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卒中位置、次数、病灶个数的关系.方法 选择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在患者发病2周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进行评分,分为卒中后抑郁组(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和非PSD组.计算PSD的发生率,并比较2组患者的脑卒中的发病次数、发病部位,了解卒中位置与PSD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PSD总的发生率为38.3%,其中轻度抑郁12例(26.09%),中度抑郁为24例(52.17%),重度抑郁10例(21.74%);卒中次数越多、卒中病灶个数越多,越容易发生PSD(P<0.05);从卒中位置来看,抑郁组和无抑郁组的卒中位置左侧明显高于右侧和双侧;多病灶患者PSD的临床发病率要高于单病灶患者.结论 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卒中位置有关,与卒中次数、病灶个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的脑损伤部位与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438例脑卒中患者,全部通过临床症状及MRI检查对病灶定位,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卒中患者进行抑郁评分,分析PSD与卒中部位的关系。结果:162例脑卒中患者合并PSD,总患病率为43.2%;其中女性患者PSD的患病率为54.80%,男性患者的患病率为32.8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9,P<0.05);多发性、左侧病灶、额叶、颞叶及基底节区非腔梗性卒中患者PSD患病率较高。结论:PSD发生与年龄、文化程度及卒中类型无关,而与性别及卒中部位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及几种相关因素对卒中后抑郁发生的影响.方法:对入选297例卒中患者,观察其卒中后抑郁发病率,并从性别、年龄、不同家庭背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积分情况对两组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SD发生率为38.05%,女性、家庭支持差、ADL积分低均有高PSD发生率.结论:性别、不同家庭背景及ADL积分均为影响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系统评价首次卒中患者卒中部位与卒中后抑郁(PSD)的关系.方法 检索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PubMed、ISI Web of Science、Ovid全文数据库、Elsevier Science Direct等国内外数据库1980年1月至2016年3月发表的卒中部位与PSD相关性的研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合并分析.结果 共纳入14项研究,1 952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首次卒中患者卒中部位与PSD的发生无直接相关性[随机效应模型,95%CI(0.89,1.43),P<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估时右侧卒中部位与PSD的发生相关[固定效应模型,95%CI(1.21,1.76),P<0.01],而在卒中后的病程、卒中后患者有无失语上PSD的发生与卒中部位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首次卒中患者卒中部位与PSD不具有直接相关性,未来研究需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周红霞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1):1284-1284
目的:对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方法: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81例经CT或MRI证实为急性脑血管病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分为PSD组与非PSD组,并用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探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抑郁症的关系,及脑卒中发生部位与抑郁症的关系。结果:抑郁的发生率为30.7%,病变在左半球更易发生抑郁,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与抑郁症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发病部位、病程、肌体肌力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卒中后抑郁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红玲 《中国医刊》2007,42(8):51-52
目的 研究卒中后抑郁(PSD)的特点和相关因素,为卒中后抑郁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19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卒中后抑郁及其相关因素的现状调查,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6.86%,其中轻度63.01%、中度26.03%、重度10.96%;经Logistic回归分析,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有负性生活事件、病灶数目、心血管病史、抑郁症史、病灶部位以及脑卒中史.结论 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其相关因素有负性生活事件、病灶数目、心血管病史、抑郁症史,它的发生可能是社会心理学因素和神经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在20 %~60%之间[1],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本文就其发生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进展情况作一系统分析,探索其发生的可能机制及治疗方法,以提示临床医师加以注意。1病因及发病情况1 1病因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症病因目前还没有完全清楚,既往曾提出了3种观点:(1)抑郁症状是脑部病变直接作用的结果。据国外学者报道,脑卒中后抑郁与左侧大脑半球受损密切相关,病灶越靠近左侧额极越容易发生抑郁。(2)患者自身肢体瘫痪作为应激因素促使抑郁症发生。国内学者最近研究发现脑卒中后抑郁症日常生活能力水平与脑卒中后抑郁有明显的相关性,即卒中后躯体功能障碍越重者,抑郁障碍发生率越高。(3)上述两种原因兼而有之,但目前多数学者更倾向于内外因素综合作用才导致抑郁症的发生[2]。另外,因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病与情绪障碍也有关,故精神因素也是导致脑卒中后抑郁症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的家庭背景,抑郁的发生也不同,如丧偶、离婚或单身独居抑郁的发生率较夫妻同居组明显增高[2,6]。1 2发病情况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症与患病年龄呈正相关。杨爱兰等研究认为,老年组(≥60岁)抑郁症发...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卒中后引发的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责、内疚甚至有自杀倾向等[1]。国内外报道PSD总体发病率约20%~79%,集中在30%~50%[2,3]。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可明显影响卒中恢复、预后,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资料探讨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与发病部位的关系。希望临床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3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卒中后抑郁症 (Post-strodedepression ,PSD)的相关因素。 方法 对 9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 PSD的发病率 38.5 % ,其中轻度抑郁 11例 2 9.7% ,中度抑郁 17例 4 5 .9% ,重度抑郁 9例 2 4 .3%。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在性别、年龄构成中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PSD的发生与病变部位无太明显的关系。而且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与PSD的发生无关 ,但是PSD的严重程度与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0.
百忧解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百忧解对卒中后抑郁症 (PSD)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住院的 52例P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百忧解 ,对照组应用常规的卒中药物治疗 ,总疗程 6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末、6周末评定Zung抑郁自评量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中、后Zung量评分值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且治疗组中左半球卒中患者的疗效较右半球卒中患者更为明显。结论 :百忧解治疗PSD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卒中后抑郁98例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伦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3):261-262
目的:观察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及几种相关因素对卒中后抑郁发生的影响。方法:对入选297例卒中患者,观察其卒中后抑郁发病率,并从性别、年龄、不同家庭背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积分情况对两组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SD发生率为38.05%,女性、家庭支持差、ADL积分低均有高PSD发生率。结论:性别、不同家庭背景及ADL积分均为影响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2.
