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颈动脉整体圆周应变(CS)、应变率(CSr)和硬度参数(β),探讨其评价颈动脉弹性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30例患者(SLE组)和32名正常人(对照组),在颈总动脉二维短轴图像测量收缩期峰值CS和CSr,分别根据M型超声和二维应变成像计算动脉硬度参数(β1和β2),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SLE组颈动脉CS和CSr均小于对照组, β1和β2则明显增大 (P<0.05),且β2和β1显著相关(r=0.61,P<0. 01). 结论 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是早期评价SLE患者颈动脉弹性减低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弹性.方法 选取冠心病患者66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分为单支病变组32例和多支病变组34例,非冠心病患者30例,所有入选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二维应变成像技术测量颈动脉短轴方向收缩期峰值整体圆周应变(CS)及收缩晚期整体圆周应变率(CSr),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结果 (1)单支病变组收缩期峰值整体CS(5.24%±0.84%)小于非冠心病组(5.69%±O.80%,P<0.05),收缩晚期整体CSr[(-0.33±0.07)s-1]大于非冠心病组[(-0.38±0.09)s-1,P<0.05],多支病变组收缩期峰值整体CS(3.65%±0.58%)小于非冠心病组及单支病变组(P<0.01),收缩晚期整体CSr[(-0.25±0.06)s-1]大于非冠心病组及单支病变组(P<0.01);(2)Pearson相关分析示:收缩晚期整体CSr与Ger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409,P<0.05),收缩期峰值整体CS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r=-0.485,P<0.01);(3)收缩期峰值整体CS与收缩晚期整体CSr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0及0.777,对冠心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P<0.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弹性改变早于形态学改变且与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相关,颈动脉弹性指标CS及CSr有可能成为评价冠心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射频数据处理技术(RF-data)评价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血管弹性改变及脉压(PP)与血管弹性的关系.方法 比较39例ISH患者与41例正常人颈总动脉舒张期内径(Dd)、收缩期内径(Ds)、PP、IMT、颈总动脉扩张性(CD)、单点脉搏波传播速度(PWVβ)、僵硬度(β)的改变,并分析PP与CD、PWVβ、β之间的关系.结果 ISH组SBP、P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ISH组颈总动脉Ds、Dd 、IMT、PWVβ、β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CD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01) .ISH组PP与PWVβ呈显著正相关(r=0.298,P<0.05),PP与β呈显著正相关(r=0.291,P<0.05),而PP与CD相关性不显著.结论 RF-data技术能够自动、实时、准确检测ISH患者颈总动脉IMT和血管弹性的变化.ISH患者颈总动脉IMT和血管僵硬度明显高于健康者.随着脉压的增大,PWVβ增快,血管僵硬度增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脑梗死患者颈总动脉弹性的价值.方法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测量80例脑梗死患者和80例正常人双侧颈总动脉弹性参数,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_ρ)、硬化度(β)和顺应性(AC).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脑梗死组E_ρ、β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E_ρ:136.07±21.15对110.06±29.62,P<0.01;β:10.98±1.39对9.02±1.96,P<0.01),A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59±0.16对0.76±0.19,P<0.05);内-中膜厚度(IMT)与E_ρ、β呈显著正相关性(r=0.526,r=0.625,P<0.05).IMT与AC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性(r=-0.539,P<0.05),左右侧颈总动脉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可以准确评价脑梗死患者颈总动脉壁弹性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检测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颈动脉整体圆周应变(circumferential strain,CS),探讨其评价颈动脉弹性及其在心血管危险分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95例心内科住院患者,根据Framingham危险评分(Framingham risk score,FRS)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测量各组患者颈总动脉收缩期峰值CS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l thickness,IMT),并对CS加以脉压差校正(CS/PP),比较各组的CS、CS/PP和IMT,并对CS、CS/PP和IMT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S、CS/ PP、IMT在低危组和中危组,低危组和高危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CS在中危组和高危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3,P=0.57).CS/ PP在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CS/PP与IMT呈负相关(r分别为-0.30,-0.33,P<0.05).结论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可以反映颈动脉的弹性变化,IMT和CS可以分别从结构和功能上评价颈动脉硬化,二者的结合能够更准确地评价动脉硬化的亚临床状态,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二维应变成像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血管弹性.方法:选取拟诊冠心病人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住院患者206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单支病变组63例、多支病变组113例及非冠心病组30例.