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LED)与椎板间开窗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FD)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2%和91.3%,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出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椎间孔镜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镜下术野清晰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经皮椎间孔镜对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72例腰椎管狭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放性腰椎后路锥板切开减压及椎间融合手术,观察组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  相似文献   

3.
<正>椎间孔镜微创技术目的是通过椎间孔安全三角途径进行椎间盘髓核摘除及祛除增厚的黄韧带、增生的骨质来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消除因神经压迫造成的疼痛。随着新技术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国内兴起。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不但损伤小、出血少,且具有不改变脊椎的正常结构,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已在临床广泛开展。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2012年6月—2013年8月对63例有手术适应证的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在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4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传统手术及经皮椎间孔镜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治疗前后VAS评分及ODI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卧床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术前,研究组与对照组VAS评分比较t=0.371,P=0.524,ODI比较t=0.722,P=0.224;术后,研究组VAS评分及ODI显著优于对照组(t_(VAS评分)=3.284,P=0.021,t_(ODI)=5.131,P=0.00)。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及腰椎功能,治疗效果显著,在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6.
7.
8.
目的 对照单节段腰椎侧隐窝狭窄症行经皮椎间孔镜与大通道内镜减压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样本采集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于本院诊治的80例单节段腰椎侧隐窝狭窄(LLRS)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手术,观察组患者实施大通道内镜减压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炎症及应激指标、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均高于对照组(P <0.05),但两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无显著性差异(P> 0.05);术后即刻观察组患者的CRP、SOD、MDA、IL-6、TNF-α均高于对照组,但是术后4周,观察组患者的CRP、SOD、MDA、IL-6、TNF-α均低于对照组(P <0.05);在术后1~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腰腿VAS、ODI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单节段LLRS实施大通道内镜减压术的整体治疗效果优于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且可提供更佳的活动度与疼痛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改良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采用改良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51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7-25个月,患者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为(13.5±3.1)分,末次随访时为(29.9±3.0)分(P<0.05);临床改善程度优25例,良19例,优良率86.3%.结论 改良TLIF扩大了手术适应证,符合微创理念及国人腰椎的解剖特点,操作简单、安全,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TED)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SNRB)对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术后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86例单节段DLS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3例行PTED治疗,研究组43例增加SNRB治疗,观察两组腰椎功能、疼痛程度、腰椎滑脱...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分析经皮椎间孔镜(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神经根管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神经根管狭窄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46例)及对照组(29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研究组予以PELD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1年复发率等。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95.46±20.36)d、术后下地时间(1.28±0.25)d及住院时间(5.32±1.25)d短于对照组[(120.34±40.45),(3.42±0.63),(10.68±2.36)]d,术中出血量(58.48±18.32)分少于对照组(320.50±100.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VAS评分(1.84±0.35)分较对照组(2.34±0.56)分更低,JOA评分(20.68±6.35)分较对照组(17.46±5.21)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邻近节段疾病率(2.17%)低于对照组(17.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讨论并对比单侧双通道内镜腰椎椎间融合术(ULIF)与微创通道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2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例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2例接受ULIF手术,58例接受MIS-TLIF手术。收集患者年龄、性别、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中出血量,腰痛及腿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手术节段椎间盘高度(IDH)、腰椎前凸角(LL)以及椎间融合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均获随访。ULIF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较MIS-TLIF组更长(t=8.155,P<0.01)。术后平均住院时间ULIF组明显较MIS-TLIF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2,P=0.008)。术中出血量ULIF组较MIS-TLIF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8,P=0.030)。两组术后1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的腰痛及腿痛VAS评分、ODI以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  相似文献   

14.
15.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多采用广泛椎板切除 ,腰椎管松解减压治疗[1 ] ,因其对脊柱稳定性结构破坏较多 ,术后易致腰椎不稳[2 ,3] ,而且椎管后部骨性硬膜囊保护消失 ,术后引起瘢痕压迫性椎管狭窄和马尾压迫综合症、蛛网膜粘连和神经根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高。目前多主张尽量保护及少切除脊柱后部结构[4] ,作者设计椎板间多阶段开窗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自 1 990年~ 2 0 0 0年共收治 36例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6例 ,男 1 9例 ,女 1 7例 ,平均年龄 5 1岁 ( 4 1~ 68岁 ) ,痛史平均 2年 9个月 ( 1 7月~ 1 0年 )。…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均予以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分析该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该组患者均获得手术成功,术中平均出血量(42.75±5.63)m L,平均手术时间为(98.16±7.53)min,平均住院时间为(4.70±1.82)d;60例患者改良Macnab评分优良率为85.00%(51/60);术后患者出现3例痛觉过敏,经对症治疗后明显缓解。患者术后7 d、1个月与2个月的VAS腰痛、腿痛评分明显优于术前,且患者术后7 d、1个月与2个月的ODI评分明显优于术前,手术前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并改善功能障碍,且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TED)与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治疗单节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78例单节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应用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治疗,观察组采用PTED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优良率相近(92.31%比87.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月、3月及6月疼痛评分各为(2.16±1.04)分、(1.84±0.38)分、(1.43±0.2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7±1.28)分、(2.68±0.42)分、(1.82±0.3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PTED与胶原酶髓核溶解术均可有效治疗单节腰椎间盘突出症,但在短期疗效方面,PTED较胶原酶髓核溶解术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3月~2016年1月,抽取在我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不同的术式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开窗髓核摘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椎间孔镜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腰腿疼痛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量表)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1)和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腰腿疼痛评分(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明显减少,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腰腿疼痛评分(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优良率达到95%,对照组治疗优良率达到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明显更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明显更低,术后1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明显更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1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对照组(32.5%)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5%)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经皮椎间孔镜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24例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改良Macnab评分标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术前VAS评分为(8.46±0.88)分,术后即刻、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1.33±1.24)、(2.50±1.53)、(2.08±1.56)、(2.00±1.62)、(2.00±1.50)分,与患者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Macnab评分标准,患者术后优良率达87.50%,其中优17例,良4例,可3例。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王立飞  孙永进  杨祖华 《安徽医药》2018,39(9):1122-1124
目的 探讨可视化椎间孔成形系统辅助下椎间孔镜技术(PELD)治疗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骨一科收治的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可视化椎间孔成形系统辅助下的PELD治疗,分别于术后即刻、1、3、6及12个月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功能指数评分(ODI),并记录手术并发症情况、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等,分析术后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3.40,P<0.05),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63.04,P<0.05)。术后即刻、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患者的VAS、OD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且术后1个月VAS评分较术后即刻明显降低、术后3个月VAS评分较术后1个月明显降低,术后1个月ODI评分较术后即刻明显降低、术后3个月ODI评分较术后1个月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患者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临床疗效的优良率为95.56%。结论 可视化椎间孔成形系统辅助下的进行PELD,术中椎间孔成形更加精准、安全且疗效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