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立体视觉功能,采用激光全息立体视觉检查图对8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进行了立体视视锐度的测定。其中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52-81岁。双眼手术62例,单眼手术18例。患者术后矫正视力均在0.4以上。在80例患者中,有近立体视觉者67例(83.7%),无近立体视觉者13例(16.3%)。有远立体视觉者71例(88.8%),无远立体视觉者9例(11.2%)。立体视觉功能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弱,视力的高低与立体视觉功能密切相关。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立体视觉功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远立体视觉功能较近立体视觉功能恢复好。立体视觉功能是评价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疗效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正>白内障是一种致盲性眼病,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已经成为其主要手术方式[1]。随着手术技术、手术设备及功能型人工晶体的使用,现代白内障治疗已进入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而白内障术后干眼会引起眼红、异物感、视物模糊及视疲劳等症状,影响患者的视觉质量及满意度,尤其是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干眼的加重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更甚于非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2],因此,白内障术后干眼也日益受到大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立体视觉功能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近和远立体视觉功能情况。方法:对5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进行了近和远立体视视锐度的测定。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57-81岁。双眼手术44例,单眼手术6例。双眼矫正视力均在0.4以上。结果:50例中有近立体视觉者42例(84%),无立体视者8例(16%);有远立体视觉45例(90%%,无立体视者5例(10%)。结果:立体视觉功能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弱,视力的高低与立体视觉功能密切相关。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立即视觉功能会得到恢复,远立体视觉功能较近立体视觉功能恢复好。立体视觉功能是评价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治疗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高度近视LASIK术后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严重远视漂移1例,探讨角膜屈光术后人工晶体度数测算方法,以减少测量误差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1例双眼高度近视行双眼LASIK术后患者,女性,48岁,双眼渐进性视物模糊7年,2016年1月28日就诊。既往于1997年在因双眼高度近视(双眼均约-10.00 DS具体不详)行双眼LASIK手术。眼科检查:VOD:0.05(-5.25 DS/-2.00 DC×10°),VOS:0.5(-11.00 DS/-1.50 DC×145°);双眼结膜无充血及水肿,角膜透明,前房清、常深,瞳孔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灵敏,晶状体混浊,眼底呈豹纹状,视网膜平伏,后极部可见片状萎缩灶。患者于2016年2月17日行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顺利。2016年3月2日行左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顺利。依据IOL-master测量结果,采用Haigis-L计算公式,右眼术中植入+18.5 D人类光学人工晶体一枚,预估预留-2.93 DS,术后3 d,VOD:0.1(-4.00 DS/-2.00 DC×150°)。术后3周,VOD:0.2(-1.25 DS/-2.00 DC×150°)。术后4周VOD:0.2(-2.00 DC×175°)。术后1个半月,VOD:0.2(-0.50 DS/-0.50 DC×90°)。术后3个月余,VOD:0.3(-2.00 DC×170°)。依据IOL-master测量结果,采用Haigis-L计算公式,左眼术中植入+8.0 D人类光学人工晶体,预留-3.25 DS。术后1周VOS:0.4(+1.50 DS/+0.75 DC×60°)。术后2周VOS:0.3(+4.50 DS)。术后5周VOS:0.6(+6.75 DS/+0.50 DC×180°)。术后6周VOS:0.6(+6.50 DS/+0.50 DC×180°)。于2016年4月15日行左眼人工晶体置换术,依据IOL-master测量结果,术中置换为+16.0 D人类光学人工晶体。术后1周VOS:0.2(-1.00 DC×180°);术后2周VOS:0.3(+0.50 DS/-0.75 DC×180°);术后6周余VOS:0.6(+2.00 DC×85°)。讨论:现代角膜屈光手术发展迅速,但角膜屈光术后给白内障的人工晶体度数测量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往往引起测量误差,术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远视漂移,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因为:屈光手术改变了角膜前表面的曲率,原有的生物学测量方法及人工晶体的计算公式不再适合这种情况。角膜曲率计甚至角膜地形图的角膜曲率都不能正确反映角膜屈光手术眼的真实角膜曲率,这造成人工晶体度数预测值偏低,最终导致术后远视。有效晶状体位置(ELP)预测误差:在常用的第三代理论公式(SRK/T、Holladay I公式)中,ELP是利用角膜屈光度计算而来,LASIK术后角膜屈光度减小,ELP比实际位置靠前,最终导致人工晶体度数要比实际所需的小。Haigis公式计算ELP时并不需要角膜屈光度参数,而是应用三个常数的数学函数来确定人工晶状体有效位置,即ELP=a0+a1×ACD+a2×AL。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避免角膜屈光手术后ELP预测误差。该病例中左眼术后出现严重的远视漂移,可能原因有:(1)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曲率发生改变,这使得传统的生物学测量方法及人工晶体计算公式不能正确反映角膜屈光手术眼的真实角膜曲率,造成人工晶体度数预测值偏低,最终导致术后远视。(2)白内障术后引起角膜曲率变小。(3)术后前房深度较深。根据联合透镜原理,角膜和晶体最终联合后的屈光力不仅受自身屈光力的影响,也受两者间的距离,即前房深度的影响。有研究证实,模拟眼中1 mm的前房深度变化可导致1.34 D的屈光改变。(4)高度近视伴有后巩膜葡萄肿患者,术前眼轴测量误差。(5)患者注视问题,造成角膜曲率测量偏差。