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对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择期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下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206例,年龄65~90岁,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限制性输血组(维持80g/L≤Hb100g/L,n=102)和开放性输血组(维持100g/L≤Hb120g/L,n=104)。记录羟乙基淀粉输注量、红细胞输注率、围术期Hb、术中低血压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患者脑梗死、急性肺栓塞、肺炎、心肌梗死、伤口感染发生率及90d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前Hb浓度、住院时间、脑梗死、急性肺栓塞、心肌梗死、伤口感染发生率及90d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开放性输血组比较,限制性输血组羟乙基淀粉输注量、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而红细胞输注率、输血前及输血后Hb、肺炎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限制性输血是安全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发生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1月1日至2017年2月28日高血压脑出血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211例,男139例,女72例,年龄28~86岁,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分为两组:AKI组和非AKI组。统计术后AKI发生率、术后30d全因死亡率及GOS评分、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生AKI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术后发生AKI 38例,AKI发生率为18%;与非AKI组比较,AKI组术后7d全因死亡率明显升高(P0.01)、术后30d全因死亡率明显升高(P0.01),术后30dGOS评分明显降低(P0.01),术后ICU留观时间明显延长(P0.01);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输血(OR=13.98,95%CI 4.23~46.17,P0.01)和术中使用甘露醇(OR=3.55,95%CI 1.60~7.89,P0.01)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AKI的发生率为18%,术中输血和使用甘露醇可能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术后AKI患者术后7d及30d全因死亡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3.
围手术期输血与肝脏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回顾性分析 1 30例肝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输血与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 ,探讨减少肝脏手术中失血的措施。方法 将 1 30例肝脏手术患者根据围手术期输血与否分为输血组 (78例 )和未输血组 (52例 ) ,对两组患者术后淋巴细胞总数、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输血组术后淋巴细胞总数明显低于未输血组 (P<0 .0 5) ,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 38.5 %和 1 6 .7% ,均高于未输血组的 1 1 .5 %和 3 .8% (P<0 .0 5) ;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 (9.7± 4 .2 )d和 (1 8.7± 1 3 .1 )d ,高于未输血组的 (5 .3± 2 .3)d和 (1 2 .7± 5 .2 )d (P<0 .0 0 1 )。结论 肝脏手术围手术期输血与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有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肝脏手术中失血量和 /或减少输血量可能有助于降低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严格输血指征(Hb80 g/L)结合自体引流血回输的限制性输血在TKA患者术后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自2013-03—2014-12行单侧TKA的骨性关节炎120例,随机分为A组(Hb100 g/L时输血);B组(Hb80 g/L时输血);C组(Hb80 g/L时输血结合自体引流血回输)。观察记录各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血量、回输血量、输注异体血量和输血不良反应例数;术前、术后2 d、5 d、出院时Hb、红细胞压积(Hc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imer)检测值。结果 C组回输引流血(330.5±61.4)ml,输异体血(70.0±195.1)ml,异体血输注率12.5%,低于B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输血不良反应率与B组和A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输血对TKA患者是安全的,在达到预期手术治疗效果的同时,有效减少或杜绝了输注异体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目的 探讨影响肝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成人肝移植的临床资料,术后存活30d的27例患者为生存组,术后存活时间<30d的10例为死亡组,对患者常合并的多种危险因素进行Stepwise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肝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率与危重病评分(Apache Ⅲ评分)、术前血肌酐水平和术中出血量存在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184、0.2056和0.3738。结论 Apache Ⅲ评分、术前血肌酐水平和术中出血量是导致肝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率升高的重要风险因素;改善术前受者合并的危重病情和肾功能,减少术中出血量,能够降低肝移植术后的早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储存式自体输血患者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需行术前储存式自体输血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促红细胞生成素组(A组)与非促红细胞生成素组(B组)。A组术前10 d起隔日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素150 U/kg,用至术后第5天;B组未用促红素。分别于术前7 d和术前3 d采集自体血。