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子:“八不食” 对于养生,孔子有独到的观点:“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概括为一点,那就是要求每个人要有很好的道德修养。而他提出的“八不食”见解更是我国在饮食养生方面最早的历史文献记载。原文是这样的: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  相似文献   

2.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论语·乡党》篇中,有一段孔子论述饮食保建的言论,很符合卫生要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儡而馇、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相似文献   

3.
《论语·方党》篇记载圣人孔子的饮食之法说: 齐心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脸不厌细。 食饐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 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其意是说,斋戒的时候,一定改变平常的饮食;居住也一定搬移地方(不和妻子同房)。粮食不嫌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粮食霉烂发臭,鱼和肉腐烂了,都不吃。  相似文献   

4.
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在他的著作《论语》中,就有不少关于饮食卫生的论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子的这一思想,指导人们要把饭食做得精美一些,把菜肴做得更细嫩些。体现了他饮食卫生的科学观点。孔子那个时代,祭祀风尚很浓,人们在祭祀祖先神灵时,往往用完整的牲口和大量的粮食,暴饮暴食,疾病不断发生。孔子作为教育家,他劝告庶人:即“食噎而竭,鱼馁而肉败。不食。”食物经久变得腐臭了,鱼和肉腐烂了不吃。孔子起初也学一些祭祀,也从事过一些牺牲品的制作,对烹饪方面的饮食卫生,是很重视的。他曾说过:“色恶,不食。臭恶,不食。…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何许人首创“病从口入”一词?乃中国晋代傅玄。他在《口铭》里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见《全晋文》卷四十九),其意指许多病可因饮食不洁从口而入。 当然,早在傅玄之前,虽未见病从口入一词,但深谙其理的先贤颇多。春秋时代大教育家孔子就主张“鱼馁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不得其酱不食”等数个不食;东汉医家张仲景也指出:“果子落地经宿,虫蚁食之者,人大忌食”;王充则倡导:  相似文献   

6.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秦时代我国就有种植、食用和医用生姜的习惯.据史籍记载,山东种植姜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那时,孔子就懂得生姜养生的功效.他在<论语·乡党>中说:"不撤姜食,不多食."这就是说孔子一年四季饮食不离姜,但并不多食.他深知食姜之益,所以有每次饭后嚼几片姜的习惯.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解释说:"姜能通神明,去秽恶,故不撤".孔子食姜为养生,他活了73岁,这在当时已为高寿了.  相似文献   

7.
《rrjk》2010,(5)
2010年,一部电影《孔子》将这位两千年来中国最有名的"圣人"带到了国人面前。孔子73岁病逝,73岁,从现在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来看,孔子不算高龄。然而在医学不发达、人均寿命30来岁的春秋战国时期,"人生七十古来稀",孔子绝对是"寿星"级人物了。孔子3岁丧父,17岁丧母,67岁丧妻,69岁丧子。孔子一生颠沛流离,周游列国达14年,居无定所,食无定点,被追杀,挨饿,吃了上顿没下顿,可谓历尽磨难,由于孔子对饮食有良好的习惯和严格的要求,孔子的"食经"成为他长寿的奥秘。从《论语》来看,这与孔子懂养生、会养生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8.
我的办公室接到很多热心朋友的来电咨询,路老吃姜40年,他是怎么吃的呢?现就与大家共享一下路老吃姜的心得. 路老常对我们说,孔子不但开创了中国文化,非常重视养生,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不撤姜食,不多食"的养生思想,就是说孔子一年四季的饮食都离不开姜.  相似文献   

9.
我的办公室接到很多热心朋友的来电咨询,路老吃姜40年,他是怎么吃的呢?现就与大家共享一下路老吃姜的心得。路老常对我们说,孔子不但开创了中国文化,还非常重视养生,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不撤姜食,不多食"的养生思想,就是说  相似文献   

10.
由周润发,周迅主演的电影<孔子>今年春节期间持续上映,让百姓了解到一个真实而又完整的孔子.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不得志,经历了许多生活纷扰,可是他仍活了73岁.在当时来说,可谓身健寿长.综观孔子的圣言范行,其长寿.之道与中药养生密不可分,我国有"药食同源"之说,古代医家也常把食物的功效主治与药物等同起来,并提出"药补不如食补"的主张,从而证实了食医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下面推荐的十种中药,它们不仅易于保存,而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痰湿并见阴虚型妊娠恶阻中医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妊娠早期见恶心呕吐、头晕头重、恶闻食气或食入即吐,尤以晨起明显,称为妊娠恶阻。妊娠恶阻不仅影响母体健康,且累及胎儿的生长发育。其病因主要为胃气虚弱或肝热气逆,神经系统功能不稳定及对妊娠恐惧的人尤易发生恶阻。临床多以脾胃虚弱、痰湿阻滞、肝胃不和辨证施治。临床上痰湿并见阴虚型妊娠恶阻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12.
《长寿》2016,(4):69
名著选录脾者,后天之本,人身之仓廪也。脾应中宫之土,土为万物之母。如婴儿初生,一日不再食则饥,七日不食,则肠胃涸绝而死。《经》曰:"安谷则昌,绝谷则亡。"盖谷气入胃,洒陈六腑,而气至和,调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以为生者也。然土恶湿而喜燥,饮不可过,过则湿而不健;食不可过,过则壅滞而难化,病由是生矣。故饮食所以养生,而贪嚼无厌,亦能害生。《物理论》曰:"谷气胜  相似文献   

