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疣状胃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它常与慢性浅表或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病等伴发,亦可单独发生。目前,疣状胃炎的胃镜检出率为1.0%~2.4%,其发病率2.07%~16.4%[1]。现代医学对疣状胃炎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笔者于2004年2月~2010年10月采用自拟清疣和胃汤配合西药治疗疣状胃炎36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疣状胃炎是一种常见的并有特征形态和病理变化的慢性胃炎。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着手研究其发病原因和机理,但仍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中医理论,一年来自拟胃疣汤,治疗疣状胃炎2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20例中男15例,女5例;年龄26~56岁,平均年龄39岁;病程1~5年10例,5~10年6例,15年以上者4例。均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符合疣状胃炎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探究消疣和胃汤治疗120例疣状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就诊的120例疣状胃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奥美拉唑20mg,甲硝唑400mg及胃黏膜保护剂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及护理同对照组外,给予消疣和胃汤治疗,早晚两次顿服.疗程均为4周,两个疗程后胃镜观察疣状胃炎形态,并进行HP培养.结果 经比较,治疗组疣状胃炎的总有效率达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5 00%),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P阳性率均有所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HP转阴率为85.11%,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消疣和胃汤中各类中药通过配伍作用治疗疣状胃炎,不仅能够消除痘疹样糜烂、控制临床各类不适症状,还能清除HP,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消疣汤治疗疣状胃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和胃消疣汤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用和胃消疣汤治疗,每日1剂,口服,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洛赛克20mg,每日2次,连用4周,阿莫西林1g,每日2次,克拉霉素250mg,每日2次,连用1周。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及Hp阴转情况。结果和胃消疣汤治疗疣状胃炎Hp转阴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改善和胃镜表现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和胃消疣汤治疗疣状胃炎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安胃汤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疣状胃炎(verrucose gastritis,VG)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消化道常见疾病.2005年4月~2006年10月我们在导师指导下,采用安胃汤联合经内镜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疣状胃炎,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牡贝消疣汤治疗疣状胃炎68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纤维胃镜检查的普及,慢性胃炎中的特殊类型——疣状胃炎的检出率有明显上升趋势。6年来,我们用自拟牡贝消疣场治疗本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至临床资料本组68例中,男43例,女25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的岁,平均%.4岁,以对一领岁居多;病程最短者半年,最长者17年,平均4.l年;全部病例均由我院脾胃内科不加选择地收集,按(慢性胃炎》t’仲疣状胃炎之诊断标准,经胃镜或病理检查而确诊。68例中,有胃痛59例(868%)、胃胀52例(贩5%)、呕恶对倒(刀.9%)、暖气54例(刀.4%)、纳差48例(刀.6%);舌…  相似文献   

9.
消疣汤治疗疣状胃炎96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近4a来以自拟消疣汤治疗疣状胃炎96例,并与法莫替丁、胃达喜治疗进行对照,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76例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全部病例均在治疗前行纤维胃镜检查,内镜下见胃体或胃窦部出现多发,伴或不伴中心洼陷或糜烂的小隆起,病理表现为淋巴细胞性胃炎,排除了胃癌。随机分为消疣汤治疗组(治疗组)96例,法莫替丁、胃达喜治疗组(对照组)82例。治疗组96例,其中男52例,女44例;年龄20~68岁,平均42.4岁;病程3个月~10a;临床表现为腹痛41例,腹胀33例,恶心呕吐22例;中医分型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胃院痛的分型标准,其中脾胃湿热41例,气滞血瘀34例,肝胃不和21例。对照组82例,其中男45例,女37例;年龄22~67岁,平均40.7岁;病程3个月~10.5a;临床表现为腹痛36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疣状胃炎5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自2002年8月~2005年10月,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疣状胃炎(VG)56例,优于西药常规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全部经胃镜检查证实,典型病灶表现为胃粘膜上形成脐窝状凹陷的隆起性病变。病灶处取活检,同时做幽门螺杆菌(HP)检测,治疗疗程结束后1周内复查胃镜,行病理及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自拟消疣益胃汤加减治疗疣状胃炎86例,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乌梅消疣汤治疗疣状胃炎3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笔者自拟乌梅消疣汤治疗疣状胃炎37例,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l一般资料本组37例均符合1982年全国慢性胃炎专题座谈会制定的分类诊断标准。其中,男28例,女9例;年龄最小者23岁,最大者57岁,平均35.6岁;病程6个月~4年者20例,5~10年者12例,10年以上者5例。临床表现均有上腹部疼痛、胀满、恶心呕吐、暧气、泛酸、纳果等症状中的数项,并可有上腹部压痛。经胃镜检查有:胃窦部粘膜呈圆形、类圆形或蛇形、蜡肠形隆起性病变,大/J’-0.3~2.OCm不等,隆起中间似脐状凹陷,凹陷表面有灰白色分泌物覆盖,似浅糜烂或表面覆有血痴。单…  相似文献   

13.
疣状胃炎是一种内镜下呈偏平疣状隆起、中央脐样凹陷糜烂的胃粘膜病变,乃是慢性胃炎的特殊类型,亦称慢性糜烂性胃炎或痘疹样胃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饱胀、烧心、泛酸等。本病被认为是一种高危癌前病变,故有效地治疗对其病变的恢复有重要价值。笔者在近年来的1800例胃镜受检者中发现本病147例,占受检总人数的8.2%,其中50例接受消疣汤治疗,获效良好,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柴苓平疣颗粒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疣状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基础治疗(奥美拉唑+阿莫西林+铝碳酸铋),治疗组30例给予柴苓平疣颗粒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16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临床痊愈10例,总有效率7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苓平疣颗粒治疗疣状胃炎疗效确切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拟胃疣散联合泮托拉唑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采用胃疣散与泮托拉唑内服,4周为1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痊愈58例,显效20例,好转18例,总有效率96%。结论:胃疣散治疗疣状胃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疣状胃炎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明国  何金木 《新中医》2004,36(6):54-5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疣状胃炎的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6例采用奥美拉唑肠溶片、吗丁啉、果胶铋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中药胃康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46.87%,总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治愈率为11.54%,总有效率为42.3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疣状胃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消疣愈疡散联合胃镜下射频电凝术治疗成熟型疣状胃炎疗效。方法114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射频电凝术及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配合自拟消疣愈疡散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55%,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两组疗效有明显差异(χ2=8.55,p0.01)。结论中西医联合组治疗成熟型疣状胃炎安全可靠,疗效明显优于西医组。  相似文献   

18.
疣状胃炎(Verrucous gastritiS,VG)是一种具有特征形态学表现的慢性胃炎,临床表现以中上腹痛、嗳气、恶心、呕吐、饱胀、泛酸、烧心、食欲不振、呕血、便血等为主,多发于30-59岁,男性多于女性,其发病率为2.5%~3.7%,内镜检出率为1.22%-3.3%。电子胃镜下可见多个丘疹样或条索状隆起,表面见有脐孔样凹陷,中央有糜烂,多见于胃窦部,  相似文献   

19.
2002年1月~2006年10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疣状胃炎6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63例,均经胃镜及病理临床确诊,Hp( )58例,Hp(-)5例,活动期40例,修复期23例。男38例,女25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65岁,平均45.2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4年。均有明显胃脘部疼痛,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疣状胃炎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选取2005~2008年本院门诊患者56例,均经胃镜诊断为疣状胃炎。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28-65岁,平均40.8±13.7岁。对照组中男14例,女14例,年龄28-63岁,平均43.5±8.9岁。两组年龄、性别均具有可比性(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