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检验水平和手段的日新月异,各种自动化分析仪器在检验医学领域大量应用,临床检验工作日趋自动化、信息化、规范化和网络化。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是以实验室科学的管理模式为基础,借助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对实验室各种信息进行高效管理,从整体上提高实验室综合效能的过程。实验室通过建立实验室信息系统、质量管理系统和样本管理系统对实验室重要信息进行管理利用,最大限度降低了临床与实验室差错的发生,提升了实验室的智能化管理,更有效地规范和管理了人员、设备、试剂耗材和样本流程等信息资源,极大地提高了临床检验和实验室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实验室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情况,为规范药品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实验室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与结论 要加大实验室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力度,就需要从建立健全实验室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和检查制度、加强实验室人员教育、提高药品余液的监管力度,以及采用信息化方式提升药品管理效率等方面人手,对药品使用进行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最终达到实验室药品的安全管理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3.
项新华  张河战  于欣  肖镜  毛歆  李波 《中国药事》2013,27(6):584-591
目的建立符合我国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实际又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要求相适应的质量管理规范,来指导、规范药检系统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方法以国际标准ISO/IEC 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为基础,结合我国药检机构的质量管理现状,吸收WHO《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良好操作规范》(GPCL)的有关要求。结果与结论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的基本框架应分为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实验室安全3个方面,包括13个管理要素、12个技术要素、1个安全要素,共同构成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质量管理体系在实验室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量管理体系作为实验室的内部文件,指导实验室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通过内审、管理评审和现场监督评审等,不断改善、优化实验室管理使实验室的发展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相似文献   

5.
魏让 《中国医药指南》2012,(32):389-390
加强临床实验室管理,达到更加科学、规范和保证质量,为临床提供准确、及时、科学的实验室数据,针对目前临床实验室的管理现状,建议有关部门制定临床实验室及相关专业的质量考评标准,对凡开展检验项目向临床发报告的实验室进行全面质量考评,以提高临床实验室整体管理水平为目的,真正使临床实验室管理迈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6.
  茜等 《中国药事》2014,(4):358-360
目的随着检测范围的扩大和检测指标的增加,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面临新的挑战。本文讨论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关键问题,为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微生物实验室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从实验室设施建设、试验人员操作培训、实验室质量管理3个方面,对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关键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与结论加强设施建设,满足规范要求,合理整合资源,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注重人员操作培训及技术延伸软件建设;加强实验室质控关键点的管理,重视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工作,是微生物实验室在新形势下提高综合质量控制水平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药品检验所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问题的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家颁布的药品检验所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中,对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有的是原则性的规定,没有实施细则,有的制度则要求各所补充制定,执行起来有可能不规范。药品检验所是国家对药品质量实施监督检验的法定机构,每一项检验都承担着严肃的法律责任。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是实现实验室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管理科学化,确保药品检验数据及检验结论的科学、公正、优质的重要基础和技术保证。微生物实验室亦不例外。但在药检所计量认证及实验室认可中对微生物实验室检查指导较少。正如美国FDA 药品质量控制微生物实验室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梅州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管理状况,促进全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的能力建设,提高检测水平.方法 使用艾滋病网络实验室考核量化表对梅州市28家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进行督导检查,内容包括组织和人员、设施、设备、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网络实验室检测信息上报情况.结果 各筛查实验室均基本符合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LS-2)要求,人员均符合规范要求,均配备了常用仪器设备,可满足检测需要.绝大多数实验室均能建立实验室安全制度和覆盖主要工作内容的标准操作程序(SOP),不断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验室废弃物存在安全隐患,8家实验室(28.57%)对废弃物未消毒就直接废弃,7家(25.00%)没有进行质量控制.结论 仍需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确保艾滋病检测工作质量和生物安全.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7,(7):1003-1006
目的:加强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为相关检验机构提供参考。方法:从实验室文件管理、人员培训、质量控制、质量监督、过程控制、生物安全等方面入手,分析实验室质量管理要素,并提出有效措施以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结果与结论:实验室应建立严格、规范、系统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及质量文件、操作规程、工作指南等实现文件化管理;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年度培训与考核计划,以建立一支专业检验队伍;加强内部(制订年度内部质量监督计划、举办质控活动、定期检查培养基的适用性)与外部(能力验证、实验室间比对)质量控制水平,并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制订监督活动的内容和频次;此外,实验室还应强化检验过程控制,重视生物安全管理以提高实验室整体管理水平,将实验室质量风险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0.
贺宝灵  詹欢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0):3158-3159
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场所。因此,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实验室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作为一名实验室工作者,从强化实验室管理的角度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以第三方实验室开展标准化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为研究对象,找出第三方实验室开展标准化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中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制定和完善实验室标准化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基本措施,进而有效的促进实验室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与控制。以便为未来第三方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2.