记录两组患者第1次采血前、术前1 h、术后第1天、第5天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值,记录患者的失血量。结果与第1次采血前比较,术前1 h、术后第1天、第5天两组RBC、Hb、Hct明显降低(P0.05)。与B组比较,术后第1天、第5天A组RBC、Hb和Hct明显升高(P0.05或P0.01)。A组术后的贫血程度明显轻于B组,术后贫血恢复快于B组。整个围术期无一例发生自体血回输及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后发生血粘度增高或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于储存式自体输血,可有效促进患者自身红细胞的生成,明显改善采血后患者术中及术后的贫血状况,有效减少异体血的需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液保护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与Nottingham髋部骨折评分(NHFS)对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8月至2022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施手术的824例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信息, 并通过随访获得患者的生存情况信息。计算每位患者的ASA分级、CONUT评分与NHFS, 以术后住院期间、30 d、3个月、6个月及1年生存情况为因变量, 3种风险评分工具为自变量, 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3种风险评分工具的预测能力, 并采用Delong检验比较3种风险评分工具。结果 824例髋部骨折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其中住院期间死亡率2.7%, 术后30 d死亡率4.7%, 术后3个月死亡率6.9%, 术后6个月死亡率9.2%, 术后1年死亡率13.9%。在对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住院期间、30 d、3个月、6个月、1年内死亡进行预测时, 以ASA分级为自变量AUC分别为0.699、0.705、0.676、0.683、0.663, 以CONUT评分为自变量AUC分别为0.754、0.723、0.73...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贮存式自体成分输血与异体输血对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胃肠肿瘤根治手术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53~69岁,体重47~70 kg,ASAⅠ或Ⅱ级。术中出血200~400 ml,Hb70 g/L时启动输血,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贮存式自体成分输血组(P组):术中输血时采用贮存式自体成分输血;异体输血组(A组):输血时采用异体输血。测定入室时、术毕即刻、术后1、3、7 d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百分比和IL-2、IL-10、TNF-α、穿孔素(perforin,PF)浓度。结果与入室时比较,术毕即刻至术后7 d A组CD3~+、CD4~+、NK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5);术后3、7 d A组CD3~+、CD4~+、NK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明显低于P组(P0.05);术后1~7 d A组IL-2浓度明显低于,IL-10浓度明显高于P组(P0.05)。与入室时比较,术毕即刻至术后3 d A组Ig G、Ig A含量明显降低(P0.05);术毕即刻P组Ig G、Ig A含量明显降低(P0.05),术后1、3 d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围术期异体输血可降低肿瘤患者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百分比并延长其恢复时间,也可一过性降低血浆中免疫球蛋白Ig G、Ig A含量,从而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而贮存式自体成分输血对肿瘤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后间断夹闭引流4 h在不同血红蛋白(Hb)水平女性患者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出血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8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行TKA手术的女性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轻度贫血(90 g/LHb≤110 g/L)和非贫血(Hb110 g/L)患者各44例,按术后引流方式随机将患者分入轻度贫血持续引流组、轻度贫血间断夹闭引流组、非贫血持续引流组和非贫血间断夹闭引流组,每组各22例。其中间断夹闭引流方式是TKA术后伸直位夹闭引流2 h,开放引流5 min,再次夹闭引流2h后开放引流至术后24 h拔除引流管。记录并比较同一Hb水平不同引流方式患者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Hb降低值、输血率、平均输血量、膝关节活动度,以及感染、伤口皮缘坏死、皮下瘀斑等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同一Hb水平但术后引流方式不同的患者,其在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Hb降低值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均输血量方面,轻度贫血患者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贫血患者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同一Hb水平患者组间输血率、膝关节活动度、皮下瘀斑发生率及肢体肿胀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感染及伤口皮缘坏死发生。结论与常规持续引流相比,TKA术后间断夹闭引流4 h能有效减少女性患者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及Hb降低值,对轻度贫血患者的平均输血量也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输血率在TKA术后出血评价中的应用有一定局限性,平均输血量比输血率更适合作为TKA术后出血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中华麻醉学杂志》2022,(4):394-398
