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报告多发性脑梗塞33例,50~73岁28例(84.8%),语言功能障碍26例(78.8%),病灶多分布在大脑中心部位(61.1%)。本文分析了临床表现同CT的关系,结合有关文献,着重讨论语言功能障碍与病灶CT表现及其发病机理。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男23例,女10例;40~49岁5例,50~59岁11例,60~69例12例,70岁以上5例;其中50~73岁28例占总数的84.8%。农民12例,工人10例,干部11例。 (2)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者25例(75.8%),5年以上者22例,1~3年者3  相似文献   

2.
丘脑,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的双管引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男5例,女1例.年龄50~60岁,4平均55岁。病程4小时~2天。有高血压病史者例。血肿位于左丘脑者2例;左基底节区者1例;右基底节区者3例,6例血肿均破入脑室。 2.入院时的症状和体征: (1)发热及高血压4例;(2)意识障碍;2例呈现嗜睡,2例为朦胧,2例为浅~中度昏迷;(3)6例均出现瞳孔缩小,  相似文献   

3.
对复发性脑出血某些问题的认识(附5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复发性脑出血少见,自1989~1996年,我科收治脑出血870例,其中再出血51例(5.9%)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男性27例,女性24例;50~60岁26例,61岁以上25例;两次出血48例,三次出血3例(本文仅包括最后一次出血情况);近期(30天内)再出血7例;远期(30天以上者)再出血44例,其中0.5~1年13例,1~2年15例,2年以上16例;再出血灶位于同侧异位  相似文献   

4.
小脑出血的临床、预后及非典型病例的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小脑出血较少见,约占脑出血的10%左右。在CT问世前误诊病例较多,现收集1991~1997年我科收治的小脑出血32例(不包括大量出血急诊入脑外科者),对其临床及CT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总结。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32例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40~80岁,平均66.4岁,其中62岁~80岁占78.1%。有高血压史者22例,无明确高血压史但发病时血压高者6例,无明确高血压史且发病时血压正常者4例。既往有脑梗塞史3例。2.临床表现:急性起病用倒,亚急性起病4例。1例于发病后5天来诊,其他病例均予发病后2小时至2天就诊入院。…  相似文献   

5.
我们对1996年以来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进行综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51例,女35例,年龄30-70岁,平均56岁。高血压病史者40例,糖尿病史者8例。1.2临床表现 均急性起病,头痛60例,呕吐50例,头晕20  相似文献   

6.
一般资料 本组男19例,女23例;年龄6~14岁;全年均有发病;起病至就诊时间30分钟~3小时。 诱发因素 以上呼吸道症状(12例)及胃肠道症状(8例)为诱因者至起病相距3~7天,以精神刺激(16例)为诱因者至起病相距3小时~1天,原因不明6例。  相似文献   

7.
50岁以下的脑血管病发病原因复杂,发病率有升高的倾向,并常遗留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往往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现将我院近十年收治的137例病人的临床观察做如下分析。一般资料男85人(62%),女52人(38%)。年龄16~20岁,9人(6.6%),21~30岁,25人(18.2%),31~40岁,34人(24.8%),41~50岁,69人(50.4%)。40岁以下共68人(49.6%), 起病与症状体征:急性起病96例(70%),亚急性起病31例(23%),缓慢起病10例(7%),主要症状有头痛、头昏、肢体麻木无力,语言障碍、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病前有高血压病史41例,发病时血压增高54例。左侧肢体瘫痪62例,右侧肢体瘫痪75例。  相似文献   

8.
35例无肢体瘫痪性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肢体瘫痪是脑出血的局灶重要症状之一,当少数的脑出血患者无肢体瘫痪时,易漏诊或误诊。本文报导35例无肢体瘫痪的脑出血。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35例(男22例,女13例),平均年龄56.8岁(33~82岁)。既往有高血压史者26例(74.3%)。 2.临床表现:本组35例均急性起病,活动时起病30例,安静时起病5例。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9.
我科近两年多以来(1985年1月~1987年6月)收治经CT确诊未破入脑室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共52例,现就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随访方面进行初步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52例中男35例,女17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58.7岁,其中51~70岁40例,占76.9%。起病就诊时间最短1.5小时,最长9天,其中1天以内31例,1~3天9例,4~6天8例,7天以上4例。在52例中有高血压病史者46例,病史最短2年,最长25年。  相似文献   

10.
CT引导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近5年来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50例,其中30例加用尿激酶引流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死亡率和致残率下降,生活质量提高,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37例,女13例。年龄40岁~80岁,平均58岁,60岁以上30例,有高血压史10~40年,平均25年。1.2 临床表现 意识状态GCS<7分6例(12%),GCS 7~10分20例(40%),GCS 11~15分24例(48%)。体征:大脑半球血肿病人都有明显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或失语等主要体征。颅后窝血肿病人都有心血管或呼吸功能紊乱及长束受累体征。1.3 出血至手术时间 脑出血后7~12 h内手术11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76年2月~1985年6月共收治中老年人(40岁以上)蛛网膜下腔出血(以下简称蛛血)63例,其中27例死亡,结合临床有关资料,将其原因分析探讨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中老年蛛血死亡27例中男性19例,(70.4%),女性8例(29.6%)。年龄:41~50岁12例(44.4%),51~60岁9例(33.3%),61~70岁4例(14.8%),70岁以上2例(7.4%)。职业:工人13例(48.2%),农民3例(11.1%),城市居  相似文献   

