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重点分析了我院1990~1994年围产儿死亡原因,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1 资料及来源 研究对象为在我院产房出生的、胎龄满28孕周、出生时体重在1000克以上的活产婴儿生后7天内死亡者。统计资料来源于1990年1月1日至1994年12月31日我院产科分娩登记本及围产儿死亡登记卡,对新生儿死亡病例及尸检报告进行调查核实和统计分析。 本院近4年来分娩婴儿总数为3835例,围产新生儿死亡40例,围产儿死亡率10.43‰。其中胎死宫内13例,占总死亡围产儿人数的32.5%;早产儿死亡7例,占围产儿死亡人数的17.5%;死产2例,占5%;早期新生儿死亡18例,占  相似文献   

2.
臀位是最常见的异常胎位,据统计臀位分娩约占分娩总数的3 %~4%[1 ] 。分娩时易致脐带脱垂、后出头困难,围产儿窒息或损伤,围产儿死亡率显著高于头位分娩[2 ] 。臀位经阴道分娩时其胎儿围产死亡1 5~2 5倍于头产。因此如何减少臀位分娩的发生率及所致的围产儿死亡率是重要而具有实际价值的问题。臀位经阴道分娩时影响胎儿预后的最重要因素是助产技术水平,这就是培养产科医生的困难之处,也是臀位牵引术不易熟练的原因。据华西医科大学妇产科统计:因臀位本身原因造成胎儿死亡率(0 5 %)与头位(0 6%)相比无明显差异。他们指出对臀位进行子宫…  相似文献   

3.
78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我院 1994年~ 1999年 863 2例活产儿进行监测 ,并对其中发生的 78例围产儿死亡进行回顾性分析。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来源  1994年 1月~ 1999年 12月本辖区 78例围产儿死亡报告卡、死亡病例以及围产保健手册、围产期保健统计报表等。1.2 方法 根据死因进行分类 ,依据临床诊断 ,如X线、B超、血型、CT检查判断死因的 5 4例 ,有尸检报告的 2 3例。对不同年龄、不同体重死亡围产儿及其孕母职业、年龄关系进行分析。2 结 果2 .1 围产儿死亡率  1994年~ 1999年参加系统围产保健的分娩人数为 863 2例 ,其中死亡 78例 ,死亡率为 9…  相似文献   

4.
围产儿死亡率是反映社会医疗卫生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与产科质量密切相关。通过对广州市东山区 1994~ 1996年围产儿死亡原因进行统计分析 ,对影响围产儿死亡的高危因素 ,提出了干预措施。1 资料来源与方法资料来源于 1994~ 1996年东山区围产保健卡 ,3年中活产儿 112 2 4名 ,围产儿死亡 149例 ,其中 114例在本区 6家医院产科分娩 ,35例在东山区外其它 12家医院分娩。围产儿按围产儿 标准 ,资料统计分析采用χ2 检验。2 结果2 .1 死亡情况  3年围产儿总死亡率为 13.2‰ ,1994~1996年各年的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 14.2‰。 13.6‰、11.9…  相似文献   

5.
135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定我市新世纪围产期保健工作的重点 ,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我们将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1 2月的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 2月吴江市 2 0个乡镇 ,2 5所医疗单位的妇产科分娩的围产儿死亡 (包括死胎死产及新生儿死亡 )资料。1 .2 方法 按照围产期 标准计算 ,即孕满 2 8周至出生后 7天或出生体重≥ 1 0 0 0 g为准。2 结果2 .1 围产儿死亡情况 围产儿死亡共 1 35例 ,其中男 5 8例、女 77例。围产儿死亡率 8.2 2‰。围产儿死亡中死胎死产占 6…  相似文献   

6.
出生缺陷不仅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也严重影响人口素质和生命质量。本文通过对我区近 5年中出生的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的回顾和顺位分析 ,为妇幼保健工作提供资料和依据。1 对象1999年 1月 1日~ 2 0 0 3年 12月 31日 ,本区户口及外地来宁在我区居住 1年以上住院分娩的产妇 ,从怀孕 2 8周至产后 7天的围产儿 (包括活产、死胎、死产 ) ,共 12 0 4 1例。2 结果2 .1 出生缺陷发生率 近 5年共监测围产儿 12 0 4 1例 ,发生出生缺陷 85例 ,死亡 4 2例 ,7天内存活 4 3例 ;单发缺陷 6 2例 ,多发缺陷 2 3例 ;缺陷发生率7.0 6‰。2 .2 变化趋…  相似文献   

