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输血是危重症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约15%的住院病人在住院期间接受血液制品治疗。但输血存在风险,包括急性输血反应和延迟输血反应。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包括畏寒寒战、发热、皮疹、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和烦躁不安等,其中严重输血不良反应如急性溶血、过敏性休克等约占1%。输血过程中应仔细观察是否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和体征。建立全国性的血液预警系统,可使输血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成分输血的输注指征 ,以便指导临床合理输血。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997年 1月~ 2 0 0 1年 1 2月小儿血液病经输血治疗的临床资料。对成分输血率、输血适当性及输血效果、输血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近 5年来小儿血液病成分输血率为 95 31 % ;输血适当性为 85 78%。全血输注有效率为 6 7 86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9 6 5% ;红细胞输注总有效率为 89 86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0 98% ;血小板输注治疗恶性血液病有效率为 72 4 1 % ,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有效率为 36 0 0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 85% ;粒细胞输注治疗恶性血液病有效率为2 5 0 0 % ,不良反应发生率达 1 0 0 0 0 % ;血浆输注治疗恶性血液病有效率为 37 50 % ,治疗血友病有效率为 79 6 6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 6 0 %。结论 :成分输血 (除外粒细胞输注 )的输注效果好 ,不良反应少 ,并能节约血源。严格掌握成分输血的输注指征 ,可更好的提高成分输血效果 ,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血是不同于药物治疗的一种特殊治疗措施 ,它有短期的抢救作用 ,也有长期的积极效果。然而 ,输血也可能引起不良发应 ,甚至非常严重的不良反应。 1989年Moses等报告〔1〕,美国输血和成分输血不当者分别为 4 2 3 %和4 5 3 %。分析原因 :对病情估计过重者4 1% ;未充分权衡输血利弊者 3 6 4 % ;对血液及血液成分或制剂的性质及其副作用了解不够者 2 2 6%。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 ,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的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或体征。如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增加感染危险、延迟伤口愈合、加速肿瘤局部生长…  相似文献   

4.
贫血的输血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贫血的输血治疗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200032)马伴吟目前贫血的输血治疗存在应用过宽的情况,不但浪费了宝贵的血源,增加家属负担,更重要的是会给患儿带来得不偿失的远近期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现就有关的问题进行讨论。1输血指征[1]贫血时输血仅能起提高红细...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输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输血是临床医疗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治疗措施,也是抢救和治疗新生儿和某些疾病的一种特殊、基本手段。及时、合理的血液输入可延长或挽救一些垂危生命,亦可使一些急慢性失血或出血性疾病得到缓解甚至痊愈。但是,血和其他药物一样,适当、合理应用效果良好;若使用不当可导致不良反应,甚至危及患儿生命。故必须对输血和血液制品有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严格掌握输血指征。输血后一定要严密观察和监护。近年来随着输血医学应用研究的发展,除全血输注外,成分输血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推广,并渐取代全血输注。另外,通过采取对血液及血液制品辐照、使用白…  相似文献   

