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脊柱侧凸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向侧方弯曲伴有椎体旋转的三维脊柱畸形,常见两种为特发性脊柱侧凸和先天性脊柱侧凸,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凸大多数为重度脊柱侧凸。其矫形手术具有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创面出血多,患者平均年龄小及心理压力过大等特点。因此良好的术前指导及密切的术后病情观察是手术成功、患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将对患者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患有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的呼吸道受累的特点进行研究分析,从而使患者得到有效医治。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35例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肺功能测定结果以及胸部CT的检查结果,对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对患者的肺功能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26例(74.29%)表现为咳嗽,19例(54.29%)表现为咳痰,25例(71.43%)表现为呼吸困难,21例(60.00%)表现为声嘶,20例(57.14%)表现为发热,15例(42.86%)表现为胸痛,5例(14.29%)表现为咳血;肺功能检查结果.:35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进行肺功能试验,余下的5例患者气管切开,不能做肺功能试验,发生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患者有19例(63.33%),8例(26.67%)患者发生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3例患者的肺功能表现为正常情况;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发生气道狭窄的患者有30例(85.71%),发生气管壁增厚的患者有21例(60.00%),发生气管变形的患者有6例(17.14%)。结论: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发生呼吸道受累的概率较高,而通过对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检查,通过CT检查,可以对患者的呼吸道受累情况进行有效评估,从而使患者得到较为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70岁,住院号274654,因确诊“左肺癌”14个月伴进行性胸闷、气促4d入院。患者14个月前因咳嗽、咳痰4个月,痰血伴右胸痛,经CT和气管镜活检病理检查诊断为“右肺中央型低分化鳞癌,T4N3M1(右下肺)”。患者吸烟史达600年支,肺功能测定为轻-中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脊柱侧凸矫正手术麻醉管理应注意的问题。方法50例脊柱侧凸患者,ASAI~II级,静吸复合全麻下行脊柱侧凸后路畸形矫正内固定。所有患者均选择口插单腔气管导管,机控双肺正压通气。术中监测NIBP、HR、ECG、SpO2、PETCO2、吸入和呼出麻醉气体浓度(O2、N2O、安氟醚)。术中脊髓功能监测主要采用唤醒实验,辅助体感诱发电位(SSEP)。结果50例患儿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6h;术中BP、HR平稳;唤醒实验均成功,历时10~30min。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监测,成功实施唤醒实验,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密切协作配合是确保脊柱侧凸矫形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笔者所在医院尘肺病患者肺功能情况的变化。方法选用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尘肺病患者108例进行肺功能的检测分析。结果随着尘肺期别的增加,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指标均逐渐降低;各期尘肺患者肺通气功能障碍类型以混合型为主(29.6%),其次为阻塞型(14.8%),单纯限制型较少(9.3%),各期尘肺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异常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结论尘肺病可引起患者肺功能损害,随着病程进展的加重,尘肺病患者的肺功能损害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
唐铖 《中国医药指南》2013,(16):684-685
目的对丹参注射液和参附注射液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效果方面进行观察。方法运用随机分组、对照观察的方法对丹参注射液和参附注射液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肺功能影响以及综合征状方面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之后进行比较,动脉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肺通气功能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征状得到改善,但对照组和观察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与参附注射液能够使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提高,血流动力学得到改善,肺功能得到改善。对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琳  许玲华 《安徽医药》2004,8(6):421-422
目的了解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肺部损害.方法选择26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进行临床、放射学及肺功能的观察.结果26例患者中有呼吸系统症状者7例,X线检查有肺间质病变10例伴肺动脉高压者2例,X线仅有肺动脉高压者1例;16例行CT检查有肺间质病变14例,其中8例X线检查无异常者CT检查发现有肺间质炎症6例;肺功能检查有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者21例,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11例,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增宽9例.结论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肺部损害主要表现为肺间质病变及肺动脉高压.肺功能损害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及弥散功能障碍.肺功能损害早于临床及放射学表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CT特征以及其与肺功能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我院自2015年5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行胸部CT诊断的慢阻肺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同期体检的健康者23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患者CT特征和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肺容积、肺气肿指数等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FEV1%/FV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程度降低,患者肺气肿指数和肺气肿容积均呈递增的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CT测量不同程度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发现随着疾病进展,患者肺气肿程度会随着肺功能加重,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的认识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患者呼吸系统的临床表现、肺功能检查、肺部影像学特点、有无肺动脉高压、肺功能与肺部影像学关系。