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分析杭州市中学生尝试吸烟的影响因素,为开展中学生控烟教育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采用中国七城市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合作控制吸烟项目组编制调查问卷,对杭州市9所中学的中学生及其家长进行相关内容调查。结果 男性、高年龄、心理压力大、家庭无吸烟限制等是中学生尝试吸烟的促进因素;父母管教严格、学习成绩好是中学生尝试吸烟的抑制因素。结论 在实施中学生控烟教育的时候,应以男生为重点实施对象;在家庭和学校适当采取一些强制手段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迅猛发展时期,在社会竞争加剧、学习负担加重、青春期困惑、心理压力加大等因素的影响下,他们的心理应激和心理冲突日渐增加。有的学生可能导致心理——情绪困扰,出现种种心理健康问题。笔者曾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心理健康偏离正常水平的检出率,初中生为7.5%~14.5%,高中生为12.6%~16.5%;国内同类调查显示,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表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我市中学生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了解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抽取漯河市区2所初中、2所高中、1所职业中专,每所学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采用MSSMHS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中学生10类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即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结果重点中学心理状况总均分为1.9524±0.5687,普通中学心理状况总均分为1.9151±0.5303,职业高中心理状况总均分为1.9891±0.4981,该市中学生男性心理状况总均分为1.9507±0.5578,女性心理状况总均分为1.9394±0.5247。经多因素分析显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学校类型、年级及母亲文化程度有关。结论漯河市大部分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正常,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全社会应重视和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相似文献   

4.
段云  赵琳  陈高帅  高晓凤 《实用预防医学》2022,29(10):1182-1186
目的 了解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四川省凉山州地区860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量,分析该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该民族地区44.19%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居前五位的心理问题分别是学习压力(48.37%)、情绪波动(47.67%)、焦虑(46.98%)、强迫症状(45.42%)、抑郁(43.37%)。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学习成绩好、与父母联系频率高对中学生多个维度的心理健康具有保护作用(P<0.05);汉族学生相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易出现适应不良问题(P<0.05);男生相对于女生易出现心理不平衡问题(P<0.05);初中生相对于高中生易出现偏执、心理不平衡问题(P<0.05);独生子女的情绪不稳定问题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父亲学历较高的中学生相对容易出现强迫症状、焦虑及情绪不稳定问题(P<0.05)。结论 四川民族地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学习压力问题居首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多个因素影响,家长与子女的沟通交流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陈苏赣  张旭 《中国校医》2009,23(6):642-643
目的探讨高考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调查,对瓮安县高三154名学生进行调查,并与国内中学生常模比较。结果高三男生的精神病性因子均分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生的抑郁、焦虑、男生恐怖因子均分与国内中学生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瓮安县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基本正常,但也隐藏心理健康危机,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北京市某重点中学中学生心理状况。方法:使用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试软件对145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八方面总体水平在正常范围,学生有学习压力,实验班与普通班有差异,自我成绩认定是学习焦虑的重要原因,男生、女生心理状态有差异,学生对心理测试方法有多种需求。结论:某重点中学学生存在学习焦虑,需要应用综合方法做好心理指导,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影响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环境因素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了解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心理健康的家庭环境因素,为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家庭环境量表(FES-CV)对福建省712名农村中学生进行测查,使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16.01%的农村中学生有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女生心理健康水平差于男生,强迫、人际敏感、偏执、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家庭的矛盾性、亲密度和娱乐性是影响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家庭环境因素。结论改善家庭的心理环境是提高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625名城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忻菊萍 《中国校医》2002,16(6):575-576
为探索城市中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 ,我们于 1997年 4月对宁波市某中学 62 5名高中段城市学生进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因素的调查。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宁波市某中学高一至高三年级城市中学生 62 5名 ,其中男生 2 85名 ,女生 3 40名。年龄 15~ 19岁。1.2 方法 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设计了一份 2 0个负性生活问题的《影响城市中学生心理健康因素的调查表》 ,采取问卷形式 ,要求被调查学生对每个问题作出“是”或“非”的问题。调查表经过说明后立即答卷 ,当时收卷。2 结果和讨论2 .1 影响城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调查发现 2 0…  相似文献   

9.
