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外科治疗的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的选择和疗效。方法 :1982年 5月至 2 0 0 2年 6月 ,治疗各类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4 2 7例 ,其中DeBakeyⅠ型 116例 ,Ⅱ型 133例 ,Ⅲ型 178例 ,平均年龄 2 7 5± 10 7(2 3~ 74 )岁 ,体重 72 5± 13 2 (5 2~ 12 0 )kg。手术方法包括 :改良Bentall手术 176例 ,Bentall及右半弓人工血管置换 1例 ;Wheat手术 2 0例 ,Wheat及右半弓人工血管置换 4例 ;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 2 1例 ,升主动脉及全弓人工血管置换 10例 ,升主动脉及右半弓人工血管置换 4例 ,升主动脉置换及弓部破口修补 3例 ,升主动脉置换及主动脉瓣成型 3例 ;全弓部人工血管置换 7例 ;降主动脉置换 4 1例 ,降主动脉及左半弓人工血管置换 2例 ,降主动脉补片成型 12 9例 ;腔内覆膜支架介入治疗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6例。其中急诊手术 5 4例。全组病人升主动脉手术采用股动脉及右房插管全心转流 ,弓部手术采用深低温停循环加上腔静脉脑逆灌 ,降主动脉采用左上肺静脉及股动脉插管左心转流的方法。结果 :手术死亡 4 3例 ,死亡率 10 1% ;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包括 :术后心律失常 7例 ,脑功能障碍 5例 ,脊髓损伤影响下肢活动 5例 ,感染引起胸骨裂开 4例 ,术后出血而 2次开胸 8例 ,肾功能衰?  相似文献   

2.
李先华  曹翔  王崇  韩林 《山东医药》2009,49(51):58-59
目的 提高Stanford A型夹层动脉瘤的治疗水平.方法 对112例Stanford A型夹层动脉瘤患者根据升主动脉受累部位分别采用直接升主动脉人造血管置换或David、Bentall 、Carbrol、 Wheat手术,主动脉弓部受累者置入带分支人工血管,胸降主动脉受累者同时行"象鼻"或"支架象鼻"手术.结果 110例手术顺利,术中出血200~1 600 ml,共植入人工血管123条;术中死亡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22例,死亡3例.本组康复出院107例,术后2 a内复查无移植物感染、栓塞狭窄,均能行轻度体力劳动,心功能Ⅰ级85例,Ⅱ级22例.结论 手术是治疗Stanford A型夹层动脉瘤首选治疗方法,应根据累及部位选择不同术式,预防术中出血、缩短体外循环时间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34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外科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术式及方法。方法 :对 34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 ,采用Cabrol手术 10例 ,Bentall手术 8例 ,升主动脉夹层缝闭加主动脉瓣成形术 1例 ,升主动脉腹主动脉搭桥转流手术 8例 ,升主动脉双侧髂总动脉搭桥转流手术 1例 ,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切除加人造血管替换 1例 ,双侧腋动脉股动脉搭桥转流手术 5例。结果 :32例存活 ,2例围手术期死亡 ,死亡率为 5 .9%。结论 :当冠状动脉开口直接缝合于带瓣管道上有困难而不宜行Bentall手术时 ,采用Cabrol手术有其优点 :采用 1根 8mm直径的Gore Tex管与左、右冠状动脉开口进行连接吻合 ,吻合口没有张力且对合严密 ,避免了冠状动脉开口周围内膜撕脱和吻合口漏血 ;对手术切除夹层动脉瘤有困难、高危险患者 ,采用大动脉转流手术 ,特别是采用不需要开胸和开腹的双侧腋动脉股动脉搭桥转流手术 ,手术创伤小、安全 ,效果好 ,手术适应证宽 ,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结合腔内隔绝术的“杂交”手术用于主动脉弓部夹层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破口位于主动脉弓部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了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腔内隔绝术的“杂交”手术治疗。评价该方法围手术期死亡率、并发症以及术后桥血管通畅率,进行了6~48(28±11)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全组1例死亡,原因为等待二期腔内手术期间发生动脉瘤破裂。1例患者因并发医源性升主动脉夹层而改行全主动脉弓置换+支架植入术,随访中1例患者出现90%人工血管狭窄,1例患者出现轻度I型内漏,经18月观察无明显变化,其余患者生存良好,未出现截瘫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本文所指的“杂交”手术治疗主动脉弓部夹层动脉瘤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策略、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外科治疗35例老年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60~77岁,平均(64.9±4.6)岁;男性28例,女性7例;按Debakey分型,Ⅰ型14例,Ⅱ型1例,Ⅲ型20例。结果:全组死亡3例,死亡率8.6%。行降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18例,杂交手术(即先行主动脉头臂血管转流术,同期行主动脉夹层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3例,均无死亡。