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了解头孢吡肟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探讨其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 对56例头孢吡肟不良反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6例不良反应中,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大于男性,且主要发生于老年患者.头孢吡肟不良反应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其次为皮肤系统损害及消化系统.多数药物不良反应在第1次用药时即可出现.结论 老年患者应慎用头孢吡肟,规范合理用药,以减少或控制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188例注射用头孢吡肟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头孢吡肟在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探讨其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对我市5所医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ADR监测收集的188例头孢吡肟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头孢吡肟不良反应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且主要发生于老年患者,其次为皮肤系统损害及消化系统。结论老年患者应慎用头孢吡肟,规范合理用药,以减少或控制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头孢吡肟不良反应4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邯郸  周学琴 《中国药师》2007,10(3):271-272
目的:了解头孢吡肟在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探讨其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6年3月ADR监测室收集的48例头孢吡肟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头孢吡肟不良反应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且主要发生于老年患者,其次为皮肤系统损害及消化系统。结论:老年患者应慎用头孢吡肟,规范合理用药,以减少或控制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陈光强 《今日药学》2007,17(4):16-17
目的 了解头孢吡肟在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探讨其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 对我市5所医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ADR监测收集的188例头孢吡肟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 头孢吡肟不良反应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且主要发生于老年患者,其次为皮肤系统损害及消化系统.结论 老年患者应慎用头孢吡肟,规范合理用药,以减少或控制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张迪  王茂义  吕晶 《中国药房》2010,(40):3831-3832
目的:探讨头孢吡肟所致药品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报道1例70岁慢性肾功能不全男性患者使用头孢吡肟后出现精神异常等症状,并检索1994~2010年国内医药期刊公开报道的头孢吡肟致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头孢吡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其不良反应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且主要发生于老年患者,其次为皮肤及消化系统的损害。结论:老年患者应慎用头孢吡肟,临床医师应规范合理用药,以减少或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头孢吡肟致抗生素脑病的一般规律和临床特点,为促进头孢吡肟在老年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分析1例老年女性患者使用头孢吡肟后出现精神异常等症状,检索1994年至2013年国内医药期刊公开报道的头孢吡肟致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病例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血清尿素氮及肌酐均在正常范围内,而肌酐清除率下降,停药后逐渐缓解。头孢吡肟致神经毒性反应在老年人、肾功能不良患者中发生率较高。结论常规剂量的头孢吡肟可导致老年患者抗生素脑病,老年患者及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头孢吡肟应谨慎,以减少或控制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头孢吡肟对老年尿毒症患者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患者在使用头孢吡肟过程中出现的神经精神症状。结果4例老年尿毒症患者在使用头孢吡肟过程中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停药及对症处理后症状体征完全缓解,未遗留神经精神后遗症。结论头孢吡肟对老年尿毒症患者有导致神经精神异常的风险,使用过程中应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8.
头孢吡肟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头孢吡肟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使用头孢吡肟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国内外有关头孢吡肟不良反应的文献(重点是病例报道),并对这些文献进行简要分析.结果:头孢吡肟的不良反应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且主要发生在老年患者和肾功能不全患者.结论:老年患者和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或减量使用头孢吡肟.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1例慢性肾病患者应用头孢吡肟致晕厥不良反应病例的报道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机制及原因分析,讨论加强应用头孢吡肟的用药监护,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头孢吡肟致尿毒症透析患者神经系统不良反应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女,76岁和男,56岁)因呼吸道感染分别给予头孢吡肟1.0g,1次/12h静脉滴注。女患者用药第5天出现精神萎靡、反应迟钝、烦躁不安伴随认知功能障碍、失语等,ECG呈弥漫性慢波。男患者用药第3天出现恶心、呕吐,烦躁、肌阵挛、言语迟缓、反应迟钝和精神错乱。此外,2例患者脑CT均未见明显改变。考虑患者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与使用头孢吡肟有关。因此,停用头孢吡肟,继续行血液透析。随后患者的神经精神不良反应消失出院。  相似文献   

11.