7.
58例围产儿死亡评审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了解三水区围产儿死亡原因及其相关因素 ,明确围产期保健的重点 ,制订正确的对策和相应的措施。方法 :以三级保健网为依托 ,依据本区 1999年 10月 1日~ 2 0 0 2年 9月 3 0日 ,11个镇按月上报的“妇幼卫生工作月报表”产妇 963 9例 ,出生数 9717例及围产儿死亡报告卡 ,围产儿死亡 79例 ,死亡率 8.1‰。评审方法 :按省卫生厅妇幼处要求的三个环节、四个方面十二表格评审方法进行评审。结果 :围产儿死亡 79例 ,实际评审 58例 (其余 2 1例因在外市医院或家中死亡未能评审 ) ,在评审的 58例围产儿死亡中 ,死胎 3 0例 ,占 51.7% ,死产 3例 ,占 5.2 % ,早期新生儿死亡 2 5例 ,占 43 .1% ,城区 2 9例 ,占 50 .0 % ,农村 2 9例 ,占 50 .0 %。围产儿死亡死因排位 ,前 3位分别为先天畸形、脐带因素、出生窒息。围产儿死亡第 1位影响因素是 :个人、家庭、居民团体的知识技能问题 19例 ,区、镇级医疗保健人员的知识技能问题 6例 ;第 2位影响因素是 :个人、家庭、居民团体的态度和镇医疗保健机构的资源、管理问题及区级医疗保健机构的资源问题。结论 :三水区围产儿死亡率为 8.1‰ ,较全省水平低。围产儿死亡死因排位 ,前 3位分别为先天畸形、脐带因素、出生窒息 ,与广东省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肺炎不  相似文献   

8.
连云港市1999~2000年围产儿死亡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途径,提高围产儿保健水平。方法 对连云港市4县、4区1999~2000年围产儿死亡个案报告卡进行审核,按围产期Ⅰ统计标准计算围产儿死亡率。结果 围产儿68 106例,死亡961例,死亡率为14.11%;961例围产儿死亡中,死胎占19.25%(185/961),死产占9.68%(93/961),7d内新生儿死亡71.07%(683/961);围产儿死亡死因前4位依次为早产、新生儿窒息、胎婴儿畸形、新生儿肺炎;围产儿死亡与分娩地点,961例围产儿死亡中死于乡级医院分娩的408例,占死亡总数的42.46%,其次县级医院占40.79%,产家及途中占3.33%,不明占1.66%。结论 必须提高围产期保健服务质量,及时纠正高危因素,提高产科质量,特别是基层医院产科质量,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2002年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围产儿死亡率是反映围产保健、产科质量和新生儿水平的重要指标。 2 0 0 2年起我省首次在 30个监测点对所有围产儿死亡进行监测和评审 ,拟进一步了解围产儿死亡原因 ,降低死亡率。本文就 2 0 0 2年浙江省围产儿死亡监测资料 ,作了死亡原因探讨 ,为浙江省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对象与方法1 对象  2 0 0 2年在 30个卫生监测点中各级各类医院分娩的围产儿 ,采用围产期Ⅰ标准。 30个监测点共有 4 4 1家医疗单位参与监测 ,共监测围产儿 14 76 6 8例 ,占去年全省围产儿总数的 4 0 70 %。2 方法 按省卫生厅 2 0 0 1…  相似文献   

10.
围产期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医疗卫生水平 ,也是评价围产期保健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现将金山区 1996~ 2 0 0 0年12 1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自金山区各级医院住院分娩的围产儿共 12 1例 ,其中死胎 5 9例 ,死产 12例 ,新生儿死亡 5 0例。男 65例 ,女5 6例 ;胎龄 <3 7周 5 5例 ,3 7~ 42周 61例 ,>42周 5例 ;出生体重 <2 5 0 0g者 5 7例 ,2 5 0 0~ 3 999g60例 ,≥ 40 0 0g4例1 .2 方法 按上海市围产儿死亡、出生缺陷登记表进行报告。2 结 果2 .1 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常丽梅  陈叙  洪莹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4):107-109
目的:分析及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以提高保健工作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按围产期Ⅰ标准,对我院1999~2003年间89例围产儿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89例,其中死胎56例,占62.92%;死产7例,占7.87%;新生儿死亡26例,占29.21%.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死因为早产.死胎中以脐带因素居多,其次为宫内感染;新生儿死亡以早产儿RDS及畸形为主.结论:加强孕期监护,预防早产,防止并发症发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流动人口的围产保健现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的围产保健现状。方法:对2001~2002年发生的围产儿死亡及院外分娩的产后出血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年共分娩围产儿2116例,死亡52例;本地分娩围产儿死亡率为8. 2‰,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率为28‰,两者有显著差异。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中,85. 71%未行系统产前检查;13例院外分娩的产后出血产妇均为流动人口。流动人口中不可避免的围产儿死亡率为8 .57‰,与北京市的平均水平相近;而到医院分娩可以避免大多数的产后出血。结论:流动人口的围产儿死亡率和致命性的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北京市的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缺乏围产期保健和临产后未到医院分娩。  相似文献   

