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参与了胰岛β细胞凋亡,很多细胞因子及应激刺激可激活MAPK信号转导通路,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MAPK也可通过降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水平而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导致1型糖尿病的发生。探索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1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为预防1型糖尿病的发生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胰岛细胞,分别或共同加入IL-1β(终浓度20u/mL)和IFN-γ(终浓度150u/mL)处理。加入11.1mM的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培养液上清中胰岛紊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胰岛细胞凋亡。结果:IL-1β单独作用于胰岛细胞,能抑制高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及促进胰岛细胞凋亡。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IFN-γ单独或联合IL-1β能显著抑制胰岛紊分泌(P〈0.05),促进胰岛细胞凋亡(P〈0.05)。结论:IFN-γ和IL-β能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并且有协同作用。与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β细胞凋亡增加和胰岛管上皮细胞定向分化障碍是糖尿病(DM)发病的中心环节。凋亡基因干预或凋亡抑制基因转导可有效抑制β细胞凋亡;betacellulinm和活化素A等联合作用,可诱导AR42J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转化,对人胎胰岛β细胞增殖和分化有重要作用;优降糖和诺和龙等药物可与β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结构促进胰岛素分泌。  相似文献   

4.
胰岛β细胞的数目减少和(或)分泌功能障碍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病的中心环节。β细胞凋亡异常增多及β细胞分裂、增殖和分化障碍是导致β细胞数目减少的重要原因。有效抑制β细胞凋亡,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总量,将为2型糖尿病防治开辟新途径。因此,减少β细胞凋亡、促进β细胞的增生、分化,增加β细胞数量的治疗方法将成为糖尿病研究领域的重点。近年研究发现胰升糖素样肽1(GLP-1)和Exendin-4(Ex-4)能够刺激β细胞新生和增生、抑制β细胞凋亡,从而增加胰岛β细胞数量,促进胰岛素合成及分泌。于是,GLP-1和Ex-4成为糖尿病治疗研究的新热点。本文就Ex-4对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信号转导通路与胰岛β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信号转导通路调控胚胎组织的生长、发育及出生后各种组织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完整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胰岛素受体底物信号途径为胰岛β细胞生存所必需;磷脂酰肌醇3激酶激活是重要的抗胰岛β细胞凋亡机制,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活可能为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核因子κB在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抗凋亡机制中所起的作用,尚无充足证据做出结论。  相似文献   

6.
高浓度游离脂肪酸可导致胰岛β细胞凋亡,与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与胰岛素受体底物、代谢中关键酶、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Bcl-2家族、神经酰胺途径、Caspase家族、12-脂氧合酶、蛋白激酶B、G蛋白偶联受体等有关.研究游离脂肪酸对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是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多而发病增加的疾病,其发生是胰腺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不足以代偿胰岛素抵抗的结果。肥胖者脂肪组织分解产生的游离脂肪酸(FFA)明显增加,不仅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也证实有着损害β细胞功能,导致β细胞凋亡的作用。β细胞脂性凋亡学说近年来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研究的热点。了解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脂性凋亡的机制,对深入认识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致病过程,更好地防治2型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胰岛β细胞的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发现胰岛β细胞同样具有胰岛素的信号转导途径,同时也存在胰岛素抵抗。β细胞自身的胰岛素抵抗会导致葡萄糖刺激的一相胰岛素分泌异常,抑制β细胞增殖,促进β细胞凋亡。肥胖可以促进胰岛β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胰岛β细胞自身胰岛素抵抗可能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9.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MAPK)参与了胰岛 β细胞凋亡 ,很多细胞因子及应激刺激可激活MAPK信号转导通路 ,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MAPK也可通过降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水平而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 ,导致 1型糖尿病的发生。探索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 1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 ,为预防 1型糖尿病的发生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背景:本组过去的研究发现高脂饲养大鼠在引起全身性胰岛素抵抗的同时,尚伴有胰岛α细胞和β细胞的胰岛素抵抗,且严重脂毒性可导致β细胞凋亡;二甲双胍可改善糖脂毒性所致β细胞株的胰岛素抵抗哺。2型糖尿病时胰岛内胰淀素沉积增多,并可能与β细胞功能障碍有关。但全身性胰岛素抵抗时胰岛β细胞胰淀素表达及其对β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的作用则不清楚。  相似文献   

