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9岁,因间歇性鼻阻,流粘涕4年,加重2周以“左侧上颌窦炎”于2002年7月8日入院。体查:鼻粘膜慢性充血,双下鼻甲饱满,1%麻黄素收缩效果好,左侧中鼻道有少许黄色分泌物,左上颌窦区压痛(+),鼻窦CT提示:左侧上颌窦粘膜增厚,窦腔内见一不完全性骨性分隔,隔后见一约2.5cm×2.5cm大小圆形软组织影,边缘光滑,CT值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牙源性上颌窦炎的 MSCT 影像资料,提高对该病 CT 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临床及病理检查证实的牙源性上颌窦炎患者的 CT 影像资料,总结其影像特征。结果 CT 能够显示上颌窦腔病变、牙槽突骨质改变、牙及牙根周围间隙情况。12例均有上颌窦密度增高,11例有根周间隙增宽及上颌骨牙槽突的骨质缺损。1例为含牙囊肿继发感染,1例为根尖囊肿继发感染。结论牙源性性上颌窦炎有其特殊 CT 表现特征,抓住这些特征,明确上颌窦炎的这一特殊类型对临床进一步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马春元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3,(11):1291-1293
牙源性上颌窦炎约占全部上颌窦炎的10%左右,虽然比例不大,但临床上关于牙源性上领窦炎的诊断、治疗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临床主要表现在鼻部症状或牙痛,易误诊,处理不当会造成治疗不彻底,炎症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及经济负担。现对25例牙源性上领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牙源性上颌窦炎是临床少见病,我科于(1986—1990)5年内收治7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一)临床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24岁—57岁,病因:龋齿病5例、牙周病1例,拔牙损伤1例,病程3个月—32年; (二)检查所见:经临床摄片上颌实穿刺及口腔检查,7例病人均为慢性炎变,窦腔内有脓汁者3例。瘘道位置多在2—4上列磨牙处。 (三)手术方法:常规实行上颌窦根治术,瘘道处 相似文献
6.
7.
8.
《中国医药指南》2018,(2)
目的探讨牙源性上颌窦炎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和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76例牙源性上颌窦炎患者作为手术对象,依据手术方式的差异加以分组,实验组39例,采用鼻内镜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对照组37例,采用传统柯陆式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个月后的疗效、Lund-Kennedy评分、拔牙率和2年内的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治疗上颌窦炎总有效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78.38%)(P<0.05);实验组拔牙率(20.51%)显著高于对照组(35.14%)(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实验组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2.35±1.1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94±1.62)分(P<0.05)。结论鼻内镜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更为适用于牙源性上颌窦炎的治疗,可较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有较低的拔牙率,同时2年内无复发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牙源性上颌窦炎的护理要点。方法 通过对17例慢性牙源性上颌窦炎患者,制定不同的个性化护理方案,按照预案认真做好各项护理工作,留置胶管每天行窦腔灌洗。结果 17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 良好的心理护理、必要的术前准备和实施个性化护理方案,认真做好窦腔冲洗,加强口腔护理对手术成功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窥镜治疗慢性牙源性上颌窦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慢性牙源性上颌窦炎患者,均采用经鼻内窥镜下联合进路中鼻道上颌窦造口,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均无面颊肿胀、面颊麻木、上牙槽酸痛等症状,全组病例拔牙率为34.4%(11/32),9例经根管治疗的牙齿保存良好;随访3年未见复发。结论:鼻内窥镜手术能最大限度减少上颌窦黏膜及骨质的损伤,利于术后恢复,在保留鼻窦正常生理功能、保存牙齿及减少复发率等方面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牙源性上颌窦炎是指牙齿相关因素引起的上颌窦炎,约占所有上颌窦炎的10%[1]。患者多因鼻塞、鼻漏,其中鼻涕有恶臭味,部分伴有头痛,面颊部疼痛等就诊于耳鼻喉科。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牙源性上颌赛炎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收治的39例矛源性上颌赛炎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1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而另外18例患者采用进路鼻道上颌窦造口术结合鼻内镜进行治疗。并对2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21例采用传统手术患者均不同程度出现上牙槽酸痛、面颊麻木、面颊肿胀等症状。而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8例患者未有类似症状。结论鼻内镜微创手术的疗效优于传统手术,具体表现在降低复发率、保存牙齿、使鼻窦正常生理功能得到保留、有助于手术后恢复、最大程度降低了上颌窦骨质以及黏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14.