苏荟 《中国医药指南》2007,5(11):334-336
目的应重视并建立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方法根据我国现行有效的生物安全条例、准则和规范的要求,将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纳入质量管理体系中。结果使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成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结论使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3.
高等院校医学实验室是以培养医学相关人才并将医学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转化的场所,其中高、精、尖与贵重仪器较多。医学实验室的高效管理关系到医学人才安全、科学素质的培养,故及时有效地发现并解决高校医学实验室的管理问题十分必要,应引起各个高校和(或)医学院校的重视。实验室在教学中的地位与教研室相当,通过实验室的实践过程,能有效的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紧密联系,在人员管理上基本条件应以实验内容为基础,进行合理优化与资源整合,做好资源共享,从而确保现有资源的充分优化与利用,对于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则建议实名负责制及使用预约制,确保实验室资源的规范、标准与科学利用,提高实验室教学与管理效率。医学实验室的高效管理关系到医学人才安全、科学素质的培养,故及时有效的发现并解决高校医学实验室的管理问题十分必要,应引起各个高校和(或)医学院校的重视。本文则主要针对高校医学类实验室的日常管理的规范化与人性化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世界卫生组织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管理规范简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介绍2010年WHO制定的《世界卫生组织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管理规范》(简称WHOG-PCL)。方法全面介绍、分析《世界卫生组织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管理规范》的适用范围。结果与结论了解该规范将有助于实验室管理规范的国际协调,并有利于实验室间的合作以及实验结果的互认。该规范适用于所有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包括国家、商业和非政府的实验室,但不适用于从事疫苗、血液制品等生物制品检测的实验室。  相似文献   

15.
张镝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2):1888-1890
质量管理是指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它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改进。做为质量管理部门就是对其活动进行规范化管理。随着卫生事业改革的发展,各地均已完成了从卫生防疫转换为疾病预防控制的工作,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规范》,对于通过实验室认可的单位还根据《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等标准的要求,疾控中心实验室步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进行实验室资质认定和参加实验室认可是检验管理体系运行状态是否良好的最好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6.
浅议化学实验室科学化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室是从事实验教学、科研及开发的重要场所 ,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和造就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基地 ,也是我国科技事业的重要力量。因此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实验室的管理与建设 ,并切实创造条件 ,加强实验室的管理 ,搞好实验室建设 ,提高实验室的效益。为发挥现有仪器设备、实验场地、器材、药品的最大效益 ,实验室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化学实验室更为重要 ,因实验室有毒、有害、易燃、易爆试剂多 ,防火、防盗、防水不可忽视 ,实验室工作量大 ,事多物杂。为此 ,笔者根据多年实验室工作的实践 ,就对如何加强实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比较我国现行的食品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技术文件,来构建实验室仪器设备性能管理的理论基础,并应用于仪器设备性能管理的实践。方法比较资质认定评审准则(CMA)、与ISO/IEC 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对应的实验室认可评审准则(CNAS)及WHO《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良好操作规范》(GPCL)三种技术文件中仪器设备的要求,结合药品检测质量控制实验室的实践,探讨仪器设备性能管理的途径结果与结论CMA、CNAS和GPCL对仪器设备管理要求基本相同,GPCL要求更细致和严格。在实践中,符合ISO/IEC 17025质量管理规范的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应适当地纳入GPCL中仪器设备性能鉴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推行《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提供参考。方法从试剂管理和仪器管理两方面探讨《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在实验室管理工作中的要求。结果与结论该规范有助于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操作规范的国际间一致性,以及实验室间的合作和结果互认,推动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吴科明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380-382
目的使HIV实验室的一切检验活动在质量管理体系控制下有效运行,HIV实验室的管理具纲领性和强制性,促使正确、规范、有效地开展检测活动,检测的质量能得到更有效的保证及控制。方法对HIV实验室引入ISO/IEC17025《测试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结果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明确质量管理和执行部门的职责、权限及工作关系,提高HIV检测的质量和管理水平。结论在HIV实验室中推广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是规范实验室管理和保证实验室检测质量的有效措施,从而形成不断实施检定检验质量体系改进的自我完善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减少实验室人员能力管理质量风险点,探究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方法: 结合实验室认定认可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分析目前实验室人员能力管理中常见多发的问题。对比提出数字化生态管理模式的优势及创建方式。结果: 通过应用生态思维、数字思维、用户思维,实验室人员能力数字化生态管理模式能有效地实现完备、及时、共建共享的管理效果。结论: 实验室人员能力管理难度大,为适用新的准则法规要求,必须转变理念、改进方法。本文提出的数字化生态管理通过模块体系、流程体系、时效体系和可视化体系有效地实现系统、科学、高效的人员能力管理效果,进而推动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的整体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