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钠多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金纳多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 ,对 1995年 5月~1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南宁  5 30 0 2 1)1997年 2月应用两种方法治疗突发性聋患者 6 0例 ( 6 3耳 )进行了分析比较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突聋患者 6 0例 ,均符合 1997年中华耳鼻咽喉科学会及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制定的突聋诊断标准。金纳多组 2 9例 ( 30耳 ) ,男 15例 ,女 14例 ,年龄 2 0~ 6 9岁 ,病程 0 .5~ 40天 ,其中伴耳鸣 2 4例 ,伴眩晕 10例 ;对照组 31例( 33耳 ) ,男 16例 ,女 15例 ,年龄 2 3~ 79岁 ,病程 0 .5~ 30天 ,其中伴…  相似文献   

2.
蝮蛇抗栓酶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突发性聋为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我科于1996年~1998年应用蝮蛇抗栓酶(大连司威特制药有限公司)治疗突聋42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经确诊为突聋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蝮蛇抗栓酶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常规扩血管治疗组(简称对照组)。治疗组42例,男29例(32耳),女13例(15耳);年龄24~64岁,平均42.4岁;病程2~24天,平均10.8天;病前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者6例,耳聋伴眩晕者10例,纯音听阈测定以 5个频率(0.25、0…  相似文献   

3.
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突聋)是耳科常见急症,患者听力通常在72 h内下降到最低点。主要症状为听力下降,可伴耳鸣、眩晕。多数病例单耳发病,治疗上主要应用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神经营养药物、抗凝药物、糖皮质激素等。近年来多结合高压氧治疗。现将我科2003年7月~2006年6月收治的118例突聋患者的治疗进行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科2003年7月~2006年6月收治突聋患者118例,男75例,女43例;年龄12~73岁,平均42岁,均为单耳发病。发病1 d就诊者19例,1周内就诊者55例,1周以上者63例。以耳聋为首发症状者68例,以眩晕为首发症状者24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儿童突发性聋(简称突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6年10月确诊并治疗的23例(25耳)儿童突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耳别、就诊时间、病毒感染史、就诊时言语频率气导纯音听阈及听阈曲线类型、是否伴有耳鸣、眩晕、耳闷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同期住院治疗的202例(219耳)成人突聋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本组儿童突聋患者占同期所有突聋患者的10.2%(23/225);儿童突聋患者就诊时平均听阈(87.7±16.1 dB HL)、全聋型比例(72.0%)、眩晕伴发率(52.2%)及病毒感染率(17.4%)均高于成人(分别为72.5±24.7 dB HL、44.7%、29.2%、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儿童突聋患者与成人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2.0%、46.6%,痊愈率分别为4.0%、14.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组儿童突聋患者就诊时听力损失较重且常伴有耳鸣及眩晕,其听阈曲线以全聋型为主;疗效与成人突聋患者相当.  相似文献   

5.
糖皮质激素治疗青少年突发性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发性聋 (突聋 )病因尚未完全清楚 ,现认为与病毒感染、血液循环障碍等有关 ,而青少年患者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可能性较大〔1〕,临床上多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了解其疗效 ,现将我院 1 995年以来收治的 49例 ( 61耳 )青少年突聋患者报告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49例 ( 61耳 )均符合中华耳鼻咽喉科学会制定的突聋诊断依据。其中男 36例 ( 4 5耳 ) ,女 1 3例( 1 6耳 ) ,年龄 1 1~ 2 5岁 ,平均 1 8.9岁。发病至初诊时间 1~ 2 3d ,≤ 7d就诊者 37例 ( 4 7耳 )。伴眩晕1 5例 ( 30 .6% ) ,耳鸣 5 4耳 ( 88.5 % )。初诊时纯音听…  相似文献   