女,35岁,工人。因间歇性流臭脓鼻涕伴右侧面部肿胀4月来院就诊。检查:右面颊部肿胀,牙列整齐,无龋齿,无叩击痛,4321龈颊沟上缘可触及2×3cm骨性隆起,压之呈乒乓球感,穿刺抽出恶臭味灰白色脓液8ml,鼻腔未见畸形、新生物及脓液积聚。拟诊:球颌囊肿伴感染。于1996年11月1日日行囊肿摘除术,术中见隆起前壁骨质即为上顿窦前壁,未见包膜,窦内见灰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
<正>上颌窦位于上颌骨体内,位于鼻腔和口腔之间,上颌后牙牙根有时和上颌窦底之间只覆有一层非常薄的骨板,有时牙根甚至突入上颌窦内,此时牙根仅以黏膜与窦腔相隔,与上颌牙齿关系最密切的主要是上颌窦底壁。牙源性上颌窦炎(odontogenic maxillary sinusitis,OMS)是由上颌后牙疼痛、牙源性感染和牙科手术等引起,多为单侧上颌窦炎、伴有鼻腔异味或有异常分泌物流出,且对传统上颌窦炎症治疗无效的一类疾病~([1])。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由于其放射剂量小、分辨率高、可提供三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58岁,农民,已婚,内蒙古自治区人,住院号37672号。1964年9月30日入院。一年前两侧鼻腔开始堵塞。同时流淡黄色大量浓性分泌物,嗅觉完全丧失,头痛头闷,鼻音重。以后头痛日渐加重,多位于两颞侧及枕部,上午加剧。午后渐轻。住院前10个月曾用生姜蘸蜂蜜塞进鼻腔内,后改用皂夹粉末吹入鼻腔,除引起喷嚏及头痛外无其它效果。近半年来每隔10—15天就有“羊脑子”样物从嘴吐出,鼻腔内常流血性鼻涕。近十多天头痛加剧,彻夜不眠,并感鼻部跳疼,食欲锐减。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总结霉菌性上颌窦炎的治疗经验.方法 对42例霉菌性上颌窦炎,在鼻内窥镜下切除钩突及肉息,扩大上颌窦炎自然开口,在病变侧切开齿龈沟粘膜及粘骨膜,暴露尖牙窝,钻孔并用咬骨钳扩大,在鼻内窥镜下用吸引切割器消除病灶.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1年,疗效较好.结论 采用经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加尖牙窝切开粘骨钻孔扩大的双径人手术,彻底消除病变,对患者创伤轻,痛苦小,鼻窦功能保全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上颌窦内灌注环丙沙星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上颌窦灌注给药,治疗组50例(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32±s9a),用环丙沙星10mL(20mg),隔3d1次,×5次;对照组50例(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32±10a),用庆大霉素1mL(4万U),隔3d1次,连续5次。结果:总显效率分别为97%和8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颌窦内灌注环丙沙星治疗上颌窦炎途径好、疗效高、疗程短 相似文献
20.
上颌窦内灌注环丙沙星治疗慢性上颌窦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上颌窦内灌注环丙沙星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上颌窦灌注给药,治疗组50例(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32±s9a)用环丙沙星10mL(20mg)隔3d1次,×5次,对照组50例(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32±10a),用庆大霉素1mL(4万U)隔3d1次,连续5次,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97%和84%,结论;上颌窦内灌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颌窦内灌注环丙沙星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