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头部角加速运动引起脑深部应变性损伤,是近来被认识的一类原发性脑损伤,主要损伤脑的中轴及其邻近结构,其病理变化是广泛轴索损害和小血管、毛细血管出血。DAI 较常见,死亡率高,据 Cododa 报告,本病死亡、植物生存、中重残率为95%,治愈率为5%,本  相似文献   

2.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re, axonal injury, DAI)是近年来被认识的一类原发性脑损伤。由于大脑广泛轴索损害及毛细血管出血,伤后立即出现意识障碍,生命指征严重紊乱而危及生命。死亡率占同期颅脑损伤62.5%[1]。目前对它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1995-07~1999-09对重症DAI病人采用以高压氧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26例中,男24例,女2例,年龄16~61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6例,打击坠落伤10例。入院时GCS分级计分:6分14例,4分9例,3分3例。气管切开7例,行开颅血肿清…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早期高压氧舱治疗对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DAI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改善脑代谢、脱水降颅内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1月及随访3月后进行ESS评分.同时于治疗前、治疗后1月及随访3月对两组进行13常生活能力(Barthel Index,BI)指数评分.结果 治疗1月后,治疗组患者E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增高(34.33分vs.28.66分,P<0.05);治疗3月后,治疗组患者ESS积分和B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51.23分vs.42.33分,48.32分vs.31.34分,P< 0.05).结论 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DAI患者,可促进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加醒脑静联合治疗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促醒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6例DAI患者(GCS≤8分)分成两组。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高压氧加醒脑静治疗,对照38例。两组于伤后6个月作格拉斯哥治疗结果分级(GOS)评分评估预后,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意识好转率。结果高压氧加醒脑静治疗组恢复良好率(47.37%)明显高于对照组(21.05%)(P〈0.05)。结论高压氧加醒脑静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时能加速苏醒,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的发病率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 5 8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资料 ,GCS评分 ,影像学检查、诊断及治疗。结果 交通事故伤 41例 ,占 70 6 9%,颅内压增高 2 4例 ,占 41 2 1%,高分辨螺旋CT/MRI发现出血灶 47例 ,占 81%,死亡 2 8例 ,占 48 2 8%。结论 车祸伤致DAI率高 ,DAI伤后即刻昏迷且意识障碍重、时间长 ,颅内压增高不明显 ,死亡率高 ,CT/MRI检查有助于DAI的临床诊断。早期诊断 ,采取综合措施系统治疗 ,是提高生存质量 ,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魏国会 《河北医药》2009,31(13):1549-1550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亚低温及高压氧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07年7月以亚低温及高压氧综合措施治疗DAI20例的相关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本组20例,早期行亚低温治疗,病情相对平稳后行高压氧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根据格植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本组保守治疗病例中恢复良好12例,中度残废4例,严重残废4例。结论本组患者通过早期应用亚低温治疗,在病情相对平稳后及早行高压氧治疗等综合措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刘波  刘明辉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0):116-116
弥漫性轴索损伤(d 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一种头部在加速运动时,脑深部组织因受剪应切力作用所引起的颅脑损伤。由于病情复杂,伤情重,诊断和治疗困难,死亡率达62·5%,预后极差。从1994年6月~2004年11月我科共收治35例DAI患者,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  相似文献   

8.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16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166例DAI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1)166例DAI患者。存活92例(55.42%),其中56例恢复良好,23例中残,10例重残,植物生存3例;死亡74例(44.58%)。(2)DAI的临床特征:头部暴力损伤病史;伤后即刻昏迷,且持续时间长;多数患者临床症状重,但无明确定位神经系统体征。(3)DAI的诊断要点:头部外伤史、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表现。(4)DAI的治疗: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颅内压、降低脑代谢及防治各种并发症为主要措施。结论 DAI是影响颅脑损伤病死率、致残率的最重要因素,正确认识其临床特征,掌握诊断要点,有效地采取综合的治疗措施,是提高颅脑损伤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与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伤和脑震荡的关系。方法:分析62例DAI病人资料,与原发性脑损伤的特征进行比较。结果:62例DAI伤者中66%为交通伤,多次暴力致伤比较常见(61%)。伴脑挫裂伤者44例(71%)。CT/MRI发现出血灶者45例。结论:在弥漫性脑损伤中,DAI是常见弥漫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10.
纳洛酮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比较纳洛酮治疗组和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治疗后意识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纳洛酮治疗组患者意识及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结论纳洛酮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起效快,能提高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  相似文献   

