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0~6岁听力正常儿童不同年龄段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tone burst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tb-ABR)反应阈及波Ⅴ潜伏期,评价tb-ABR在0~6岁儿童听力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将120例0~6岁听力正常儿童根据年龄分为A(0~岁)、B(1~岁)、C(3~6岁)组,每组各40例,进行tb-ABR及行为听阈测试,比较不同年龄段的tb-ABR反应阈和波Ⅴ潜伏期的差异及tb-ABR反应阈与行为听阈的相关性。结果在1、2、4kHz,各组tb-ABR反应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0.5kHz,B组tb-ABR反应阈为46.3±11.5dB nHL,较A组(40.7±13.6dB nHL)和C组(35.6±9.2dB nH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各频率反应阈与行为听阈相关性均较A、C组低,其中在0.5kHz相关性最低;各组内tb-ABR反应阈与行为听阈的相关性均随刺激声频率升高而越好,各组tb-ABR波Ⅴ潜伏期均随刺激声频率增高而缩短,同一刺激频率下波Ⅴ潜伏期及I-V波间期随年龄增加逐渐缩短。结论 0~6岁听力正常儿童tb-ABR反应阈与行为听阈均有良好相关性,但其低频的准确性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短音诱发听性脑干反应的特性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了解短音(tone pip)诱发的听性脑干反应(TP-ABR)的特征及其各频率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的关系。方法 对正常听力青年人30耳分别采用短声(click)、短音(0.5、1、2、4、6、8kHz)测试,记录各自不同强度下ABR的波形,观察V波潜伏期的改变。结果 tone pip与常规click声诱发的ABR极为相似,均有很高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ABR反应阈均较其主观听阈高,尤其是频率越低,反应阈越高,低频个体差异较大;随频率(0.5-8kHz)和强度(40-120dB peSPL)增加Ⅰ波Ⅴ潜伏期递减;各频率的反应阈与音听阈均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 短音刺激记录的TP-ABR具有频率特性,其反应阈在相应频率的客观听力评估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短音诱发的听性脑干反应与纯音听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健康青年人20耳分别采用短声及0.5k,1k,2k,4kHz短音测试ABR反应阈及潜伏期,并与其主观听阈及纯音阈作比较。发现短声,短音2k,4kHz反应阈与主观听阈非常接近,亦与纯音2k,4kHz的听阈均值接近,表明短声主要反映听阈2k-4kHz频率范围。刺激声包络上升时间与Ⅲ,Ⅴ波的潜伏期间呈正相关关系,尤以V波显著。结果表明,短音刺激记录ABR具有频率特性,与纯音听阈测试及短音主观听阈有相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常新生儿和婴儿的短音听性脑干反应和听觉稳态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听力正常婴儿短音听性脑干反应(tone-pip ABR)和听觉稳态反应(auditorysteady state response,ASSR)反应阈的正常参考值,研究其听觉发育的生物学规律,并比较两种听力检测技术的频率特性.方法 选取0~6月龄听力正常婴儿80例(160耳),按月龄分为四组:新生儿组、42 d组、3月龄组和6月龄组,每组20例(40耳),男女例数均等,分别记录其短声ABR的潜伏期及在0.25、0.5、1、2、4、8 kHz频率范围内tone-pip ABR和ASSR的反应阈.结果 在70 dB正常听力级短声刺激下,短声ABRⅠ、Ⅲ、Ⅴ波潜伏期、Ⅰ~Ⅲ、Ⅲ~Ⅴ、Ⅰ~Ⅴ波间期随月龄增加逐渐缩短,波Ⅰ于42 d前、波Ⅲ于3个月前发育变化显著.tone-pip ABR波形与短声ABR相似,Ⅰ、Ⅲ、Ⅴ波潜伏期随频率增加逐渐缩短,波形分化逐渐清晰.不同频率、不同月龄tone-pip ABR和ASSR反应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除0.25 kHz外,其余频率tone-pip ABR反应阈均低于ASSR.不同月龄tone-pip ABR和ASSR听力曲线形状相似.结论 0~6月正常婴儿tone-pip ABR的潜伏期和波间期随月龄增加逐渐缩短,而反应阈无明显变化.tone-pip ABR和ASSR均有稳定的频率特异性,tone-pip ABR反应阈低于ASSR,可能更接近主观纯音听阈.  相似文献   