6.
突发性聋的听力图型与听力转归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突发性聋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之一 ,其病因、治疗及疗效等均有不少报道。本文总结分析了 15 9例 16 0耳突发性聋患者 ,仅就其不同听力图形与听力转归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寻求以听力图型作为听力转归预测的可能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 1 病例资料 :按 1997年中华耳鼻咽喉科学会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颁布的标准确诊为突聋的患者 15 9例 ,男 98例 ,女 6 1例 ,共 16 0耳 ,右 71耳 ,左 89耳 ,年龄 8~ 78岁 ,平均 40 .84岁。治疗主要以高压氧 ,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川芎嗪静脉滴注 ,辅助维生素B1、B12 肌注 ,或者口服维生素B1等…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素脂微球制剂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前列腺素脂微球制剂(lipo PGEI)对29例突发性聋患者进行治疗,并与应用能量合剂组进行对比观察,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符合1997年中华耳鼻咽喉科学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颁布的突发性聋诊断依据和分级标准的突聋患者59例,随机分成二组:治疗组29例(31耳),男17例,女12例,年龄22~68岁,平均48.7岁,发病到开始用药时间2天~2个月,平均10.8天,伴眩晕者12例;对照组30例(33耳),男16例,女14例,年龄19~70…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老年突发性聋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6例突发性聋患者依据住院时实际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64例64耳,其中单纯突聋组21例,突聋伴合并症组43例)和对照组(年龄<60岁,62例62耳),治疗前老年组平均听阈54.34±15.88 dB HL,对照组平均听阈53.81±14.43 dB HL,两组患者均采用金纳多30 ml静脉滴注,1次/天,治疗10天后复查听力,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老年组总有效率为59.38%,对照组为75.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P<0.05)。老年组中单纯突聋组总有效率80.95%,突聋伴合并症组总有效率为4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突发性聋患者预后较差,与老年人血粘度增加及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导致微循环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继发于突发性聋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特征与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7年1月在我科诊疗的30例继发于突发性聋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例资料。结果在30例突发性聋合并BPPV患者中,女19例,男11例;年龄16~83岁,平均52岁;听力曲线呈全聋型、平坦型和中频下降型者分别有23例、5例和2例;BPPV中后半规管BPPV占25例,水平半规管BPPV 4例,多半规管BPPV 1例;突聋与BPPV多发生于同一侧(29例)。手法复位治疗后2周和1个月其总有效率分别为60%和73%。结论突发性聋合并BPPV患者其耳聋多呈全聋型,BPPV多为累及后半规管者,突聋与BPPV多发生于同一侧,通过手法复位治疗多数BPPV可获缓解,但其疗效不及原发性BPPV。  相似文献   

10.
伴或不伴眩晕的突聋疗效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突发性聋 (突聋 )是否伴眩晕 ,对其预后的影响文献中报道不一。本文报告 1986年 7月~ 1997年 7月我科收治的发病 2周内的突聋患者 92例 ,分析伴或不伴眩晕的两类突聋患者经高压氧加常规药物综合治疗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92例突聋患者中男性 6 4例 ,女性 2 8例。男性中伴眩晕 2 1例 ,女性中伴眩晕 12例。发病 1周内入院5 8例 ,伴眩晕 2 5例 ,无眩晕 33例。发病第 2周人院 34例 ,伴眩晕 8例 ,无眩晕 2 6例。 92例患者均符合 1996年上海会议制定的突发性聋的诊断标准。92例均经颅神经检查及头颅内听道影像检查无异常 ,纯音听…  相似文献   

11.
以突发性耳聋为主诉的听神经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部分听神经痛早期症状是侧渐进性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但有部分病例以突发性聋(突聋)形式发病,因此其中大部分易被误诊为突聋而误治。本文通过分析日本爱媛大学医学部和我院自1980年以来以突聋为主诉的听神经瘤的临床检查资料,探讨从突聋病例中筛选出听神经瘤的有效手段,以提高听神经瘤早期确诊率。1资料与方法l·1临床资料瘤体直径<1.0cm的听神经痛48例(48耳),其中以突聋为主诉的11例(其中我院2例),占22.9%(11/48)。11例中男6例,女5例;年龄28~72岁;右侧7例,左侧4例。l·2检查方法1·2.l影像学检查:单纯内耳道…  相似文献   