目的评价BIS指导下全麻对腔镜胃肠肿瘤切除术老年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POFS)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腔镜胃肠肿瘤切除术患者90例, 年龄65~80岁, BMI 18~25 kg/m2, ASA分级Ⅰ~Ⅲ级, 无术前疲劳。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30):对照组(C组)、BIS值40~49组(B1组)和BIS值50~60组(B2组)。采用静吸复合全麻。B1组术中BIS值维持40~49, B2组术中BIS值维持50~60、C组术中维持HR和MAP波动幅度不超过基础值的20%, 必要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术后采用舒芬太尼+地佐辛+帕洛诺司琼行PCIA, VAS评分>3分时, 口服氨酚羟考酮片5 mg或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进行补救镇痛。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3、7、30 d时行Christensen疲劳评分, 记录POFS(Christensen疲劳评分≥6分)发生情况。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用量;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 d,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记录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情况;记录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3 d内发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静吸复合麻醉不同镇静深度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90例,年龄20~ 64岁,BMI 19~ 30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n=30).术中吸入七氟醚(呼气末浓度1.0%~1.5%)、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和间断静脉注射罗库溴铵维持麻醉,调控瑞芬太尼静脉输注速率维持BIS值水平,Ⅰ组:30< BIS值≤40、Ⅱ组:40< BIS值≤50和Ⅲ组:50< BIS值≤60.麻醉前1d及术后1d,记录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及连线试验(TMT)完成时间.结果 3组患者麻醉前1d和术后1d MMSE评分均>24分,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ld相比,Ⅰ组和Ⅲ组患者术后1dTMT完成时间延长,Ⅱ组缩短(P<0.05);与Ⅰ组和Ⅲ组比较,Ⅱ组术后1 d TMT完成时间缩短(P<0.05).结论 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维持40< BIS值≤50镇静深度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围术期接受不同温度的输血输液对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单侧TKA的患者156例,男42例,女114例,年龄65~8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三组:常温组(NT组)、恒温组(CT组)和加温组(WT组),每组52例。NT组采用室温(22~24℃)下输血输液及室温冲洗液对术区进行冲洗;CT组采用加温装置使输血输液温度升高至37℃,并使用37℃冲洗液行术区冲洗;WT组使输血输液温度升高至37℃,并使用39℃冲洗液行术区冲洗。观察患者术前(T0),手术开始30min(T1)、手术开始1h(T2),术毕30min(T3)及术毕1h(T4)的鼻咽温度,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意识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Steward评分。采用PQRS量表评估患者拔管后15、40min及术毕1、3、30d的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1~T4时三组患者的鼻咽温度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T1~T4时CT组和WT组的鼻咽温度明显高于NT组(P0.01);T4时WT组的鼻咽温度明显高于CT组(P0.05)。WT组意识完全清醒时间明显短于NT组(P0.01),Steward评分明显高于NT组(P0.05)。CT组和WT组的呼之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明显短于NT组(P0.01)。与拔管前比较,三组患者在拔管后15、40min及术后1、3、30d的认知功能恢复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CT组和WT组在拔管后15、40min及术后1、3、30d的认知功能恢复质量评分明显高于NT组(P0.05),WT组术后30d的认知功能恢复质量评分明显高于CT组(P0.05)。结论 TKA围术期老年患者输注37℃血液及液体并在术区使用39℃冲洗液,可有效防止低体温发生,改善苏醒质量及术后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前后凝血参数的变化。方法24例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回收式自体输血组(观察组)或异体输血组(对照组)。观察组12例,回输经血液回收仪洗涤处理的自体血;对照组12例,输异体浓缩红细胞。分别取术前、输血前和输血后的静脉血,测定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同时Sonoclot仪测定血凝曲线的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术前、输血前和输血后Hb、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APTT及PT水平变化趋势相似。观察组的血块凝结速率(CR)值自体血回输前与手术前相比变化明显(P<0.05),但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Sonoclot仪其他各项指标在各测定点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相比对老年人凝血功能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3):1182-1185
[目的]初步观察以血红蛋白(hemoglobin,Hb)<80 g/L作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行髋关节切开复位联合Pemberton骨盆截骨以及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术后输血指征的安全性。[方法]对在本院行切开复位联合Pemberton骨盆截骨、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术的DDH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儿术前及术后第1、4 d,6周行血常规检查测定Hb,配对t检验比较各时间点之间Hb的差别。以Hb<80 g/L为输注红细胞的指征,统计输血患儿比例,分析影响输血的相关因素。[结果]2010年11月2011年8月共有52例DDH患儿行切开复位联合Pemberton骨盆截骨、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术,其中男5例,女47例,平均年龄(2.43±1.37)岁。术前Hb平均为(124.35±11.13)g/L;术后第1 d平均为(101.57±10.71)g/L,较术前低(22.77±10.47)g/L(P=0.00);术后第4 d降至(93.98±8.74)g/L,较术后第1 d低(9.02±6.20)g/L(P=0.00);术后6周回升至(118.88±9.39)g/L,较术后第1 d高(17.31±9.90)g/L(P=0.00)。本组患儿均未发生失血性休克,共4例(7.69%)输血,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是否需要输血与性别、年龄、体重、侧别、脱位程度以及手术时间之间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Hb<80 g/L作为DDH切开复位联合Pemberton骨盆截骨、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术后输血指征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TVP)手术中、术后电解质的变化。