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探讨《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特色,认为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反映了疾病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病证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以及六经病证之间的动态演变、症状之间的动态演变和方药的动态性等关键性问题;六经辨证的关键在于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2.
<正> 怎样研究《伤寒论》?陈修园认为:“大抵入手工夫,即以伊圣之方为据,有此病即用此方……论中桂枝证、麻黄证、柴胡证、承气证等,以方名证,明明提出大眼目,读者弗悟也。”陈氏所谓“大眼目”,很明显,就是贯穿《伤寒论》全书的方剂辨证,它是除六  相似文献   

3.
刘玉良  李其忠 《中医杂志》2008,49(7):659-661
通过对<伤寒论>条文、方证系统分析与综合,说明<伤寒论>中定量辨证思想贯穿于伤寒辨证治疗体系的各个方面.重点从<伤寒论>中定量辨证的方法进行阐释,说明张仲景主要通过病程、症状、脉象、文字描述的对比及药物试探五个方面对病证进行定量.  相似文献   

4.
董正华  杨轶 《陕西中医》2005,26(6):592-593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疾病辨证论治的专书,创造性地应用了多种辨证思维方法,奠定了中医辨证学基础。在六经病证的论治过程中除贯穿使用八纲、脏腑、经络辨证外,还应用了病证辨证、动态辨证、时相辨证、错杂辨证、反馈辨证等多种特殊的辨证方法,为诊治各种疾病提供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临床辨证思维方法,从而使六经辨证能够广泛地适应于临床各科。本文主要从辨证思维学角度,对《伤寒论》六经辨证中所包含的特殊辨证思维方法作以归纳。  相似文献   

5.
本文融会了《伤寒论》中的辨证方法,将其分为脉症结合、脉症动态、症状相关、症状比较、识别假象、治疗反馈、时相等七种辨证法,对临床与教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阎艳丽  宋国英 《河北中医》1991,13(1):19-20,13
以《伤寒论》(以下简称《伤》)为六经辨证,由来已久,沿袭至今,几乎约定俗成,并早已载入教科书。笔者认为,正是“六经辨证”模糊了《伤》的本来面目,缩小了对《伤》的视野,拘紧了思路,并招致任意附会仲景书的后果,理应弃去,而代之以原著提示的“六病辨证”,  相似文献   

7.
论《伤寒论》的汤方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的汤方辨证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以方剂的典型适应证等作为依据,对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进行辨证的方法。这一辨证方法着重辨主症,兼症,禁忌症、病机以及汤证的转变等。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体系所蕴涵的辨证思维方法,体现了张仲景临床辨证思维的全过程.从常变辨证思维、整体辨证思维、动态辨证思维、顺势辨证思维等4个方面阐释了仲师临床辨证思维方法,并简要举例说明,以期在基于条文学习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方法,使《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灵活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10.
《伤寒论》喘证辨证施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角药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根基,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按照中药的气味、性能、归经,将3味中药联合配伍使用,比起药对更为复杂,组方意义也更加深厚广远.温法作为中医八法之一,是指用温热药物来治疗寒证的方法.《伤寒论》在中医八法的运用中尤以温法最为多见,贯穿六经辨证,特色鲜明,且常和其他治法相兼使用,至今仍对临床治疗起到有...  相似文献   

12.
付琳  向光维  李小会 《吉林中医药》2020,40(1):48-51,55
肾性水肿临床可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仲景继承《内经》理论,著《伤寒杂病论》并开创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对现代肾性水肿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体系囊括了经络脏腑、气血津液、体质禀赋等理论基础。根据六经辨证理论体系,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理论为基础,结合各经辨证要点,将《伤寒论》六经辨证引入肾性水肿的临床诊疗。拓展六经辨证理论在肾性水肿临床治疗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辨析伤寒误用下法的体会,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对《伤寒论》中关于误用下法的条文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结果:所谓误下,是指不当下而误下,或当下而太过,或当下而不足,或当以寒下而用温药,当以温下而用寒药,或当缓下而用急攻,或当急攻而用缓下,这些误下方式、程度等的差异,加之患者病情、体质的不同,可致气机升降开阖以及气血阴阳的损伤,导致出现千变万化的证候。故伤寒误下以后,不可简单认为"误下伤阴"或"误下伤阳",应根据误下后具体症状,辨证论治。结论:通过对伤寒误用下发的辨析,有利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对临床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伤寒论》针灸禁忌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伤寒论》中涉及针灸禁忌的条文进行分类探讨。结果:《伤寒论》中针灸禁忌内容涉及各种误治导致变证、产生机理、调治方法和预后。结论:从历史的角度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些针灸禁忌,至今仍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前病毒性心肌炎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现代医学对其缺乏特效高效的治疗方法,而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确切。但现代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多为单一复方辨病治疗,不符合中医辨证施治治疗疾病的宗旨。临床运用《伤寒论》方辨证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从《伤寒论》之六经辨证立论,探索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的规律和机理,改变按西医方法西医命名使用单一方剂辨病治疗的模式,充分发扬中医传统特色,并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为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关于《伤寒论》经方用量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方临床疗效取决于用量的把握,经方用量在张仲景用药量与现代规定药物常用量之间的权衡值得思索。研究表明,介于原载用量与现代药典规定用量之间的中间剂量,既能取得比药典剂量更好的疗效,又基本不逊于原载用量的药效。经方用量应在原载用量与现代常用量之间依个体选择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脉经>、<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太平圣惠方>、<医心方>、<金匮玉函经>诸书的考查,提出传世本<伤寒论>的白虎加人参汤很可能是白虎汤之误,如此似更接近仲景著作的原貌.从隋唐时期开始,医家们在实践中产生了新的经验,即在白虎汤中加入人参命名为白虎加人参汤而沿用至今;虽然白虎汤与白虎加人参汤在应用时无实质区别,但清代医家舒驰远或加人参,或不加参,当视其元气如何的论述仍有参考意义.近年来学者们所谓据<伤寒论>叫大症不是白虎汤主证而应为白虎加人参汤所上的观点,实不足为训.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真武汤临床应用广泛,然而原方煎服方法,因药液剩余并未尽服,存在疑问.论文分2部分对真武汤进行诠释学研究:方证理论研究和文本研究.方证理论研究方面,以现代文献为基础,对类方的方药及煎服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得出茯苓四逆汤与真武汤的煎服法均应有剩余药液,这与毒性药物蓄积及急危证治疗的中病即止理论相关.另外,文本研...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伤寒论>舌诊的有关内容,主要从舌苔、舌质两个方面,详细论述了舌诊在临证中的应用.通过舌苔、舌质的变化,来说明疾病之寒热、虚实、表里及阴阳归属,从而予以辨证论治.对临证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