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改革管理模式落实护士职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年1月底马晓伟副部长在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在全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加强临床护理,改革护理管理.我院成为了全国首批72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中的一员,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改革护理管理模式,落实护士职责,延伸护理服务,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提升了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和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基础护理服务质量,达到了医生、护士、患者、医院、社会多方满意的预期效果,确保了护理专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践方法与效果。方法:积极营造优质护理服务的良好氛围,重视护士长在"创优"活动中的作用,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着力改革临床护理工作模式,以落实基础护理为抓手,以提高专科护理质量为方向,以患者满意为目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工作。结果:开展"创优"活动后护理质量得到提升,医护关系、护患关系更为融洽,进一步提升了护士的职业认同感。示范病房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98.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是推动护理专业发展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3.
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实践效果和体会。方法:以卫生部下发加强基础护理工作的规范性文件《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文件的内容为指导,结合《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指导精神,在我院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观察活动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陪护率、护士基础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果:活动后,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认可情况显著高于活动前;而陪护率显著下降(P<0.01);基础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提高,护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显减少。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可明显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将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分为前期筹备、宣传启动、组织实施、总结推广4个阶段。遵循整体护理理念,创建"示范病房",积累经验推广普及。重点抓好提高患者和护士满意度两项工作。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后患者满意率和护士满意率均优于活动前,活动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使患者真正享受到优质护理服务,达到患者、社会、政府和护士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使我院2011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2010年试点运行的基础上更加扎实有效展开,更好地提升疗养院的护理服务品质,我院根据《济南军区医院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结合我院疗养护理工作实际,制定方案。充分调动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疗养院提供全程、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以疗养员满意、病员满意及社会满意为目标,扩大活动的覆盖面,不断拓展优质服务内涵,落实优质护理措施,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水平,让广大疗养员切身收益。方法完善服务细节,彰显护理服务品质;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护理服务内涵;建立了护理绩效考核制度;公示了护理服务标准;启用了《护理人员继续医学教育情况登记手册》;各个科室评选了"疗养员最满意的护士"明星榜;各个科室都建立了自己科室的特色。结果通过这次活动使我院优质护理服务品质得到了更好地提升,提高了疗养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完善了临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善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护士评判性思维的能力;体现了护士的个人价值。结论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品质可以激发护士努力学习的热情,增强护士的职业自豪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北京市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情况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从病区护理管理质量、对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责任护士对患者了解程度3个维度,对北京市53家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医院进行动态的质量评价,两次评价时间分别为2011年5月和10月。结果:两次"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质量评价总均分分别为(87.22±10.41)分和(89.25±7.5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月份评价时责任护士对患者了解程度得分高于5月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0月份评价结果中,对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责任护士对患者了解程度与病区护理管理质量呈正相关。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可以促进护理管理水平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吴爱华 《全科护理》2012,(4):354-355
介绍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实践,包括护士分层使用、创新护理模式、夯实基础护理等,通过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提高了护士的工作主动性,增加了病人、医生满意度,使得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打造了护理服务的品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通过提高思想认识,广泛宣传,调整排班方式及改变工作模式,完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实施人文关怀,设立激励机制等措施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后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活动前,护理工作强度降低,为病人的服务时间增加,护士心理压力得到减轻,工作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结论: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使病人感受到安全的优质护理,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效果。方法以《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3个文件的内容为指导思想,指导本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比较活动前后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士的存在问题。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后,病人的满意度高于活动前、护士工作存在问题少于活动前(均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可以改善护理服务,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贾海清  薛爱红 《全科护理》2012,10(15):1415-1416
自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启动了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来,全国各级医院护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医生拍手叫好,病人满意度提高,达到了病人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医院满意、护士满意的预期效果。我科作为示范病房,在医院的统筹安排下,通过  相似文献   

11.
