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严重创伤患者TNF、IL-6和IL-10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严重创伤后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和 ELISA法检测严重创伤患者 ( ISS≥ 1 6)血中 TNF、IL- 6及 IL - 1 0水平。结果 :严重创伤后血中 TNF、IL - 6和 IL - 1 0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 P<0 .0 5 )且持续时间可达 3周。同时 IL- 1 0与严重创伤程度相关。结论 :细胞因子活性的检测助于病情的评估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 2 (IL- 2 )、白细胞介素 - 6 (IL- 6 )在胎盘血中含量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 EL ISA法检测健康妇女、孕妇和胎盘血 IL- 2、 IL- 6中含量。结果 :孕妇血 IL- 2和 IL- 6含量高于胎盘血和健康妇女血 (P <0 .0 1或 P <0 .0 0 1) ,而胎盘血 IL- 2和 IL- 6也高于健康妇女血 (P <0 .0 1或 P <0 .0 0 1)。结论 :胎盘血中有丰富的造血细胞因子 ,用于治疗化放疗引起的骨髓抑制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 (SL E)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 1、- 6、- 8(IL - 1、- 6、- 8)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2受体(SIL - 2 R)水平 ,探讨细胞因子和 SL E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 46例活动性 SL E患者 ,并将其分成轻 ,中 ,重三组及狼疮肾(L N)和非 L N两类 ,采用 EL ISA法测定其血清 IL- 1,SIL- 2 R,IL- 6 ,IL- 8水平。结果  SL E患者血清 IL- 1,SIL- 2 R,IL- 6 ,IL- 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且和 SL E的活动度呈正相关 ,L N患者血清 SIL- 2 R,IL- 6 ,IL- 8则高于非 L N组 (P<0 .0 5 )。结论 异常增高的细胞因子可引起免疫系统网络的紊乱 ,导致免疫损伤。监测血清细胞因子可有助于了解患者狼疮活动程度 ,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血清IL - 6 ,雌二醇浓度关系。方法 :选择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 36例 ,采用Elisa及放免法分别检测其血清中IL - 6 ,雌二醇水平 ,并与正常妇女对照。结果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雌激素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IL - 6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 (P <0 .0 1) ,且与骨密度呈负相关。结论 :绝经后雌激素减少 ,导致末梢血单核细胞产生过量的IL - 6细胞因子 ,而IL - 6过量分泌会刺激破骨细胞性骨吸收活性 ,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前、术后免疫状态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了新疆 35例正常人、 5 0例食管癌患者术前、术后白细胞介素 - 2 (IL - 2 )、IL - 2受体 (IL - 2 R)、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值。 结果:新疆食管癌患者 IL - 2 R、IL - 6、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 (P均 <0 .0 5 ) ,食管癌患者呈免疫抑制状态 ;患者自身术前、术后 1周比较发现 TNF- 2水平明显下降 ,而 IL - 6水平明显上升 (P均 <0 .0 5 )。结论:食管癌患者呈免疫抑制状态 ,手术切除肿瘤对患者是一个应激 ;1周内患者的免疫水平较紊乱 ;如何科学选择免疫治疗方案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时细胞因子TNF及IL -6的浓度变化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 1 9例甲亢患者TNF及IL -6的含量与正常人比较 ;结果 :1 9例甲亢患者TNF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 ;而IL -6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增高显著 ,P <0 .0 0 1 ;结论 :甲状腺机能亢进存在着免疫功能障碍 ,而TNF和IL-6参与了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和异丙酚对体外循环 (CPB)心瓣膜置换术围术期 IL - 6、IL- 8、IL - 10的影响。方法 :将2 0例择期行 CPB心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咪唑安定组 (M组 )和异丙酚组 (P组 ) ,每组 10例。麻醉诱导 M组用咪唑安定 0 .0 6~ 0 .10 mg/kg,P组用异丙酚 1.0 0~ 1.5 0 mg/kg静注 ,其余均用东莨菪碱、芬太尼、维库溴铵、利多卡因诱导 ,麻醉维持除用芬太尼、维库溴铵间断静注外 ,M组分次追加咪唑安定 0 .0 4~ 0 .1mg/kg,P组静注异丙酚 3~ 5 mg/kg· h-1。分别在麻醉前 (T1)、腔静脉插管时 (T2 )、主动脉阻断后 30 min(T3)、主动脉开放后10 min(T4 )、1h(T5 )、2 h(T6 )、4 h(T7)、2 4 h(T8)从桡动脉采血 ,测定 hct、IL- 6、IL - 8、IL - 10。结果 :与 T1相比 ,3组患者 T4~T7外周血 IL- 6、IL- 8、IL- 10明显升高 (P<0 .0 1) ,分别于 T5、T6、T5达峰值 ;P组 T7时 IL- 8值明显低于同时点的 M组 (P<0 .0 5 ) ;而 T4~T6时 IL- 10则显著高于同时点的 M组 (P<0 .0 5或 P<0 .0 1)。