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硫代硫酸钠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激素无效的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方法 对激素治疗无效的慢性荨麻疹患者7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硫代硫酸钠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地氯雷他定联合酮替芬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8%高于对照组的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起效时间为(1.85±0.67)d,对照组为(2.46±1.02)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1例(2.56%),对照组发生5例(13.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硫代硫酸钠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激素无效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显著,为难治性荨麻疹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单用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的减少复发,且副作用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以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对照组予以咪唑斯汀治疗。2组治疗14d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荨麻疹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枸地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制荨麻疹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轻度嗜睡、口干6例(10.0%),对照组发生轻度嗜睡、口干4例(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不影响后续治疗,停药后症状缓解。结论荨麻疹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方法 11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分散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痊愈46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2%;对照组痊愈28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7.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荨麻疹患者应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方法可靠、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比较枸地氯雷他定片与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枸地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均连续服用28d;比较两组用药前及28d后临床症状评分(TSS)并评价疗效,记录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T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后观察组T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枸地氯雷他定片较氯雷他定片在缓解慢性荨麻疹临床症状上效果更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优良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方法15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9例,治疗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75 mg,3次/d、地氯雷他定片5 mg,1次/d口服;对照组单独给予地氯雷他定口服;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后2、4周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后2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89%和54.43%(χ2=4.57, P<0.05),治疗后4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08%和67.09%,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2, 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玉屏风胶囊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方法,将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玉屏风胶囊和地氯雷他定分散片;对照组口服地氯雷他定分散片,观察治疗第28天的疗效及停药21 d后的复发率。结果治疗28 d后,治疗组、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0%、84.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停药21 d后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4.0%vs.48.0%,P<0.05)。结论玉屏风胶囊联合地氯雷他定分散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较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慢性荨麻疹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氯雷他定片,对照组22例,口服氯雷他定片。2组均在用药3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9.28%,对照组有效率49.99%,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荨麻疹疗效优于单独应用氯雷他定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科学》2016,(10):38-40
目的探究地氯雷他定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皮肤科门诊慢性荨麻疹患者共118例,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n=59)与观察组(n=59),对照组接受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接受地氯雷他定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2%,明显高于对照组7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0.3%,明显低于对照组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有效降低慢性荨麻疹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马万里  潘慧宜  蒋淑明 《中国医药》2013,(12):1784-1785
目的观察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中医医院门诊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治疗的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口服润燥止痒胶囊,对照组单纯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9/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能够减少复发次数,取得较好的疗效,且临床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地氯雷他定分散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慢f生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口服地氯雷他定分散片5mg,1次/d,复方甘草酸苷胶囊2粒/次,3次/d;对照组口服地氯雷他定分散片5mg,1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评估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55%和8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沪〈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地氯雷他定分散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枸地氯雷他定序贯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皮肤科2011年4月~2013年12月收治并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荨麻疹患者6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33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序贯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风团大小、风团数目、风团持续时间、瘙痒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风团大小、风团数目、风团持续时间、瘙痒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风团大小、风团数目、风团持续时间、瘙痒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枸地氯雷他定序贯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可改善患者症状,临床疗效优于枸地氯雷他定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马孝  康丽  付敏 《中国医药》2013,8(2):221-222
目的观察地氯雷他定联合曲尼司特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15服地氯雷他定1mg、1次/d和曲尼司特0.1g、3次/d。对照组单纯口服地氯雷他定,方法同观察组。2组均连用4周后评价疗效,停药4周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2.5%(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1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5.29,P〈0.05);对照组复发率为25.0%(5/20),明显高于观察组12.5%(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0.06,P〈0.05)。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曲尼司特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满意,能明显降低复发率,疗效优于单用地氯雷他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4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72例,使用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对照组69例单独使用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一个疗程为18d,共治疗两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第1个疗程的有效率分别为65.28%和5797%,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个疗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6.11%和62.3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复方甘草酸普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优于单独应用枸地氯雷他定片,但应坚持用药1月以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 chronic urticari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口服地氯雷他定片5 mg,1次/d,连续治疗28 d;对照组口服西替利嗪片10 mg,1次/d,连续治疗28 d.采用症状和体征总积分法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后第28天,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2.61%和95.65%,对照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0.87%和80.4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6.0922,P=0.0136).治疗组1例患者出现嗜睡,对照组16例出现嗜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5607,P<0.01).结论 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不同治疗方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口服地氯雷他定片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2ml/次,治疗1组隔日肌注1次,治疗2组隔2日肌注1次.均连续治疗30 d.治疗第10、20、30 d观察疗效.记录治疗费用、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20、30 d后,治疗1组有效率分别为82.5%、90.0%,治疗2组有效率分别为80.0%、87.5%,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57.5%、67.5%.治疗2组平均治疗费用明显少于治疗l组(P<0.05).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不同给药时间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相仿,隔2日肌注1次治疗方案最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孟鲁司特钠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研究组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多索茶碱,比较两组FEV1%预计值、FEV1/FEV、PaO2以及PaCO2。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FEV1%预计值、FEV1/FEV以及PaO2分别为(75.2±1.2)%、(76.2±0.9)%、(89.3±1.2)mm Hg(1 mm Hg=0.133 kPa)和(64.2±0.7)%、(63.2±1.3)%、(73.2±0.8)mm Hg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枸地氯雷他定胶囊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随即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枸地氯雷他定胶囊8.8mg,1次/d;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玉屏风颗粒5g,3次/d,疗程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并于停药4周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58/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50/6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停药4周后,治疗组复发率为10.3%(6/58),对照组复发率36.0%(18/5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枸地氯雷他定胶囊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