开胸手术14例,包括升主动脉置换术2例(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1例),升主动脉+半弓置换5例(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1例),升主动脉置换+支架象鼻术2例,升主动脉+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术3例,降主动脉置换术2例,共死亡3例,死亡原因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心跳骤停及纵隔感染。结论:老年主动脉夹层病情凶险,外科开胸手术治疗死亡率较高,采取杂交手术及微创腔内修复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0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107例(男88例,女19例,年龄28~83岁)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采用CT血管成像(computeriz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经胸心脏超声(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iography,MRA)等技术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评估.术中穿刺左肱动脉行主动脉造影了解破口的位置及撕裂的范围,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监视下经股动脉将覆膜支架送入胸降主动脉封闭夹层破口.结果 107例成功进行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术后主动脉造影证实夹层裂口完全封闭或内漏明显减少,无中转开胸手术.术后随访1~48个月,术后1个月3例死亡.104例行CTA复查,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内膜破裂口封闭,胸降主动脉真腔扩大,假腔内血栓形成,支架位置、形态正常.术后6个月,1例再发生升主动脉夹层,置入一枚支架后后假腔消失.术后1年,主动脉均未见病变.结论 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近期疗效好.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成功率和生存率高.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50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是在避免开胸条件下,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实现主动脉亚建,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中主动脉不必钳夹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生伟  池一凡 《心脏杂志》2007,19(4):491-492
主动脉夹层(aortic d issection,AD)是一种起病急骤和发展迅速的疾病,预后凶险,急性主动脉夹层48 h内因动脉瘤破裂或急性心脏压塞等,致死率高达36%~72%,2周内病死率为57%~89%。而在慢性期因破裂致死者明显降低,但起病半年内仍有90%的患者死于动脉夹层破裂[1]。主动脉夹层是最常见最危重的主动脉疾病,AD的年发病率平均为0.5~1万/10万[2],且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及时合理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传统的开胸手术人工血管置换术术式复杂,创伤大,并发症及死亡率高。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AD是近年来国内外在该领域开展的一项微创…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评价国产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手术适应证、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DebaKeyⅢ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腔内隔绝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对所有患者行CT随访,评价其临床改善程度与真假腔的变化。结果37例患者全麻下均成功进行了覆膜支架血管腔内隔绝术,共使用40个血管支架,术中造影显示夹层裂口完全封闭或内漏明显减少。3例术中出现明显的内漏,再置入1枚短支架后内漏消失;1例因置入支架后血压下降,急诊行开胸手术人工血管置换术,15d痊愈出院。其余患者未出现与夹层及手术有关的并发症。术后3~24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复查螺旋CT或64排CT,假腔内血栓形成,真腔增大,未发现内漏、瘤体扩大及支架移位。结论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创伤小、安全有效、成功率高、术后恢复较好,尤为适用于老年高危患者及亚急性或慢性期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王晓明  戴备军  李朝 《山东医药》2003,43(33):31-32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预后极差,未经治疗者70%在1周内死亡。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创伤大、手术死亡率高,特别是急性期患者由于手术风险过高,多被视为不适宜手术。采用血管腔覆膜支架治疗主动脉瘤具有损伤小、适应证宽、治疗效果确切等特点,已逐渐被广泛采用。2001年1月至2003年4月,  相似文献   

11.
