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腰神经后内支卡压症针刀手术入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针刀治疗腰神经后内支卡压症的手术入路 ,在 1 5具成年尸体的腰背部解剖观测腰神经后内支及其所穿过的腰椎乳突副突间骨纤维管的解剖结构 ,并进行骨纤维管的表面解剖测量。结果显示腰神经后内支直径 0 .66± 0 .1 6mm;腰神经后内支骨纤维管的横径 4 .0 0~ 5.1 0 mm;纵径 1 .50~ 2 .4 0 mm,长度 6.2 0~ 8.4 0 mm;后外内支骨纤维管距离相应体表深度约 3 0 .2 0~ 3 7.3 0 mm;骨纤维管长轴与后中线夹角约 3 3~ 4 6°。为设计较合理的针刀治疗腰神经后内支卡压症的手术入路提供了解剖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量的研究资料证实 ,腰痛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与腰神经 (根 )及其后支的关系密切 ,可根据腰神经及其后支的走行、分布情况做出定位、定性诊断。排除卡压因素 ,可采用冷冻、阻滞传导、针刀松解腰神经后支及休息 ,能取得较满意的疗效。有神经卡压者则需应用手术疗法解除卡压。  相似文献   

3.
大量的研究资料证实,腰痛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与腰神经(根)及其后支的关系密切,可根据腰神经及其后支的走行、分布情况做出定位、定性诊断。排除卡压因素,可采用冷冻、阻滞传导、针刀松解腰神经后支及休息,能取得较满意的疗效。有神经卡压者则需应用手术疗法解除卡压。  相似文献   