13.
闲话生姜     
<正>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姜含挥发油、姜辣素、多种氨基酸、淀粉、树脂状物质、某些维生素物质及矿物质,对活跃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促进消化排泄及抗菌解毒等方面有一定功效。国外研究人员获知,姜酚有较强利胆作用,并证实姜辣素可延缓衰老过程。姜确实是好东西,连孔子也说"不撒姜食"(《论语·乡党》)。孔子食姜是因为姜能通神明,去秽恶,对养生有利。苏东坡在《东坡杂记》中说,杭州净慈寺有位80多岁的老和尚,面色如童子,  相似文献   

14.
<正>陆游《老学庵笔记》里有一则很有趣的故事。吕周辅言:"东坡先生与黄门公(苏辙)南迁,相遇于梧、藤间。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粗恶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在面对颠沛流离的人生忧患时,苏轼以豁达淡泊的心态乐观地面对生活,从容而不急进,自如而不强求,稳重而不浮躁,坚韧而不堕落。而他的弟弟黄门公,此时却以消沉悲观的态度对待生活,看到的是处处苍凉,乌云密布,陷入痛苦的深渊中,而难以自拔。  相似文献   

15.
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扫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柱国 《东方药膳》2003,(6):43-44
生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根茎,既是日常食物,又是常用药物。自古以来,它就与人们的生活发生密切的关系,受到人们的喜爱。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大师孔子就与生姜结下了不解之缘。孔子特别讲究卫生,食物不新鲜的不吃,不干净的不吃,市场上的劣质酒也不喝。有一次他到齐国,东道主给他办了一桌酒席,席上的鱼肉不新鲜,变了色,有臭味,酒是劣质,他立即叫人撤走,唯独不撤姜食。另外,当时用作做祭祀用的荤食过了三天,他也不食。他唯独只吃姜和芥子制的酱食。可见孔子对吃姜情有独钟。孔子所处的是战乱、灾荒不断的时代,当时人群寿命普遍不长,而…  相似文献   

16.
所谓食物鲜洁,就是指食物要新鲜和清洁。这一点,古代的孔夫子早就提出来了。他在《论语》中说过:“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意即米麦等所制饭食发馊变味了,鱼和肉腐败变质了,不能吃;食物颜色变得晦暗丑恶了,不能吃;食物气味变得酸臭难闻了,也不能吃。孔夫子所提倡的这些最基本的饮食卫生标准,至今看来还是非常正确的。 食物一定要新鲜,要清洁卫生,到市场上采购食品时,首先必须符合这一要求。宁可价钱高一点,但必须保证食物质量,切不可贪图便宜而购买劣质产品。“病从口入”,如果不把好食品质量关,吃了不新鲜、不清洁  相似文献   

17.
<正>《论语》中不仅包括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也蕴含许多快乐内涵。《论语》中曾多次提到“乐”,如《论语·述而》中,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可以说是乐在其中,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孔子的得意弟子颜回,便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的代表人物之一。孔子曾给予颜回超高的赞扬和评价——“贤哉,回也”。  相似文献   

18.
天湉 《健康大视野》2010,(4):124-125
第—位春秋时期的孔子美食名言:“肉虽多,不使胜食气。”、“不撤姜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上榜理由:孔子的头衔已经很多,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但常常被人忽略的是他还是一个美食家。上述文字可以视为孔子的饮食文化思想纲要,讲究之多,为常人所望尘莫及,对后世影响之深远,是一位当之无愧的美食家!  相似文献   

19.
韵乐 《自我保健》2009,(2):37-37
生姜自古就被养生家视为保健良药.民间流传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的谚语。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知道食姜大有裨益,在《论语·乡党》中有“不撤姜食、不多食“之说。孔子一年四季饮食不离姜,但不多食.每次饭后嚼服姜数片。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春秋时代,孔子寿享73岁.可算是高寿之人了.这与其一生食姜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记述饮食养生中写道:"饮食有节……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其内容就是"食勿过饱"的节食养生。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专门论述这种观点时说:"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养生避忌》中亦说:"善养生者,先饥而食,食无令饱……"宋代诗人陆游也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