13.
本文搜集在县级住院的高危孕产妇1 188例,对其高危因素及分娩时母、婴情况作了分析.动态因素在高危因素中占81%;孕次与高危程度成正比,P<0.005;助产、剖宫产率增高;高危程度愈高,产时发生胎儿窒息的程度愈重,P<0.01;围产儿死亡机会增多,死亡率为120.37‰;高危程度与围产儿死亡成正比,P<0.005.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围产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 ,明确围产期保健工作的重点 ,进一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对盐城市1999~ 2 0 0 0年围产儿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以 1999、2 0 0 0年常住盐城市 8县 1区的孕产妇所分娩的围产儿为统计对象。围产儿资料由各级医疗保健机构提供 ,死亡诊断医院填写围产儿死亡报告卡 ,县(区 )妇幼保健机构及时调查汇总上报 ,市妇幼保健院负责对资料进行质量控制。妊娠满 2 8周 (胎儿体重达到 10 0 0 g)至产后 7天所发生的死胎、死产及新生儿死亡为围产儿死亡。2 结果2 1 围产儿死亡率  1999年、2 0 0 0年全市围…  相似文献   

15.
1999~2001年成都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都市 1999~ 2 0 0 1年活产数为 2 16 0 0 9人 ,5岁以下儿童死亡总数为 35 0 1人 ,死亡率为 16 .2 1‰ ;婴儿死亡 2 5 78例 ,死亡率为 11.93‰ ;新生儿死亡 185 9例 ,死亡率为 8.6 1‰ ,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 72 .11%。围产儿死亡 2 0 5 6例 ,死亡率为 9.4 9‰ ,7d内新生儿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对产科临床涉及的妊娠与肺结核的相互影响、孕产妇预后、围产儿结局、产科的处理作分析及探讨。1 资料与分析1.1 一般情况  1990年 5月至 1999年 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 10 0 6 7例 ,其中妊娠合并肺结核13例 ,占 0 .13% ,初产妇 11例 ,经产妇 2例 ,年龄 2 3~ 36岁。 13例中活动性肺结核 9例 (其中死亡一例 ) ,占 6 9.2 % ,非活动性肺结核 4例 ,占 31.8% ,肺结核的诊断以结核中毒症状及痰检抗酸杆菌为依据。1.2 妊娠合并肺结核与围产儿结局 (见附表 )  附表 妊娠合并肺结核与围产儿结局肺结核类型例数流产早产宫内发育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围产儿死亡率与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变化情况和出生缺陷对围产儿死亡的影响。方法:调查对象为孕28周~产后7天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围产儿,调查围产儿死亡率与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结果:自2004年1月~2008年12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共出生围产儿16602例;出生缺陷儿308例,围产期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8.55‰;围产儿死亡237例,围产儿死亡率为14.28‰;在导致围产儿死亡的原因中,出生缺陷呈逐渐上升趋势,平均为46.41%。结论:出生缺陷在死亡围产儿中的比例逐年上升,成为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影响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及围产保健工作重点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为了解铜陵市围产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 ,对铜陵市 1995~ 1999年 16 9例围产儿死亡材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显示围产儿死亡原因依次为先天畸形、新生儿疾病、母亲因素。其中 6 8例为可以避免死亡和创造条件可以避免死亡 ,占围产儿死亡总数的 40 .2 4%。提示要加强围产期保健 ,改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9.
头位阴道分娩的助产方法有胎头吸引术、产钳术 ,我院近几年来试用模拟宫缩加压助产 ,发现某操作简单 ,助产快捷 ,对母儿影响较小 ,现收集资料对三种助产方法作一比较 ,以探讨其实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自 1 995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于我院住院分娩产妇 2 738例 ,头位阴道分娩的产妇共1 782例 ,行阴道助产 1 1 6例 ,助产率 6 5 % 【1】,其中低位产钳 4 3例 (37% ) ,胎头吸引助产 2 6例 ,占2 2 4 % ,模拟宫缩助产 4 7例 ,占 4 0 5 %。经阴道助产产妇年龄 2 5— 30岁 ,均为足月初产 ,新生儿体重估计为 30 0 0— 35 0 0g ,…  相似文献   

20.
提高人口素质是落实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基本保障 ,先天性出生缺陷是影响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 ,亦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报告 1995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在本区分娩的 172 95例围产儿中发生的 117例出生缺陷原因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  1995年 1月 1日至 1999年 12月 3 1日在本区 4所医院分娩的围产儿共 172 95例。1.2 方法 按上海市出生缺陷规定项目分类 ,根据历年上海市妇婴卫生工作报表及围产儿死亡、出生缺陷个案登记表进行分析。2 结果在 172 95例围产儿中出生缺陷共 117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