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总结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治疗.方法 以采用髋臼造盖,股骨上段缩短截骨和髋人字石膏固定等到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36例、42髋.结果 36例经1~4年随访,按照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达92%.结论 术前牵引、联合手术、术后髋人字石膏固定.该术式较以前我院采用别的术式复发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正> 我们改变了20年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Salter氏骨盆截骨术后传统的固定方法——髋人字石膏固定,而采用我们自称为“改良贝氏石膏”的外固定。1981年6月~1985年6月共治疗195例251个髋。随访一年以上126例的150个髋,优良率占86.7%。本固定不但比髋人字石膏更稳定,而且,特别是髋关节未包在石膏  相似文献   

3.
林立  徐振  丁盛  朱诚  王松克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10):816-816,819
目的探讨用可吸收棒替代传统的克氏针用于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Salter骨盆截骨术的效果。方法用可吸收棒固定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30例36髋。结果术后6~8周拆髋人字石膏。随访6个月至2年,全部患儿均无股骨头缺血坏死,均能下地行走,关节活动良好。结论可吸收棒用于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Salter骨盆截骨术可避免二次手术,减少患儿痛苦及感染机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 自 Salter 设计了骨盆截骨术后,该术式一直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较主要术式。该术式需做术前皮牵引或骨牵引,术后髋人字石膏外固定。1986年以来,我院在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及术后外固定方式上基本采用白求恩医大三院孙丹舟的方法,对 Sal-er 方法加以改进,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吴限  刘强 《中国厂矿医学》1996,9(6):389-390
先天性髋脱位手术治疗的改进和体会中国一汽集团公司职工医院骨科(130011)吴限刘强长期以来,对先天性髋脱位的手术治疗多采用Salter氏骨盆截骨术,但术前均需对患肢行皮牵引或骨牵引,术后多以髋人字石膏外固定,术前准备时间长,操作复杂,固定范围广,给...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联合截骨术式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 采用联合截骨术式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儿童(7~18岁)30例(36髋).结果 本组36髋术后均获得满意复位,术后随访3个月~5年,平均42个月.采用国外通用的Mckay临床评定标准,优10髋,良19髋,可5髋,差2髋,优良率达80.6%.结论 联合截骨术式是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邱华骥  韩大为 《中外医疗》2010,29(11):89-89
目的对比观察改良Salter手术与经典Salter手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60例、76髋、1~6岁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分为2组:(1)改良Salter手术组,3例、41髋。(2)经典Salter手术组,30例、35髋,完全按Salter手术进行治疗。(3)术后均采用改良贝氏石膏固定,不固定髋关节。结果随访时间1~10年,平均7年。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疗效评定标准,改良组髋的优良率为90%,经典组为76.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Salter手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明显优于经典Salter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我科1995—2010年采用salter骨盆截骨和penberton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体会及疗效分析。方法:治疗112例,共120髋。58髋行髋关节切开复位+股骨旋转短缩截骨术+sater术+髋人字石膏固定术。62髋行髋关节切开复位+股骨旋转短缩截骨术+penbeton+髋人字石膏固定术。术前行股骨髁上骨牵引2周。结果:120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12年。根据周永德疗效评定标准,优:70髋,良:28髋,中:18髋,差:4髋。优良率:81.7%。其中sater骨盆截骨术优良率82.8%,penbeton骨盆截骨术优良率80.6%。股骨头坏死4例,关节僵硬8例,感染2例。结论:根据髋关节、股骨头的病理特点、年龄、脱位高低进行具体分析,采用综合治疗方案是治疗发育性髋脱位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大龄儿童先天性够关节脱位,目前在治疗上仍是一大难题。它主要以脱位高、骨性畸形大和软组织牵缩为特征。我院自1993-1998年共收治大龄先天性优脱位患者36例,根据患儿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术后均进行了有计划的康复训练,经随访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本组36例中,男孩9例,女孩27例,年龄6-11岁,单侧髋脱位占28例,双侧髋脱位占8例。出院后随访1-5年,其中优周例、良14例、差1例。1.2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均采取切开复位、髋臼成形、股骨短缩或旋转截骨术。术后进行髋人字石膏固定,…  相似文献   

10.
