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贵萍  束晓梅 《罕少疾病杂志》2006,13(4):59-60,F0003
神经皮肤黑变病是皮肤神经综合征的一种,临床罕见。我科近期接诊1例神经皮肤黑变病患儿,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男,6个月。因“频繁抽搐发作1周”求诊。患儿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自然分娩,产程顺利,Apgar评分1分钟、5分钟均评10分。出生即见全身皮肤大量黑色素斑。生长发育类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19岁,因进行性呕吐、头痛4个月,发作性抽搐3d入院。患者出生后身体多部位即发现有广泛黑痣、黑斑。父母均体健。入院查体:发育良好。左臂、左手、胸背部、右肘关节以上大片状黑斑,多数黑斑上有毛发生长,分布均匀,无溃疡。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神志清楚,言语少,可配合查体,双眼浮动,向左侧注视不能,双侧视乳头水肿,余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颈抵抗阳性,克氏征阴性,布氏征阳性。入院后给予20%甘露醇、速尿脱水治疗,肌内注射鲁米那抗癫痫治疗,患者未再发作抽搐及呕吐,头痛减轻。查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3.
患者张××,男,24岁,合肥某玻璃厂司炉工,无烟酒嗜好,于1977年8月4日初诊。主诉全身皮肤进行性发黑三月余,皮肤干燥,病变部位无痛痒感,经省以上医院多次诊为皮肤黑变病,虽经多方治疗,疗效不好,前来就医。诊之面色黧黯,耳下颈部和两下肢股内侧黑色素沉着较深,整个躯干均现黧黯,牙龈、舌质均见淤斑,苔薄白,脉细涩。证属肝郁气滞,脉络受阻,气滞血淤,治以理气活血化淤。拟予血府逐淤汤加减:川芎、当归、赤芍,红花,桃仁、枳壳各10克,桔梗,柴胡各6克,牛膝、生牡蛎各15克,甘草3克。以本方化裁,随证治之,1978年5月9日患者因工作失意,睡眠不好,头晕体倦,前来就诊时,见面部,躯干、下肢肤色均恢复正常,舌淡红稍有淤斑,以益气化淤兼解郁调理之。1981年5月12日患者因胃痛来诊,皮肤黑变病已完全治愈,几年来未复发。  相似文献   

4.
苏涛  王铁华 《吉林医学》1999,20(4):238-238
黑色素异常沉着名黑变病(Mclnnosig)或称眼皮肤色素细胞增多症(Ocalo-deonulmelcnciytosis),先天性黑变病表现在眼和皮肤者国内报告不多,合并青光眼的病例报道较少。我们遇到1例先天性眼黑变病与皮肤黑变病合并慢性单纯性青光眼病人,现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张××,男性,29岁,工人,病案号27378。因近两年来自觉头痛,双眼痛,同时有虹视现象,视力逐渐下降,于1979年2月1日诊断为“双眼慢性单纯性青光眼,视神经萎缩”而收住院治疗。患者于出生时双眼上下睑皮肤组织及球结膜部…  相似文献   

5.
皮肤黑变病系主要发于面部的色素沉着病,临床上治疗方法和药物繁多,但缠绵难愈,笔者近5年来,依据中医药治病求本的原则,在六味地黄汤基础上自拟益肾活血汤治疗,临床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共88例,全部均为女性门诊患者分两组治疗...  相似文献   

6.
皮肤黑变病(riehl′s melanosis)是一种皮肤色素增多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面颈部的褐色或蓝灰色网状色素沉着斑。本病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晰,截至目前,医学方面一般从光敏刺激、自身免疫、遗传基因、神经化学等方面展开研究,在病因病理、临床治疗方面报道较多,与本病相关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报道并不多见。笔者通过收集资料,对皮肤科黑变病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尤其通过利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给予该类患者特殊的心理干预,在疗效上取得显著进展,现将研究结果与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18岁,足月顺产,出生后皮肤颜色正常。6岁时皮肤颜色开始变黑,脾气急躁,固执,性格不同于一般儿童。8岁时全身皮肤发黑明显,渐双手抖动,走路不稳,有时跌倒。13岁时发现脾大16岁以后病情进展快,不能起床和翻身,张口及吞咽困难,说话不清。于1980年2月25日住院。家族中无此病史。父母非近亲结婚。检查:体温、脉博正常,意识清,精神呆滞,消瘦,全身皮肤发黑。无定向障碍,计算力差。面部表情少,构音不清,唾涎外流,舌不能伸出。双侧角膜可见棕褐色 K—F 环。脾脏左肋下2cm,质硬。腹腔内无移动浊音。颅神经检查正常,四肢肌力弱,肌张力增强,普遍肌萎缩。双手可见粗大震颤,左侧较明显。其它系统及感觉系统检查均正常。双侧呈弓形内翻足超声波检查肝脏不大,呈密集微小波。脾脏肋下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食蟹猴神经皮肤黑变病(NCM)中黑色素的来源.方法 收集北京协和医学院比较医学中心病理室食蟹猴神经皮肤黑变病的病理学标本一例,复习其病理切片并辅助免疫组化及电镜技术对黑色素的来源做进一步探讨.结果 皮肤病理检查显示真皮内黑色素主要由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细胞CD31免疫组化染色阴性.脑膜的组织病理学显示脑膜下黑色素主要由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细胞CD31免疫组化染色阴性.脑实质的组织病理学显示其黑色素由黑色素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产生,CD3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含有黑色素的血管内皮细胞呈阳性着色.电镜检查结果同样显示血管内皮细胞内可见黑色素小体沉积.结论 我们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了食蟹猴NCM大脑中血管内皮细胞可产生黑色素,这给内皮细胞增加了一项新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皮肤黑变病是一种色素障碍性皮肤病,主要损害是成片的淡褐色至深褐色斑,好发于面、颈部,偶可累及上胸部、臂部;发病以中年以后妇女为多,其病程进展缓慢,初起时有瘙痒感,皮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即稳定不变.此病疗效欠佳,笔者应用补肾活血法治愈1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神经皮肤黑变病并颅内恶性黑色素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 ,16岁 ,因发作性意识丧失 4个月 ,右下肢无力 1月入院。查体 :额顶部有一 5cm× 5cm大小黑痣 ,整个背部上起颈部下至尾骨呈黑色改变 ,并有毛发生长。CT示左额顶占位 ,即行手术治疗 ,术中发现脑膜着色深 ,以中线区域黑变明显 ;术野内全部脑膜和脑实质弥漫性黑色素沉着 ,水肿明显 ,弹性下降 ,肿瘤位于矢状窦旁脑表 ,与脑膜粘连 ,质软 ,呈实质性 ,手术将肿瘤全部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 :脑恶性黑色素瘤。术后两周开始放疗 ,用 6 Me V- X线照射全脑 DT30 Gy(每日 DT2 Gy,每周 5次 )后 ,再缩野至病灶区加量至DT6 0 Gy结束。放疗后 …  相似文献   

