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交设计法探讨牡丹皮中丹皮酚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设计法对牡丹皮中丹皮酚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考察了加水量、氯化钠用量和湿润时间3种因素对其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和湿浸可提高丹皮酚的提取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消瘤颗粒中丹皮酚的提取及包合的最佳工艺。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丹皮酚,用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法包合丹皮酚,并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工艺筛选。结果丹皮酚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牡丹皮粗粉,加入氯化钠10g,温浸1h,收集12倍蒸馏液;丹皮酚最佳包合工艺是,丹皮酚与β-环糊精的比例为1:12,包合时间为2.0h,包合温度为50℃。结论确定了丹皮酚的最佳提取工艺和包合工艺。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徐长卿中丹皮酚的蒸馏工艺。方法应用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水量、氯化钠用量、浸泡时间三因素三水平,选L9(34),以丹皮酚为指标。结果以加10倍量水,不加氯化钠、浸泡1h蒸馏出的丹皮酚量最多。结论优选出的蒸馏工艺最佳。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优选祛白颗粒中当归挥发油及丹皮酚的最佳提取和包合工艺。方法: 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挥发油体积为挥发油提取指标,丹皮酚重量为丹皮酚提取指标,包合物收率、挥发油利用率、丹皮酚利用率为包合工艺考察指标进行考察。结果: 当归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10倍,浸泡1 h(50℃),提取5 h。丹皮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10倍,浸泡0.5h(40℃),提取4 h。包合的最佳工艺为:加入的环糊精为挥发性成分重量的10倍,在50℃下包合2 h。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5.
蒸馏法提取丹皮中丹皮酚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玲  李成网  张洁 《安徽医药》2012,16(4):446-447
目的优选蒸馏法提取丹皮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丹皮酚蒸馏过程中每份蒸馏液中的丹皮酚含量和4℃时丹皮酚的溶解度(可测出蒸馏液在4℃时析出丹皮酚的最低浓度),从而得出蒸馏法提取丹皮酚的最佳加水量和蒸馏液最佳收集量。结果蒸馏法提取丹皮酚时的加水量以药材量的12.5倍量,收集11倍量的蒸馏液为最佳。结论优选出的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6.
徐长卿中丹皮酚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卞凌 《海峡药学》2005,17(6):35-36
目的 研究徐长卿中丹皮酚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以镏出液中丹皮酚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将水蒸气蒸馏法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与结论 徐长卿中丹皮酚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工艺的最佳技术条件为徐长卿饮片加15倍量水,加入药材量10%的氯化钠.浸泡8h。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牡丹皮中丹皮酚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考察超声辅助水蒸气蒸馏提取的效果,改进提取工艺。方法:采用中国药典HPLC方法测定丹皮酚的含量,系统比较蒸馏水用量、乙醇加入量和超声时间等3个主要因素,计算馏出液中丹皮酚的提取结果。结果:确定水蒸气蒸馏提取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工艺为药材加10倍量蒸馏水,超声20min后,蒸馏,收集至蒸馏液不再浑浊时为止。结论:本工艺采用超声对药材进行预处理,可以极大的提高丹皮酚的提取效率,操作简单、成本低、毒性小,可用于丹皮酚的大规模制备。  相似文献   

8.
蔡小玲  秦贻强  莫庆优  陈越 《中国药房》2014,(35):3288-3290
目的:优选正骨洗剂中丹皮酚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丹皮酚含量为评价指标,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对正骨洗剂中丹皮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优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12倍的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2 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操作方便,为正骨洗剂的制备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六合定中丸中含有酶类成分温浸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含有酶类成分温浸提取的出膏量为指标,对药材的加水量、温浸时间和提取次数3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将药材用7倍量水,温浸3次,每次3h,可以获得较高的出膏量。结论药材的加水量、温浸时间和次数对提取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丹皮酚对线虫的急性毒性、运动行为、摄食行为和生殖能力指标的影响,为丹皮酚相关功能性保健品开发利用提供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数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工艺(15倍加水量,5%氯化钠,浸泡2 h,蒸馏提取2 h)从牡丹根皮中提取丹皮酚,以0、100和200 mg/L丹皮酚处理线虫24 h后检测线虫急性毒性,以0、25、50和100 mg/L丹皮酚处理线虫5、10和15 d后检测线虫运动行为(头部摆动和身体弯曲)、摄食行为及生殖能力毒效指标。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丹皮酚提取率达到80%以上。浓度为100及200 mg/L的丹皮酚处理线虫,均无急性毒性效应;线虫运动能力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 mg/L丹皮酚效果最佳;线虫摄食行为和生殖能力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皮酚对线虫无急性毒性效应,并能提高线虫的运动能力,不影响摄食和生殖能力。  相似文献   

