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氯沙坦对家兔环孢素A(CsA)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法)测定6只家兔合用氯沙坦前后CsA的血药浓度,并对2组(单用CsA组和合用氯沙坦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合用氯沙坦组的CsA峰浓度(Cmax)、曲线下面积(AUC0→24)均显著升高(P<0.01),血浆清除率(CL)及表观分布容积(V)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其余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合用氯沙坦可升高CsA的血药浓度,临床上其与CsA合用需监测CsA的血药浓度,保证治疗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兔体内环孢素A(CsA)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6只家兔单用及合用氯沙坦后CsA的血药浓度,并对两组动物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合用氯沙坦后CsA的峰浓度(Cmax)、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显著升高,清除率(CL)及表观分布容积(V)显著降低,其余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著性变化。结论氯沙坦可升高CsA的血药浓度,临床上两药合用必须监测CsA的血药浓度,保证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氯沙坦对家兔体内环孢素A(CsA)药动学的影响。方法:12只家兔随机分成2组,每组6只。每组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别测定合用厄贝沙坦、氯沙坦前、后CsA的血药浓度,并对主要药动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与合用前比较,合用厄贝沙坦、氯沙坦后CsA的Cmax均显著升高(P<0.01),AUC0~24均显著增加(P<0.01),血浆清除率、表观分布容积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其余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合用厄贝沙坦、氯沙坦后可升高CsA的血药浓度,临床上其与CsA合用需监测CsA的血药浓度,以保证治疗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双环醇对利福平和异烟肼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双环醇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血药浓度及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应用HPLC法测定与双环醇联用前后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血药浓度,以DAS2.0药代动力学程序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双环醇与利福平合用、双环醇与异烟肼合用、双环醇与利福平和异烟肼同时合用的各时间点中,除异烟肼6h的血药浓度三药合用组与其他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之外,其余时间点的血药浓度值在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药动学参数AUC(药时曲线下面积)(0-t)、AUC(0-∞)、MRT(体内平均驻留时间)(0-t)、MRT(0-∞)、t1/2x(半衰期)、tmax(达峰时间)、CLx/F(清除率)、Vx/F(表现分布容积)、Cmax(血药峰浓度)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环醇与利福平合用或与异烟肼合用,以及与利福平和异烟肼两药合用,均未见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药动参数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金贞姬  杨长青  金海 《天津医药》2006,34(12):884-886
目的:探讨联苯双酯(bifendate,BDD)与环孢素A(cyclosporin,CsA)在大鼠体内合用后,联苯双酯对环孢素A药动学过程的影响。方法: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安慰剂组进行随机平行对照实验。用HPLC法测定大鼠全血中环孢素A浓度,采用非隔室模型方法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环孢素A与联苯双酯合用后,前者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普遍降低,相对清除率(CL/F)显著增大(P〈0.05),生物半衰期(t1/2)显著缩短(P〈0.05),其余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苯双酯可明显降低环孢素A的血药浓度。联苯双酯与环孢素A合用时必须监测环孢素A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对家兔体内环孢素A(CsA)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6只家兔单用CsA及合用厄贝沙坦后CsA的血药浓度,并对2组药动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合用厄贝沙坦后CsA的峰浓度(Cmax)显著升高(P<0.01),曲线下面积(AUC0→24)显著增大(P<0.01),血浆清除率(CL)及表观分布容积(V)显著降低(P<0.05),其余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厄贝沙坦可升高CsA的血药浓度,建议临床上两药合用时须监测CsA的血药浓度,保证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强的松对家兔体内环孢菌素A的药动学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定家兔单用环孢菌素A及合用强的松后的血药浓度并进行药动学比较。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8只家兔单用环孢菌素A(cyclosporine,CsA)及合用强的松(predisone,Pred)后CsA的血药浓度,并对CsA的药代动力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家兔CsA药动学参数个体差异很大;合用Pred后,CsA血药浓度普遍提高,Cmax与单用CsA相比有显著差异(0.01〈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人单用美多洛尔(Met)、卡托普利(Cap)及合用两药时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并进行比较,考察两药同时服用后其药代动力学特性和相互作用。方法对12名健康志愿受试者进行随机交叉试验,分3组,每组4人,每组先后分别给予Met50mg,Cap50mg,Met+Cap各50mg.采用HPLC测定血药浓度。用3P87药代动力学程序对受试者一小时数据进行处理,拟合房室模型,求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美多洛尔的Ke值较单用时明显减少(P〈0.01);而t1/2k,cmax和AUC则明显增大。卡托普利在单用及合用时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变化。结论两药合用后美多洛尔的肝脏代谢受到抑制。提示临床联合用药时间应检测患者体内美多洛尔血药浓度,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简单、快速、准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环孢菌素A(cyclosporin A,CsA)血药浓度的方法,研究羟甲烟胺对CsA药物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18名健康志愿单服CsA及同服羟甲烟胺后CsA的血药浓度,用3p97分析处理数据,比较两组药动学参数的变化。结果:单服CsA及同服羟甲烟胺后CsA的Cmax和AUC0-∞有极显性差异(P<0.01),而t1/2(β)、Tmax无显性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建立的HPLC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适用于临床药动学研究及常规血药浓度监测。羟甲烟胺可促进CsA的吸收,提高CsA的峰浓度及药时曲线下面积,但不影响CsA的代谢。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氯沙坦和维生素D类似物——帕立骨化醇联用对尿毒症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尿毒症鼠分组如下:尿毒症组(uc)、氯沙坦组(UL)、帕立骨化醇组(UP)、氯沙坦+帕立骨化醇组(ULP)。正常鼠为对照组(NC)。给药10周后检测大鼠血压(BP),血清中的肌酐(Cr)、钙(ca)、磷(P)、甲状旁腺素(PTH),24h尿蛋白、尿足细胞(UPC)。免疫组化染色计数肾组织浸润的巨噬细胞(ED-1)。蛋白印迹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表达。结果:UC、uP组BP较NC组显著升高,较UL、ULP组亦显著升高(P〈0.01)。与NC组相比,UC组Cr、P、PTH明显升高(P〈0.01),Ca降低(P〈0.05)。与UC组相比,UL组cr明显降低,uP组Cr、P、唧也显著降低(P〈0.01),且血钙水平明显升高(P〈0.05)。UC组24h尿蛋白、UPC排泄较NC组增加,但可被氯沙坦、帕立骨化醇所改善。UL、uP组肾组织ED.1阳性细胞浸润较UC组显著减少,ULP组较UL、uP组明显减少。TGF-β1蛋白在UC组表达明显增加,UL、UP组明显减少,ULP组减少更为显著。UL、uP和ULP组HGF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氯沙坦和帕立骨化醇均有肾保护作用,两者联用较单用肾保护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
