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玻璃粉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DNA的方法.此技术基于在高浓度Nal存在时,琼脂糖的熔点大大降低,在45~55℃下琼脂糖就能溶解.当含有DNA的琼脂糖凝胶溶解后,释放出的DNA吸附于玻璃粉上,与蛋白质、RNA等成分分离.在低盐溶液或水溶液中,DNA从玻璃粉上解脱下来,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此方法简便、经济、快速,DNA回收率可达70~80%.  相似文献   

2.
目的 优化复方黄芩凝胶的基质处方.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凝胶剂的黏度和涂展性为检测指标,对基质处方中卡波姆-940、甘油+1,3-丙二醇、三乙醇胺的加入量进行考察.结果 优化条件结合生产实际确定最佳基质处方为:0.4%的卡波姆-940、5%甘油+1,3-丙二醇,以及三乙醇胺调凝胶剂pH值为6.1~6.5.结论 正交试验优选基质处方简便、快捷,经济.筛选所得凝胶剂基质处方适合扩大生产.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一种适于普通实验室开展DNA探针工作的实验方法.我们用酚-氯仿抽提法制备探针供体菌重组质粒DNA,用透析袋电泳洗脱法从凝胶中回收酶切目的片段,用缺口翻译技术制备α-~(32)PdNTP标记探针,用低脂奶粉和6SSC(1×SSC:0.15M NaCl,0.015M柠檬酸三钠,pH7.0)代替Denhardt试剂等获得了满意的菌落原位杂交和Southern blot杂交结果.此外,我们将传统实验方法规定的时间相应缩短,从而有可能在15~24h内对痢疾腹泻患者标本作出明确诊断.这些方法可供基层实验室应用DNA探针开展传染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4.
李洁  卢红  邢丽娜 《武警医学》2017,28(10):1012-1015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长期连续配戴硅水凝胶与水凝胶软性亲水接触镜所导致的角膜基质浸润的发生率,从临床角度评价两者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遵照纳入排除标准检索PubMed和CNKI数据库获取相关文献并筛选文献后,进行资料提取和合格研究质量评价再使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4项前瞻性比较研究。基于该4项研究的结果表明,连续配戴硅水凝胶软性镜所致角膜基质浸润的风险相比连续配戴水凝胶软性镜所致角膜基质浸润降低了77%(OR=0.23,95%CI=0.14~0.36)。长期连续配戴硅水凝胶软性亲水接触镜导致角膜基质浸润的发生率为0.3%,长期连续配戴水凝胶软性亲水接触镜导致角膜角膜基质浸润的发生率为1.4%。结论 虽然长期连续配戴硅水凝胶与配戴水凝胶软性镜相比较,前者导致角膜基质浸润的风险低,但是仍需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软性镜,并注意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甲基纤维素对凝胶剂中布洛芬经皮渗透特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以离体鼠皮为透皮屏障,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接受液中布洛芬的含量.考察不同用量凝胶基质中布洛芬在0.5、1、1.5、2、3、4、5、6、8、10、24、48、72 h时的累积透过量,采用滞留时间法评价不同浓度的甲基纤维素水凝胶的经皮释药特性.结果 2.5%和5%甲基纤维素的布洛芬凝胶剂外观较好.且随着基质浓度的降低,凝胶剂中布洛芬的累积透过量显著增加.5%甲基纤维素的布洛芬凝胶剂的稳态流量(Jss)为3854.4 μg/( cm2·h),滞留时间(Tlag)为1.2549 h,表观扩散系数(Dapp)达到44.9657,和皮肤/供体相分配系数(Kapp)为0.0394.结论 选用5%甲基纤维素作为布洛芬凝胶剂的基质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左旋氧氟沙星凝胶体外抗结核作用和支气管介入的安全性。方法 手工法、仪器法分别测定左旋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凝胶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及家兔经支气管介入的安全性试验。结果 左旋氧氟沙星凝胶对H3 7RV标准株、牛型结核分枝杆菌、草分枝杆菌MIC值分别为 0 .5、1、8mg·L-1 ,MBC值分别为 2、2、2 4mg·L-1 ;左旋氧氟沙星凝胶与左旋氧氟沙星单体MIC、MBC值无显著差异 ;动物安全性试验阴性。结论 左旋氧氟沙星凝胶具有与左旋氧氟沙星单体相同的抗结核菌药效 ,卡波姆基质不影响左旋氧氟沙星的抗菌活性 ;卡波姆基质左旋氧氟沙星凝胶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7.
布洛芬凝胶剂的制备及体外透皮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陈莉  张莉  李挺  齐刚 《武警医学》2006,17(10):730-732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基质对凝胶剂中布洛芬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以离体鼠皮为透皮屏障,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接受液中布洛芬的含量.考察不同浓度凝胶基质中布洛芬在0.5、1、1.5、2、3、4、5、6、8、10、24、48、72 h时的累积透过量.结果 0.5%和1%卡波姆的布洛芬凝胶剂的外观较好.且随着基质浓度的降低,凝胶剂中布洛芬的累积透过量显著增加.结论 选用1%卡波姆作为布洛芬凝胶剂的基质最好.  相似文献   

