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循证护理学(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近年来护理学科发展起来的一种提高护理实践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方法[1]。其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并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经验,考虑患者的价  相似文献   

2.
肝脾联合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有统计资料…表明,约有80%的肝癌患者合并有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肝硬化择期肝外科手术的病死率为8.7%,较正常肝切除术病死率(1%)显著升高,其手术后并发症可达20%~50%。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肝癌合并门脉高压患者,其中82例施行了肝癌局部根治性切除附加门奇断流、脾切除术,术后30d内病死3例,发生并发症20例。现就其原因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门静脉插管防治脾切除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护理要点。方法分析35例脾切除断流术后留置门静脉插管的患者,观察手术前后血小板的变化、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感染发生率,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溶栓效果。结果35例患者脾切除断流术后血小板进行性升高,至术后2周左右达到峰值,术后1月降至正常水平;术后门静脉最大流速、平均流速均明显减慢;门静脉插管感染1例;术后7例患者出现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溶栓治疗后,6例血栓溶解,溶栓成功率为85.72%。结论经门静脉插管溶栓抗凝可有效防治脾切除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为患者今后可能施行的肝移植手术保留条件,围手术期护理是该措施顺利进行、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总结10例原发性肝癌伴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伴脾功能亢进患者行区域性肝切除联合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后并发急性门静脉栓塞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是做好正确及早的抗凝、溶栓、扩血管、增加血容量、抗感染治疗的综合护理,监测中心静脉压变化,严格控制出入量,做好血栓性肠梗阻、肠坏死,感染性休克,肝、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护理,以及发热、疼痛的护理。本组10例患者中,治疗成功8例,死亡2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门奇静脉断流术联合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症合并巨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20年5月治疗的82例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症合并巨脾患者,按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开腹门奇静脉断流术联合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门奇静脉断流术联合脾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急诊门奇断流术对肝功能影响的分析来探讨该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对2000年1月-2006年12月行择期门奇断流术(46例)、急诊门奇断流术(21例)和同期内科保守治疗(对照组,68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诊手术组的再出血率、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急诊手术组的肝功能正常率、肝炎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择期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门奇断流术止血效果确切,利于肝脏功能的恢复,手术指征的把握和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正>脾切除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发中重度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重要术式[1],其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可高达35.7%~42.3%[2-3]。而胃瘘是门奇静脉断流术后较为少见的严重并发症,其临床治疗较复杂,重者需二次手术治疗,如不及时处理,易导致严重后果,甚至致死。如果临床护理中能及时发现相应症状,并结合临床检查及早确诊,多数患者可经保守治疗痊愈[4]。我院于2012年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在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总结分析该院2001~2004年14例腹腔镜下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结果 14例手术均获成功,完全在腹腔镜下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7例,平均出血量600mL,手术时间200min;腹腔镜辅助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5例,其中3例是在出血情况下行辅助切口,平均出血量为2200mL,手术时间250min,2例主动行辅助切口,平均出血量为800mL,手术时间210min;手助式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2例,平均出血量为600mL,手术时间3h。结论 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和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腹腔镜下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超声多普勒复合装置观察了门脉高压症病人门奇断流术前后的血液动力学。结果显示,门脉高压症病人门静脉血流量明显增多,脾循环处于高动力状态,对门脉高压形成有重要作用。门脉高压症病人脾、肠血流间存在能互相代偿的关系,脾、肠血流量之和大于门静脉血流量,说明门静脉有自发性分流存在。门奇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流量减少约25%,肠系膜上静脉流量增加约60%。断流术后门静脉压较术前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行断流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护理。方法2000年1月~2007年1月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肝胆外科院为8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了断流脾切除术,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后发生多见并发症16例,发生率为18.8%(16/85),包括出血性并发症4例,感染性并发症7例,大量腹水3例,急性门静脉血栓2例。结论门静脉高压症断流脾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率除与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的把握及手术技巧的掌握有关外,注重围术期的密切监测和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回顾68例采用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前后肝功能、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分析。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半个月肝功能好转58例,无变化10例。术后随访6个月~4年,再出血率9%,全组病人脾亢症状消失。