12.
突发性聋1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收治的突发性聋(突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1985年1月~1997年9月所收治了125例(13耳)突聋患者,其中男66例,女59例,左侧对耳,右侧42耳,双侧门例(24耳);年龄为6~74岁,平均42.8岁。所有病例均采用综合治疗,即用扩血管、营养神经药物及能量合剂等。发病在1周内者加激素治疗,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加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治疗,88例并用高压氧治疗。在上述病例中,对发病季节、年龄、发病无数、听力损失程度和频率分布情况、伴随症状等和疗效进行统计分析。听力损失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伴和不伴眩晕突聋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08~2010年收治并随诊1年后的突聋病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不伴眩晕突聋患者43例,伴眩晕突聋患者5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能量合剂及银杏叶提取物静脉滴注,1次/天;甲钴胺注射液0.5mg、地塞米松15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1次/天,连用3天,若有效再用2天后停用激素;巴曲酶5B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隔日一次,用3次,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伴眩晕突聋组平均纯音听阈(58.43±19.31dB HL)与不伴眩晕组(58.64±20.81dB H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伴眩晕突聋组的平均听阈(36.03±20.85dB HL)明显低于伴眩晕突聋组(40.12±22.21dB HL)(P<0.05)。伴眩晕突聋组总有效率为66.04%(35/53),不伴眩晕突聋组总有效率为55.81%(24/4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一年,不伴眩晕突聋组和伴眩晕突聋组都有所好转,两组总好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患者中,伴和不伴眩晕突聋者总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伴眩晕突聋组听阈下降不如不伴眩晕组。  相似文献   

14.
突发性聋目前尚无一种特效的治疗方法.80年代初国外出现一种迥然不同的改善末梢循环的方法——东菱克栓酶(DF-521)脱纤维蛋白原疗法,我们自1995年应用DF-521治疗突发性聋30例,并与尿激酶治疗组进行双盲对照比较,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选自我院1995年10月~1996年12月住院治疗的突发性聋患者60例.年龄21~60岁,男性39例,女性21例,均为单耳发病.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1.2 方法:1.2.1 突聋的诊断标准及疗效判定标准均参照1997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颁布的标准.1.2.2 治疗方法:试验组用DF一5215个单位加入生理盐水250 ml内静脉滴注,首次加倍,隔日一次,5次为一疗程.对照组:尿激前6000单位加入生理盐水500 ml内激脉滴注、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在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应反复检查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  相似文献   

15.
108例突聋预后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108例突聋预后多因素分析谢南屏,陈平雁突聋是耳科的一种常见病,国内外学者对此病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对108例突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多元逐步判别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探讨影响听力恢复的主要因素。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对1984年元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双耳先后发病突发性聋(突聋)患者的临床特点,提出可能的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9例双耳先后发病(间隔时间>3 d)突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史、患耳侧别、听阈曲线类型、听力损失程度、发病时间、双耳发病的间隔时间及治疗效果,总结其临床特点,并与同期收治的单侧突聋患者比较。结果 19例双耳先后发病的突聋患者中,先发耳听阈曲线为全聋型10例(52.6%)、平坦型8例(42.1%)、高频下降型1例(5.3%),听力下降以重度和极重度聋为主;后发耳听阈曲线为平坦型15例(78.9%)、全聋型3例(15.8%)、低频下降型1例(5.3%),听力下降以中度和重度聋为主。双耳先后发病组平均年龄高于单侧发病组,治疗后有效率低于单侧发病组(P<0.05)。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组出现对侧突聋的比例(56.5%,13/23)高于无慢性病史组(2.8%,6/214)(P<0.05)。结论先发耳听阈曲线为平坦型或全聋型者、听力损失程度为重度或极重度者,且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影响血流动力学的慢性疾病史的高龄单侧突聋患者,对侧耳再发突聋的可能性较大;降脂、降压、控制血糖等治疗可能有利于预防对侧耳再发突聋。  相似文献   

