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漏的发生及介绍相应处理方法 .方法 对我院自2000~2006年12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发生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其中11例经加强基础治疗、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等保守治疗治愈,1例经开腹手术治愈.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是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法 之一,胆漏是其常见的并发症,大多数病例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胆漏的发生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胆漏的发生原因、预防方法及处理措施。方法:对395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21例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管切口漏胆13例,其中4例经术中常规放置的腹腔引流管引流自愈,9例联合内镜乳头切开和鼻胆管引流治愈。术后T管早期滑脱4例和常规拔T管4例均导致胆汁性腹膜炎,经再次手术置T管和腹腔引流管治愈。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胆管切口漏胆、术后T管早期滑脱和T管瘘道形成不全是胆漏发生的主要原因,保持或建立通畅的腹腔引流和胆管引流是治疗胆漏的主要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LC术后胆漏原因、预防方法及处理措施.方法:对8036例LC术后11例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1例,经重新结扎治愈,胆总管侧壁损伤2例,经修补"T"管支持引流治愈,6例迷走胆管损伤均经保守治疗治愈.2例不明原因胆漏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肝外胆管、迷走胆管损伤及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建立通畅的腹腔引流,行胆总管修补"T"管引流或胆肠吻合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胆漏发生情况及治疗方法,分析发生胆漏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发生胆漏12例,其中8例经充分引流后治愈,3例在B超定位下穿刺抽取胆汁后治愈,1例行剖腹探查手术治疗,发现胆囊管Hom-Lock可吸收夹松脱。患者术前低白蛋白血症以及术中胆管支架置入与胆漏发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胆总管缝合方式及术后应用生长抑素、解痉药物则与胆漏发生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手术适应证掌控不严格是术后发生胆漏的主要原因,术中置入胆管支架能明显减少胆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腹腔镜、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间四川省人民医院温江分院外一科实施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53例,不置T管引流.结果手术成功53例(100%),手术时间100~180 min,术后住院时间6~12 d,发生胆漏4例(7.5%),经腹腔引流治愈,所有病例随访2~14个月,无胆漏、胆管狭窄、胆道出血及残余结石发生.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条件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更加微创、康复更快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后胆漏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61例经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术后胆漏发生情况.结果:本次术后胆漏共有9例,发生率是14.75%,其中术后2 d内发生胆漏患者有7例(77.78%),术后3 d及以后发生胆漏有2例(22.2...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436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429例患者成功地实施了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中转开腹7例,术后发生胆瘘6例,胆总管残石11例,术后早期发生T型管脱落3例,T型管拔除后胆漏2例.手术时间1-3 h,术中出血30~100 mL,住院时间5~14d.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住院时间短、痛苦少、恢复快,只要具备娴熟的腹腔镜操作技术和腹腔镜下胆道镜技术,它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总结2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及胆总管结石的病例.结果:术后残留结石1例,经T型管窦道取石成功,中转开腹手术1例,术后胆漏1例,29例全部治愈,随访6~24个月无并发症,健康良好.结论:腹腔镜结合纤维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术与开腹手术一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赵传印  朱馥荣 《重庆医学》2012,41(8):787-788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的临床价值及其适应证与禁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周口市中医院普外科2005年3月至2010年1月经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T型管引流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取石成功93例,3例因术中出血中转开腹手术,取石成功率96.8%;术后出现胆漏2例,经保守治愈,胆总管残余结石5例,后经胆道镜取出,总治愈率94.7%。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其防治的措施.方法 回顾我院2004年4月-2009年10月9例LC手术失误及其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胆总管损伤行胆肠吻合术后6个月因吻合口狭窄,反复感染再次行胆肠吻合术;2例残留胆总管结石经控制症状后,其中1例行ERCP取出结石,另1例不愿再次手术经中药保守治疗后复查MRCP结石排出;2例胆总管液样结石(碳酸钙结石)经保守治疗症状未能控制,急诊行开腹胆总管探查术;1例胃漏经充分胃肠减压,腹腔引流治愈;3例术后早期胆漏经腹腔镜下夹闭迷走胆管及破损的胆囊管漏口.9例均追踪随访1-4年未出现不适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结论 术前适应症掌握不严,手术操作技术不熟练,术中检查不仔细是发生LC并发症的根本原因.严格手术适应症,强化操作训练,把握中转开腹时机可减少LC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①目的探讨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漏发生的原因厦其防治。②方法对胆总管探查术后发生胆漏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16例胆漏患者中,12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占75%),4例经再手术治疗治愈(占25%)。