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611例院前急救患儿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丽  崔振泽  张燕  陈爱勇  郭军 《中外医疗》2009,28(28):60-61
目的了解我院2007~2009年1月1日院前急救的疾病谱,季节、时间、年龄等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1月1日611例院前急救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居前3位的院前急救疾病中新生儿组依次为早产儿、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肺炎;儿科系统疾病依次为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在时间上白天时间段8:01~12:00(172/611)、12:01~16:00(152/611)转运数量相对较多。结论分析本地区院前急救流行嫡学特征,有助于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提高院前急救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实施院前急救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社康中心)实施院前急救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5年我院急诊科与下属7所社康中心实施院前急救协同双向接诊的3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同时有社区全科医师和第一目击者及其参与救治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只有医院急诊科及其参与救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急救人员院前急救到达时间、患者急救成功率、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率等。结果实验组急救人员到达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实验组外伤和心脏血管疾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康中心在实施院前急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福州市院前急救2341例呼救与应急处理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福州市“12 0”院前急救系统的呼救原因、呼救时间、反应时间、处理时间与患者年龄等各项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为制定急救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 从福州市“12 0”院前急救调度室约 1.5万例呼救信息资料中 ,以 15 %比例单纯随机抽样 2 34 1例 ,对相关指标进行相应的χ2 、秩和检验。 结果  (1)前 3位呼叫原因为交通意外 (Traf)、心血管疾病 (CVD)和挫裂挤压伤 (L ac)。 (2 )交通意外 /挫裂挤压伤 (Traf/ L ac)和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意外 (CVD/ CVA)呼救高峰时间段均为上夜。 (3) Traf/ L ac多见于 30~ 5 9岁 ,CVD/ CVA多见于 6 0岁以上患者。 (4)夜间呼叫多 ,夏秋季为忙季。 (5 )院前急救人员出诊平均反应时间为 5 .74m in,平均处理时间为 2 4.90 min。 结论 “12 0”呼救规律的分析对于制定相关急救措施、妥善处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8592例院前急救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院前急救是指患者从现场到医院之前就地抢救、监护、运送到医院的过程,包括现场抢救和运送途中的救治[1].为了解百色市区院前急救病例的疾病分类和死亡病种构成,提高院前急救水平,笔者就百色市急救中心2006年11月~2009年11月院前救治的8 592例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院前急救疾病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疾病谱构成梯次及特点,为急诊医疗防治重点及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4135例急救病人的救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女之比为2.23∶1,20~49岁占57.03%;院前急救病种排在前6位的是交通伤、意外伤、脑血管病、心血管病、中毒、消化系疾病;院前死因前5位的是交通伤、脑血管病、心血管病、中毒、意外伤;大型事件中以重大交通事故伤、坠落伤、暴力伤、群体中毒为多见。结论加强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建立专业化、专职化的急救队伍,不断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才能适应新形势下院前急救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温州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温州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特点,提高院前急救质量和管理水平.方法:选用温州市急救中心救护记录单为调查表,调查对象为2004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温州市急救中心所有院前急救患者,共7262例,采用现况研究.结果:7262例平均年龄(44.13±13.56)岁,男女性别比为1.07:1,患者中职业以工人(2430例,33.46%)最多.院前急救病种前5位是交通伤(2078例,28.61%)、脑血管病(1017例,14.01%)、心血管病(1004例,13.83%)、中毒与自杀(662例,9.12%)、消化系统疾病(492例,6.77%).院前急救患者的人次,一年中分布以冬季最多,秋季最少;一天中分布以14~16、18~20时段为多,以凌晨2~4、4~6时段较少.院前急救患者区域分布以城郊为主(占41.75%),市区与农村次之.结论温州市院前急救有其自身的流行病学特点,本调查为温州市院前急救的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自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1月 ,我院急救中心共出车急救1890人次 ,其中死亡 116例 (6.1% )。为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 ,我们对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院前死亡 116例中 ,车祸外伤 2 6例 (2 2 .4% ) ,小金矿倒塌2 1例 (18.1% ) ,小煤窑瓦斯爆炸 15例 (12 .9% ) ,猝死 14例(12 % ) ,急性心肌梗塞 8例 (6.9% ) ,海洛因中毒 5例 ,农药中毒5例 ,自杀 4例 ,刀伤 4例 ,上消化道大出血 3例 ,脑血管意外 2例 ,各种恶性肿瘤 2例 ,电击伤 2例 ,肺心病 2例 ,产妇 1例 ,小儿肺炎 1例 ,溺水 1例。车祸外伤者年龄 2~ 71岁 ,平均 3 7岁…  相似文献   

8.