张峥  王宏涛  陈吉萍 《中国药房》2010,(32):3047-3048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对环孢素A(CsA)所致慢性肾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对54例肾移植手术的患者进行分析,根据应用复方丹参的剂量不同,将其分为3组:CsA+复方丹参高剂量组、CsA+复方丹参低剂量组(试验组)、CsA对照组(对照组)。监测3组的CsA血药浓度、血肌酐、尿素氮浓度、24h尿量、24h尿蛋白量以及比较组织形态学及血流参数,并对各组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CsA+复方丹参高剂量组方案的患者与应用其他方案的患者相比血肌酐、尿素氮浓度、24h尿蛋白量明显降低,24h尿量增加,3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CsA血药浓度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内血流丰富,肾动脉阻力指数明显增加。结论:应用CsA+复方丹参高剂量组方案能更好的拮抗CsA的肾毒性。  相似文献   

12.
任雪丽  常小辉  付敏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2):1771-1772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服用噻嗪类利尿剂、氯沙坦4周后血清尿酸的变化。方法:对在我院连续诊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利尿剂组和氯沙坦组,利尿剂组63例,氯沙坦组65例。结果:两组药物均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且两组降压幅度无明显差异。利尿剂组治疗后尿酸平均升高41.67umol/L(P〈0.01),氯沙坦组平均下降30.47umol/L(P〈0.01),两组药物治疗后尿酸之问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噻嗪类利尿剂会升高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尿酸水平,氯沙坦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环孢霉素A(CSA)与环磷酰胺(CTX)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2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予CSA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CSA组)或CTX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CTX组),疗程至少12个月,观察各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肾功能、血糖、白细胞总数及其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结果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好转。治疗6个月末,CsA组的24 h尿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显著低于CTX组(P均<0.01),血清白蛋白显著高于CTX组(P<0.01),两组患者的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TX组的WBC显著低于CsA组(P<0.01)。CsA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CTX组(χ2=4.5690,P<0.05),治疗12个月末两组的完全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06,P>0.05)。结论与CTX相比,CsA联用糖皮质激素对治疗12个月的总体疗效相当,但CsA起效更快,近期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降压和降尿酸作用。方法 4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氯沙坦组20例,每天口服氯沙坦50mg。左旋氨氯地平组20例,口服左旋氨氯地平2.5~5mg/d。根据血压水平调整用药剂量,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和血清尿酸水平。结果 (1)两组治疗后血压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降压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氯沙坦组血清尿酸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左旋氨氯地平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沙坦可降低老年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压和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15.
童彤  唐丽琴  张善堂  吴颖其 《安徽医药》2013,17(6):1059-1061
目的通过对该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间不同肾移植患者的全血中环孢素浓度监测结果的进行初步分析,以探讨影响其浓度的可能因素,为更好地开展CsA浓度监测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877例次肾移植患者的CsA血药浓度,分析术后时间、性别、年龄等因素与CsA血药浓度的关系。结果 CsA血药浓度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女性组CsA血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的CsA血药浓度在同一时间段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A血药浓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移植术后患者进行CsA浓度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比评价海捷亚(氯沙坦钾/氢氯噻嗪)和科素亚(氯沙坦钾)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对尿酸的影响。方法6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门诊患者,被随机分入海捷亚组(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或科素亚组(氯沙坦钾100mg),每日服药一次。4周后观察血压、尿酸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两组血压均较药前显著下降。海捷亚有效率90%,较单纯科素亚组的80%高。科素亚组尿酸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海捷亚治疗前后尿酸变化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氯沙坦钾片除了降压作用外,还有降尿酸作用。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首选此药物。氯沙坦钾片和氢氯噻嗪联合使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比单用氯沙坦钾片好,可以作为社区门诊单一降压药控制不良的高血压患者首选。  相似文献   

17.
氯沙坦对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影响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涛 《淮海医药》2009,27(4):302-303
目的观察氯沙坦的降血压效果及其对左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30例高血压(EH)伴左心室肥厚(LVH)患者口服氯沙坦50-100 mg,每日1次,总疗程16周。经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UCG)检查心脏结构2次,观察其对左心室重塑的影响,同时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结果EH并伴有LVH患者治疗后血压下降总有效率达80%,P〈0.01。UCG提示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治疗后下降明显,P〈0.05。结论氯沙坦长期应用能在降血压的同时逆转左心室肥厚,是一种很好的改变左心室重塑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