11.
结肠黑变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2.
结肠黑变病     
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是由于黑色或棕色色素沉积于肠粘膜所致的一种良性可逆性疾病。1829年Crureihier首先描述了1例慢性腹泻患者的肠粘膜“黑如中国墨汁”;1847年Virchow用显微镜证实了1例尸检肠粘膜有黑色素沉着,称此病为“结肠黑变病”。本病国外报导较多,国内罕见。其诊断主要依靠内镜发现,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13.
结肠黑变病     
结肠黑变病赵幼安1徐彩珍2靳大川1(山东医科大学1附属医院内科2病理解剖学教研室)结肠黑变病(MelanosisColi)以结肠固有膜内色素沉着为特征,国内报道较少。我院发现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例1女,57岁。习惯性便泌10余年...  相似文献   

14.
结肠黑变病     
1829年Cruveihier首先描述了1例慢性腹泻患者的肠粘膜“黑如中国墨汁”,1847年Virchow证实了1例尸解病人的肠粘膜有黑色素沉着,称此病为“结肠黑变病”。国内报道较少。一、病因、部位及发病机制本病多见于老年人或长期便秘者。结肠和阑尾较常见,小肠和食管少见。  相似文献   

15.
大肠黑变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6.
结 肠 黑 变 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肠黑变病 (Melanosis coli,MC)是以结肠粘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良性、可逆性、非炎症性的肠病。以前国外报道较多。随着便秘发病率的增加和肠镜诊断水平的提高, MC的诊断率在国内呈明显上升趋势。国内自 1983年以来 18位作者报道的 MC患者共计 261例,其发生率约占同期肠镜检查的 0.06%~ 5.9%。本病以高龄男性多见,国内 261例患者中男性占 206例 (78.93% )、女性 55例 (21.07% ),年龄 >60岁 212例、 40~ 60岁者 30例、 60岁者有 13例。 1病因   尚未完全明了。国外在 1966年前就对此进行了不少研究。现被多数作者所公认的主要…  相似文献   

17.
一43岁妇女,因左侧腹疼痛、胀满、大便腹泻与便秘交替,伴肛门坠胀、排便不尽感、乏力纳呆、消瘦神疲半年来诊。一查电子结肠镜提示结肠黑变病、直肠息肉。病人一回到诊室,就问:“医生说我的肠子是黑的,这是什么原因呢?能不能治好?会不会癌变?”笔者只好一边安慰病人,一边追问病  相似文献   

18.
病人因多发性、黑紫色的皮肤肿块和进行性的下肢及阴囊水肿来台大医院求诊。 过去病史 1.同性恋史16年,没有固定性伴侣。 2.83年3月在高雄荣总确立卡波西氏肉瘤诊断及血清中抗人类免疫不全病毒——第一型(HIV I)之抗体呈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19.
<正> 病例患者,男58岁。因外伤后躯干部皮肤黑痂5天,于1989年9月26日入我院。6天前左后腰部被他人用刀刺伤后立即住某院,给予清创并应用大量青、链霉素治疗。次日,腹背及两腰部出现数十个小水泡,3天后呈出血性坏死,且逐渐形成黑痂。抽取水泡内液体呈黄色,经涂片及培养均查见炭疽杆菌。否认接触过污染的皮毛、病畜及食病畜肉史。体检=T36.3,神志清,精神萎靡,躯干皮肤前右自乳房下,左自剑突下见宽约8cm~10cm不规则的带状黑痂。背部自右肩胛下,左侧自脊肋角至两腰部见宽约12cm~15cm不规则  相似文献   

20.
1995年1月至1999年9月,我院共行电子结肠镜检查1126例,其中检出结肠黑变病4例,检出率为0.36%,现简要报道如下。例1,女,48岁。因便秘20余年就诊。结肠镜检查:升结肠、横结肠粘膜片状发黑,少光泽。活检肉眼见升结肠灰黑色米粒大软组织1块;镜下为慢性炎症改变,腺上皮轻度增生,固有膜内见较多巨噬细胞,其胞浆内有棕褐色细砂状颗粒。病理诊断:结肠黑变病。例2,男,36岁。因习惯性便秘10余年,粘液便3个月就诊。结肠镜检查:回盲部、升结肠、横结肠粘膜广泛分布黑褐色斑块;升结肠见一直径约22mm息肉,有短蒂、表面略充血,呈分叶状。病理诊断:1.升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