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合理术式及临床效果。方法 13例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行腹腔镜下手术,包括5例行"T"形补片腹膜后悬吊重建盆底;8例行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联合直肠悬吊固定重建盆底。5例伴有肛门括约肌松弛者同期行肛门环缩。结果 13例均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40±30)min;住院时间7~13 d,平均(10.0±0.5)d。12例患者经12~36个月随访无复发,1例术后3个月轻度复发。复发者术后便秘仍较严重,其余排便正常。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成人直肠脱垂创伤小,治疗效果确切,但具体术式要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使用PPH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探讨难耐受经腹手术老年完全性直肠脱垂病者的治疗方式.方法 从2002年11月~2005年9月收治老年完全性直肠脱垂病者共6例,均使用PPH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一期切除,并做盆底修补.结果 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没有术后出血、盆腔脓肿、肛门狭窄并发症,无术后便秘,随访8月~3.5年,1例于术后5月出现直肠黏膜脱垂,再行PPH切除脱垂黏膜治愈;其他没有复发.结论 应用PPH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手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对难耐受经腹手术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进盆膈修补方法来治疗Ⅲ度直肠脱垂手术效果。方法:2007年9月-2012年1月,对23例Ⅲ度直肠脱垂患者进行了经腹直肠乙状结肠切除及改进盆膈修补术,将直肠游离到肛提肌平面,切除冗长的乙状结肠及直肠上段,行降结肠末端-直肠端端吻合,修补肛提肌松弛所造成的盆膈薄弱区,低位缝合关闭盆底腹膜,提升盆膈。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2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80.5min(75~85min),出血量65ml(55~100ml)。本组无手术死亡和腹部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3年效果满意,症状无复发。结论:经腹乙状结肠直肠切除吻合加改进盆膈修补有效治愈了Ⅲ度直肠脱垂,手术安全、可操作,术后肛门功能也明显改善,可考虑作为Ⅲ度直肠脱垂及其他治疗方法复发患者的最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盆腔脏器脱垂68例手术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盆腔脏器脱垂疾患手术方法的选择以及效果的比较,以评价全盆底重建术(Prolift)在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68例女性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阴式子宫切除+阴道壁修补组(28例),全盆底重建组(35例),阴道闭合组(5例),根据国际尿控协会制定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法客观评价手术效果.以脱垂生活质量量表为主观评价指标.结果 重建组手术时间平均为55 min,出血量平均为88 mL.阴切修补组手术时间平均为128 min,出血量平均为156 mL.重建组症状全部得到纠正,直肠膀胱功能恢复,术后无感染发生.术后随访平均6个月,患者盆底结构基本正常,相关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阴切组23例症状消失,5例症状减轻,术后有3例感染发生,术后随访5例阴道穹窿再次脱垂.结论 保留子宫的全盆底重建术在保留子宫的同时能完成全盆底结构和功能的全部或部分重建,恢复快,近期疗效明确,远期疗效仍需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悬吊折叠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直肠悬吊折叠术治疗36例完全性及复发性直肠脱垂的临床资料,腹腔镜手术先探查直肠游动情况及盆底腹膜松弛程度,联合直肠指诊确定直肠悬吊位置及盆底腹膜上提水平,行直肠悬吊折叠,重建盆底,肛门环缩。结果36例完全性及复发性直肠脱垂均针对性行腹腔镜直肠悬吊折叠及重建盆底,对伴有肛门括约肌松弛者选择性同期或延期行肛门环缩。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直肠脱垂症状消失,随访6个月~24个月,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排便控制功能正常,均无直肠脱垂复发。