院前急救8918例疾病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疾病的种类、诊断的要素,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方法对8918例院前急救疾病就病种分布、救治要点等进行分析。结果8918例院前急救中,突然发病多,并与季节、年龄及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关系。8276例病人经急救处理,安全转送到各相关医院进一步治疗,占92.80%;死亡642例,占7.20%。结论普及公众急救知识,畅通急救信息网络,提高院前急救服务技能,并及时规范的予以施救,对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城区院前急救网络合理布局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完善急救网络布局方法,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城市院前急救网络布局方案。方法建立正方形急救站服务面积模型,在现况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以75%救护车能够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8 min道路行驶时间、道路曲度系数1.6为布局参数,制定布局方案,北京市城区理论上共应规划建设200个急救站。结论北京市城区建设200个急救站,75%的救护车在执行任务时的急救呼叫反应时间能够达到12 min,接近国际发达国家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08~2014年度永川区院前急救流行病学变化趋势,探讨院前急救策略,提高院前急救质量。方法按照制订的入组标准,从重庆市永川区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调取2008~2014年度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院前急救人次逐年递增,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2,P=1.000)。地域分布仍以环城路内的城区地域为主,但其构成比出现逐年下降(χ2=38.437,P=0.000)。疾病谱的构成中,车祸及非车祸创伤排前两位,但构成比在逐年下降(χ2=90.178,P=0.000)。转诊患者均以30~49岁为主,占比46.32%。转出医院等级以一级社区及乡镇卫生院为主,占比74.98%。结论院前急救流行病学变化趋势研究,有利于合理调配急救资源,有针对性地制订院前急救对策,同时增强基层卫生机构的专项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诊实习生向患者主动说明学生身份后,患者是否还会允许其问诊和体检。方法首先调查就诊患者是否愿意实习生参与医学操作,然后由实习生主动向患者说明学生身份并介绍医学培训过程,最后让患者选择是否允许实习生问诊和体检。结果12名实习生调查了150名急诊就诊患者。在问卷调查中,76.7%的患者表示不会介意实习生参与医学操作,但有48%的患者表示当有实习生参与时自己应该被告知。当实习生向患者说明学生身份后,85.3%的患者允许其问诊和体检。结论当被告知实习生身份后,很多患者都愿意让其问诊和体检。  相似文献   

12.
刘畅  孙宏  申捷  唐建伟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1):1283-1284
目的探讨我院急诊外科疾病谱的构成及特点,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度上海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急诊外科就诊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的时间、月份、就诊的原因等,并对不同性别患者就诊的时间和年龄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度急诊外科收治患者39 865例,男性为主24 822例,占62.27%。男女患者就诊时间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男女患者就诊年龄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月份急诊外科就诊的患者数不同,5~10月份就诊患者较多,1、2月份就诊的患者较少。消化道系统疾病类前3位分别是急性阑尾炎、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胆石症伴急性胆囊炎)、肠梗阻。因创伤就诊主要为意外受伤、交通事故、工伤、锐器扎伤、高处坠落伤。年龄>70岁患者,就诊疾病前3位分别是胆管疾病、股骨粗隆骨折、肠梗阻。结论根据我院急诊外科就诊疾病谱构成及时间分布特点,为我院急诊工作的学科建设、科学管理、医护培训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了探讨脑卒中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方法 对本中心近5a急诊收治的1269例患者采用院前急救、院内精心诊治与护理。结果 全组抢救成功1160例(91.4%),死亡109例(8.6%)。结论及时的院前、院内精心救治与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镇静剂在急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危重病救治过程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急危重患者镇静应用的合理性.方法 回顾笔者医院2007年8月~2011年7月期间入住EICU应用镇静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疾病分布情况、应用镇静剂的种类、用药时间及镇静过度病人的肝、肾及循环功能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该阶段入住笔者医院EICU的患者总数1198人,其中应用镇静剂的184人,占15.36%.在镇静治疗的同时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占82.61%.镇静剂应用患者疾病分布中肺部疾病占20.11%(P=0.00),其中重症肺炎占8.7%(P=0.02).常用的镇静剂有咪达唑仑占41.3%,安定占54.89%,丙泊酚占60.87%.镇静剂单药应用的占50%,短期用药(≤24h)的占52.17%.有16例患者出现镇静过度表现.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 60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5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60U/L、肌酐>133μmol/L、尿素氮> 7.1 mmol/L、休克是导致镇静过度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素氮>7.1 mmol/L、休克是导致镇静过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镇静主要用于需要机械通气的急诊危重患者,且多为短期应用.