11.
细胞凋亡机制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IDDM患者的淋巴细胞出现多种异常,影响了细胞凋亡过程。其中有的针对胰岛β细胞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凋亡受损,使免疫耐受丧失,导致IDDM的发生;相反,有的T淋巴细胞具有自发凋亡倾向。B淋巴细胞存在CD95表达缺陷,引发了针对胰岛β细胞特异的B淋巴细胞凋亡受阻。由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的IL-1、TNF等细胞因子,通过NO介导使胰岛β细胞发生凋亡,这在IDDM胰岛β细胞最初的破坏中起重要作用。IDDM患者体内IgM自身抗体通过Ca内流,增加介导胰岛β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2.
高血糖对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血糖从多方面对胰岛β细胞功能产生影响。首先,高血糖通过使β细胞表面葡萄糖转运蛋白-2表达减少,β细胞耗竭或葡萄糖失敏感,胰岛素基因转录障碍等多种机制加重β细胞葡萄诱导的胰岛素分泌缺陷。其次,高血糖使胰岛素(PI)分泌增加,PI/免疫反应性胰岛素(IRI)值升高,而胰岛素成熟障碍。另外,短期高血糖可刺激β细胞再生,长期高血糖使其再生能力能力。  相似文献   

13.
β细胞凋亡增加和胰岛管上皮细胞定向分化障碍是糖尿病(DM)发病的中心环节。凋亡基因干预或凋亡抑制基因转导可有效抑制β细胞凋亡;betacellulinm和活化素A等联合作用,可诱导AR42J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转化,对人胎胰岛β细胞增殖和分化有重要作用;优降糖和诺和龙等药物可与β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结合促进胰岛素分泌。  相似文献   

14.
胰岛B细胞凋亡与1型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B细胞凋亡与死亡受体Fas及其配体(FasL)系统、Bcl-2家族、胱氨酸门冬氨酸蛋白裂解酶(caspase)家族及线粒体的功能密切相关,同时受胰岛素、葡萄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浸润细胞可通过FasL、穿孔素/颗粒酶B,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白介素-1β以及一氧化氮等多效应分子导致胰岛B细胞凋亡,而通过去除和(或)抑制促凋亡因素如诱导免疫耐受、免疫豁免,阻断凋亡效应分子作用以及直接干预细胞凋亡过程等均可阻止或延缓胰岛B细胞的凋亡,将为临床1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第二代和第三代磺脲类药物对胰岛β细胞INS-1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胰岛素瘤细胞INS-1作为胰岛β细胞模型,药物干预后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用MTT和TUNEL法检测细胞增殖、凋亡情况,并测定基础和高糖刺激后胰岛素(Ins)分泌量。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药物干预细胞4h,低浓度格列美脲对细胞凋亡无影响(P〉0.05),其他药物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药物干预1d及4d,各药物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磺脲类药物可以促进胰岛β细胞的凋亡,且呈时间一剂量依赖性增加,提示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临床治疗时要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胰岛β细胞功能的逐渐衰退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目前发现与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相关的肠促胰岛素,是“Incretin效应”的主要成分,可以增加正常人体内胰岛β细胞胰岛素的分泌,帮助调节整体葡萄糖代谢的动态平衡,并能促进胰岛β细胞增殖分化并减少其凋亡,对胰岛β细胞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衰竭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 β细胞功能和数量逐渐下降, 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 血糖控制难度增加。因此, 研究β细胞的发育、功能维持及数量调节对未来防治糖尿病有积极意义。该文对胰岛β细胞的分化、功能调控及凋亡再生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胰升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肠促胰岛素,它通过复杂的机制降低餐后血糖。β细胞凋亡在胰腺的正常生理、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及胰岛移植存活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新近的研究发现GLP-1不但能刺激β细胞增殖和分化,而且还可抑制凋亡从而起到保护β细胞的作用。GLP-1受体激动剂或类似物及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在治疗糖尿病和改善胰岛移植方面均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研究GLP-1对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为开发用于治疗糖尿病及胰岛移植的新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胰岛细胞,分别或共同加入IL-1β(终浓度20u/mL)和IFN-γ(终浓度150u/mL)处理.加入11.1mM的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培养液上清中胰岛素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胰岛细胞凋亡.结果IL-1β单独作用于胰岛细胞,能抑制高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及促进胰岛细胞凋亡.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IFN-γ单独或联合IL-1β能显著抑制胰岛素分泌(P<0.05),促进胰岛细胞凋亡(P<0.05).结论IFN-γ和IL-β能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并且有协同作用.与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β细胞胰岛素受体信号系统与β细胞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β细胞存在胰岛素受体信号系统的表达。该信号系统可调节胰岛素合成、分泌与β细胞的增殖、生长、存活及葡萄糖代谢等,其中一个或多个环节异常均可以损害β细胞功能,促进2型糖尿病发生。已证实,高血糖、高血脂都损害信号系统,加速β细胞功能减退和凋亡。通过干预受损信号系统以延缓β细胞凋亡进展、改善β细胞功能,将是2型糖尿病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