12.
本院自1981~1987共收治61岁以上蛛网膜下腔出血72例。现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72例中男性46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67.5岁。发病原因高血压动脉硬化67例(93.1%)。原因不明5例(6.7%)。有发病诱因30例(41.7%),无诱因42例(58.3%),其中5例于睡眠中发病;二、临床表现:前驱症状30  相似文献   

13.
锥颅脑室外引流尿激酶注入治疗脑室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室内出血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较常见,其发生率为30%~38%。我科自1994年以来采用锥颅脑室外引流尿激酶注入方法治疗脑室内出血28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19例,女9例。年龄31~72岁,其中31~50岁7例,50~65岁18例,65~72岁3例。1.2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有明显高血压病史者11例,无高血压病史或对病史叙述不清者17例。深昏迷者2例,浅昏迷8例,嗜睡12例,神清6例。头痛伴恶心、呕吐19例,偏瘫24例,失语6例。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扫描证实脑室内出血。28例中,单纯脑室出血9例,伴脑实质内出血19例(其中出血超  相似文献   

14.
急性特发性硬膜下血肿10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1~1995年作者收治急性硬膜下血肿149例,其中符合下述条件者为急性特发性硬膜下血肿:(1)无外伤史;(2)无骨折;(3)手术证实无脑挫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4)无导致出血的基础疾患,如脑动脉瘤、AVM等。149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发病年龄40~69岁,平均52.4岁,男女比为5:2,男性较多。而急性特发性硬膜下血肿共10例,占6.7%,发病年龄60~79岁,平均71.9岁,男女比为3:7,女性较多。血肿位于右侧8例,左侧2例。既往史:痴呆4例,脑梗塞3例,肝硬化2例,高血压1例,巴金森氏病1例,硬膜下血肿2例。自发病至手术清除血肿时间30分~8小时。首发症状为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在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月共收治脑出血患者2 6 6例 ,其中 38例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 (NPE) ,现从脑出血的部位及出血量与 NPE的关系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6 6例脑出血患者均经头颅 CT确诊 ,男 139例 ,女 12 7例 ,年龄 34~ 85岁 ,平均 6 4 .3岁。 0 .5~ 4 8小时入院 ,2 6 6例死亡 82例 (30 .8% ) ,合并 NPE患者均有意识障碍 ,大部分有中枢性高热、上消化道出血、心电图示ST- T异常。 38例 NPE患者死亡 36例 (94 .7% ) ,38例合并NPE患者继发脑室出血 30例 (80 % ) ,2 6 6例脑出血患者有原发性脑室出血…  相似文献   

16.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发病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多〔1〕。加强对老年人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 1998-0 7~2 0 0 2 -0 7共收治 60岁以上老年人SAH 36例 ,现对其临床特点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6例 ,男 2 0例 ,女 16例 ,年龄 60~ 76岁 ,平均 70岁 ,平均住院 31d。有高血压病史者 30例 ,占 83 3% ;发病 2 4h内就诊者 35例 ;起病无明显诱因者 2 7例 ;1例于发病第4d就诊 ,均在入院前行颅脑CT扫描证实为SAH ,诊断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透明隔腔出血临床少见,且诊断困难,现报告5例如下。资料 一般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42~52岁,平均46岁,其中1例有两次蛛网膜下腔出血史,全部病例均无高血压史。起病诱因:1例情绪激动,3例过度用力,1例饮酒后。起病至入院时间11小时至7天,平均31天。临床表现:均以头痛、呕吐为首发症状,伴精神异常4例,另1例首次发病无精神异常,再出血时出现。3例烦躁不安,自言自语,答非所问或闭目不语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2例强握摸索,表情欣快,动作幼稚。5例均有尿失禁。神志清2例,3例神志恍惚,脑膜刺激征均( )。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呈均匀血性,压力2105~416…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我院45例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与CT资料,并加以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5例中男15例,女30例,年龄43~80岁,平均62.5岁,≤60岁12例,>60岁33例。全部经头颅CT证实为原发性丘脑出血,占本院同期脑出血的23.1%。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3例,占95.6%,有脑卒中史24例,占54.5%;有糖尿病史6例,占13.3%。入院时血压高于正常范围41例,占91.1%,血糖>5.8mmol/L27例,占60%。本组病例动态起病31例,安静状态起病14例。起病至入院时间:0.5~5h 32例,5.1~24h 7例,24.1~48h 4例,超过48h 2例。  相似文献   

19.
颅内动脉瘤是引起SAH的常见病因。颅内动脉瘤直接手术是治疗颅內动脉瘤最有效的方法。本文仅就我科自1977年至1989年10月施行的55例动脉瘤直接手术的初步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21例,女34例。年龄27~63岁;27~30岁4例,31~40岁18例,41~56岁16例,51~60岁15例,60岁以上2例。有SAH史者46例,其中一次出血26例,2次出血13例,3次6例,4次1例。根据Hunt等 (1977) 的动脉瘤破裂后病情分级法,本组中0级9人,Ⅰ级2人,Ⅱ级30人,Ⅲ级14人。  相似文献   

20.
我科自2001年4月~2006年6月,应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依据CT扫描定位,超早期(发病后6~7小时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6例获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本组46例,男29例,女17例,年龄35~74岁,平均56.9岁,60岁以上18例(39%)。有明确高血压病史者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