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介绍并评价一种新的、改良的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方法:治疗压迫性颈脊髓病12例。其中颈椎管狭窄症4例,脊髓型颈椎病及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5例,后纵韧带骨化2例,颈椎过伸性脊髓损伤1例。手术要点是手上下交叉双开门之相邻椎板“门角”之间植骨并钢丝固定而非“门栓”处植骨及丝线悬吊,“门角”植骨固定点与两侧椎板基底部绞链缘形成牢固的三角稳定,同时达到减压彻底及减化手术的目的。结果:恢复率35%~100%,手术优良率91 7%。结论:颈椎板交叉双开门“门角”植骨内固定术手术效果可靠、安全、简捷。  相似文献   

2.
颈椎后路固定钛板在颈椎管单开门扩大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固定钛板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可行性,报告其临床应用的初步效果。方法利用颈椎后路固定钛板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疾病21例,手术减压节段C3-75个节段19例,C4-74个节段2例,均采用常规单开门,开门后将钛板固定于门轴对侧的侧块上,另一端固定在棘突根部。结果平均随访3~15个月,术前JOA评分9.1,术后评分13.5。结论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利用后路固定钛板方法简单实用,能有效的防止再关门和减少轴性症状,是真正意义上的椎管扩大成形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采用LA椎板固定器行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颈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01—2015-01采用LA椎板固定器行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颈椎疾病12例,观察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颈部轴性症状发生情况。结果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植骨均完全融合,无内固定脱出、断裂。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骨性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3.5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14.0±3.2)分,改善率平均62.9%;优4例,良6例,可2例。2例出现轴性症状,颈部轴性症状发生率16.7%。CT测量椎管矢状径扩大7~11 mm,平均8.2 mm;椎管扩大率85.1%~132.9%,平均96.2%。结论采用LA椎板固定器行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颈椎疾病疗效肯定,操作简单,减压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分析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1例行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JOA评分法、颈椎管平均矢状径评价临床疗效,X线、CT判定植骨融合状况.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症状体征得到改善,JOA评分由术前平均10.6...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和分析双开门侧块固定植骨技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优点和疗效.方法 自2000年7月-2005年2月,对13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后入路双开门椎板成形术加C4-C6双侧颈椎侧块钉棒系统固定,C3-C7椎板长条骨块植骨.术前JOA评分,0~4分1例,5~8分8例,9~12分4例,平均8.8分.随访1.5~6年,平均3.2年.按手术后JOA评分的改善率和失稳并发症的发生率来评定患者手术疗效.结果 术后11例(84.6%)患者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优3例,良6例,优良率达到69.2%;无效2例(15.4%).植骨融合率100%.无1例颈肩轴向痛、C5神经根麻痹、后凸畸形以及开门后再关门现象发生.结论 双开门侧块固定植骨技术不仅能使脊髓获得充分减压,还能增强颈椎的稳定和促进融合,大大减少了后路椎板成形术后颈椎失稳所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enterpiece钛板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后路非融合固定技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01—2013-10诊治的多节段(3节或3节以上)脊髓型颈椎病82例,22例行单开门丝线悬吊椎管扩大成形术(丝线组),27例行单开门丝线悬吊椎管扩大成形加侧块螺钉固定(钉棒组),33例行单开门Centerpiece钛板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钛板组)。结果与钉棒组比,丝线组与钛板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术后1年颈椎活动度、颈椎曲率指数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丝线组与钛板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颈椎活动度、颈椎曲率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钛板组最窄椎管面积、JOA评分优于丝线组与钉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丝线组与钉棒组最窄椎管面积、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后路非融合技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方法有很多,但采用Centerpiece钛板行后路单开门固定手术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微型钛板固定在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其初步效果.方法 采用颈椎后路微型钛板固定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颈椎疾病16例,手术减压节段C3-C7,5个节段13例,C4-C7,4个节段3例,单开门后将钛板一端固定于开门侧的侧块上,另一端固定在棘突根部.结果 16例患者术后均随访半年以上,术前JOA评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采用改良微型钢板侧块固定螺钉植钉策略对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8月-2016年7月166例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且符合选择标准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1例2014年8月前收治患者采用传统微型钢板安放及侧块固定螺钉植钉方法(对照组),85例8月后收治患...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羟基磷灰石人工骨(hydroxyapatite artificial bone,HAB)植骨治疗颈椎疾患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0例行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HAB植骨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JOA评分法、颈椎管平均矢状径、颈椎屈伸活动度、颈椎弯曲类型中前弯型比率、相邻椎间的稳定性评价临床疗效,X线、CT判定植骨融合状况.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症状体征得到改善,JOA评分由术前平均10.8分增加至出院时平均14.0分,改善率为51.6%;最狭窄部颈椎管平均矢状径由术前8.8mm增加至15.4mm,扩大率为75.0%;颈椎屈伸活动度由术前41.6°±10.2°下降为25.2°±11.2°;前弯型比率由术前79.2%下降为73.9%.4例出现相邻椎间失稳.平均随访5年7个月,术后5年时人工骨骨性融合率为56%.结论应用HAB的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有应用价值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纳米人工骨间隔物在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行该手术治疗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JOA评分法、颈椎管平均矢状径评价临床疗效,X线、CT判定植骨融合状况。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症状体征得到改善,JOA评分由术前平均10.5分增加至术后1年时平均15.4分,改善率为70.8%。术后下颈椎的各节段椎管扩大明显,椎管矢状径差异有显著性。术后6个月、1年及2年的植骨块融合率分别为57.5%、80%及93.1%。结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应用纳米人工骨间隔物的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颈椎后路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8-01诊治的11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55例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观察组),55例采用颈椎后路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数,比较2组术后3...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螺旋CT(multi-spiral computerized tomography,MSCT)三维重建技术评估下颈椎多节段椎管狭窄合并创伤性颈椎不稳(multilevel degenerative stenosis with traumatic instability,MDSTI)的手术效果。方法2006年9月-2007年8月,本院应用颈椎椎弓根钉固定及同种异体骨植骨双开门椎管戚形术治疗9例MDSTI患者,结合MSCT三维重建技术量化评估螺钉穿破情况、术后椎管矢状径及横切面积增加情况。结果9例置入椎弓根钉44枚,1级穿破72.7%(32/44),2级穿破27.3%(12/44),无3级穿破及置钉不当需重新置钉病例。42个节段行双开门椎管成形术,术后椎管矢状径及横切面积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术后6个月,76.2%(32/42)的患者植骨块完全融合,23.8%(10/42)的患者植骨块部分吸收,所有节段双侧开槽区域均达到坚强融合。结论应用MSCT三维重建技术可量化评估颈椎椎弓根钉固定的准确性和双开门椎管成形术的扩大比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单侧短节段侧块内固定系统在脊髓型颈椎病后路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近6年应用此方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56例,根据手术前后JOA评分;影像改变评价手术的优缺点。结果56例患者均为脊髓型颈椎病,病变范围均大于3个节段。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接受手术治疗,手术采用经后路单开门减压术式,开门范围C3-7同时行门轴侧短节段侧块系统内固定(C4-6)植骨融合术。术后平均随访32个月,JOA评分由术前9.2提高到14.6分,优良率为78%。结论后路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方法,应用单侧短节段侧块内固定系统能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此术式有以下优点:1.通过预弯的内固定系统能很好的维持颈椎生理前凸。2.侧块内固定增加了脊柱稳定性,相对稳定的力学环境利于植骨的融合,缩短患者下床活动及颈部外固定时间。3.掀开的椎板帘通过粗丝线结扎固定于钉杆上,增加了固定强度,避免了再关门现象。4.单侧短节段侧块内固定属限制性固定,既解决了稳定又减少了颈部僵硬与不适。  相似文献   