杭州市1245名中学生应激源调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了解城市中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应激源,为维护学生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对杭州市l245名中学生进行中学生应激源量表调查。结果 城市中学生的主要应激源是学习、教师、同学朋友和自我生理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其中,学习问题是最主要的应激源,与个体的焦虑、抑郁反应密切相关。结论 维护和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父亲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中学生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4所中学24个班级的中学生,利用高翔等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和蒲少华等编制的《父亲在位问卷》调查中学生心理健康和父亲参与家庭教育情况,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父亲教育的相关性。结果共调查893名中学生,回收有效问卷804份,回收有效率为90.03%。中学生《父亲在位问卷》的感情得分为(3.66±0.79)分,感知得分为(3.50±0.72)分,身体互动得分为(3.43±0.95)分,父母关系得分为(3.67±0.87)分,母亲对父子关系的看法得分为(3.62±0.92)分;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适应维度总分为(3.56±0.56)分,复原力维度总分为(3.72±0.71)分,困扰维度总分为(2.53±0.74)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感情(β'=0.174)、身体互动(β'=0.074)、父母关系(β'=0.099)、母亲对父子关系的看法(β'=0.316)和父亲学历(β'=-0.132)是中学生心理健康适应维度的影响因素;感情(β'=0.201)、感知(β'=0.129)、母亲对父子关系的看法(β'=0.211)和父亲学历(β'=0.126)是复原力维度的影响因素;感情(β'=-0.189)、父母关系(β'=-0.206)和父亲学历(β'=0.129)是困扰维度的影响因素。结论本次调查的中学生心理健康和父亲参与教养程度均处于中等水平,父亲学历、父亲参与教养程度、父母关系等可能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山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通过对山区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山区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新特点,新趋势,并提出对山区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要求。方法用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五省20所山区农村中学577名中学生进行测查,用SPSS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山区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各因子检出率占49.59%;来自县镇的学生各因子得分均高于来自乡村的中学生;男女生在抑郁及心理不平衡因子上有显差异;初三学生各因子均高于其他年级;县乡与年级间及性别与年级间在某些因子上存在显的交互作用。结论山区农村中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数比城市学生要多;特别是县镇学生、初三年级学生及男生存在着更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地域、经济、社会观念等原因造成的。启示我们在城市和农村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要根据中学生心理表现的不同特点有区别地进行教育。对山区农村中学生而言,男性县镇的学生及初三学生要特别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2.
某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心理压力现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心理压力现状,为更好地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整群抽取某大学2681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SCL-90量表和研究生压力问卷进行测试。结果研究生心理卫生问题的检出率为5.15%,其中博士生的心理卫生问题检出率(7.96%)高于硕士生(4.74%),女生心理卫生问题的检出率(3.38%)低于男生(5.98%)。研究生主要的心理卫生问题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症状。心理压力主要为就业压力,其次是成就压力、学业压力和经济压力,身心健康的压力最小。结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好,心理压力主要为就业压力和成就压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县城高中学生应激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减轻应激程度,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样抽取的某县城两所高中的14个班级的661名学生用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ISI)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应激总评分范围为67-206,均分为122.46;自我加强和压力是主要的应激源;情绪反应是主要的应激反应;性别、兴趣爱好、家庭成员关系、父母文化程度不同的群体应激程度不同。[结论]积极的心理引导、广泛的兴趣爱好、和谐的家庭关系有助于缓解高中学生的应激强度。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环境影响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辽宁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环境影响因素,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对辽宁省初一至高三年级学生4 593人进行调查。结果有心理问题者占26.3%,其中有严重心理问题者占5.0%。高一和高三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最高。女生的抑郁和恐惧检出率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偏执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生。父母离异、父亲下岗和校外补习是心理问题增加的相关因素。家庭温暖有很强的保护作用。结论辽宁省中学生心理问题随着年级升高而增加。家庭环境和校外补课会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哈尔滨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自杀态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对自杀的态度,探讨中学生不同心理健康状况与自杀态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和自杀态度问卷(QSA),对哈尔滨市12所中学初一至高三年级2 442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占35.9%,心理健康各因子的分布情况从高到低依次为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焦虑、学习压力等;对自杀行为和安乐死持肯定态度的中学生分别占11.1%和23.7%;不同心理健康状况中学生对自杀所持的态度明显不同。