结论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止血可靠,再出血率低,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2例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术前给予肝胆外科常规护理及术前指导;实验组根据手术时间安排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等.两组均在入院第2日晨空腹测基础血糖,术后24 h、48 h、72 h监测血糖,对所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血糖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水平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选择性与非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08年因门静脉高压症实施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57例(选择组)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51例(非选择组)的临床资料,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手术前后门静脉与肝动脉血流量变化,并术中监测自由门静脉压力(FPP)。结果:断流术后选择组FPP较非选择组FPP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断流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门静脉血流量均减少,选择组减少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断流术后1个月两组肝动脉血流量均增加,选择组增加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选择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5.8%,非选择组为27.5%(P<0.05)。选择组50例完成6~36个月随访,复发出血率为16.0%,3年生存率88%;非选择组42例完成6~36个月随访,复发出血率为30.2%,3年生存率78.6%。结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优于非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附59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微创技术应用于门脉高压症治疗的利弊。方法 5例门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病人施行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合文献报道一并分析。结果 全组59例肝功能均为ChildA或B级,脾脏长径14~28cm。全组均择期手术,其中22例全腔镜下完成手术,33例手助,4例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全腔镜下手术最长耗时5.5h,手助术最长耗时5h;术中出血一般200~500mL,最多达2800mL(腔镜下);术后排气及下床活动时间多在3d左右,7~12d出院。结论 微创技术应用于门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择期治疗可行且有利,但应严格筛选合适的病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断流术后消化道再出血的原因,降低术后再出血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对1999-2005年219例门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随访率96%(210/219),有8例患者术后消化道再次出血,再出血率3.8%(8/210),其中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5例,残留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再次破裂大出血2例,脾切除术后间断少量黑便伴门静脉、脾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1例。结论断流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良好术式,良好的术后护理和出院后的健康教育是手术成功及预防术后再出血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安全施行门奇断流术合理的围术期管理方法以及术中的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107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围术期管理及其效果。结果术中失血量平均为(251.40±179.95)ml,其中肝功Child B级者失血量为(209.89±109.6)ml,Child C级者失血量为(487.50±294.68)ml,两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输血量为(545.45±311.01)ml,其中Child B级组3例,输血率为3.30%,Child C级组8例,输血率为50%,两组输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例发生肝性脑病;术后2例继发肝肾综合征。结论术前积极改善肝功能,术中有效控制出血,保护性利尿,以及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等综合措施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门脉高压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各项检查,重视营养支持,严格肠道管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加强疼痛管理,重视健康指导,合理检查用药。对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前后门脉高压脾切除术后患者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人均费用支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由实施前的51.1%下降到实施后的23.4%( P<0.05);平均住院天数,由实施前的(17.34±6.51)d下降到实施后的(13.78±4.37)d(P<0.001);人均费用支出由实施前的(3.3±0.4)万元下降到实施后的(2.9±0.2)万元(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门脉高压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加快病床周转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8.
19.
经腹联合断流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手术并发症3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联合断流术(改良Sugiura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下端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我院1997年1月-2007年10月治疗的300例门脉高压症并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38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7%,11例患者出现术后发热,腹腔大出血和胃肠道功能紊乱分别出现8例和7例,胃坏死和食道损伤各5例,门静脉血栓患者2例。结论:应用该术式后患者发生并发症少,死亡率低,远期疗效满意,是防治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下端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联合部分脾栓塞治疗,评价其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采用介入断流术治疗的病例资料,测定治疗前后门静脉的压力、门静脉的内径及血小板的变化情况,并进行随访观察以判定疗效。结果本组患者介入操作成功率和即时止血率均为100%;胃冠状静脉栓塞前、胃冠状静脉栓塞后和脾动脉栓塞后的门静脉压力分别为:(37.24±4.02)、(40.38±4.15)和(26.33±4.14)cmH_2O,胃冠状静脉栓塞前后门静脉压力比较,(P=0.088);脾动脉栓塞后与胃冠状静脉栓塞前门静脉压力比较,(P0.001);介入断流术治疗前和治疗后两周B超测量的门静脉内径为:(1.39±0.16)cm、(1.39±0.15)cm,治疗前后门静脉内径比较,(P=0.97);介入断流术治疗前和治疗后两周的血小板数为:(59.36±16.91)×10~9/L、(173.64±55.47)×10~9/L,治疗前后血小板数比较,(P0.001)。结论介入断流术止血效果迅速可靠,即时降低了门静脉压力,并逐步改善外周血情况,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