4.
针刀松解骨纤维管的解剖学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0具干燥腰椎骨纤维管的解剖定位进行研究。结合临床操作特点,为腰神经后内侧支卡压引起的腰痛进行针刀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应用特定的针刀术式,对39例腰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痊愈30例,显效6例,好转3例,收到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腰神经后支与骨纤维管解剖结构,为临床准确诊断腰腿痛等疾病及合理实施治疗方案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将纳入标准的15具尸体解剖并观察腰神经后支的走行、分支、分布及与其周围有关的解剖结构,用游标卡尺测量腰神经后支骨纤维管的长度、出口的纵径和横径。结果:腰神经后支主干长(6.03±1.23)mm,直径(1.18±0.09)mm,腰神经后内侧支、后外侧支起始处的直径分别为(0.83±0.21)mm、(0.46±0.57)mm;腰神经后支骨纤维管为腰神经后支骨纤维孔的延续,走行向后,上壁前缘为横突间韧带的镰状缘、后外侧部有上关节突副突间韧带覆盖,下壁为下位椎骨横突的上缘,内侧壁为下位椎骨上关节突的外缘与横突根部之间的骨面,外侧壁为横突间韧带的内侧缘;腰神经后支骨纤维管平均长度为(5.72±0.94)mm,腰神经后支骨纤维管出口分为近圆型、近椭圆型、裂隙型3型。结论:腰神经后支骨纤维管为狭窄、坚固管道,对穿过其中的腰神经后支起到保护作用;腰神经后支走行、分支均经过骨纤维管,任何一处病变均会导致腰神经后支发生卡压;腰神经后支及其骨纤维管与后正中线的距离、与体表的深度为临床经皮行微创脊椎内固定术、针刀松解腰神经后支骨纤维管、缓解腰神经后支卡压张力、选择性定点封闭穿刺术等操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使用小针刀切断腰神经后支治疗顽固性腰骶部疼痛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尸体上解剖观测腰神经后支及其分支的走行、长度、宽度、分布情况。 结果:腰神经后支是在椎间孔处发自腰神经主干,长度为4.46~6.20 mm,宽度为0.73~1.62 mm,自L1至L5逐渐减小;针刀切断腰神经后支主干,入刀点应在通过同序数腰椎棘突中点水平线距后正中线外约22~30 mm处,自上而下与后正中线的距离逐渐增大,垂直进刀深度约34~40 mm。结论:提出了使用小针刀切断腰神经后支治疗顽固性腰骶部疼痛的解剖学依据,提供的有关数据和定位方法有助于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对股外侧皮神经神经解剖结构特点进行研究,以及对李殿宁《针刀诊断与治疗精要》一书有关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针刀治疗点的选择及运针法的研究,以求创造出更好地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9.
显微外科治疗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方法 分析 10例患者术中发现的解剖卡压因素 ,神经卡压后的病变程度 ,并随访手术疗效。结果 术中发现解剖卡压因素有 5个 ,神经卡压后病变程度可分为 4类。 10例病人中 6例行神经外松解或束间神经松解 ,2例切除病变行神经移植或直接吻合 ,术后获满意的伸拇、伸指功能恢复 ,另 2例卡压近端有神经瘤形成 ,行神经松解术后 ,疗效欠佳。结论 手术中应仔细探查并解除造成骨间后神经的卡压因素 ,神经病变轻者可行神经松解术 ,病变严重有神经瘤形成或卡压处神经变细仅外膜相连者应切除病段 ,重建神经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0.
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症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30例成尸腰臀部标本上解剖观察了髂嵴上下的臀上皮神经与伴行血管,以及髂嵴区腰臀部筋膜等有关结构,研究探讨了产生臀上皮神经卡压损伤症的解剖学机制;提供了较为合理的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症的手术进路,指出术中应注意避免损伤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肩胛上神经卡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解剖特点,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并通过手法理筋加封闭疗法达到治疗目的。结果:治愈4例,显效3例,有效1例。结论: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诊断明确,宜首选非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脊神经后支卡压所致腰腿痛的致病因素及治疗方式。方法 采用神经阻滞配合针刀松解治疗 30例并与对照组物理疗法 30例比较。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 80 % ,总有效率 96 .6 % ;对照组痊愈率36 .6 % ,总有效率 73.3%。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神经阻滞配合针刀松解治疗脊神经后支卡压所致腰腿痛优于物理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针刀松解腰神经后支对腰骶痛的疗效.方法 采取自愿选择的方式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注射组,33例患者,责任后支神经出口处注射止痛液.B组为针刀组,36例患者,在注射的基础上加用针刀松解后支神经出口.结果 A组优良率为69.7%,B组优良率为91.7%.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结论 针刀治疗腰神经后支痛,疗效肯定,安全方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肩胛上神经冈下支卡压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34例采用针刀松解术治疗.[结果]治愈28例,显效4例,好转2例.[结论]对诊断明确的肩胛上神经冈下支卡压症针刀配合面部注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针刀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在68例常规固定的成人肩胛骨标本中,测量喙突全长、肩胛上切迹上口间距等数据。结果:喙突全长为(33.89±4.78)mm,肩胛上切迹上口间距为(9.39±2.83)mm,喙突与关节盂所在平面所形成的角度平均为63.28°。可使用针刀切断肩胛上横韧带以松解肩胛上神经。结论:文章提供的相关数据和定位方法,可以提高针刀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方法:采用针刺配合推拿疗法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结果:25例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接受3个疗程的治疗后,痊愈21例(84%),好转3例(12%),无效1例(4%)。总有效率为96%。结论: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疗效显著,对临床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小针刀治疗肩胛上神经冈下支卡压症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32例成年尸体标本上,对肩胛上神经冈下支的经过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进行了解剖和观测,据此讨论了肩胛上神经冈下支卡压症的解剖学病因,设计了合理的小针刀治疗肩胛上神经冈下下支卡压症的入刀点及入刀方向,指出了手术中应注意的问题,为临床开展该术式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约占非特异性腰痛的80%,目前存在着诊断混乱、疗效差的状况。为了明确病因,我院进行了长期的基础研究,做了大量的文献调研,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几类关于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的解剖分析和病因诊断:(1)解剖分析:腰脊神经后支和臀上皮神经的解剖特点与腰腿痛的关系;(2)病因分析:①椎间小关节综合征;②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③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④肌肉、韧带源性。此几类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的分析供同行参考、商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阐述腰5横突肥大综合征概念和解剖;观察针刀加手法治疗腰5横突肥大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48例病人均诊断为腰5横突肥大综合征.采用针刀加手法治疗,用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定其疗效; 结果 治愈率为85.5%,总有效率为98%,无效2%.结论 准确诊断腰5横突肥大综合征,对该病的治愈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针刀治疗能松解腰5横突周围肌肉韧带,解除这部分软组织对腰4、5神经根的压迫;手法可以加强针刀的松解效果.针刀加手法可以很好的解除腰5横突肥大导致的神经受压.  相似文献   

20.
腰神经后支卡压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测腰神经后支骨纤维孔与腰神经后支卡压的关系。方法 :在 2 0具成人尸体标本上 ,观察腰神经后支与腰神经后支骨纤维孔的解剖学关系 ;测量该孔的纵横径及其体表定位。结果 :腰神经后支先穿过腰神经后支骨纤维孔后再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等 ;该孔L3 的纵、横径为 5 6± 0 9mm、 3 4± 0 5mm ,而L5的纵、横径为 3 5± 0 3mm、 2 1± 0 2mm ;L4、5横突间韧带的厚度分别为 1 5± 0 7mm、 2 0± 0 8mm ;体表定位在相对应的各腰椎平面距后正中线外侧约 30~ 40mm处。结论 :腰神经后支骨纤维孔的结构特点是造成腰神经后支卡压的形态学基础 ,并为临床治疗腰背痛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