6.
小儿血液病成分输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分输血的输注指征,以便指导临床合理输血。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1年12月小儿血液病经输血治疗的临床资料。对成分输血率、输血适当性及输血效果、输血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5年来小儿血液病成分输血率为95.31%;输血适当性为85.78%。全血输注有效率为67.8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5%;红细胞输注总有效率为89.8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98%;血小板输注治疗恶性血液病有效率为72.41%,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有效率为36.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5%;粒细胞输注治疗恶性血液病有效率为25.00%,不良反应发生率达100.00%;血浆输注治疗恶性血液病有效率为37.50%,治疗血友病有效率为79.6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0%。结论:成分输血(除外粒细胞输注)的输注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并能节约血源。严格掌握成分输血的输注指征,可更好的提高成分输血效果,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输血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过去对输血的认识仅限于它的有益的一面,而对其不良反应认识不足。近年来,临床医生越来越认识到由输血引起的许多副反应,特别是输血导致的免疫抑制在某些情况下可引起严重的临床并发症,影响病人的预后。本文扼要综述近年来在输血个导的免疫调节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以引起临床医生对输血的这一不良反应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输血的免疫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输血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过去对输血的认识仅限于它的有益的一面,而对其不良反应认识不足。近年来,临床医生越来越认识到由输血引起许多副反应,特别是输血导致的免疫抑制在某些情况下可引起严重的临床并发症,影响病人的预后。本文扼要综述近年来在输血介导的免疫调节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以引临床医生对输血的这一不良反应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输血医学在凝血异常性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凝血异常性疾病系指凝血因子减少或缺乏和凝血机制紊乱引起的出血、凝血异常性疾病。输血医学在它的治疗中起决定性作用。狭义的输血指输注血液的有形成分 ,广义的输血还包括血液制品。1 凝血性疾病的输血原则1.1 最佳替代的原则 现代输血的观念是越纯越好 ,“缺什么补什么”。患儿缺什么凝血因子成分 ,就输给尽可能纯的单一成分 ,以降低输血所致的免疫紊乱和传染性疾病感染的机会。应针对病因治疗 ,并根据临床情况适当补充所缺少血液成分的相应浓缩物 ,避免输注全血或血浆[1] 。1.2 最低有效的原则 凝血因子成分输注剂量依据出血程度…  相似文献   

10.
输血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用于临床,尤其近10年来新生儿输血治疗已逐渐普遍使用,估计全世界每年有30万新生儿进行输血治疗(1)。近年在发达国家和我国有条件的地区和医院尤其重视成份输血在新生儿某些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同时,输血的有害因素不容勿视,应防止其副作用。本文就输血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综述于下。一、新鲜全血输注严格地讲,全血不是血液成份,而主要是一种血液原料。新鲜是一个相对概念,通常指采血的24小时内为新鲜血。新生儿输血最好使用这种血或贮存时间少于7天的血。因输贮存时间过长的血易发生高钾血症;并且贮存血红…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成份输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跃煌 《新生儿科杂志》1996,11(4):184-185,F003
输血是现代医疗手段之一,尤其是成份输血适用于新生儿有关疾病的治疗.本文综述了红细胞制品、白细胞制品、血小板制品以及血浆制品在新生儿疾病中的应用,并简述了新生儿输血的副作用及其预防。输血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用于临床,估计全世界每年有30万新生儿进行输血治疗(1)。而成份输血是发展较为迅速的一项较新的输血技术,近几年在发达国家和我国有条件的地区或医院已愈来愈重视成份输血在新生儿疾病中的应用。成份输血是通过物理方法将血液中有效成份加以分离、提纯,浓缩制成红细胞制品,白细胞制品,血浆制品等不同类型,使全血…  相似文献   

12.
输血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过去对输血的认识仅限于它的有益的一面,而对其不良反应认识不足。近年来,临床医生越来越认识到由输血引起的许多副反应,特别是输血导致的免疫抑制在某些情况下可引起严重的临床并发症,影响病人的预后。本文扼要综述近年来在输血介导的免疫抑制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以引起临床医生对输血的这一不良反应如免疫抑制与IL-2生成减少、对HLA过敏过敏性危险、肿瘤复发以及不测的感染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前小儿急性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和 5年无病存活率显著提高 ,化疗强度越来越大 ,骨髓抑制也加重 ,对支持治疗的依赖性增加。尤其是输血支持 ,是患儿获得缓解或延长生命的重要保证。因此 ,应正确掌握输血原则和方法。1 白血病的输血原则1 1 最佳补充的原则 现代输血的观念是越纯越好 ,“缺什么补什么” ,以降低输血所致的免疫紊乱和传染疾病的机会。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尽量减少不必要输血 ,可输可不输者坚持不输 ,可多输可少输者坚持少输 ;应根据临床情况适当补充所缺少血液成分和相应浓缩物 ,尽量少输全血或血浆[1 ] 。1 2 最低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成份输血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种输血方法。国外从70年代开始,大多数技术先进的国家都开展了成份输血,有些国家的成份输血已占全部用血量的50%以上。由于成份输血具有纯度高、疗效好、输血安全和付反应少,且便于保存和运输,节约  相似文献   