结论腹腔镜直肠悬吊折叠术治疗完全性及复发性直肠脱垂疗效明显,安全可靠,可针对性地消除复发因素,减少术后复发,手术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全盆底悬吊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5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保留子宫的全盆底悬吊术在治疗盆腔器官脱垂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对54例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进行全盆底悬吊术,合并有压力性尿失禁的同时行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根据POP-Q分度法,评价手术效果. 结果:根据POP-Q分度法,54例患者的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等症状全部得到纠正.术后随访平均2年,患者的盆底结构基本正常,相关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 结论:全盆底悬吊术是一种能治疗多区域、复杂型盆腔器官脱垂的新型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悬吊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直肠悬吊术治疗36例完全性及复发性直肠脱垂的临床资料。腹腔镜手术先探查直肠游动情况及盆底腹膜松弛程度。联合直肠指诊确定直肠悬吊及盆底腹膜上提水平,行直肠悬吊,重建盆底,肛门环缩。结果 36例完全性及复发性直肠脱垂均针对性行腹腔镜直肠悬吊及重建盆底,对伴有肛门括约肌松弛者选择性同期或延期行肛门环缩。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直肠脱垂症状消失,随访6~36个月,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排便控制功能正常,均无直肠脱垂再复发。结论腹腔镜直肠悬吊术治疗完全性及复发性直肠脱垂,疗效确实,安全可靠,可针对性的消除复发因素,减少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 盆腔脏器脱垂疾患手术方法的选择以及效果的比较分析,以评价全盆底重建术(Prolift)在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68例女性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治疗组分为阴式子宫切除+阴道壁修补组(28例),全盆底重建组(35例),阴道闭合组(5例),根据国际尿控协会制定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法客观评价手术效果。以脱垂生活质量量表为主观评价指标。结果 重建组手术时间平均为55min,出血量平均为88mL。阴切修补组手术时间平均为128min,出血量平均为156mL。重建组症状全部得到纠正,直肠膀胱功能恢复,术后无感染发生。术后随访平均6个月,患者盆底结构基本正常,相关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阴切组23例症状消失,5例症状减轻,术后有3例感染发生,术后随访5例阴道穹窿再次脱垂。结论 保留子宫的全盆底重建术在保留子宫的同时能完成全盆底结构和功能的全部或部分重建,恢复快,近期疗效明确,远期疗效仍需大样本流调观察。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全盆底重建;子宫脱垂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改良裁剪补片植入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的手术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9月对在我院收治的100例POP患者应用改良补片进行全盆底悬吊,采用悬吊双侧子宫主韧带、骶韧带、将补片植入膀胱阴道筋膜和直肠阴道筋膜而完成盆底三个平面的重建.合并有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同时进行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98min,出血量平均为140mL,根据POP-Q分度法,100例患者的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等症状全部得到纠正,术后补片暴露感染1例(1/100,1%),排尿困难1例,通过留置导尿管1个月内恢复.术后随访平均12个月,患者的盆底结构基本正常,相关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结论:应用改良补片进行全盆底悬吊是一种能治疗多区域、复杂型盆腔器官脱垂的微创手术,在保留子宫的同时能完成全盆底结构和功能的全部或部分重建.是一种安全、复发率低、疗效满意的术式,但术后网片暴露问题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汪海妍  庄雅丽 《安徽医学》2011,32(5):609-611