方法97例老年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施行TVP手术,在术前、术中60、90min及术后30、60min测定血Na 、Cl-、K 、Ca2 及红细胞压积(Hct)和血红蛋白(Hb)水平。结果术中、术后的血Na 、Ca2 、Hct和Hb均比术前下降(P<0.05或P<0.01)。与术中60min比较,术后30、60min,血Na 、Ca2 、Hct和Hb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TVP术后近期仍有血Na 显著下降的趋势,应注意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储存式自体输血和急性等容稀释式自体输血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孕妇剖宫产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因中央性前置胎盘拟行剖宫产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平均分为两组:A组为储存式自体输血组,B组为急性等容稀释式自体输血组。观察两组患者自体输血采血前后及手术后的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Hb水平、输血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患者出血量及输血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采血前后及手术后的Hb、Hct、PLT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及Hb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中输注自体血的患者均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术后恢复良好;输注异体血的患者中,B组仅有1例出现发热、皮疹,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储存式自体输血和急性等容稀释性自体输血在应用安全性上无明显差异。在基层医院临床工作中,针对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由于剖宫产输血率高,可以在综合评估患者具体情况后,对必要的患者选择自体输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持续静脉输入不同剂量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以减少脊柱手术出血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3—2020-03采用脊柱矫形手术治疗的98例脊柱疾病。49例术中较高剂量维持TXA(HM组),49例术中较低剂量维持TXA(LM组)。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使用TXA数、术后输血数,比较2组术后1、2、3 d D-二聚体(D-Dimer,D-D)水平以及术后1 d血液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值与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1~3个月,平均2.3个月。未出现深筋脉血栓、肺部栓塞等并发症。2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使用TXA数、术后输血数、术后1 d血液SCr值与SOF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M组术后1、2、3 d D-D水平低于L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矫形手术中静脉输注较高剂量维持TXA和较低剂量维持TXA止血疗效相同,但较高剂量维持TXA和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列腺汽化电切术麻醉的安全性及术中水中毒的预防与治疗。方法选择100例前列腺增生老年病人,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施行TURVP手术,术中用5%葡萄糖溶液作膀胱冲洗液。分别在麻醉诱导后、术中30、40、50、60min测定血糖、电解质(Na+、K+、Ca2+)、血细胞比容(Hct)和血红蛋白(Hb)。结果与术前比较,血糖在术中30、40、50、60min均显著升高(P<0.05);血Na+、Hct和Hb在术中30、40、50、60min均显著降低(P<0.05);血Ca2+在30、50、60min均显著降低(P<0.05)。与术中30min比较,血Na+在术中50、60min,Hct及Hb在术中40、50、60min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TURVP术中用5%葡萄糖溶液作膀胱冲洗液时,应常规监测血糖及电解质,必要时补充NaCl高渗液、利尿、强心,做好水中毒的防治。确保术者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全程和半程使用止血带对术后血红蛋白(Hb)变化的影响。方法将240例行初次TKA的重度膝骨关节炎患者根据止血带使用时间分为全程组(切皮前止血带充气至关节囊闭合并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后放气,120例)和半程组(截骨完毕后止血带充气至关节囊闭合并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后放气,120例)。记录手术前后Hb及贫血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2、4 d Hb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4 d Hb均低于术后2 d(P<0.05)。术后2、4 d Hb全程组均高于半程组(P<0.001)。术后贫血发生率全程组低于半程组(P<0.001),术后贫血程度全程组低于半程组(P<0.001)。两组均未接受输血治疗。结论 与半程使用止血带相比,TKA术中全程使用止血带可减少围手术期出血,提高术后Hb,降低术后贫血发生率及改善贫血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使用氨甲环酸(TX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的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为TXA组(术前静脉应用TXA 1 g,术后24 h静脉应用TXA 3 g,60例)和对照组(术前术后不用TXA,60例)。比较两组患者以下指标:总失血量,输血量,输血率,术后第3天血红蛋白(Hb),术后24 h D-二聚体水平,术后30、90 d病死率,术后12周内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结果患者均获得90 d随访。总失血量:TXA组为(1 468.5±986.4)ml,对照组为(1 998.7±1 078.9)ml,TXA组较对照组少(530.2±126.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输血量及输血率TXA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Hb水平TXA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D-二聚体水平、术后30 d和90 d病死率、术后12周内DVT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中应用TXA能够降低围手术期总失血量、输血量,而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