分别应用M型超声技术及二维应变成像技术对受试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记录测量结果,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结果:①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组收缩期峰值整体圆周应变(Circumferential strain,CS)及收缩早期整体CS小于单支病变组和非冠心病组(P<0.01),收缩晚期整体圆周应变率(Circumferential strain rate,CSr)及僵硬度系数β2大于单支病变组和非冠心病组(P<0.01),单支病变组收缩期峰值整体CS及收缩早期整体CSr小于非冠心病组(P<0.01),收缩晚期整体CSr及β2大于非冠心病组(P<0.01);②收缩期峰值整体CS、收缩早期整体CSr、收缩晚期整体CSr、β2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6.9%、82.7%、80.3%、91.4%,对冠心病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P<0.001);③经判别分析所得判别函数:Y=0.817β2+0.500IMT-0.185斑块(1或者0),对冠心病的诊断敏感性为78.4%,特异性为93.3%,总判别准确率为80.6%.结论: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弹性改变早于形态学改变且与冠脉严重程度相关,颈动脉弹性指标CS及CSr有可能成为评价冠心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射频信号血管内中膜分析(QIMT)技术及血管硬度定量分析(QAS)技术评价中青年高血脂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血管弹性改变及血脂与血管弹性的关系.方法 分别获取70例高血脂组患者颈总动脉IMT和颈总动脉血管僵硬度参数:脉搏波传播速度(PWV)、僵硬度(β)、顺应性系数(CC),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高血脂组颈总动脉IMT、PWW、β高于对照组,C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PWV及β数与总胆固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2、0.8401及0.9492(P<0.001);CC与总胆同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391(P<0.001).结论 QIMT及QAs技术能够自动、实时、准确检测高血脂患者颈总动脉IMT和血管弹性的变化,可为临床评价动脉结构和功能提供较为准确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管内径追踪和矢量应变技术在评价颈总动脉血管弹性中的价值.方法 病例组选择单纯糖尿病患者38例,与病例组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7例作为对照组.应用血管内径追踪和矢量应变技术测量颈总动脉弹性指标:脉搏波传导速度(PWV)、顺应性系数(CC)、僵硬指数(β),内膜环向应变、应变率、应变时间,外膜环向应变、应变率、应变时间,径向应变、应变率、应变时间.分析两组间参数的显著性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糖尿病组颈总动脉PWV、β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CC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内外膜环向应变、应变率和径向应变、应变率指标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0.05),相对应的应变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两组间纵向应变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CC与PWV呈显著负相关(r=-0.872,P<0.001),年龄、收缩压、β与PWV正相关(分别r=0.322,P=0.005;r=0.384,P=0.001; r =0.927,P<0.001).结论 血管内径追踪技术所测量的硬度及顺应性指标和矢量应变技术所获得的环向及径向应变指标能够直观地反映糖尿病患者血管弹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分辨力超声结合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定量评价脑梗塞患者颈总动脉弹性参数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用脑梗塞患者160例和正常对照组40例,应用高频线阵探头采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测量颈总动脉,获取颈总动脉的弹性系数(Ep)、僵硬度(β)、顺应性(AC)、脉搏波放大指数(AI)、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收缩期血管内径(Ds)及舒张期血管内径(Dd)等指标,分析这些指标与性别、年龄及心率的关系.结果 脑梗塞患者与正常人颈动脉弹性相比较,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度指数(β)、AI及PWVβ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AC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性别差异对脑梗塞患者颈动脉弹性参数无影响.脑梗塞患者的β、Ep、AC、AI、PWVβ、Ds、Dd与年龄呈正相关;脑梗塞患者心率与AC、AI、Ds、Dd呈正相关;心率与β、Ep、PWVβ呈负相关.结论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能够准确定量评价脑梗塞患者颈总动脉弹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和应变率成像(Xstrain)以及射频动脉僵硬度分析技术(QAS)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应变与弹性相关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52例,全部应用Xstrain和QAS技术对颈总动脉进行检查.获得颈总动脉的最大圆周应变和应变率、顺应性系数(CC)、僵硬度系数(β),并对以上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最大圆周应变及应变率均与顺应性系数呈明显正相关,而与僵硬度系数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应变与弹性存在明显相关,最大圆周应变和应变率可作为反映动脉机械运动特性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1.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早期无创性评价动脉硬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颈动脉运动速度、应变及应变率的变化。方法对86例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无斑块部位和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双侧颈动脉高频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跟踪颈动脉的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测量各项指标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结果冠心病组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弹性系数和僵硬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肱动脉内径变化数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颈动脉无斑块部位长轴的收缩期径向最大运动速度、最大应变率分别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颈动脉无斑块部位短轴的径向运动速度、旋转率、周向应变及应变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颈动脉径向运动速度与弹性系数呈负相关(r=-0.464,P=0.002)。