介绍该院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通过构建全程精细化(优质)护理责任组模式,探索护士岗位管理,从岗位设置、护士分级、人力调配、岗位培训、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等6个方面创新护士岗位管理的新模式,形成有激励、有约束的内部竞争机制,深入持久推进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截取山西省卫生厅对其省内40所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督导的现况资料,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深入推进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采用《山西省医院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考核评价细则》,对山西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40所医院进行实地考评与调查。结果:40所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督导平均得分为(86.71±5.77)分。不同级别医院19个项目得分率不同,三级医院在加强组织领导、护理员使用情况、健全并落实规章制度、规范护士执业行为、绩效考核制度、护患关系和谐方面优于非三级医院(P<0.05)。结论:应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临床实习护生的带教难点及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7月起在医院实习的护生和带教老师各100名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共20项内容,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临床带教教师和实习护生认为最重要的前9个条目中有8项相同,但对服务意识、生活护理能力、沟通能力、责任感的培养4个方面的认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务意识、生活护理能力、沟通能力、责任感的培养是优质护理服务实践中实习护生带教的难点,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提升护理服务品质。方法:对工作人员实行规范化护理服务沟通培训,加强科室护理文化建设,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优化护理服务流程,落实优质护理服务举措。结果:病房、门诊、手术科室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消毒供应中心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有效提高了病房、门诊、手术科室的满意度,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提升了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服务品质及诚信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开放式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学习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精神实质,改善住院环境,规范服务流程,改革护士排班模式,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夯实基础护理,规范康复治疗,改革护理质量控制等措施创建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创建前(2010年2~7月)后(2010年7~12月)采用我院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比较。结果: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后患者总满意度及对护理服务、护理技术、护士态度、病房环境维度的满意度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士服务由被动变主动,可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能提升护士自我价值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全面履行护理人员职责,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在消化内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活动,修订各项护理职责制度和工作程序,实行责任包干,切实落实基础护理职责,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拓展护理服务内容.结果 进一步明确了优质护理的内涵,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士对基础护理工作的认识.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  相似文献   

17.
现场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和增加其服务内涵,创建一种科学的护理管理模式,该院从2010年3月开始将现场管理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方法:成立现场管理小组,对临床现有的排班模式、工作流程进行跟班和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工作流程重组,改变排班模式,简化护理文书,进一步加强基础护理质量控制,规范操作流程,全方位进行现场管理。结果:经过6个月的临床实践,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护患关系和谐,基础护理合格率达100.0%,红灯呼叫率下降45.9%,住院病人满意度提高3.0%,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21.5%。结论:现场管理优化了护理模式,落实了护理职责,提高了管理效果,深化了专业内涵,促进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8.
建立护理规范服务培训基地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树立护士形象,规范文明服务,营造和谐护患关系,为病人提供一流护理服务。方法建立护理规范服务培训示范基地,对240名新护士进行医院规范的“护士形象十条标准”、“护理规范服务用语”、“人性化护理服务标准”进行培训;制定服务培训计划和方案;采取分批实践。逐一考核的系列培训措施。结果培训前后规范服务考试成绩由60.83%提高到99.17%(P〈0.01);出院病人满意度较培训基地建立前明显提高。结论在医院建立护理服务培训基地,是推行人性化服务理念,树立良好护士形象,融洽护患关系,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减少护患冲突行之有效的新型护理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康复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和成效,全面履行护士职责,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方法通过对医务人员的管理,统一思想,全员参与,改变护理服务模式;对患者进行管理,护理工作以患者为中心,公示服务内容完善护患沟通,改进流程,提供形式丰富的健康教育。结果患者满意度提高至99%;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增强;陪护率下降到60%。结论康复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实施志愿者护理咨询服务在妇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方法:根据妇科护理人员的结构及工作情况,针对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存在的问题,组建科室护理志愿者咨询团队,制定团队工作目标、职责、任务,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志愿者护理服务方案。比较实施志愿者护理咨询服务前、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临床护理管理质量和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住院病人遵医行为依从性及服务满意度、医护人员服务满意度等。结果:志愿者咨询护理服务实施后,临床护理管理质量和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人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由实施前的80.3%,提高到实施后的97.8%(P〈0.01),病人的遵医行为中服药依从性由实施前的81.1%,提高到实施后的99.5%(P〈0.01)。结论:实施志愿者护理咨询服务后,护士有了专门的时间与病人沟通及提供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加之相关制度的实施及运作,增强了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工作的积极性及责任心,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促进了病区医、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在病区优质护理服务中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