目前,Haigis公式在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体度数测算上较其他第三代计算公式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但对于高度近视,尤其眼轴高于30 mm的患者,仍需进一步探索;对于传统的生物学测量方法,在应用于角膜屈光术后患者检测仍需不断的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屈光不正的矫治效果.方法 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随访病情稳定时间超过2年的屈光不正患者58例(66只眼)行LASIK,术后随访时间12个月以上.观察视力、屈光状态、角膜地形图情况.结果 56只眼(84.8%)LASIK术后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的最佳矫正视力,10只眼(15.2%)LASIK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下降1~2行.结论 LASIK是矫治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屈光不正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白内障激光揣除术是近年来国外兴起的一种白内障手术新方法,是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后的新突破。手术切口更小,只需经过一个18号针头切口进入到晶体囊体,通过导光纤维将激光导入,除去晶体核,并保留晶体囊袋,便于植入有调节功能的人工晶体或可注入式人工晶体。激光技术,特别是钛YAG激光几乎不会明显产热,不会伤及角膜内皮、晶体后囊。因而比超声乳化技术更安全。另外费用比超声乳化技术便宜。白内障激光摘除术将使白内障手术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白内障手术的新方法:白内障激光摘除术@陶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2~2010-06诊治的43例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手术后的临床资料和随诊结果,依据病人病史、术前眼压控制情况及查体所见分别行:①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ECCE)、人工晶体(IOL)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②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Phaco)、人工晶体(IOL)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③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三种手术方式。43例病人术后随访12-48个月。结果:术后视力〉0.3者38例,43例病人无一例继发恶性青光眼,术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膨胀期白内障应首选晶体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性白内障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亦是眼科重要的致盲眼病。随着医学的发展,糖尿病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已成为其常规复明手术。但糖尿病性白内障若手术前后血糖控制不当,极易造成感染、前房出血、前房纤维渗出、角膜内皮失代偿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加重等。故加强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对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促进其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章成芝  综述  徐青  审校 《武警医学》2016,27(2):201-204
 随着白内障手术方法及人工晶体制作工艺的不断改进,患者术后视功能恢复有了很大提升。患者对手术质量的要求已不仅仅停留在视觉质量上,术后干眼所造成的主观不适感也日益成为患者术后就诊的主诉,其主要表现为术后术眼干涩、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等。笔者针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的发生原因及诊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晶体悬吊术37例手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亮 《西南军医》2007,9(1):70-71
phaco术、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是白内障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一些外伤性白内障合并后囊破裂、晶状体脱位、白内障术时后囊膜巨大破口合并玻璃体脱出,不能行1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病人,可以行人工晶体悬吊术。笔者自2002年9月~2005年5月共施行人工晶体悬吊术3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高龄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82例(89眼),75~91岁老人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术后视力、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人均成功完成手术并随访1~3年。术后视力:≤4.0 6眼(6.74%),4.3~4.7 31眼(34.83%),≥4.8 51眼(57.30%)。未发生严重的全身及眼部并发症。结论高龄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只要充分的术前准备、娴熟的手术技巧和精心的术后处理是安全、有效的,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手术矫正近视性屈光参差对双眼视觉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35例67只眼,常规LASIK,术后随访12~38个月,观察手术前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及双眼视觉。结果术后1年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91.0%者61只眼。双眼屈光参差度数手术前为(4.56±2.15)D,手术后为(0.52±0.26)D,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前1例有正常近立体视,8例为亚正常立体视,26例为立体盲。术后1年,14例患者有正常近立体视,19例为亚正常立体视,2例为立体盲。术后1年的近立体视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1年的近立体视较与术前戴框架镜比较也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LASIK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不仅提高患者的裸眼视力,并改善双眼视觉功能,恢复正常或部分立体视。  相似文献   

13.