讨论VVI技术可检测血管壁的弹性变化,颈动脉运动的机械不一致性和不同部位的力学指标差别,有可能作为动脉硬化早期检测和定量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评价严格血糖控制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病程2~5年的T2DM患者68例和正常对照组54例,采用ET技术测定颈动脉弹性参数,即硬化值(β)、弹性系数(Ep)、增大指数(AI)、顺应性(AC)和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2DM组β、Ep、AI和PWVβ值明显增高,而AC值降低(P〈0.05);②T2DM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13、Ep、AI和PWVβ呈显著正相关,与Ac呈显著负相关;③严格血糖控制的T2DM1组β、Ep、AI和PWVβ值较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2组明显降低,而AC值升高。结论严格血糖控制可明显增加T2DM患者颈动脉弹性,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跟踪(E-Tracking)技术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弹性及血压变异性(BPV)的评估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3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是否合并高脂血症分为单纯高血压组(60例)和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组(70例)。采用E-Tracking技术测定两组的颈动脉弹性参数,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测定BPV系数,进一步采用Pearson检验判断颈动脉弹性参数与BPV系数的相关性。结果入院即刻,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组的应变弹性系数(Eρ)、僵硬度(β)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动脉顺应性(AC)低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组的动态血压标准差[白天收缩压标准差(dSSD)、白天舒张压标准差(dD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和动态血压变异系数[白天收缩压变异系数(dSCV)、白天舒张压变异系数(dDCV)、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SCV)、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nDCV)]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组患者的Eρ、β与BPV参数呈正相关,AC与BPV参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E-Tracking技术可直接评估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颈动脉弹性,间接判断其BPV。  相似文献   

14.
吸烟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动脉弹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血管内中膜分析技术(QIMT)和动脉僵硬度分析技术(QAS)评价吸烟患者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与弹性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吸烟患者(年龄<35岁)80例作为病例组,40例同期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应用QIMT和QAS技术对颈动脉进行检查,获得颈动脉的内膜一中层厚度(IMT)、顺应性系数(CC)、扩张性系数(DC)、僵硬度系数(β)。病例组再根据IMT分组;IMT<0.9mm为病例1组,1组患者再根据吸烟量分为1a组(烟龄小于5年,且<20支/d)及1b组(烟龄>5年,且>20支/d),IMT≥0.9mm为病例2组。结果:对照组、病例1a组、病例1b组,病例2组的DC、C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例1a组>病例1b组>病例2组。病例组的β与吸烟、颈动脉IMT呈明显正相关。β与吸烟量r=0.789,P=0.00;β与颈动脉IMTr=0.715,P=0.000。结论:QIMT可较准确地测量颈动脉IMT,QIMT与QAS技术联合应用使颈动脉的解剖结构成像与功能成像有机地结合,可成为深入研究颈动脉早期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评价不同程度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参数的改变.方法 应用ET技术检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5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50例非冠心病者(非冠心病组)颈动脉,检测僵硬度参数(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增大指数(AI)及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血管弹性功能指标,以及血管壁内-中膜厚度(IMT).冠心病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又分为单支、二支和三支病变组.分析上述检测参数与冠心病患者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β、Ep、AI、PWVβ及IMT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AC则明显低于非冠心病组(P〈0.05),并且冠心病病变程度越重,差异越明显.结论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弹性明显减低,应用ET技术检测颈动脉弹性功能有助于评估冠心病患者血管的改变,可作为监测冠状动脉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一项有临床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racking,ET)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筛选30例正常人和68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ET模式下采集股总动脉、腘动脉的二维超声图像,应用ET技术检测其动脉弹性指标:僵硬度指数(β),血管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ρ),顺应性(AC),增大指数(AI),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结果 糖尿病组股总动脉、腘动脉的β、Eρ、PWVβ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AC值显著降低(P<0.05),AI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股动脉存在动脉硬化,腘动脉作为肌性动脉也存在动脉硬化,且与弹性大动脉股动脉改变一致,有良好的相关性.ET技术为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的弹性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无创的评价方法 .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定量动脉硬度及速度矢量成像技术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颈动脉弹性与应变的相关性。方法 62例MHD患者,应用定量动脉硬度及速度矢量成像检查颈动脉,获得颈动脉的最大圆周应变(Cs)及最大圆周应变率(Csr)、顺应系数(CC)、弹性系数(β),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 MHD患者颈动脉顺应系数与Cs、Csr均呈正相关,与弹性系数均呈负相关。Cs、Csr与顺应系数、弹性系数的回归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HD患者颈动脉的弹性参数与应变参数存在明显相关性,利用弹性与应变的相关性将二者进行结合,可成为检测MHD患者大动脉损害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