结果124例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患者呼吸系统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胸闷憋气,严重时表现为活动耐量下降、呼吸困难。64例行肺功能检查均有弥散功能减低,其中26例为单纯弥散功能减低,32例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减低,4例为}昆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减低,2例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减低。22例合并有肺动脉高压。肺间质病变在影像学上可有结节影、索条影、斑片影、网格影、磨玻璃影、肺大泡等多种改变。32例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减低患者中有15例表现为网格样、纤维化样改变,26例单纯弥散功能减低患者中有8例表现为网格样、纤维化样改变。结论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患者呼吸系统表现多种多样,肺功能检查主要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减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重叠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是较易出现肺间质病变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结缔组织病。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在影像学上可有多种多样改变,影像学上表现为网格样、纤维化样改变的患者肺功能易出现限制性通气伴弥散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术前肺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前肺功能的异常指标 ,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  应用ST 2 5 0本田常规肺功能测定仪 ,测定 115例食管癌患者的术前肺功能指标 ,资料处理以 χ2 检验。 结果 115例食管癌患者中 ,肺功能异常 6 5例 ,其中小气道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4 1例 (占 35 6 5 % )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13例 (占 11 3% )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7例 (占 6 0 8% ) ,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 4例 (占 3 4 8% )。其中食管上段患者为 71 8% (2 3/32 )、中段患者为 5 4 2 % (2 6 / 4 8)、下段患者为 4 5 7% (16 / 35 )。经比较食管癌上段与下段有差异 (χ2 =4 7,P <0 0 5 ) ,其他均无差异 (P >0 0 5 )。影响肺功能异常的因素有既往肺部病变及吸烟等。 结论  食管癌术前肺功能异常中 ,以小气道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为多见 ,提供了肺功能异常的早期诊断指标 ,为临床术前准备和预防并发症提供依据 ,是我们深入研究肺功能异常的禁忌症的指标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的方法治疗幼儿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12例,手术时年龄2.5~8岁,平均5.4岁,术前侧凸Cobb角57.5°(40°~78°),后凸Cobb角42°(27°~56°)。结果通过5个月~36个月随访,术后侧凸Cobb角为15.4°,平均矫正率为73.2%,后凸Cobb角为13.1°,平均矫正率为68.8%,所有患儿躯干平衡良好,未发现失代偿现象,术中出现2例椎弓根螺钉切割椎体并发症。结论应用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的方法治疗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凸保存了脊柱的生长能力和运动节段,效果满意,近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前后路联合矫形治疗严重脊柱侧凸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本科室48例患严重脊柱侧凸行前后路联合矫形术患者进行术前肺功能锻炼、活动锻炼、饮食指导,术后病情观察、防止并发症以及全程心理辅导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疗效显著, 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重度脊柱侧凸前后路联合矫形术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综合护理, 是安全手术及促进术后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PIF)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4例COPD合并PIF患者的病程、症状、体征、肺功能和血气分析、胸部X线片、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单纯COPD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1与单纯COPD相比较,COPD合并PIF患者病程较长,临床多表现为混合型呼吸困难并进行性加重,肺部听诊可闻及Velcro啰音伴有杵状指(趾)(P〈0.01);2合并PIF组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发生率及肺弥散功能降低显著大于单纯COPD组,单纯COPD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合并PIF组;3合并PIF组PaO2降低和PaCO2升高显著高于单纯COPD组;4影像学显示合并PIF组胸部X线片显示弥漫点状、结节状影、网格状、毛玻璃状和蜂窝状影较多,HRCT显示以支气管管壁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扭曲、变形、小叶间隔增厚为主。结论 COPD合并PIF患者由于双重的病理损害造成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严重障碍和严重低氧血症,并具有独特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影响患者预后,肺功能及HRCT可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后路半椎体切除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半椎体切除或椎体截骨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3例患者,术后支具固定6~12个月,通过对比术前术后X线片评估患者躯干平衡和失代偿情况。结果术前后凸Cobb角平均102°,术后为21°,3个月后为23°,所有患者外形正常,躯干平衡良好,未发现失代偿现象。结论对先天性脊柱后凸畸形进行后路半椎体切除或截骨椎弓根钉棒矫形可矫正和控制冠状面和矢状面畸形。  相似文献   

15.