根据患者生命体征、镇静等级和血流动力学状态逐渐调整给药剂量,是防止镇静过度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的首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用最少数据、最短时间和最佳技能来挽救患者生命,减轻患者痛苦的专业技术。它与院内急救有很大不同,从接到呼救、急救系统启动、奔赴现场、现场急救、转运,再到把患者送到医院进一步救治,每个环节在安全方面都面临挑战,院前急救的全程安全管理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在院前急救的全程安全管理中,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各种不安全因素,防止与出诊相关的意外事故发生。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社会性强、时间紧急、随机性强、急救环境条件差,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本文主要讨论了与院前急救安全管理相关的问题、院前急救安全的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杭州市院前急救中精神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救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以杭州市急救中心2011年的急救档案数据为基础,结合资深急救医师及急救管理者经验,阐述本文。结果:杭州市急救中心2011年院前急救精神病例为293人次,占总接警人数的O.48%,男性略多于女性;第四季度最多,占34.1%;年龄以中青年为主。现场滞留时间久,现场类型以家属报警为主,常需要家属及民警协助采取强制措施,医疗急救干预较少。结论:杭州市院前急救处置精神病例中,存在急救人员疾病诊断能力不足等问题。通过完善处置流程、使用保护性约束、加强精神专科档案管理等举措,可进一步保障精神病人及其他急救病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护理方式在急诊外科清创缝合术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95例因外伤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选择优质护理的为研究组(n=50),选择普通护理的为对照组(n=45),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血压、心率及满意度等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术中血压、心率及满意度研究组分别为(20.9±4.1)h、(120.9±4.5)mmHg、(80.3±4.2)次/min、94.0%(47/50);对照组分别为(33.8±7.3)h、(135.9±9.7)mmHg、(102.8±8.2)次/min、80.0%(36/4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急诊外科实施清创缝合术治疗过程中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使术中血压、心率保持在较平稳的水平,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手术时间,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分析急诊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2月期间该院急诊收治的120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9.8±2.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arthel评分(72.5±6.2)分及Fugl-Meyer评分(69.5±7.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脑梗塞患者不仅需要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还需综合给予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等,以期改善其神经缺损程度,提高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高校医学生对医学解剖学人文关怀认知的现状.方法 通过横断面问卷调查法,对广州地区4所高校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该地区医学人文关怀的相关教育已经初步建立,且大部分医学生在思想上能够认识到医学解剖学人文关怀和解剖学遗体捐献的重要意义,但是医学生对医学解剖学人文关怀的认知度依然较低,在解剖学捐献的态度和解剖学课堂的人文关怀行为上依然欠缺.结论 构建与医学解剖学相融合的解剖学人文关怀教育体系是推进当前该地区医学人文关怀教育深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广州市花都区医务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现状,为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提供科学决策。方法采用分层抽样调查方法对广州市花都区23家医疗卫生机构250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及评估。结果不同类别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8,χ2=57.03,P〈0.01),疾控卫监、二甲以上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它医疗卫生机构;应对能力与医务人员年龄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6,χ2=10.02,P〉0.05);应对能力与学历水平有关,学历越高应对能力越强,差异统计学意义(v=4,χ2=11.88,P〈0.05);应对能力与执业类别有关,医师〉护士〉其它专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4,χ2=27.97,P〈0.01);应对能力与管理分级有关,管理层明显高于一般医务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2,χ2=40.07,P〈0.01)。结论应建立与完善基层培训机制,增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投入,进一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