11.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永胜 《河北医药》2010,32(2):142-143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8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治疗6个月后GOS评分为良好23例(17.96%)、中残23例(17.96%)、重残25例(19.53%)、植物生存11例(8.59%)、死亡46例(35.93%)。结论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病死率高;意识障碍是其典型11名床表现。其诊断MRI检查优于CT;积极合理的治疗能提高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高压氧和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中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中重度颅脑损伤(GCS评分4~10分)患者140例,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71例和电刺激治疗组69例,治疗前后采用功能障碍评分(DR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根据临床四级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高压氧治疗组和电刺激治疗组均能降低颅脑损伤患者DRS,提高B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压氧治疗组总有效率(92.9%)高于电刺激治疗组(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高压氧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选取86例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传统对照组与高压氧组各43例。传统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及一般护理,高压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高压氧治疗,并采取精细护理,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传统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58.14%;高压氧组显效35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100.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表明高压氧组疗效显著优于传统对照组。2组治疗后感染、咳嗽、喘憋等临床症状均显著缓解,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但高压氧组缓解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SWI序列对于DAI的诊断价值,并比较SWI与T2*序列对于诊断DAI合并出血的敏感性。方法: 对20例临床确诊DAI有颅内少量出血的患者进行T2*序列及SWI序列扫描。结果: 20例DAI的颅内微小出血,对病变显示、静脉血管显示的评分上SWI分别为2.8,2.8;T2*为2.0,2.3;T2为2.2,0;T1为1.7,0。SWI分别与T2*,T2,T1的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1)。所有病灶出血SWI序列均得到明确显示,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测到一个平均76 ± 52的参差不齐低信号病灶,而在T2*加权成像则为21 ± 19。(P<0.01,配对t检验) 结论: SWI序列对检测DAI合并出血的敏感性明显高于T2*序列。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弥漫性轴索损伤;微出血;  相似文献   

15.
弥漫性轴索损伤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观察分析48例DAI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按GOS评分结果,治愈18例,中残12例,重残或植物生存10例,死亡8例。结论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脑水肿,采用高压氧及早期应用大剂量纳络酮等综合治疗,是提高DAI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加深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认识,提高其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41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生存16例,7例恢复良好,4例轻残,3例中残,2例重残;病死25例。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在CT图像上有特征性改变,综合治疗仍然为目前治疗该病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弥漫性轴索损伤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以及治疗方法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结果随访半年,死亡7例(11.7%),植物生存5例(8.3%),重残4例(6.7%),中残5例(8.3%),轻残6例(10%),治愈33例(55%)。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早诊断、早治疗,及时处理好各种并发症,条件允许下应积极行MR I检查,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残死率。  相似文献   

18.
朱文昱  黄强  兰青 《江苏医药》2006,32(3):217-219
目的比较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与原发性脑干损伤(PBSI)的异同,为正确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和CT/MRI特征,对46例DAI和20例PBSI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结果DAI组中,CT/MRI发现合并脑干损伤12例;PBSI组中,CT/MRI阴性或仅有蛛网膜下腔出血(SAH)7例,单纯脑干损伤1例,合并其它部位脑损伤12例。结论DAI是常见的弥漫性脑损伤,包括合并存在的脑干轴索损伤;PBSI是脑干的原发性损伤,包括原发于脑干的轴索损伤、挫裂伤和血肿。DAI和PBSI存在交叉。  相似文献   

19.
王林 《安徽医药》2014,(5):922-924
目的脑损伤可导致暂时性或永久性的认知,情感障碍和/或机体功能损伤,要预测脑损伤可能造成的后果是有难度的。另外预后监测工具也并不能够精确可靠地预测个体病人的死亡率以及长期的功能状态。该文的目的在于分析高压氧技术(HBOT)对青少年重度脑损伤治疗的应用优势及局限性。方法该文研究了56例脑损伤患者情况,其中28例接受了高压氧治疗。治疗组中只包括无其它合并伤的重度脑损伤病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经过初期的复苏和保守治疗(10~12 d)后,治疗组患者均接受了1周3次的高压氧治疗。与之相对比的对照组也包括了相似程度的重度脑损伤患者(GCS〈8)。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住院时间、GCS、残疾功能恢复及社会行为方面进行了对比。接受了HBOT的患者在各项指标上均表现出比对照组更好的结果,包括住院时间减少,更好的GCS结果,以及快速的残疾功能的恢复。结论在青少年脑外伤治疗中,HBOT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减少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猫头颅瞬间侧向旋转引起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模型的稳定性,并探讨损伤的机制。方法:对照组4只、损伤组38只,采用自制弥漫性轴索损伤装置,将损伤组猫头颅于11~12ms内在冠状面测向旋转60°造成剪力伤,于伤后6、12、24、48、72、120、144、168h分批处死动物,制脑切片、行嗜银及HE染色、光镜下观察神经轴索变化.结果:伤后即刻猫意识均丧失.6只30min内死亡,肉眼亦见蛛网膜下广泛出血,其余存活猫在伤后6~168h,肉眼见蛛网膜下腔广泛出血,光镜下见脑干、胼胝体、大脑脚等部位的神经轴索有不同程度的肿胀、断裂、轴索回缩球形成、成簇小胶原细胞增生等征象.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猫头颅侧向瞬间旋转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模型,表明剪力可引起轴索损伤,为DAI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