在航海人员中,除锈、上油漆是一项对舰船进行维修和保养的经常性工作。而未采取防护措施从事此项工作极易引起眼外伤,其中最严重的是角膜穿透伤导致外伤性白内障,少部分病例还可伴有虹膜根部离断,造成患眼视功能严重下降。在处理这类患者时,往往比较棘手。它不仅要求医师尽可能地彻底清创,预防感染,而且要高水平地完成白内障手术,植入人工晶体挽救患眼的视功能。我们从2001年3月起收治了5例这类患者,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选择适当的时机手术治疗儿童外伤性白内障,对提高伤眼的视力,重建双眼单视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预防斜视、弱视十分重要。2001年3月~2003年9月,我们共收治儿童外伤性白内障35例,就其手术时机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颞侧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的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经验。方法 对 42例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患者避开原滤泡于颞侧巩膜隧道切口行超声乳化术并于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结果 经过 3个月以上的随访 ,10 0 %患者术后均保持有效滤过功能 ,92 8%患者矫正视力 0 1以上。结论 颞侧巩膜隧道切口行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青光眼滤过术后的白内障是一种理想、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在我国广泛开展 ,术后发生人工晶体前膜者也随之增多。人工晶体前膜常严重影响视力 ,造成虹膜后粘连。有些病例单纯用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而Nd :YAG激光清除人工晶体前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我院自 1992年 10月~ 1999年 10月用此方法治疗人工晶体前膜 6 0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6 0例 (6 0眼 )均为白内障摘除加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患者。其中男 35例 ,女 2 5例。年龄 6~ 76岁 ,平均 5 3 1岁。老年性白内障术后发生人工晶体前膜者 40例 (6 6 7% ) ,外伤性白内障术后发生人…  相似文献   

17.
病人,男,75岁。右眼进行性、无痛性视力下降1年。眼科检查:除右眼晶体完全混浊、左眼为人工晶体外无其他异常发现,眼科B超提示双眼后节正常。3d后在局部麻醉下行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于囊袋内顺利植入PMMA人工晶体Diopter:19.00D;φT:12.5mm;φB:5.5mm),位置正常,术后按常规处理。术后第1天,视力0.2,人工晶体位置正常,暴露术眼,点用抗生素眼液。术后第2天,病人主诉眼胀痛,视力明显下降,检查见人工晶体明显下移(4mm瞳孔下见人工晶体上攀并向前房倾斜),急诊眼科B超,术眼上方及下方象限睫状体脉络膜呈半球状弧形带状回声,上方象限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2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光升  邹振环 《人民军医》2003,46(5):289-290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以切口小 ,眼球损伤轻 ,术后视力恢复快等优点迅速在我国推广。 2 0 0 1~ 2 0 0 2年 ,我院采用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术 2 18例 2 37眼 ,疗效良好。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132例 ,女 86例 ;年龄 13~ 10 2岁 ,平均 6 4 7岁。老年性白内障 197眼 ,继发性白内障 2 6眼 ,外伤性白内障 10眼 ,先天性白内障 4眼。单眼人工晶体植入 199例 ,双眼人工晶体植入19例。术前视力 :光感~ 0 5。LocⅡ分级均为Ⅰ~Ⅳ级核。1 2 手术方法 术前准备参照白内障常规手术 ,不应用镇静剂或镇痛剂。表面麻醉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处理方法,方法:对43眼外伤性白内障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不同的伤情选择晶体内异物取出,前部玻璃体切除及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等手术方法。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视力<0.053眼(6.99%),0.05-0.25 11眼(25.58%),0.3-0.515眼(34.88%),0.6-1.09眼(20.93%),>1.05眼(11.62%),其中对后囊混浊11眼和瞳孔粘连合并人工晶体夹持2眼行二次手术,术后视力明显提高。结论:外伤后眼部伤情复杂,但是经过妥善处理,仍能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白内障是目前主要致盲的眼病之一,为使其复明,需要采用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要等到白内障完全成熟才进行,且术后并发症较多.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是在白内障未完全成熟时实施手术,其具有损伤小、愈合快、住院时间短,术后散光小及视力恢复快且稳定等优点.但是此手术不但要求手术者有精湛的技术,还需要眼科护理人员在术前及术后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所以该项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对病人术后预防感染及能否达到预期目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2000年以来,成功开展了白内障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术,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术前及术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