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癌的肝移植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移植是目前治疗肝癌最有效的方法。肝癌虽然可以作为肝移植的适应证之一,但是肝癌肝移植的选择标准并不统一,目前国际上参照比较多的有Milan标准、匹兹堡标准、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标准,国内有根据我国国情提出的杭州标准、复旦标准。活体肝移植的开展拓宽了肝癌肝移植受体选择的范围,为更多的肝癌患者提供了肝移植治疗的可能。由于肝移植受者的增加和供肝紧缺的日益加重,肝移植受者术前等待时间越来越长,补救性肝移植及等待期间的各种过渡治疗受到重视,这些治疗可有效控制肿瘤生长,延长术前等待期,减少术后肝癌复发,提高肝移植患者长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肝移植是治疗肝癌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肝移植后的肝癌复发是移植医生面临的严峻挑战。临床上常用的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被认为是诱发肝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西罗莫司除了具有良好的免疫抑制效能外,同时还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从而可防止肝移植术后的肝癌复发。现就此综述如下。一、背景近年来肝癌的肝移植治疗发展十分迅速,较多肝癌患者因接受了肝移植而受益[1]。我国每年接受肝移植的受者中也有近40%是肝癌患者[2-3]。Mazzaferro等[4]提出米兰标准以来,以肝癌的大小、数量及血管侵犯程度等来严格筛选肝癌患者行肝移植,使得肝癌患者肝移植后的存活率与生存质量已接近良性肝病的肝移植受者[5-6]。与良性肝病不同,肝癌患者接受肝移植后将面临肝癌的复发。米兰标准是一个相对苛刻的受者选择标准,符合米兰标准的肝癌患者肝移植后5年总体肝癌复发率为17 %[4]。而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标准[7]、匹兹堡标准[8]和成都标准[9]等是相对宽泛的标准,符合这些标准的肝癌患者肝移植后5年总体肝癌复发率可高达41%[10]。  相似文献   

3.
四、肝移植 肝癌患者的肝移植治疗是本次会议讨论的热点问题.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卢宠茂报告了肝癌患者肝移植前的降期治疗,通过肝动脉化疗栓塞、局部消融治疗及肝切除等新辅助治疗,减轻肿瘤负荷,改善肿瘤分期,从而符合肝移植标准.郑树森介绍了肝癌患者接受肝移植治疗的经验,认为肝移植是治疗肝癌的国际趋势,"杭州标准"(无大血管受侵,肿瘤直径累计≤8 cm,或肿瘤直径累计>8 cm,但甲胎蛋白水平≤400 μg/L,且组织学分级为中或高分化)使可接受肝移植治疗的肝癌患者范围扩大了37.5%,让更多的肝癌患者得到肝移植机会,提高了大肝癌患者的存活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符合"杭州标准"的肝移植受者1年存活率为92.8%,5年存活率为70.7%."杭州标准"同样适用于活体肝移植与补救性肝移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严律南报告了280例肝癌患者的肝移植结果,术前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值(NLR)与移植预后明显相关,NLR<4提示肝移植后肝癌复发率明显降低,建议作为肝癌患者接受肝移植的评估标准.降级治疗后肝癌患者行活体肝移植和尸体肝移植的术后并发症、肿瘤复发率、长期存活率及乙型肝炎复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彭志海报告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肝癌患者肝移植后的无皮质激素方案的治疗经验,其中使用皮质激素者100例,不用皮质激素者78例,发现肝癌患者肝移植后能耐受长期以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为基础的无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治疗,无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方案能减少移植后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的发生,减少乙型肝炎复发和感染的发生,降低因为感染而引起的围手术期病死率,无皮质激素方案能改变肝癌患者肝移植后肿瘤复发部位,增加不符合加州旧金山大学(UCSF)标准者术后无瘤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认为肝癌患者肝移植后应用无皮质激素免疫抑制方案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肝细胞肝癌肝移植标准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方法检索有关肝细胞肝癌肝移植标准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自1996年Mazzaferro等提出肝癌肝移植的米兰标准以来,全球许多移植中心都提出了自己的标准。这些标准较米兰标准对患者的要求有所放宽。这些标准对米兰标准的扩大主要体现在:①对肿瘤大小放宽;②淡化肿瘤个数的要求;③加入肿瘤生物学行为指标;④考虑机体的免疫状态。但这些标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结论尽管目前存在众多的肝癌肝移植标准,但是仍有许多地方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肝切除是肝癌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但是由于肝功能不全等因素,很多患者在诊断肝癌时已丧失了手术机会。肝移植不仅清除了肿瘤而且去除了硬化的肝脏,因此对早期肝癌伴有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是理想的治疗方式。对肝癌肝移植来说,适应证的选择是影响术后肝癌复发及远期疗效的最关键因素。米兰标准则是最常用的纳入标准,按此标准进行肝癌肝移植5年生存率大于60.0%,效果良好。但米兰标准也存在局限性,更多的研究主张扩大米兰标准,建立新的标准。在我国,一些学者结合国人肝癌的特点提出了自己的标准,这些标准扩大了肝癌肝移植的适应证,且并未降低术后生存率,但有待进一步验证并形成相对统一的中国标准。另外,采用合理的综合治疗手段,预防肝癌的复发亦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肝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肝移植术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是伴有肝硬化、肝功能不全或肿瘤不适合切除的患者,肝移植具有明显优势。早期肝癌患者肝移植的总体疗效要优于单纯肝癌切除。但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是影响术后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即使严格按照Millian标准筛选的肝癌患者,其肝移植术后复发率仍高达25%~67%。  相似文献   