8.
胃癌相关基因GCRG213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重组蛋白纯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利用硫氧还蛋白融合表达系统表达胃癌相关基因GCRG213,制备高纯度的GCRG213蛋白。方法 采用PCR技术从pGEM-T质粒上扩增出含完整ORF的GCRG213 cDNA序列,将其克隆至硫氧还蛋白融合表达载体pET102/D-TOPO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凝胶回收目的蛋白。结果 SDS-PAGE证实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出相对分子量约29.4kD的Thioredoxin,/GCRG213融合蛋白。薄层凝胶扫描显示,其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8.7%。经凝胶回收法得到纯度近1009,5的蛋白产品。结论 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Thioredoxin,/GCRG213融合蛋白,并制备出高纯度蛋白产品,为后续的功能研究及其抗体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葫芦素B纳米混悬凝胶剂,并考察其体外透皮效应。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葫芦素B纳米混悬剂,通过单因素法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再以卡波姆940为基质制成凝胶剂;采用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试验,比较葫芦素B纳米混悬凝胶剂及葫芦素B凝胶剂的体外经皮渗透量和渗透速率。结果 24 h葫芦素B纳米混悬凝胶剂较葫芦素B凝胶剂累积渗透量提高214%,渗透速率提高2.17倍。结论葫芦素B纳米混悬凝胶剂能提高葫芦素B的透皮吸收效果。  相似文献   

10.
DNA组织在电离辐射诱DNA损伤和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DNA的损伤程度和修复能力的大小与染色体包装、细胞核基质、细胞内可溶性蛋白、细胞周期、细胞形状及细胞间基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痤疮凝胶剂的研制与质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制克林霉素与维甲酸凝胶剂的制备工艺与质量评价。方法 用卡波姆—940作基质,三乙醇胺为中和剂,加人克林霉素、维甲酸制成凝胶剂;采用紫外双波长法直接测定凝胶剂中克林霉素,维甲酸的含坦。结果 制备的复方克林霉素、维甲酸凝胶剂,细腻、光洁透明、稳定性好、释放药物快,且含量测定简单易行。结论 该凝胶剂配方合理,符合中国药典2000版的规定,适宜于痤疮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观察双相接种法和静置接种法构建组织工程骨对种子细胞增殖、分化和成骨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志愿者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体外扩增、诱导分化,然后应用双相接种法和静置接种法与脱钙骨基质(DBM)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体外培养3周,用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密度、形态及基质分泌情况,并在不同时相点测定组织块中DNA含量、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钙含量变化。结果 倒置显微镜下双相接种法构建的组织块可见大量具有一定折光性的梭形细胞存在于胶原基质中。扫描电镜见双相接种法构建的组织块切面较平坦,孔隙较小,细胞包埋在胶原中,而静置接种法构建的组织块可见细胞、细胞外基质较少。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双相接种法组织块中细胞的DNA含量、ALP活性均高于静置接种法,钙含量在培养2周后高于静置接种法。结论 双相接种法是一种高效的组织工程骨构建方法,有利于提高接种效率和促进组织工程骨的体外成熟。  相似文献   