结论 :与咪唑安定麻醉相比 ,异丙酚麻醉能减轻 CPB心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 IL- 8反应和增加 IL- 10释放。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患者血清中自细胞介素-6的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研究、分析高血压患者血清中IL - 6的水平 ,探讨IL - 6在高血压病理变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②方法 采用ELISA方法 ,测定 1 2 8例高血压患者和 48例正常人血清中IL - 6 ,并经统计分析。③结果 高血压组血清中IL - 6为 (1 5 .55± 1 3 .36)Pg/mL ;正常对照组为 (7.94± 4 .1 8)pg/mL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④结论 细胞因子IL - 6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的病理过程。高血压患者存在着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深入研究、探讨IL - 6在高血压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有利于从细胞免疫学角度了解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 ,为治疗高血压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炎性细胞因子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8(IL -8)、白细胞介素 6(IL -6)等炎性细胞因子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ICV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 3 8例ICVD患者血清IL -8和IL -6含量。结果 ICVD组发病初血清IL -8、IL -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ICVD患者发病 1周内血清IL -8、IL -6浓度明显高于发病 1周后 (P <0 .0 1) ;而且大面积脑梗塞者较小面积脑梗塞者高 (P <0 .0 1)。结论 脑缺血损伤引起IL -8、IL -6的表达 ,而这些细胞因子的变化则与脑缺血的缺血面积大小及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测定细胞因子IL-6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泰素诱导下体外培养卵巢癌细胞局部环境中细胞因子IL-8、IL-6的表达,以探求细胞因子IL-6、IL-8在卵巢上皮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①应用MTT比色测定法对30例卵巢癌患者血清、腹水中细胞因子IL-6进行生物活性测定;②应用ELISA方法定量测量5个卵巢癌细胞系及10例初代培养卵巢癌细胞局部环境中细胞因子IL-8在泰素作用后水平的变化。结果 ①腹水中IL-6水平明显高于血清中IL-6水平(P<0.0001);②腹水或血清中IL-6水平与卵巢癌分期呈正相关;③在5个卵巢癌细胞系中,泰素选择性诱导3个细胞系IL-8水平显著增高,IL-6水平无明显变化;在10例初代培养卵巢癌细胞中,5例IL-8水平显著增高。结论 ①腹水或血清中IL-6生物活性的测定有可能成为卵巢癌疾病状态的评估及选择化疗药物的根据;②泰素可以选择性诱导IL-8的释放,调节局部炎症反应和肿瘤组织的生长及转移。  相似文献   

11.
吕洁 《医学综述》2008,14(18):2724-2726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由T细胞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Th1型细胞和单核细胞参与了MS的炎性细胞浸润及脱髓鞘过程,尽管至今其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但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12、白细胞介素18等炎症前期的细胞因子在MS的免疫病机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慢性肝炎发展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80例慢性肝炎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IL-6、IL-8和IL-10的水平.结果各组慢性肝炎患者血清IL-6和IL-8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IL-8和IL-10水平的变化与慢性肝炎病变程度密切相关.结论细胞因子IL-6、IL-8和IL-10在慢性肝炎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联合检测其水平的变化对探讨慢性肝炎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IL-10、IL-12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IL-10、IL-12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0例CAG患者胃粘膜上清液中IL-10、IL-12的含量,同时以10例健康人检查结果为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轻度CAG患者胃粘膜上清液中IL-10、IL-12的含量无明显变化;重度CAG患者胃粘膜上清液中IL-10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及轻度CAG患者(P<0.01),而IL-12的含量则明显降低(P<0.01)。同时,重度CAG患者的IL-10浓度与IL-1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786,P<0.01)。结论重度CAG患者胃粘膜免疫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异常。  相似文献   

14.