5.
气骨导短音ABR在听力正常成年人中的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耳科正常成年人气导和骨导短音诱发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 stem response,ABR)的特点,探讨短音AB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的关系及骨导短音ABR对于鉴别听力损失类型的作用.方法 对耳科正常成年人(20例,男/女=10/10)应用SmartEP听觉诱发电位仪记录受试者短音气导和骨导ABR.结果 气导0.5 kHz、1 kHz、2 kHz、4 kHz短音诱发的ABR反应阈分别为(24.8±7.3)dB nHL、(16.1±6.5)dB nHL、(13.5±5.5)dB nHL、(11.9±5.8)dB nHL,分别较对应频率气导纯音听阈高(19.5±9.3)dB、(13.4±6.6)dB、(12.2±6.0)dB、(12.2±7.2)dB,骨导0.5 kHz、1 kHz、2 kHz、4 kHz短音诱发的ABR反应阈为(28.4±9.2)dB nHL、(19.0±7.4)dB nHL、(15.1±7.7)dB nHL、(13.6±6.4)dB nHL,分别较对应频率骨导纯音听阈高(32.0 10.3)dB、(19.4±10.0)dB、(14.2±8.2)dB、(16.1±6.9)dB.各频率气导与骨导短音ABR反应阈无显著性差异.短音ABR的波形与短声ABR相似,随刺激声频率降低,Ⅰ、Ⅲ波引出率降低.短音ABR各波潜伏期均较短声长,且随频率降低,各波潜伏期延长.反应阈强度骨导短音ABR的Ⅴ波潜伏期比气导短音Ⅴ波潜伏期长,其中0.5 kHz和1 kHz该差异具显著性.结论 短音ABR的反应阈可以用于预测纯音听阈,骨导短音ABR的反应阈及短音ABR反应阈的气骨导差有助于鉴别听力损失的类型.  相似文献   

6.
多频听性稳态反应评估听力正常青年人纯音听阈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多频听性稳态反应(multipleauditorysteadystateresponse ,MASSR)评估听力正常青年人纯音听阈的可靠性。方法 对2 8名( 5 6耳)听力正常青年人进行MASSR及纯音听阈检查,记录0 .5、1、2、4kHz反应阈及行为听阈,比较二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MASSR反应阈左右耳间无显著性差异;各频率间MASSR反应阈比较,0 .5kHz较其他各频率有显著性差异(P <0 .0 0 1) ,1、2、4kHz三个频率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MASS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在0 .5、1、2、4kHz相关系数分别为0 .71、0 .83、0 .86、0 .87。结论 MASS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间有较好的相关性,MASSR可用于评估纯音听阈  相似文献   

7.
分析感音神经神经性聋512耳的0.5k、1k、2k和4kHz纯音听阈级与短声诱发ABRⅠ、Ⅴ波潜伏期的关系,结果表明,各频率的有效刺激级(ECL)与Ⅰ、Ⅴ波潜伏期均有很好的相关性。与正常耳比较。显示感音神经性聋耳在能引出ABR时,就有重振现象。4kHz纯音主观听阈大于50dBHTL的感音性听力减退耳,ABR波Ⅴ潜伏期比同一有效刺激级的正常组短,Ⅰ-Ⅴ波间期与正常组一致。  相似文献   

8.
正常新生儿听性脑干反应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分析新生儿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s,ABR)的基本特征,为国内开展新生儿ABR检测及听力筛选提供依据。方法 对80名正常新生儿(160耳)的ABR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并与正常听力青年人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30dBpeSPL强度短声刺激下,正常新生儿波Ⅰ、波Ⅲ、波Ⅴ的检出率均为100%。波Ⅴ反应阈为61.94±6.87dBpeSPL,显著高于正常听力青年人。新生儿波潜伏期和波间期均较正常听力青年人延长,波间期Ⅲ-Ⅴ/Ⅰ-Ⅲ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听力青年人。结论 70dBpeSPL短声是较为适宜的新生儿ABR听力筛选的声刺激;性别及左、右耳差异不影响新生儿ABR筛选;新生儿听觉通路存在一个不断完善的成熟过程,但其脑干上、下部的发育并不是完全同步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频听性稳态反应(MASSR)评估听力正常青年人骨导纯音听阈的可能性,旨在观察听力正常青年人骨导多频听觉稳态反应(ASSR)测试的正常值特点,进一步探讨骨导ASSR的反应阈与骨导纯音听阈的相关性,为临床上对不能配合做纯音测听的患者行听力评估时提供客观参考。方法 对20例(男10例、女10例)听力正常青年人进行骨导ASSR 及骨导纯音听阈检查,记录0.5、1.0、2.0、4.0kHz反应阈及行为听阈,比较二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骨导ASSR 反应阈男组、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频率间骨导ASSR 反应阈比较,4.0kHz较其它各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5、1.0、2.0kHz三个频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导ASSR 反应阈与骨导纯音听阈在0.5、1.0、2.0、4.0kHz四个频率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91、0.26、0.29。结论 骨导ASSR反应阈与骨导纯音听阈间只有在0.5、1.0kHz时有较好的相关性,高频的骨导ASSR与骨导纯音听阈差异性比较大,因此目前还不能广泛用于临床评估高频骨导纯音听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正常听力青年人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单频刺激与多频刺激所记录到的反应阈,比较在4个测试频率得到的两种反应阈是否有差异。方法 分别对30例听力正常的年轻人进行纯音测听、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多频刺激和单频刺激测试,记录0.5k、1k、2k、4 kHz的测试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听力正常青年人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单频刺激与多频刺激的反应阈除0.5kHz处有显著差异(p<0.001)外,1k、2k、4 kHz三个频率均无显著差异,两种刺激方式下得到的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的差距在15~25dB。结论 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有较好的频率特性,可用来预测纯音听力图,临床应用时在0.5kHz处用单频刺激获得的阈值比多频刺激更接近纯音听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