7.
自1996年肝癌肝移植米兰标准的发布及应用以来,肝移植在治疗肝癌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5年生存率在60~80%。由于术前外周血潜在肿瘤细胞转移,术中肿瘤的种植以及术后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肝癌肝移植术后仍然有较高的复发率,严重影响肝癌肝移植预后,即使符合米兰标准得肝癌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率也达10%~20%。此外,对于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患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肝细胞肝癌(简称肝癌)是肝移植的主要适应证之一,但肝移植术后肝癌的复发和转移严重制约了肝移植治疗的效果.如何降低移植术后肝癌的复发率和提高长期生存率成为各个移植中心非常关心的问题.对于肝癌肝移植受者的选择,世界上各个肝移植中心纷纷提出了各自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樊嘉  王征 《肝胆外科杂志》2011,19(5):321-323
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我国恶性肿瘤第二位。肝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大量消耗医疗资源,是我国肿瘤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近十余年来,肝移植在我国得到蓬勃发展,成为治疗肝癌的重要手段之一,肝癌也成为肝移植的主要适应证之一。全国现有具一定规模的肝移植中心超过70家,平均每年开展肝移植超过2500例,至2011年9月肝移植累积例数达20682例,其中肝癌肝移植占近1/2(来自于中国肝移植注册网数据)。  相似文献   

10.
《消化外科》2014,(7):497-501
肝移植是被全世界认可的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肝移植在全国范围内已得到广泛开展,亟待相关临床实践指南来指导全国肝移植工作更规范、有效、安全地开展.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移植学组及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组织专家制订了《中国肝癌肝移植临床实践指南(2014版)》,重点阐述肝移植受者选择标准、术前降期治疗、受者抗病毒治疗、受者免疫抑制剂应用、术后肿瘤复发的防治5部分内容.米兰标准是肝癌肝移植受者选择的参考基准,而杭州标准是对米兰标准局限于肿瘤形态学的巨大突破.肝癌肝移植术前肿瘤降期治疗可使不满足肝癌肝移植受者选择标准的患者能够被纳入移植标准,获得肝移植机会.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癌肝移植受者行抗病毒治疗,有助于降低移植术后乙型病毒性肝炎复发率,提高受者长期生存率.目前主张个体化的低剂量免疫抑制方案以达到最大限度保护移植肝脏功能,同时减轻其毒副作用,减少移植后肝癌复发.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防治可采用手术、TACE、局部消融以及放射免疫、靶向治疗、系统性化疗等手段,为受者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我国恶性肿瘤第二位,在世界范围内也有升高趋势.肝移植作为治疗肝癌的根治性手段之一,为肝癌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鉴于供肝的缺乏及良性病变行肝移植后的良好疗效,对于肝癌患者的严格筛选即选择合适的适应证是减少术后复发、保证肝移植疗效的关键[1].对于肿瘤超过适应证标准的患者,许多中心尝试通过各种治疗,使肿瘤降期以符合适应证标准,从而获得肝移植的机会(表1).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围绕肝癌肝移植的降期治疗,存在着许多争议,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不同肝癌肝移植标准受者预后情况,评价不同标准之间的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原发性肝癌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肝癌肝移植标准受者的预后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肝癌肝移植标准受者年龄、手术时间、无肝期时间和肿瘤最大直径,采用秩和检验比较AFP、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和出血量。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采用卡方检验比较Child分级、肿瘤分化程度等指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根据肝移植术后病理结果,115例肝癌肝移植受者中符合米兰标准43例;符合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标准49例,较米兰标准扩大14.0%;符合杭州标准91例,较米兰标准扩大111.6%,较UCSF标准扩大85.7%。截至2017年12月,115例受者平均随访(19±1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41.5个月(1.0~57.0个月)。除肿瘤最大直径和肿瘤数目外,3组不同肝癌肝移植标准受者均具有可比性(P均>0.05)。不同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1~4年总体和和无瘤生存曲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相较于米兰标准和UCSF标准而言,杭州标准安全地扩大了肝癌肝移植适用范围,使更多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3.
超出Milan标准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预防性化疗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出Milan标准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预防性化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至2007年7月243例超出Milan标准肝癌肌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预防性化疗162例,未化疗81例.结果 预防性化疗与未化疗患者术后1、3年生存率(78.5%、63.7%和56.6%、39.1%)以及无瘤生存率(76.8%、52.5%和69.3%、6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84,0.444,P>0.05).Cox风险比例分析显示,对无大血管侵犯的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足否化疗不是影响生存率的独立因素;对有大血管侵犯的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是否化疗是影响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 对于超出Milan标准且伴有大血管侵犯的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预防性化疗可以延缓肿瘤复发,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肝移植起步于1977年,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肝移植工作出现了全国性的大发展,目前全国每年施行的肝移植手术已近3000例,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肝移植第二大国。随着肝移植例数的增长,我国的器官移植供体形势也日益紧张,肝癌行肝移植日益受到业界和广大公众的置疑。而中国是世界肝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全世界每年新发肝癌的一半以上在我国,其中能够行手术切除的肝癌不到10%,肝移植无疑为那些已无法根治切除的肝癌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那么,什么样的肝癌适合做肝移植?目前国外的肝癌肝移植适应证标准是否符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影响肝癌肝移植术后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的危险因素,探讨国内肝移植治疗肝癌的选择标准。方法对67例接受同种异位原位肝移植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病人的基本资料和肿瘤相关资料包括术前病情分级、血清AFP水平、术前辅助治疗以及肝癌大小、数目、pTNM分期、肿瘤恶性程度分级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1年、2年累积生存率为77%、67%,6个月和12个月无瘤生存率为66%和58%。单因素分析显示对肝癌肝移植术后累积生存率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CHILD分级(MELD积分)和肝外大血管侵犯;多因素分析影响肝癌肝移植术后无瘤生存率有统计学义的因素是肿瘤大小、大血管侵犯和肿瘤分化程度。结论影响肝癌肝移植术后生存率的因素仍是术前患者肝功能状态。对存在大血管侵犯的肝癌患者需严格控制肝移植术适应证,而无血管侵犯的患者在选择肝移植治疗时肿瘤大小指标可较米兰标准适当放宽。  相似文献   