濮红梅  尹忠诚  刘秉成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9):1370-1371,1419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2例MH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聚砜膜分别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与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测定其透析前后的血浆IL-10、IL-6、hs-CRP的水平;同时选择14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HFHD组、LFHD组透析前IL-10、IL-6和hs-CRP的血浆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F-HD组透析后IL-10、IL-6、hs-CRP的血浆水平与透析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FHD组透析后IL-10、IL-6和hs-CRP的血浆水平均显著高于透析前(P<0.05);HFHD组与LFHD组透析后IL-10、IL-6和hs-CRP的血浆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HD患者存在血浆IL-10、IL-6和hs-CRP水平的异常增高,HFHD未升高血浆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是目前较好的血液净化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Th17辅助性T淋巴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A(interleukin 17A,IL17A)、白细胞介素23(p19/p40)(interleukin 23,IL23p19/p40)等在小鼠免疫性前列腺炎组织内的表达.方法 应用Wistar大鼠前列腺组织制作前列腺蛋白提纯液,联合弗氏完全佐剂及百白破疫苗,多点皮下注射,免疫C57BL/6小鼠制作免疫性前列腺炎小鼠模型,对小鼠前列腺组织行HE染色,检测小鼠成炎情况;采用SYBR Green Ⅰ一步嵌合荧光法实时定量RT-PCR检测免疫性前列腺炎组织Th17辅助性T淋巴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A、IL23p19、IL23p40等mRNA的表达,并与对照组比较上述细胞因子表达的区别.结果 成功制作C57BL/6小鼠免疫性前列腺炎模型,前列腺炎组织内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实时定量RT-PCR检测结果显示,免疫性前列腺炎小鼠IL17A、IL23p19、IL23p40等Th17辅助性T淋巴细胞相关细胞因子mRNA相对含量分别为0.053 0±0.026 5、0.017 7±0.006 5、0.028 9±0.028 3;对照组分别为0.003 6±0.0029、0.005 1±0.002 5、0.004 1±0.002 8,免疫性前列腺炎小鼠表达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7辅助性T淋巴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A、IL23等表达明显增高,Th17辅助性T淋巴细胞参与了免疫性前列腺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在单个细胞水平上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的细胞内细胞因子IFN γ和IL 6的表达与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斑点法 (ELISPOT)检测患者PBMC的细胞内细胞因子IFN γ和IL 6的表达情况。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IL 6及Th2 Th1 比值与正常人相比显著升高 (P <0 .0 1)。结论 :在SLE患者PBMC中细胞因子IL 6升高 ,表达倾向于向Th2 偏移 ,Th1 Th2 平衡在SLE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严重烧伤大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与NO、IL-6水平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 :观察烧伤休克大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水平 (TAC)、一氧化氮 (NO)和白介素 6 (IL 6 )的变化 ,探讨血清中NO、IL 6与TAC的相关性。 方法 :选用SD大鼠制成 30 %三度烫伤后 ,根据分组在各时相点取颈动脉血 5~ 8ml,分离血清 ,用生化方法测定TAC和NO代谢产物 ,用放免法测定IL 6水平。 结果 :TAC在烧伤后即有明显的下降 ,而NO和IL 6水平则相应增高 ,以烧伤后 6h为最显著。相关分析可见NO与IL 6均与TAC的下降有负相关性 (r=- 0 .839,r =- 0 .785 )。 结论 :严重烧伤可导致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水平的降低 ,与随后的炎症介质NO和IL 6的大量释放有明显相关性。提示在临床上提高TAC水平 ,以及阻断或中和活性氧 (OFRs)的产生可能会降低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L-6和B7双基因转染的小鼠肿瘤疫苗是否具有协同的抗肿瘤效应.方法:利用含小鼠B7分子和人IL-6分子cDNA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LmB7SN和pLhIL-6SN分别转染包装细胞株CRIP,经G418抗性筛选后以含有B7或IL-6外源基因的病毒颗粒感染小鼠EL-4胸腺瘤细胞,观察EL-4-IL-6、EL-4-B7、EL-4-IL-6+B7细胞在同基因宿主体内的致瘤性及作为抗肿瘤疫苗的能力.结果:相对亲本肿瘤细胞EL-4而言,单基因和双基因转染的EL-4细胞在小鼠体内的生长速度均明显减慢,小鼠存活时间均有一定延长,3种转基因的EL-4细胞经X-射线灭活后免疫小鼠,虽均未能阻止随后接种的EL-4细胞的生长,但小鼠存活时间都明显延长,IL-6和B7双基因转染的EL-4肿瘤细胞在抗肿瘤活性方面与IL-6或B7单基因转染的EL-4细胞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与单基因表达疫苗比较,双基因表达疫苗没有表现出协同的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19.
应用RT PCR方法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脾细胞体外在SEA与ConA诱导下产生的IL 2从mRNA转录水平进行研究 ,以探讨该细胞因子mRNA转录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在肉芽肿形成与调节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 ,未感染和感染 3周小鼠脾细胞均无IL 2表达 ,感染后第 5周的小鼠脾细胞出现IL 2特异性条带 ,感染后第 8周IL 2表达明显增强 ,感染后第 1 0、1 2周无论SEA或ConA都不能诱导IL 2mRNA的转录。表明IL 2表达的动态变化与肉芽肿的形成、发展及调节相平行 ,提示IL 2可能在肉芽肿形成和调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