目的评价改良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26例盆腔脏器脱垂定量(POP-Q)分度为Ⅲ度或Ⅲ度以上的患者,行改良盆底重建,以POP-Q评分为客观疗效评价,以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 i-20)为主观评价指标,评价术后疗效。结果随访1年,客观治愈率92.3%(24/26),盆底功能障碍问卷与术前相比,术后评分显著下降。结论改良盆底重建术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有效术式,手术简单,安全,微创,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手术长期疗效仍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腰骶部脊髓脊膜彭出术后及隐性脊柱裂所致的神经源性大便失禁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4~14岁患儿156例均表现为排便异常。病理改变为盆底肌肉瘫痪,肌层薄弱,盆底下垂,肛门松弛。均采用改良的髂腰肌加强盆底、直肠悬吊术进行治疗。结果:随访0.5~6 a,154例没有污粪,2例无效。结论:髂腰肌加强盆底肌、直肠悬吊术是治疗神经源性大便失禁的一种较好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腰骶部脊髓脊膜膨出修补术后及隐性脊柱裂所致的神经源性大小便失禁的手术方式及术后处理方法。方法4~14岁患儿71例均表现为排尿排便异常。病理改变为盆底肌肉瘫痪,肌层薄弱,盆底下垂,排尿反射消失,膀胱容积改变。全组患儿均采用改良的双侧髂腰肌加强盆底肌,直肠悬吊,回肠去粘膜带血管蒂浆肌层补片加强膀胱逼尿肌,膀胱扩大成形术治疗。随访6月~3年。结果71例中,大便控制明显改善67例,小便控制明显改善63例,8例经术后训练有改善。结论此方法是治疗神经源性大小便失禁的一种较好方法。术后患儿应进行排便、排尿训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儿腰骶部脊髓脊膜膨出修补术后及隐性脊柱裂所致的神经源性大小便失禁的手术方式及术后处理方法。方法 :4~ 14岁患儿 71例均表现为排尿排便异常。病理改变为盆底肌肉瘫痪 ,肌层薄弱 ,盆底下垂 ,排尿反射消失 ,膀胱容积改变。全组患儿均采用改良的双侧髂腰肌加强盆底肌 ,直肠悬吊 ,回肠去粘膜带血管蒂浆肌层补片加强膀胱逼尿肌 ,膀胱扩大成形术治疗。随访 6月~ 3年。结果 :71例中 ,大便控制明显改善 67例 ,小便控制明显改善 63例 ,8例经术后训练有改善。结论 :此方法是治疗神经源性大小便失禁的一种较好方法。术后患儿应进行排便、排尿训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联合静态与动态磁共振排粪造影在排便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共94例排便障碍性疾病患者的磁共振表现,扫描序列包括SET1WI、FSET2WI及FIESTA序列行轴位、斜冠状位及正中矢状等20个时相位的动态扫描。结果 94例静态及动态磁共振排粪造影均能良好的显示盆底的解剖结构及病变征象,其中直肠前突35例,直肠下降19例,膀胱脱垂24例,子宫颈阴道脱垂20例,直肠前壁粘膜脱垂13例,直肠内套叠10例,盆底疝6例、肠疝5例,耻骨直肠肌肥厚征9例,盆底痉挛综合征23例,直肠外脱垂5例,肛门内括约肌及提肛肌损伤2例,尿失禁伴膀胱疝1例,会阴下降51例,内脏下垂6例,骶直分离3例等多种异常,同时能直观观察肠疝、膀胱疝和盆底下降。结论联合静态与动态磁共振排粪造影,能够直观显示排便障碍性疾病患者多种器质性病变及盆底肌群的功能活动状态等综合信息,能够弥补临床和其他物理检查的不足,对手术方案的制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背景 ]探讨防止低位直肠癌直肠全系膜切除保留肛门术的骶前吻合口漏发生的措施 .[病例报告 ]给 4 9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骶前吻合术时应用了会阴部向盆腔内推顶、吻合完毕后向肛门内注气的技术 ,术后均未出现便失禁 ,3例出现盆腔内局部复发 ,2例出现吻合口漏 (4% ) .[讨论 ]在低位直肠癌直肠全系膜切除保留肛门术中应用会阴部推顶、肛门内注气的技术进行骶前吻合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86例前盆底悬吊术及阴道后壁桥式缝合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馨  蒋本贵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2):151-152,160
目的探讨86例前盆底悬吊术及阴道后壁桥式缝合术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浙江省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妇产科行前盆底重建术及阴道后壁桥式缝合术86例(其中28例合并压力性尿失禁同时行尿道中段悬吊术)的资料统计,分析其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处理情况。结果86例行前盆底悬吊术及阴道后壁桥式缝合术患者,15例同时行阴式子宫全切术,15例患者术中出血量大于300mL。术中无膀胱损伤、直肠损伤等并发症。术后2个月首次随访率78%,按照子宫脱垂I度以下标准治愈率达100%。远期不定期随访62例,随访率72%,1例阴道后壁脱垂Ⅲ度患者术后3个月出现阴道后壁膨出Ⅲ度再次入院行后盆底重建,2例(1.0%)出现移植物侵蚀,1例出现阴道紧缩感。3例出现压力性尿失禁,其中1例术后4个月再次人院行尿道中段悬吊术,2例术后6个月再次随访后好转。结论前盆底悬吊术及阴道后壁桥式缝合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近期效果显著,远期效果尚有待进一步随访。术后有一定的并发症,选择手术方式时应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7.
