,并通过胸膜穿刺或剖胸活检等病理检查手段最后确诊。现就本院2例经胸部X线平片发现的病例分析报道如下。1病例简介1·1例1,女,60岁,平时咳嗽、咳痰、气促,偶有胸痛。临床治疗效果不佳。胸部X线平片示右侧中上胸腔内有一个巨大肿块,大小约11.0 cm×8.0 cm,边界清楚,密度均匀。肿块的左下边界与右肺门相邻且有胸膜粘连。右膈肌胸膜有幕状粘连,右膈面稍抬高。双侧肋膈角稍欠清晰。右侧位示肿块的基底紧贴前胸壁,胸腔无明显积液现象(图1,2)。1·2例2,男,72岁。咳嗽、胸闷、咳…  相似文献   

15.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CT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主要分析恶性胸膜问皮瘤的CT征象,评价CT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组织学证实的恶性胸膜问皮瘤的CT征象。结果:10例弥漫性恶性胸膜问皮瘤患者中,8例胸膜增厚大于10mm,占67%,胸膜增厚呈结节或肿块状7例,占58%,环状胸膜增厚6例,占50%,纵隔胸膜及叶间膜受侵8例,占67%,8例有半侧胸腔体积缩小,2例表现为单发结节,4例有纵隔淋巴结转移,1例有远处转移,侵犯颈椎。结论:CT在确定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侵犯范围和程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本病的最终确诊仍需要病理组织学的证实。  相似文献   

16.
韩丹  巫北海  何波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10):1161-1165
目的探讨大鼠恶性胸膜间皮瘤(MPM)特征性CT征象。方法W istar大鼠100只,右侧胸膜腔闭式染尘法注入石棉纤维混悬液,每月1次,每次20 mg/m l,连续2月,石棉总剂量为40 mg,对照组用同样方法注入灭菌生理盐水,大鼠垂死时或死亡后立即CT扫描及尸解病理检查。整个动物实验历时2年。结果得到实验组MPM 66例,胸膜增生14例,阴性12例。对照组4只胸膜增生,10只阴性,无胸膜间皮瘤。根据病理改变分为MPM组66例,非MPM组26例,对照组非MPM组14例。胸膜增厚的形态、厚度在实验组MPM组与实验非MPM组及对照组均有差异,结节状胸膜增厚只出现在MPM组,其它组无,特异性为100%。胸膜的平均CT值MPM组其它两组无差异。MPM组胸腔肿块发生率达94.5%,可为肿瘤、脓肿或包裹性积液,其中肿瘤性肿块62.5%。MPM的纵隔改变包括纵隔增宽,纵隔胸膜增厚、不规则及纵隔的移位,以纵隔不规则增宽、纵隔胸膜的改变与非MPM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胸水与临床及尸解相比少见。未见胸内淋巴结肿大。结论大鼠MPM具有一些较特征性的CT征象。  相似文献   

17.
弥漫型胸膜间皮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弥漫型胸膜间皮瘤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例弥漫型胸膜间皮瘤患者的CT影像资料.结果 CT显示弥漫型胸膜间皮瘤的主要征象是:广泛性、不均匀胸膜增厚(6/6),纵隔侧胸膜受累(5/6),胸膜增厚>1cm(6/6),胸膜结节(3/6)和肿块(2/6),患侧胸腔积液(5/6).此外,CT还显示了弥漫型胸膜间皮瘤累及纵隔、心包、叶间胸膜、胸壁、膈肌部位等的表现.结论 弥漫型胸膜间皮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因此对临床可疑病例应常规进行胸部CT检查;CT表现不仅能提示诊断,而且能够显示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胸膜间皮瘤是一种较少见的原发性肿瘤,来自胸膜间皮细胞或胸膜下间质组织,分为局限结节型和广泛浸润型,临床上与肺内肿瘤,胸膜转移瘤,感染性胸腔积液难于鉴别,常须组织细胞学检查,甚至尸检后才明确诊断,本文收集2001、4—2004、4经X线、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胸膜间皮瘤10例,作一分析报道。  相似文献   

19.
20.
局限型恶性胸膜间皮瘤较少见,我院近20年来经手术病理证实12例,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12~56岁,平均年龄36岁。发病最短1个月,最长2年。本组主要症状胸痛10例,胸闷8例,气短7例,胸壁包块2例,咳痰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