29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29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9例患者中,DeBakey分型,Ⅰ型16例,Ⅱ型4例,Ⅲ型9例。21例手术治疗,其中6例行Bentall术,2例行Wheat术,5例行升主动脉置换(同时主动脉瓣成形4例),1例行胸主动脉置换,7例置入支撑型人工血管;8例不接受手术。结果手术死亡2例,其中1例为胸主动脉置换术后并发吻合口出血死亡,1例为支撑型人工血管置入后内漏瘤破裂猝死。非手术8例中,4例死亡,4例转慢性化趋稳定出院。结论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应积极手术,Ⅰ、Ⅱ型可急诊手术,Ⅲ型可置入支撑型人工血管。早诊断,快速急诊手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发生率约占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30%~60%,急性期病死率达25%,5年生存率仅10%~15%.传统外科手术切除夹层动脉瘤和人造血管置换术的方法创伤大,并发症多,病死率高(6%~67%).本研究探讨腔内介入性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适应证选择、并发症防治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用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46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评价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5月至2006年9月,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46例。其中男36例,女10例;年龄62±18岁。46例均经股动脉切开置入覆膜支架封堵胸主动脉破裂口,置入后造影检查证实疗效,术后随访1~52个月,平均17±16个月,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疗效。结果住院期间及随访30d内无患者死亡;发生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后综合征11例;2例患者左锁骨下动脉被封闭;5例发生内漏,术后3个月时其中4例内漏自行封闭。随访3个月时,所有患者内膜破裂口封闭,胸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真腔扩大,假腔内血栓形成,支架位置、形态正常。术后半年1例发生截瘫,原因不明。术后1年1例出现迟发性内漏;1例升主动脉发现夹层,未行外科手术。随访期间3例死亡,4年生存率89.3%。结论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近、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马方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A型夹层行孙氏手术后因结缔组织病变对自身大动脉的影响,远端残余主动脉常发生瘤变和再次出现夹层,需再次手术治疗.我们收治了1例MFS孙氏术后再发胸腹主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的患者,行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后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马凡综合征bentall术后再发主动脉夹层的原因,总结其外科治疗经验。 方法 回顾分析4例马凡综合征bentall术后再发主动脉夹层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行“主动脉弓置换 支架象鼻术”3例,降主动脉腔内支架修复术1例。 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呼吸功能不全并肺部感染1例。 结论 马凡综合征bentall术后再发主动脉夹层与原发病、血压控制不良、第1次手术操作方式的选择有关,再发A型患者应行急诊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胸主动脉腔内修复(EVR)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15例DeBakeyⅢ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腔内隔绝术。术后对所有患者行CT随访,评价其临床改善程度与真假腔的变化。结果:15例患者全麻下均成功进行了覆膜支架胸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术中造影显示夹层动脉瘤裂口完全封闭或内漏明显较少。术后1~22个月随访,术后30d内死亡1例,1例术后出现左下肢体运动障碍,余13例无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胸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 Ⅲb型夹层动脉瘤并发症少,术后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支架型人工血管介入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和主动脉穿透溃疡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1年6月至2004年3月,行支架型人工血管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及主动脉穿透溃疡30例。男性24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23±119)岁。25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慢性TypeB23例,急性TypeB1例,TypeA1例。主动脉穿透溃疡5例。术后随诊1~32个月。结果30例支架型人工血管均成功植入。5例有近端内漏,1例术中发生升主动脉夹层,2例分别在术后1d、7d发生升主动脉夹层。术后30d内死亡2例。术后30d内死亡率为67%。1例术后20个月因近端内漏接受第2次支架型人工血管植入术。术后随诊1~32个月,无死亡,亦无支架移位、狭窄等并发症。结论支架型人工血管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和主动脉穿透溃疡的有效方法,中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王凯  孔祥荣 《山东医药》2011,51(8):109-110
胸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已有50余a的历史,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某些心脏中心开胸置换主动脉的手术病死率已降至3%,但是对于一些老年重症患者其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仍然很高。随着支架性能的不断改进,胸主动脉腔内修复(TEVAR)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胸主动脉病变的治疗;最近的报道显示接受血管腔内修复患者5 a的动脉瘤相关存活率为96%,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院内及长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12例。经股动脉切开置入覆膜支架封堵胸主动脉破裂口,置入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疗效,术后随访平均(39±18)个月。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疗效。结果手术成功112例,共置入覆膜支架119枚。左锁骨下动脉完全被封闭8例,合并严重狭窄病变的冠心病患者完成PCI 16例,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后综合征19例,术后1个月内夹层破裂死亡3例。随访3个月,所有患者内膜破裂口封闭,胸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真腔扩大,假腔内血栓形成,支架位置、形态正常。术后明显残余内漏10例,3个月自行封闭。术后6个月,再发升主动脉夹层3例,其中行升主动脉外科手术1例,截瘫1例,胃癌多器官转移死亡1例。术后1年迟发性内漏1例。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院内及长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马方综合征(MFS)患者行主动脉根部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9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148例因主动脉根部病变行手术治疗的MF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7例,平均年龄34岁。其中85例患者手术指征为主动脉夹层,63例患者为主动脉根部瘤。133例患者主动脉根部病变行Bentall术,余15例行David术,78例患者同期行弓部手术,76例患者行象鼻支架植入术。结果:患者围术期死亡10例,二次开胸止血9例,急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7例,呼吸机辅助时间>72 h 18例。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治疗为围术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提示手术指征为主动脉夹层患者随访期间再次手术风险显著高于动脉瘤患者。结论:MFS主动脉根部病变行根部手术的围术期临床效果及长期生存率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