15.
输血是危重症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约15%的住院病人在住院期间接受血液制品治疗。但输血存在风险,包括急性输血反应和延迟输血反应。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包括畏寒寒战、发热、皮疹、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和烦躁不安等,其中严重输血不良反应如急性溶血、过敏性休克等约占1%。输血过程中应仔细观察是否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和体征。建立全国性的血液预警系统,可使输血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依赖输血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铁过载临床表现及祛铁治疗的疗效作用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AA患儿56例,检测长期依赖输血后铁代谢指标(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血清转铁蛋白)状况,并观察采用铁螯合剂去铁治疗前后血象、输血频次及脏器功能的变化.结果 依赖输血AA患儿铁代谢指标均显著升高,说明长期输血导致铁代谢紊乱,出现铁超负荷,铁过载患儿应用去铁胺治疗后,血清铁蛋白量明显减少(P<0.01),血红蛋白量显著提高(P<0.05),红细胞输注频率(U/30d)明显降低(P<0.01),并且不良反应较少.结论 AA长期输血患者应充分考虑其体内铁代谢状况,长期输血会导致输血性铁过载,而铁螯合剂去铁胺治疗输血性铁过载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输血是一种古老和行之有效的治疗和抢救手段,应用合理可治病救人,应用不当则后患无究。目前我国大医院用血量每年以8~10%的速度递增,这是不合理的,可能与对输血的不良作用重视不够有关。输血可出现很多近期和远期的副作用,应引起足够重视。血液成分极为复杂,如目前已知红细胞血型共有26个,抗原达400多个,白细胞除含有与红细胞相同的抗原外,其HLA已检出146个,血小板(亦有HLA抗原),粒细胞,淋巴细胞都有各自的抗原,据估计血浆蛋白成分在100种以上,白蛋白有25种类型,血清蛋白有20多个血型系。此外,各种酶和抗体也有其各…  相似文献   

18.
输血疗法是小儿血液病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正确应用输血疗法对于小儿重症血液病的转归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指导临床工作 ,现将 1999年小儿血液病房住院患者的输血效果进行总结 ,结果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 1 临床资料  1999年 1月— 12月收治于儿科血液病房接受输血治疗的重症患者共 74例 ,男 34例 ,女 40例。其中白血病 40例 ,淋巴瘤 2例 ,再生障碍性贫血 10例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0例 ,神经母细胞瘤 3例 ,血友病 5例 ,严重感染 4例。1 2 血液来源 所有成分血均为本院输血科自采并制备。1 3 输血指征 Hb <6 0g/L ,输注浓缩红…  相似文献   

19.
成分输血(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辉 《临床儿科杂志》2002,20(5):314-317
概述输血是临床医疗、急诊抢救的重要治疗措施。传统的输血无论是严重贫血还是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等情况 ,一律给予输全血 ,由此常常带来不良反应 ,甚至发生危险。现代输血的概念已不仅仅指输全血 ,更多的是指输注各种血液成分 ,即成分输血。所谓成分输血就是将血液中的各种有效成分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加以分离提纯 ,分别精制成高纯度和高浓度的血液成分制剂 ,然后再根据临床需要输给病人。成分输血有两种概念 :一、狭义成分输血指输入用简单的物理方法分离制备的各种血液成分。(一 )红细胞制剂 :浓缩红细胞、少浆血、代浆血 (红细胞悬液 )…  相似文献   

20.
输血是临床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在实际工作中,尚缺乏指导危重患儿血液输注的相关策略。该文从输血指征、输血风险、输血管理等方面探讨适合危重患儿的输血策略,以提高儿科医师对合理输血的认识和应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