金卫东  朱嬉  牛宁奎  詹学华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2):1152-1153,F0003
目的探讨改良Salter手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平均年龄3.5岁的38例(52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行改良Salter截骨术,术后髋人字石膏固定6周,功能训练1个月后下地行走。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按照Mckay临床评价标准评价,其中优47髋,良4髋,中1髋,差0髋。结论改良Salter骨盆截骨术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联合截骨术式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 采用联合截骨术式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儿童(7—18岁)30例(36髋)。结果 本组36髋术后均获得满意复位,术后随访3个月-5年,平均42个月。采用国外通用的Mckay临床评定标准,优10髋,良19髋,可5髋,差2髋,优良率达80.6%。结论 联合截骨术式是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两种常用术式治疗学龄前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最佳选择。方法随访采用手术治疗62例学龄前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按照术式分为Salter手术32例41髋与Pember-ton30例40髋。结果平均随访时间3年,从手术情况,临床疗效和X线形态3方面进行评价,两种术式均获得良好的效果,但Salter手术纠正髋臼指数在15°以内并且需要手术再次取内固定,而Pemberton手术可纠正髋臼指数在15°以上。结论Pemberton手术应作为学龄前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青海地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收集青海省交通医院骨科采用切开复位,股骨近端短缩旋转截骨抑或同时Salter髂骨截骨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20例24髋,术后髋人字石膏固定,6周拆除石膏康复训练。结果:20例患儿中男性3例,女性17例,年龄(3~14)岁,术后随访(18~40)个月,平均25个月。按周氏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疗效评价标准评价2,0例24髋中优17髋、良6髋、差1髋。结论:切开复位,股骨近端短缩旋转截骨抑或同时Salter髂骨截骨治疗青海高原地区儿童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疗效满意。股骨近端恰当短缩旋转截骨,适度关节囊紧缩缝合,正确的Salter髂骨截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髋脱位石膏固定后髋关节挛缩3例报告青海省儿童医院外科张发智,张源,李继贤笔者自1987~1994年采用闭合复位改良蛙式石膏固定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82例(247)髋,其中三例治疗后出现髋关节挛缩畸形。本文将这三例进行总结,并就其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石膏外固定治疗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83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共99髋)手法复位后选择性地用“人字位”、蛙式位石膏作初始固定,然后采用分期石膏固定共9—11个月,采用Mckay临床评定标准和SeverinX线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83例患儿经治疗1年后,Mckay临床评分优者69髋,良者25髋,尚可者3髋,差者2髋,优良者率94.9%;SeverinX线评分优者58髋,良者34髋,尚可者2髋,差者5髋,优良率为92.9%。结论2种初始固定方法均可有效治疗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不同固定方法各有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改良Salter手术及改良贝氏石膏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52例、61髋、1.5岁-7岁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采用自行设计的改良Salter手术与改良贝氏石膏进行治疗。改良Salter手术完全基于经典Salter手术的原理,故手术适应证亦相同。结果:42例、51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11(平均7)a,年龄平均11岁。按吉士俊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疗效评价标准评定,总评分为26.75分,属优秀;按此标准评定,51髋中优36髋(28.3分)、良12髋(22.7分)、可2髋(20分)、差1髋(13分),优良髋数为94.1%。结论:改良Salter手术与改良贝氏石膏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使许多技术环节更加稳妥可靠,保证了截骨、植骨、矫正角度的维持,避免或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因而收到了明显的优良效果,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效果可靠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术后改良贝氏石膏的固定时间第三临床学院骨科季晓风,孙丹舟,刘玉槐1临床资料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手术ll34例,1329例髋。男232髋,女1097髋。年龄1.5~14岁,平均4.8岁。其中三六九组(即术后3周坐起,6周拔内固定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 (THA)术后发生脱位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通过 5例THA术后脱位的病例 ,分析其外展肌力及髋臼角的参数。结论 :THA术后脱位原因多种 ,主要与手术入路、假体位置、软组织张力、体位不当有关 ;闭合复位 +髋人字石膏固定 ,大多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9.
<正>采用骨盆截骨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常用的手术方法。我科自1992年以来,采用改良Chiari骨盆截骨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共6例7髋,取得了满意效果。 1.临床资料 7髋中,男2例,女4例,其中一例为双髋。左侧5髋,右侧2髋。年龄5~9岁。随访时间最短1年10个月,最长5年4个月,平均2年8个月。术前采用胫骨上端骨牵引,重量4~8kg,牵引时间最长达8周。术后去除石膏固定时间12周。 手术方法 在全麻下,采用髋关节前暴露S—P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切开复位,pemberton截骨和粗隆下短缩旋转接骨术一期完成并术后短期固定、早期功能锻炼、晚期负重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从而降低术后关节僵硬、再脱位及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方法:自1993年~2002年3月采用切开复位,Pemberton截骨和粗隆下短缩旋转接骨术一期完成并术后短期固定、早期功能锻炼、晚期负重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大龄儿童(7~15岁)先天性髋关节脱位36例(51髋),随访3个月~8年,平均6年2个月。结果:髋关节屈曲活动小于90°者6髋,占11.8%,脱位2髋,再脱位2髋,占3.9%,按照Cat-terrell股骨头坏死诊断标准:36例(51髋)中,股骨头坏死8髋,占15.67%,明显降低了大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术后髋关节僵硬、再脱位及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结论:切开复位,Pemberton截骨和粗隆下短缩旋转接骨术一期完成并术后短期固定、早期功能锻炼、晚期负重的综治疗方法是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有效而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