秦升 《中外健康文摘》2012,(34):122-123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抑郁(PSD)与脑损伤的部位和程度是否有关.方法分析295例脑卒中患者脑损伤的部位、程度与抑郁的关系.结果有122例脑卒中患者合并PSD,总发生率41.4%,其中轻度抑郁71例(24.1%),中度抑郁36例(12.2%),重度抑郁15例(5.1%);多发性、左侧大脑半球、前部、皮层、基底节区脑卒中患者PSD 发生率高;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越重,患抑郁的程度也越高;与卒中类型无关.结论 PSD 发生率高,与卒中部位、卒中残疾程度等因素相关,而与卒中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13.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4):357-359
目的:探讨患者入院时静脉血NLR值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3月~2017年9月首次诊断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记录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资料,随访3个月时按照DSM-IV(SCID-I-R)诊断标准分为卒中后抑郁组和非卒中后抑郁组。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PSD与NLR值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76例,其中男性患者224例(59.57%),PSD组104例(27.66%)。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OR=2.895, 95%CI 1.992~4.208,P<0.001)与缺血性卒中PSD发生具有关联。结论:入院时静脉血NLR水平是缺血性脑卒中后3个月PSD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发生后出现的以情绪低落、活动机能减退、思维迟滞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情感障碍性疾病,大约1/3患者在2年内会发展为卒中后抑郁症。PSD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活动、卒中后恢复,并增加患者死亡率和残疾率,早诊断、早治疗对PSD患者卒中恢复至关重要。本文对卒中后抑郁各种治疗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张迎  周豪  马超  王俊 《新疆医学》2023,(1):50-53
目的 评估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总体负担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的价值。方法 以317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卒中发病后3个月时是否发生PSD分为PSD组和非PSD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明确CSVD总体负担与PSD的独立相关性,并采用接收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评估预测价值。结果 87例患者(27.4%)发生PSD,调整年龄、糖尿病、空腹血糖、卒中分布和高血压后,CSVD总体负担(OR:1.297,95%CI:1.104-1.583,P=0.012)和NIHSS评分(OR:1.185,95%CI:1.079-1.376,P=0.007)是PSD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CSVD总体负担预测PSD的AUC为0.780(SE:0.029,P <0.001,95%CI:0.723-0.837)。最佳截断值为2,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3%和66.5%。结论 CSVD总...  相似文献   

16.
卒中后抑郁症(PSD)是脑血管疾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本文总结了中医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最新进展,提示中药和针灸治疗PSD具有一定的优势,在临床上应得到重视与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在我院住院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其发病14d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依据得分分为抑郁组(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和非抑郁组.计算PSD的发生率,并比较2组患者之间情况,了解影响PSD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PSD总的发生率为38.3%;患者发病前性格、近期负性事件等都与PSD的发生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高血压、糖尿病与PSD的发生有关,并且危险因素越多,越易发生PSD(P<0.05);卒中次数、卒中病灶个数越多,越容易发生PSD(P<0.05),与卒中部位无相关性.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PSD主要以轻、中度抑郁为主,PSD患者的发病前性格、近期负性事件、家庭关怀、收入及居住地都与PSD的发生都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多病灶患者PSD的临床发病率要高于单病灶患者;高血压、糖尿病与PSD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不同病变部位与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共收集20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抑郁组与非抑郁组,经头颅CT或MRI确诊及判定病变部位,应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其抑郁状态.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左侧大脑半球卒中、颞叶、额叶、基底节的卒中较容易发生卒中后抑郁(P<0.05).②多病灶患者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较高(P<0.01).结论:①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病变部位(特别是左侧大脑半球颞叶、额叶、基底节)密切相关.②病灶的数目也是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9.
背景 心理-社会因素是卒中后抑郁(PSD)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病耻感给患者带来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改变可能与PSD的发生密切相关,却很少被重视。目的 探讨病耻感与首发卒中患者PSD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和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7-12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的首发卒中患者299例。记录患者人口学资料和卒中病史资料。使用卒中病耻感量表(SSS)、9条目患者健康量表(PHQ-9)、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卒中后1个月时病耻感、抑郁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共纳入299例首发卒中患者,完整随访221例,脱落78例。根据PHQ-9评分分组,PSD组65例(29.4%,PHQ-9评分≥5分),非PSD组156例(70.6%,PHQ-9评分为0~4分)。PSD组SSS总分及躯体障碍、社会交往、受歧视经历、自我感受、PHQ-9、mRS评分均高于非PSD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HQ-9评分与SSS总分及躯体障碍、社会交往、受歧视经历、自我感受、mRS评分呈正相关(rs=0.606、0.319、0.441、0.369、0.616、0.38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SS总分是首发卒中患者发生PSD的影响因素〔OR=1.263,95%CI(1.158,1.379),P<0.05〕。结论 首发卒中患者早期的病耻感对PSD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应采取相应措施,警惕PSD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探讨卒中后抑郁(PSD)与病灶部位及发病时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86例初次患单侧单一病灶脑卒中患者分别于发病2周及半年时用cT或MRI确定病灶部位,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神经心理测评,分为抑郁组及非抑郁组。结果急性期PSD的发病率以左侧半球脑卒中高于右侧半球,且以左侧额叶、颞叶和基底节突出(P〈0.05);后遗症期与急性期结果相似,PSD的发病率左侧半球脑卒中高于右侧半球,且以左侧额叶、颞叶和基底节突出(P〈0.05),且PSD发病率比急性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D患病率与病变位于左侧大脑半球具有相关性,与左侧额叶、颞叶、基底节部位具有相关性,与发病时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