17.
突发性聋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进行突发性聋(以下简称突聋)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2006年收治突聋患者332例的临床资料:对1980年至2006年我院耳鼻喉科突聋住院人数和耳鼻喉科总住院人数进行了统计。结果332例突聋中,男164例,占49.3%;女168例,占50.6%。发病年龄以41-50岁最多(89例)。右耳患病144例,左耳患病157例,双耳间隔50天至5年相继发生突聋者31例。听力下降前后出现耳鸣者295例,占88.9%,以低调、持续性耳鸣为主。有耳闷者111例,占33.4%。按职业分类:白领127例,蓝领101例,退休或无业居家者80例,学生22例,儿童2例。发病诱因:无明显诱因者78.3%,有感冒病史者10.5%,有劳累、压力大、情绪波动因素者9.3%,有其他因素者1.8%。根据突聋是否伴有头晕或眩晕将其分为三类:单纯表现为听力减退者179例(占53.9%),伴发头晕者59例(占17.8%),伴有眩晕者94例(占28.3%)。332例中伴发高血压病、冠心病和/或糖尿病者62人(占18.7%);其中160例检查了血脂,查出血脂异常者92人(占57.5%),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分析我院1980年至2006年突聋患者住院人数占耳鼻喉科总住院人数的构成比发现:80年代构成比为1.69%,90年代为3.31%,2000年后为4.6%,三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332例突聋中男女发病构成和左右耳患病构成基本相同。以中、青年为高发人群。男性患病与职业有明显相关性,即白领比蓝领和居家者更易患突聋;女性患病与职业无明显相关性。精神压力大、过于劳累的人员易患突聋。突聋中单纯表现为听力减退的病人数多于伴有眩晕者,伴有眩晕者又多于伴有头昏者。其最常见的伴发病症为血脂代谢紊乱,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近26年来我院突聋住院人数逐渐增多,提示突聋发病有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18.
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突发性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列腺素 E1脂微球载体制剂 ( Lipo PGE1,商品名为凯时注射液 )以往主要用于治疗血管闭塞性病变。根据突发性耳聋 (突聋 )发病的微循环障碍学说 ,国外有人将其用于突聋患者的治疗 ,疗效满意。为进一步观察 PGE1治疗突聋的效果 ,现将我们经治的 33例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选择按照 1 997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突发性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标准〔1〕,收治突聋患者 65例( 68耳 ) ,男 42例 ,女 2 3例 ;年龄 2 0~ 65岁 ,平均45.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均少于 1 0 d,0 .2 5~ 4k Hz…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影响突聋疗效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本科突聋病例102例(107耳),建立数据库,进行年龄等相关因素的单因素统计分析.结果 突聋的预后与患者年龄、听力曲线、听力损失程度等有统计学意义;其预后与性别、是否伴有耳鸣、是否伴有眩晕及是否1周内就诊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 患者年龄、听力损失程度与突聋预后呈负相关,低频及平坦型的听力曲线预后好于高频或全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分析突发性聋(突聋)发病与季节、月份、月亮盈亏、太阳黑子以及大气温度变化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2006年住院治疗的突聋患者发病的具体时间,并对近30年我院突聋住院人数占耳鼻喉科总住院人数的平均构成比与近56年西安市年平均气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32例突聋中,春季发病66例,夏季发病94例,秋季发病86例,冬季发病87例;9月和8月突聋发病人数最多,5月和10月突聋发病人数最少.农历初一与农历15日突聋发病人数明显多于农历28日和29日的发病人数.农历初一至十五突聋发病185例,农历十六至三十日发病147例,即月亮由新月到满月的突聋发病人数构成比多于月亮由满月到残月的突聋发病人数构成比.近30年太阳黑子爆发高发年是1989年和2000年,太阳黑子爆发低谷年为1996年,这3年我院突聋住院人数占耳鼻喉科总住院人数的构成比分别为1.99%、5.01%和4.23%.与所在年代的我院突聋住院人数占耳鼻喉科总住院人数的平均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发现近30年突聋住院病人占我院耳鼻喉科住院人数构成比有逐渐增多趋势,其中上世纪80年代构成比为1.69%、90年代为3.31%、2000年-2009年为4.38%,不同时期突聋住院人数的构成比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近30年西安市的年平均气温明显升高,突聋发病与平均气温升高可能存在一定关系.结论 突聋发病在一年四季中以夏季发病人数最多,9月和8月是突聋发病高发期.月亮圆缺变化可能对突聋发病有一定影响,太阳黑子爆发与突聋发病无明显相关.近30年突聋发病有逐渐增多趋势,可能与CO2排放增加和温室效应导致的大气平均温度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