评价颅盆环牵引-脊柱后路矫形术治疗颈胸段脊柱侧凸畸形的疗效。15例颈胸段脊柱侧凸患者,入院后均行颅盆环牵引,经牵引脊柱侧凸部分改善后二期行脊柱后路截骨矫形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手术前后分别测量患者颈胸段脊柱侧弯Cobb角、身高及顶椎偏移距离,对比治疗前后的效果。15例患者均行颅盆环牵引术,术后持续牵引,二期行脊柱后路矫形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脊柱侧凸Cobb角由手术前的平均(85.9±10.4)?? 矫正至平均(25.2±10.3)??,矫正率73.3%;身高由牵引前平均135.7±15.4 cm增高至平均146.7±10.4 cm,顶椎偏移距离由术前的平均10.7±3.4 cm显著降低至平均3.7±1.4 cm(P<0.05);患者脊柱冠状面失平衡明显改善;身体外观、行走姿势及心肺功能均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6年(1.5~4.0年),无内固定物断裂失效,无明显矫正角度丢失。通过颅盆环牵引-脊柱后路矫形术可以有效治疗颈胸段脊柱侧凸畸形,纠正患者冠状面失平衡,改善患者外观。其中颅盆环牵引术通过逐步调整牵引高度来减小脊柱侧凸畸形的程度,降低了二期行脊柱后路截骨矫形手术难度及风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下气管剑鞘状形态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2000-2006年到我院纤维支气管检查室行支气管镜检查,镜下显示胸腔段气管呈剑鞘状改变的74例患者,测量患者内镜下和胸部CT其胸腔段主动脉弓上方10mm层面气管内横径与内矢状径,使用该段气管内横径与内矢状径比值(气管指数)来表示剑鞘状气管形态变化程度。同时分析临床资料及其肺功能检查结果。结果剑鞘气管74例,气管内冠状径的长度范围是6.3~17.6mm,均值为(9.3±3.6)mm,内矢状径的长度范围是13.4~31.8mm,均值为(19.5±6.4)mm,气管指数的范围是0.41~0.68。74例患者均有慢性咳嗽、咳痰病史,68例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0PD)的影像表现,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49例可诊断为中重度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结论剑鞘气管的形成是由于COPD气管软骨环的损伤、重塑和营养不良性骨化所致,可协助临床诊断中重度COPD。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肺功能变化与病情关系。方法选取4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和40例健康人群对比分析,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最大通气量(MVV)、肺总量(TLC)、用力肺活量(FVC)、深吸气量(IC)以及补呼气量(ERV),对比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肺功能变化。结果对照组肺功能各项指标MVV、TLC、FVC、IC、ERV指数均比研究组各项指标高,P<0.05;研究1组肺功能指标与研究2组比较,P<0.05;研究2组肺功能指标与研究3组比较,P<0.05,病情越严重,肺功能损伤越严重。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会导致肺功能损伤,病情越严重损伤越严重。  相似文献   

18.
<正>由于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的柔韧性差、畸形矫正困难、神经并发症发生率高、术后容易发生失代偿及矫正度数丢失、内固定容易松动、断裂等问题,仅靠器械矫形固定,很难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我院自2005年2月至2009年3月,采用后路全脊椎截骨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26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成人胸段脊柱退行性变后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咳嗽、气促病例86例,均为女性,行肺功能测定,依主要指标测定VC、FVC、FEV1、FEV1/FVC%等值判断肺功能类型及程度,行胸椎、胸部X线检查,分析胸段脊柱退行性变的程度并测定Cobbg角,分析胸段脊柱退行性变与肺功能下降是否相关。结果肺功能下降与胸段脊柱退行性变,尤其上胸椎病变相关,并以阻塞性通气功能下降为主,退行性变明显者其肺通气功能下降相对严重(P〈0.05)。结论胸段脊柱退行性变可能是导致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病,尤其是老年性肺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慢性阻塞性肺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肺心病等。这些疾病的特征为气道阻力增高,导致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其病理变化及通气功能损害虽有程度上的不同,但在临床上极易造成混淆。本文就我院一年来收集的慢性阻塞性肺病2(?)9例的通气功能测验资料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