11.
谢予朋  李平华  闫荟 《中国药业》2009,18(19):43-44
目的确定徐长卿中丹皮酚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超临界CO2物,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萃取物中丹皮酚的含量,以丹皮酚收率为指标评价该工艺。结果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徐长卿中丹皮酚的最佳工艺为,萃取压力15MPa,温度55℃,萃取时间2h。结论该工艺适合提取徐长卿中的丹皮酚。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何首乌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总多糖含量为指标,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水量,煎煮2次,时间分别为2 h,1.5 h。结论正交试验法优选何首乌的提取工艺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选海仙灵胃片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浸膏得率及总多糖含量为指标,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水量,煎煮2次,时间分别为2小时、1.5小时。结论:正交试验法优选海仙灵胃片的提取工艺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4.
超声提取夏枯草中总三萜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夏枯草中总三萜类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案优化夏枯草中总三萜类成分的超声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65℃,85%乙醇,超声30min,10倍溶剂用量,超声提取3次。结论:超声提取既简便又高产,节能且环保。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复方桑菊口服液中药材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连翘苷提取量、绿原酸提取量及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桑叶、野菊花、连翘、甘草、桔梗、芦根、苦杏仁的水提取工艺;以浸泡时间、超声时间、提取时间、加水量为考察因素,以挥发油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薄荷叶的水蒸气蒸馏提取工艺。结果:优选的水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的水,浸泡2 h,提取2次,每次1.5 h;薄荷叶的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的水,浸泡1 h,超声处理60 min,提取4 h。结论:所选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复方桑菊口服液中药材的提取。  相似文献   

16.
紫芩止咳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优选紫芩止咳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其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12h,提取6h;水提取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h。挥发油提取以挥发油量为指标;水提取工艺以出膏率、黄芩苷含量为结果紫芩止咳颗粒最佳提取工艺为挥发油提取加8倍量水,浸泡结论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科学合理,适合现代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17.
方达任  郝平天 《中国药师》2009,12(4):424-426
目的:优选消石利胆浓缩丸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芍药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消石利胆浓缩丸制备工艺。结果:药材提取的工艺为:加水量12倍,提取3次,每次1h,壳聚糖处理所得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5(60℃)。结论:本法研制的消石利胆浓缩丸处方合理,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槲寄生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槲寄生的挥发油,应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选取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加10倍量水,浸泡4h,提取8h.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9.
冯建峰 《北方药学》2012,9(1):26-27
目的:优选滋肝益肾膏制备工艺的最佳条件参数.方法:以岀膏率为指标,以加水倍数、煎煮时间、提取次数为三因素,用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优选出滋肝益肾膏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经优选的制备工艺条件为加水5 倍,每次煎煮1.5h,提取3次.结论:该制备工艺参数可行,质量符合要求,是制备滋肝益肾膏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20.
向日葵盘中绿原酸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向H葵盘中绿原酸的提取、纯化方法。方法:采用水提取法,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取影响较大的因子进行正交试验。结果:通过正交试验,获得最佳工艺:料液比为1:10,温度20℃,时间10h,提取的含量达到1.3%。结论:优化完善了向日葵盘中绿原酸的提取纯化方法,为向日葵盘资源的充分综合利用和产业化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