Delorme手术治疗21例完全性直肠脱垂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Delorme术式对完全性直肠脱垂的治疗效果,以探讨Delorme术用于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06—2010年间行Delorme手术的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21例,其中女性14例,男性7例。采用Wexner排便失禁评分以及肛门压力检测法对患者术前和术后的排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1例患者在手术前均存在对稀水便、固体便以及排气失禁的情况。术后4例患者分别于第6,8,12,18个月时出现病情复发,占总人数的19.O%。术后失访患者2例,在余下的19例患者中,15例(78.9%)排便失禁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8例(42.1%)明显改善,7例(36.8%)完全治愈,其余4例(21.1%)效果不明显;有1例(5.3%)术前未诉便秘,但术后却出现便秘。结论Delorme手术用于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具有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术后便秘发生率低等特点,其在直肠脱垂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对子宫脱垂伴阴道前壁或后壁脱垂患者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因子宫脱垂伴阴道前壁或后壁脱垂行阴式子宫切除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的4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术前、术后两年行妇科检查及相关问卷调查,从阴道壁脱垂、大小便情况、性生活及盆底肌力等方面评价经阴式子宫切除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对这些患者近期盆底功能的影响。结果 49例患者中术后两年阴道前壁或后壁脱垂例数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术后两年尿失禁问卷简表评分为(3.5±0.5)分,术前评分为(6.5±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年尿垫试验阳性率为14.29%,术前阳性率为57.14%(P0.05);术后两年有尿失禁或便秘、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时下坠感患者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有性生活患者性生活质量不满意。术前、术后两年的盆底肌张力及收缩力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对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短期内疗效显著,近期盆底功能影响尚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产后盆底康复仪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对盆底肌肉张力的影响及对盆底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垦利县人民医院2012年1~3月收治的150例住院足月妊娠产后6周的产妇进入研究,随机分成两组。盆底康复治疗组80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采用法国PHEN IX盆底康复治疗仪进行盆底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盆底肌力评估和电刺激治疗一个疗程加盆底肌训练(也称Kegel运动);观察组采用普通产后康复教育。通过盆腔肌肉电生理诊断、压力性尿失禁、POP-Q诊断盆腔器官脱垂情况指标。两组分别于产后6周、6个月、12个月评价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产后6个月、12个月盆底肌肉张力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产后6个月治疗组及对照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2.50%(2/80)和12.86%(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2个月治疗组及对照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3.75%(3/80)和14.29%(1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2个月治疗组及对照组POP-QⅠ度脱垂发生率分别为26.25%(21/80)和42.86%(3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采用法国PHEN IX盆底康复治疗仪盆底康复治疗加Kegel运动,可有效加强盆底肌肉支持功能,减少尿失禁及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圆韧带联合骶韧带悬吊预防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及子宫切除术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00例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需行全子宫切除术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圆韧带联合骶韧带悬吊。比较2组病人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盆底功能障碍相关情况[盆腔器官脱垂定量系统(POP-Q)评分、盆底疾病生活影响问卷简易版7(PFIQ-7)评分及盆底器官脱垂/盆底器官脱垂/尿失禁对性功能影响的调查问卷(PISQ-12)评分]。分析子宫切除术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2组病人手术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6个月POP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Bb点(阴道前壁脱出距处女膜最远点)、C点(前穹隆或阴道残端距处女膜点)和Bp点(阴道后壁脱出距处女膜最远点)POPQ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术前PFIQ-7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