16.
肝切除术和肝移植是目前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的主要根治性治疗手段。在技术上同时适合的前提下,两种治疗在不同分期肝癌,尤其是中期肝癌中如何合理选择,仍存在较大争议。对具有良好肝切除指征的符合米兰标准内肝癌,根治性肝切除术和肝移植的总体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伴严重肝硬化,多发肿瘤(≤3个)的符合米兰标准的病人,肝移植可获得更好远期疗效。两种治疗对超米兰标准的中期肝癌的疗效比较尚缺乏更多证据,但肝移植中米兰标准指征可进一步扩大已有较多共识,尤其是我国学者提出多种肝移植筛选标准,有效提高了肝移植的受益范围。肝切除术加补救性肝移植可能是另一种值得探讨的治疗策略。设计良好、克服肝切除术和肝移植两种治疗之间选择偏移的前瞻性研究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7.
<正>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合并原发性肝癌(肝癌)的有效治疗手段,但肝癌肝移植患者手术前后的肝癌治疗策略,及如何减少术后肝癌复发率,仍是目前令人困惑的难题。近年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药物的更新,早期诊断技术的进步,对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防治策略均有启发和促进作用。本文将笔者在美国纽约医学院肝胆与移植外科的临床经验与各位同道分享。1肝癌肝移植标准及影响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影响原发性肝癌肝移植治疗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影响肝癌肝移植术后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的危险因素,探讨国内肝移植治疗肝癌的选择标准。方法对67例接受同种异位原位肝移植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病人的基本资料和肿瘤相关资料包括术前病情分级、血清AFP水平、术前辅助治疗以及肝癌大小、数目、pTNM分期、肿瘤恶性程度分级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1年、2年累积生存率为77%、67%,6个月和12个月无瘤生存率为66%和58%。单因素分析显示对肝癌肝移植术后累积生存率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CHILD分级(MELD积分)和肝外大血管侵犯;多因素分析影响肝癌肝移植术后无瘤生存率有统计学义的因素是肿瘤大小、大血管侵犯和肿瘤分化程度。结论影响肝癌肝移植术后生存率的因素仍是术前患者肝功能状态。对存在大血管侵犯的肝癌患者需严格控制肝移植术适应证,而无血管侵犯的患者在选择肝移植治疗时肿瘤大小指标可较米兰标准适当放宽。  相似文献   

19.
可切除的肝癌是行肝移植还是肝切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国,肝癌是死亡率居第2位的恶性肿瘤~([1]).对于合并有严重肝硬化(肝功能为Child B级或C级)的早期肝癌患者,肝移植被认为是最佳的治疗方法.应用Milan标准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标准,肝癌肝移植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2-3]).  相似文献   

20.
肝细胞癌(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移植是失去根治性切除机会或伴有失代偿性肝硬化肝癌患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依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这也是近年来肝移植领域的研究热点。微小核糖核酸(miRNA)是一类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长度约21~23 nt的非编码RNA,目前的研究认为miRNA与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密切相关。联合应用检测miRNA与米兰标准有可能进一步提高肝移植受者的无瘤生存期。miRNA具有调节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功能,可能成为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潜在治疗靶点。本文总结了近年来miRNA与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相关研究,为肝移植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