④结论胆漏重在预防,如发生胆漏应积极处理,充分引流并加强护理,无效者应立即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道镜经胆囊道胆总管探查取石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肝胆外科2014年2月至2016年11月采用腹腔镜下胆道镜经胆囊道胆总管探查取石技术(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T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56例为观察对象。观察手术时间、术后胆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采用腹腔镜下胆道镜经胆囊道胆总管探查取石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56例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术后无出血、胆道损伤胆漏、胰腺炎、重症胆管炎、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采用腹腔镜下胆道镜经胆囊道胆总管探查取石技术治疗胆总管是以最小的创伤且较为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胆总管直径小于15mm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的方法。方法经胆囊管胆总管汇合部切口,胆道镜取石,留置胆总管T管引流及腹腔引流。结果15例手术均获成功。1例术后胆漏,经置管引流2周治愈;另1例术后肝内残余结石,经胆道镜取出。经随访半年~5年均未发生胆道狭窄。结论经胆囊管胆总管汇合部切口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是治疗胆总管直径小于15mm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胆总管直径小于15mm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的方法。方法经胆囊管胆总管汇合部切口,胆道镜取石,留置胆总管T管引流及腹腔引流。结果15例手术均获成功。1例术后胆漏,经置管引流2周治愈;另1例术后肝内残余结石,经胆道镜取出。经随访半年~5年均未发生胆道狭窄。结论经胆囊管胆总管汇合部切口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是治疗胆总管直径小于15mm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预防、诊断及处理措施.方法对4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10例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胆总管损伤1例,经修补并置管引流治愈;6例术后橡皮管引流出胆汁,未经特殊处理而治愈.3例经鼻胆管引流后治愈.结论肝外胆管、迷走胆管损伤及胆囊管残端漏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建立通畅的腹腔引流,鼻胆管引流,行胆总管修补、T管支持引或胆肠吻合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预防并发症出现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腹腔双套管治疗T管拔除后胆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患者中T管拔除后发生胆漏合并胆汁性腹膜炎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胆漏发生的原因并探讨治疗方法。结果 12例患者中3例术后6 d意外拔除T管,9例术后30 d常规T管造影胆管下端无梗阻后拔除T管,12例患者均发生胆漏合并胆汁性腹膜炎,发生胆漏的时间为拔除T管后30 min至8 h。6例行自制双套管负压冲洗引流治愈,2例行双套管联合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治愈,1例在超声引导下行肝胆管穿刺引流联合肝周穿刺引流治愈,2例行单纯腹腔引流治愈,1例行双套管治疗无好转,剖腹探查,并行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病情稳定后带管出院。结论胆道术后T管拔除后发生胆漏的原因较多,大部分患者合并局限性腹膜炎体征,自制双套管冲洗负压引流可有效缓解症状、体征,缩短住院时间,可作为保守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总结37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应用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及胆总管结石的病例。结果:术后残留结石1例,经T型管窦道取石成功,中转开腹手术1例,术后胆漏1例,37例全部治愈,随访6~24个月无并发症,健康良好。结论:腹腔镜结合纤维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术与开腹手术一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6例发生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胆漏发生的手术单纯胆囊切除术后32例(5例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2例,拔除T管后2例。采用烟卷和引流管继续引流30例,因引流不畅及时更换引流管成功4例,非手术治愈率94.4%。再手术2例:1例为拔T管后置管失败,1例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总管损伤。结论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和T管拔除后,肝外胆管的解剖变异和病理改变、炎症、粘连重等是造成胆漏的常见原因。手术技巧及术中及时发现胆漏可有效预防术后胆漏。通畅的腹腔引流是关键,大部分患者可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0年10月22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00220 min,平均142 min,术中出血20100 ml,平均40 ml。22例均行T管引流术。1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微胆漏,保守治疗5 d后痊愈,其余患者无胆漏及其它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611 d,平均7.8 d。术后T管造影均未发现胆管内有残留结石。结论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和熟练掌握腔镜基本功的前提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是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王天平  王莉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0):4192-419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包括部分切除术后胆漏原因、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4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12例发生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迷走胆管损伤3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胆囊管残端夹闭不全3例,钛夹脱离2例,其中2例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治愈,3例重新开腹胆囊管残端结扎治愈;肝总管及右肝管损伤3例,经胆囊壁修补,T管引流治愈胆总管钛夹误夹并横断1例,经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胆囊支架引流治愈。结论:迷走胆管和肝外胆管损伤,胆囊管残端夹闭不全及钛夹脱落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通畅的腹腔引流、胆管修复及胆管内或外引流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