14.
颈椎前后路一次性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颈椎前后路一次性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1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男性8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2岁。病程平均为14个月。所有患均行前路椎间盘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带锁钢板内固定,后路行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结果9位患获得随访,所有植骨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恢复的椎间高度未发生再丢失现象,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所有病例手术效果良好。结论 颈椎前后路一次性手术是治疗脊髓前后嵌压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常存在颈部疼痛及僵硬。Kawaguchiz在《JournalofSpinalDisorder》2003年第12期发表了其研究的结果。28例颈椎病患者接受标准的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及术后处理作对照组,另28例同样患者接受了改进的手术方法和术后处理作为研究组。两组患者均随访2年以上。通过比较两组的JOA评分以及颈椎的活动度,发现研究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作者认为减少或避免颈椎后路椎板成形术术后疼痛和活动受限的主要措施有:(1)单开门 骨块嵌入植骨;(2)对侧不植骨;(3)术后颈托仅佩戴1个月;(4)术后早期进行颈部肌肉功能锻炼。颈椎…  相似文献   

16.
正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是骨科常见病,患者症状明显,通过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多数患者可获得满意疗效。但对于部分重度患者,因同时存在前方的颈椎间盘突出压迫及颈椎管狭窄,单纯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手术效果有限,为了更好地解除患者压迫,我们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联合前路颈椎间盘摘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重度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该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后路双开门棘突嵌入植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颈椎管狭窄症、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8例经CT诊断明确的患者采用上述手术方法。将手术部位取下的C6、C7棘突劈开,横行嵌入开门后的椎板之间,完成椎管成形,采用JOA评分法对其中的36例患者进行了14个月以上的评价随访。结果:术后JOA评分及椎管矢状径皆有明显改善。改善率为74.4%。CT显示植骨融合及椎管成形满意。结论:颈后路双开门棘突嵌入植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联合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可复性寰枢椎脱位合并下颈椎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6月?2017年12月,采用一期后路寰枢椎钉棒系统固定融合术联合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寰枢椎脱位合并下颈椎椎管狭窄的患者21例.患者均为可复性寰枢椎脱位,下颈椎椎管狭窄原因包括多节段颈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前后路术式的选择及疗效。方法从1993年2月至2003年3月,69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者25例;单纯行后路减压植骨术14例;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21例;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9例。结果根据JOA评分,69例中改善率为优者25例,良31例,好转13例,优良率达81.2%。无一例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手术方法的选择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选择一种后路手术治疗椎管狭窄症较理想的方法.方法采用不切除棘突,用线锯从后正中线锯开棘突、椎板及黄韧带,扩大椎管,锯开的棘突间植入骨块并加以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9例.结果 JOA评分平均改善率达88%,并且无明显手术并发症,植骨融合良好.结论线锯后正中开门加植骨固定术治疗椎管狭窄症是一种方法简便,减压彻底,手术时间短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