13.
酮康唑凝胶剂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制备一种外用酮康唑的新剂型-凝胶剂,并建立含量测定方法,以控制制剂质量。方法:用卡波姆-940作基质制备酮康唑凝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酮康唑含量。结果:制剂稳定,无刺激性;含量测定线性关系(4~12μg)良好(r=0.9999,n=5)。其平均回收弦为99.65%,RSD为0.53%(n=6)。结论:本制剂设计合理,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14.
通过将DNA微注射进原核来产生转基因牛效率低且费用昂贵,这主要是维持许多非转基因妊娠牛至产犊的费用。我们设计了一个体系来早期识别转基因胚胎:单细胞牛胚胎从超数排卵母牛手术回收,或者从屠宰母牛所回收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受精而得。胚胎于14000g离心3分钟使细胞质脂类偏向一极,随后用两种线性DNA结构中的一种作微注射。微注射后,胚胎在输卵管上皮细胞条件的培养液中培养过夜。分裂的胚胎  相似文献   

15.
氧氟沙星凝胶滴耳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制备氧氟沙星凝胶滴耳剂及其质量控制。方法 以卡波姆-940作为凝胶基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氧氟沙星含量,加速试验法考察制剂的稳定性。结果 制备的凝胶均匀细腻,分散性好,建立的分析方法不受辅料的干扰,相对回收率平均为100.2%,RSD为1.36%(n=5),结论 制剂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6.
应用高盐溶液提取法,高速离心分离纯化创伤小鼠脾细胞核蛋白,其核提取物经蛋白电泳分析,可见清晰蛋白条带。凝胶滞留法检测NF-kB的DNA结合活性灵敏可靠。该方法的建立,为研究基因转录调控的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利巴韦林凝胶剂的制备和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利巴韦林凝胶剂的处方、制备方法和质控标准。方法 以卡波姆-940作凝胶基质,制备利巴韦林凝胶剂;采用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凝胶剂中利巴韦林的含量。结果 平均回收率为100.21%,RSD为0.82%(n=8)。结论 方法稳定、简便易行、快速、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应用高盐溶液提取法,高速离心分离纯化创伤小鼠脾细胞核蛋白,其核提取物经蛋白电泳分析,可见清晰蛋白条带。凝胶滞留法检测NF-κB的DNA结合活性灵敏可靠。该方法的建立,为研究基因转录调控的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分子遗传和遗传工程的研究中临床医学检验分析都要求简便快速分离和检测质粒DNA。近几年来已建立了“菌落溶解物法”、“硷变性法”、“煮沸法”。这些方法中各有其特点,但有的仍存在着重复性不好、方法不简便、不快速的缺点。我们已应用“菌落溶解物法”满意地分离检测质粒,但它不能进行限制酶切。我们应用“煮沸法”能达到这个目的,并且简便快速,重复性好。这个方法基本步骤是,首先用溶菌酶、去污剂Triton,和加热除去坚硬的细菌璧,使细胞裂解,然后离心除去细胞碎片和蛋白质等的沉淀,加入异丙醇回收DNA。我们用它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制盐酸普萘洛尔温敏凝胶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特征。方法以泊洛沙姆F-127(F127)、泊洛沙姆F-68(F68)、甘油和丙二醇作为凝胶基质,以凝胶的胶凝温度为考察对象对处方进行优化;采用冷溶法制备盐酸普萘洛尔温敏凝胶;用HPLC法测定盐酸普萘洛尔含量,采用Franz扩散池法考察盐酸普萘洛尔温敏凝胶的体外释放特性。结果最佳处方为25%F127、6%F68、5%甘油和10%丙二醇,制备的盐酸普萘洛尔温敏凝胶胶凝温度为(32.0±0.3)℃;体外释放结果显示盐酸普萘洛尔温敏凝胶24 h内累积释放率为(87.24±0.38)%,48 h内累积释放率为(95.08±0.56)%,具有明显缓释作用。结论所制备的盐酸普萘洛尔温敏凝胶具有温敏特性和明显的缓释作用,为研究血管瘤的外用治疗方法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