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女性尿失禁以压力性尿失禁最常见,以中老年女性为多。多在腹压突然增加时,如:咳嗽、大笑、喷嚏、跳跃、快走等身体动作及肥胖,导致尿液不自主从尿道溢出。目前认为女性盆底支撑组织松弛,导致膀胱尿道解剖结构改变,从而导致尿道阻力下降。  相似文献   

2.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腹压的突然增加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由非逼尿肌收缩压或膀胱壁对尿液的张力压引起,在妇女各类型尿失禁中最常见,并且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多见于年老体弱、生育过多、有难产史的女性。参阅中医文献,可见于历代医家在“尿失禁”、“遗尿”、“遗溺”等方面的论述。本文参考历代中医文献,从病名、病因、病机、方药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医发展过程中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老年尿失禁俗称“尿裤子”,是老年人群(特别是女性及患有慢性疾病者)极为常见的一一种症状。患者多在如咳嗽、大笑、打喷嚏、站立、行走等日常活动时因腹压增高导致尿液不自主地流出,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带来身心痛苦,还易导致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和皮肤感染等并发症。老年尿失禁中医称之为“小便失禁”、“遗溺”。  相似文献   

4.
分析近十年来针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文献发现,针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方法多,如毫针、电针、灸法、综合治疗等,但未形成统一规范的诊疗判断标准和诊疗方案,今后应建立系统科学的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评价方法及体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生育后,女性的盆底组织松弛,膀胱储尿能力日益减弱,所以,50岁以上的女性近一半都会出现尿频、尿急、尿失禁的现象。医学上把这种不影响生命,在咳嗽、打喷嚏、大笑或运动等腹部压力增加时出现小便不自主流出的现象称作压力性尿失禁。本文从痰湿方面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机理及相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女性尿失禁以压力性尿失禁最为多见,多在腹压突然增加时(如咳嗽、大笑、喷嚏、跳跃和提取重物等)尿液不自主地自尿道口流出。运用无张力尿道悬吊术(TV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具有简单、微创、并发症少、疼痛轻、术后留置导尿和住院时间短、康复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发病率逐渐增高,多数患者病程迁延,治疗困难,甚至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回顾分析了近10年中医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文献,发现中药疗法,特别是针灸疗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具有良好的疗效。提示针灸疗法在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是临床上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电针然后温针灸,对照组常规电针治疗。结果:各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治疗效果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灸、电针能有效治疗和改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相似文献   

9.
<正>尿失禁是一种影响生活质量的常见病症,而女性由于其特殊的生理因素,更是尿失禁的常见发病人群。其中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占女性各类型尿失禁的49%,是最常见的女性尿失禁类型~([1])。笔者应用艾灸涌泉配合电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20例,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西医诊断标准诊断及分度标准参照《北京  相似文献   

10.
<正>尿失禁,是指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地流出。尿失禁按照症状可分为充溢性尿失禁、无阻力性尿失禁、反射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及压力性尿失禁5类。尿失禁的病因可分为下列几项:1先天性疾患,如尿道上裂。2创伤,如妇女生产时的创伤,骨盆骨折等。3手术,成人为前列腺手术、尿道狭窄修补术等;儿童为后尿道瓣膜手术等。4各种原因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尿失禁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及性别,尤其是女性及老年人。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周倩  张宝平  张平 《河北中医》2010,32(3):365-366
尿失禁是指尿液失去控制不自主地流出,主要包括以下类型:真性尿失禁、溢出性尿失禁、功能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紧迫性尿失禁、迫尿肌括约肌不协调性尿失禁和混合性尿失禁,其中压力性尿失禁占50%~70%。2004-2009年,我们采用中药内服、外治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105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杨林峰 《江西中医药》2007,38(12):61-62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是指腹压突然增加时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是女性常见病.其轻、中度首选非手术治疗.笔者采用隔盐灸神阙、关元、中极、三阴交,配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本病,取得较满意疗效,现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成年女性糖尿病和尿失禁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妇科门诊行健康体检的20岁以上女性,采用病例-对照设计的方法进行交叉比较研究。根据有无糖尿病分为两组,然后根据年龄、体质量指数和分娩史进行配对。结果:810名女性入选,包括270例糖尿病患者和540例非糖尿病患者。结果表明尿失禁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危险增加2.4倍,而年龄和体质量指数与尿失禁的发生关系较小。尿失禁在糖尿病患者的发生率为41.8%,在非糖尿病患者的发生率为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和糖尿病是成年女性尿失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急迫性尿失禁在非糖尿病患者中常见,而压力性尿失禁和混合型尿失禁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率更高。结论:糖尿病是尿失禁发生较为重要的独立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4.
王丽珍  王江  张鹏  胡利 《辽宁中医杂志》2013,(11):2280-2283
目的:观察固泉贴穴位贴敷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和空白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口服α受体激动剂盐酸米多君,观察组固泉贴穴位贴敷,空白组仅进行盆底肌锻炼,治疗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尿失禁量、尿动力学和血清雌二醇的含量在干预后较对照组、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固泉贴穴位贴敷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尿失禁量。  相似文献   

15.
调查资料显示,在我国成年女性中,尿失禁的发病率约为46.5%,60岁以上女性患尿失禁者高达52%,其中50%为压力性尿失禁。笔者自2000年至今,在袁靖老师的指导下,遵循中医理论,运用按导医学疗法,先后治疗10例女性尿失禁,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0例女性患者,年龄26岁~5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相应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13—2018年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PubMe等数据库中发表的有关针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参考RCT质量评价修改后的Jadad量表评价标准,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使用Revman 5.3进行分析,评价针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文献11篇,通过异质性分析,选择其中的7篇文献作Meta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针灸治疗方法与康复训练等方法的临床疗效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针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盆底肌锻炼等治疗方法,但鉴于纳入研究的文献的Jadad评分不高,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纳入高质量文献作验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脑卒中急性期尿失禁的相关因素。方法:以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急性期住院患者294例为研究对象,收录其临床资料,分为尿失禁组(126例)与非尿失禁组(168例),进行分析各因素对脑卒中后尿失禁的影响。结果:入选294例患者,尿失禁组占42.86%。结果显示:尿失禁组与非尿失禁组相比,年龄、性别、额叶、皮层下、脑干、小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分析:年龄≥75岁、女性、额叶病灶、脑干病灶、小脑病灶、NIHSS评分≥15分是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发生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急性期排尿障碍发生率较高,高龄、女性患者更易发生尿失禁;高龄、女性、额叶病灶、脑干病灶、小脑病灶、病情重是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发生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张力性阴道吊带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例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采无张力性阴道吊带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8例尿失禁完全消失,1例症状明显改善,1例膀胱损伤,治愈率达90%。结论无张力性阴道吊带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盆底肌功能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治疗。2组在治疗8周后观察1h尿垫试验尿失禁量和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尿失禁量和ICI-Q-SF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 05);治疗后尿失禁量和ICI-Q-SF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温针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腹针疗法加低频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盆底肌训练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腹针疗法加低频电刺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1h尿垫试验失禁量、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ICI-Q-SF)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1.82%和71.88%;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间治疗前后1 h尿垫试验尿失禁量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治疗组改善尿失禁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组间治疗后比较,ICI-Q-SF评分及SF-36各维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治疗组改善生活质量等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针疗法加低频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可显著改善女性尿失禁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