徐兵 《中国药业》2014,(7):49-50
目的探讨头孢吡肟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查阅所有相关文献,提取病例资料中的有用信息,并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共获得101例头孢吡肟不良反应的病例资料,头孢吡肟的不良反应报道最多的为神经毒性反应,占78.22%,另外还有皮肤过敏、过敏性休克、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症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主要与患者年龄、用药剂量、患者肾功能状况及是否合并使用肾毒性药物有关。结论头孢吡肟所致不良反应可导致严重危害,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头孢吡肟的不良反应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文献,对头孢吡肟的不良反应进行整理分析和综述.头孢吡肟在临床应用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皮肤黏膜损害、药物性发热、肝酶水平升高、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精神异常和肾脏损害等不良反应.探讨头孢吡肟的不良反应及其用药安全性,以促进头孢吡肟的合理用药,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统计分析北京地区近10年来头孢吡肟的不良反应报告,为头孢吡肟的安全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10月-2013年10月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头孢吡肟不良反应报告,并对283例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头孢吡肟致不良反应(ADR)以老年人及成年人发生率较高,54.67%的ADR发生于首次输液后。这可能与用药例数多有关。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涉及机体多个器官或系统,严重的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肾功能损害和癫痫发作等。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和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等。结论:头孢吡肟的安全性是临床应关注的问题,应在合理使用的基础上,监测并及时处理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朱长清  董胜翔  陈怡  归茜  潘浩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13):1104-1106
目的:评价头孢吡肟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用头孢吡肟,剂量均为每次2g,q12h,静脉滴注给药,用药平均天数为(12.3±5.1)d。观察与分析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头孢吡肟的临床有效率为75%,细菌清除率为69.3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头孢吡肟可作为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有效和安全的抗生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韩锟  贾宁  闵连秋 《中国药房》2012,(24):2278-2280
目的:为促进头孢吡肟在老年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老年患者在使用头孢吡肟(2.0~3.0g.d-1)过程中出现的抗生素脑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脑电图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与转归等。结果:30例老年患者血清尿素氮及肌酐均在正常范围内,而肾小球滤过率均下降;所有患者均是在临床用药过程中逐渐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为急性意识模糊(思维混乱、注意力不集中和时间、地点及人物定向力差)、谵妄、幻觉、行为异常、扑翼样震颤、精神运动兴奋(兴奋多语、躁狂不安)、肌阵挛、震颤或抽搐等。治疗中停用头孢吡肟,其中2例患者行血液滤过治疗。结论:老年患者使用常规剂量的头孢吡肟可引起抗生素脑病,推测与老年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体内血药浓度升高导致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6.
李波 《中国药业》2014,(24):42-43
目的比较头孢西丁钠和头孢吡肟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86例老年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给予头孢西丁钠或头孢吡肟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3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总有效率头孢西丁钠组为82.26%,头孢吡肟组为95.16%,阿奇霉素组为87.10%,3组总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西丁钠组、头孢吡肟组和阿奇霉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68%,3.23%和4.84%,头孢西丁钠组与后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吡肟组与阿奇霉素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吡肟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较头孢西丁钠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抗感染药学》2018,(2):245-246
目的:比较头孢西丁和头孢吡肟对老年患者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老年支气管肺炎患者138例资料,按照完全随机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西丁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头孢吡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4 d后的总有效率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为85.51%(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90%稍低于对照组为4.35%,但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方案中,采用头孢吡肟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头孢西丁,且安全性均较高,临床可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状况,合理选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头孢吡肟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老年HAP患者随机分为头孢吡肟组与头孢他啶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头孢吡肟、头孢他啶治疗7~10d,比较2组的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结果:头孢吡肟组与头孢他啶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6.7%、70.0%(P<0.0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1.8%、61.9%(P<0.05)。结论:头孢吡肟治疗老年HAP疗效好,安全。  相似文献   

19.
6月26日,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发布安全通告称,目前已有与使用头孢吡肟相关非惊厥癫痫持续状态案例的发生,且主要发生于未接受适当头孢吡肟剂量调整的肾功能不全患者。目前正在修改头孢吡肟标签上的警示与不良反应内容,以强调该风险的存在。经检索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自1996年FDA批准头孢吡肟使用至2012年2月,有59例患者出现非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头孢吡肟所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特点和规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2002-2011年国内医药期刊使用头孢吡肟发生ADR/ADE的65例报告.结果 65例ADR/ADE与性别关联性不显著,男31例(47.7%),女34例(52.3%);老年患者(>60岁)发生率较高(67.7%);ADR/ADE以神经/精神系统损害(34例,52.3%)为主,其次为全身性损害(12例,18.5%)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9例,13.8%).结论 临床用药应从多个角度出发,加强用药监测,避免不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