结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减少自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临床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方法使用临床医学生学习生活状况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70名临床医学生进行测试。结果临床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正常人群水平,但好于全国大学生水平。心理问题检出率12.98%,主要心理问题表现为强迫和抑郁。女大学生的总体心理素质高于男生,但是男女生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根据临床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社区初级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不同性别、年级群体心理健康水平,为开展初中学生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抽取某社区3所初级中学所有学生,以调查问卷形式完成SCL-90(90项症状清单)量表。结果初中学生除了在人际关系因子中与普通人群无明显差异外,其余总分、总均分、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均与一般人群不同(P均〈0.01),且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一般人群;初中女生在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中与男生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不如男生健康;初中各年级学生在多项因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均存在差异(P总均分、躯体化、强迫、抑郁、偏执、精神病性P〈0.01、焦虑和敌对P〈0.05),且各因子状况随年级增加有不同程度恶化,尤其是毕业年级在所有因子中均有明显恶化现象(P均〈0.01)。外来务工子女与城镇子女心理健康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初级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是心理健康干预的重点人群。初中女生、毕业年级和初二年级是初中学生心理弱势群体,需根据其不同心理困扰特点,采取早期综合性干预措施。相对外来务工子女而言城镇学生的心理适应优势并不明显,同时城镇子女可能存在生活与心理独立方面弱势。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某农村地区中学生自尊现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农村中学生自尊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和自编调查表,对整群抽取的安徽省无为县某地区两所中学的2492名中学生(男1322名,女1170名)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在受检的农村中学生中存在自尊问题的有473人,占总人数19.0%。男生发生率为15.7%.女生发生率为22.6%。不同性别、年龄和年级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学生自尊与健康状况、成绩、学习压力、运动情况、父亲健康状况,母亲支持程度、老师支持程度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结论]农村中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尊问题,改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是提高农村中学生自尊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农村地区中学生的心理卫生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现况,为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顺义区两所中学初、高中的49个班级,221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此地区中学生心理卫生知识平均得分(6.12±1.54)分;男女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9,P〈0.05),女生优于男生。需求最强的心理健康服务内容是人际关系(41.55%),获取心理卫生知识的首要途径是媒体(26.68%),心理困扰求助的首要对象是朋友(43.78%)。在心理卫生知识需求、心理咨询的求助对象上男女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9.803和58.039,P〈0.01),在心理咨询的求助态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80,P〈0.05);高中生与初中生在心理卫生知识需求、心理咨询求助对象、心理咨询的求助途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5.006、77.745和26.073,P〈0.01);在心理咨询方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72,P〈0.05)。结论北京农村地区中学生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程度不高,知晓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0.
高芳  张巍  钱玲 《中国健康教育》2008,24(10):771-773
目的了解初中生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初中学生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制定相关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在大同市随机抽取一所普通中学,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GSHS问卷调查该校初中部所有学生。结果收到有效问卷1646份。初中生运动不足率68.1%,女生高于男生;运动不足率随年级升高显著提高,而参加运动队比例随年级升高显著降低。过去一年内,26.7%的学生有过抑郁,16.1%的学生认真想过自杀,自杀意愿女生高于男生,初三学生高于低年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运动不足与性别、参加运动队和听老师讲过运动有益有关,孤独感与是否参加运动队有关,自杀意愿与运动频率有关。结论初中生运动不足率和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参加运动队和听老师讲过运动好处是运动足量的保护因素,体育运动是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学校应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加强运动和心理健康教育,增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