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提高早产儿生命质量的主要对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产儿因其年龄小,死亡率高,伤残率高.早产的主要原因分为孕妇方面和胎儿方面,原因复杂多样.孕妇加强围生期保健,远离不良的生活环境避免精神负担过重,注意营养摄入;同时应为早产儿合理供氧、预防硬肿等并发症,预防早产儿感染、科学喂养、控制感染和疾病预防等.  相似文献   

2.
近 2 0多年来 ,产前诊断取得很大进展 ,生化过筛、染色体分析、超声检查等方法使我们对胎儿疾病的认识有所提高 ;几种侵袭性的产科操作如羊膜腔穿刺、胎儿心脏穿刺采血、胎儿造影检查等提高了确诊率 ,使胎儿疾病的治疗成为可能。现将药物在治疗胎儿疾病及预防新生儿疾病方面的应用现状报告如下。1 预防性治疗1.1 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RDS是早产儿常见急症 ,虽经产前预防和产后治疗 ,仍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1972年 ,L iggins和 Howie曾报道母亲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使早产儿 RDS发病率较对照组减少 6 5 % .以后大量文…  相似文献   

3.
对早产儿呼吸道疾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早产儿呼吸道疾病的护理体会,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按照早产儿呼吸管理要求,结合早产儿呼吸特点,应用氧疗、雾化吸入、胸部物理治疗及辅助通气等技术,重点做好呼吸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和预防感染等。结果183例早产儿治愈149例,死亡14例,放弃治疗及自动出院20例。结论做好呼吸道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硬肿症是由于受寒、早产、疾病及其它生理因素所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发硬与水肿的一种疾病 ,多见于出生后不久或一周内 ,以早产儿发病率为最高 ,但这是通过有效的护理可以完全预防的。因此在护理早产儿过程中 ,不但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还要具有丰富的护理经验。早产儿硬肿症的预防仅靠“保暖、合理喂养、预防感染和出血”等常规护理是不够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早产儿自身免疫力 ,增加自身呼吸和循环机能 ,使产热增加 ,体温升高 ,从根本上解决因产热不足所致的硬肿症。近几年我们采用刺激啼哭的方法 ,有效地预防了早产儿硬肿症的…  相似文献   

5.
唐琼  陈平洋   《中国医学工程》2013,(7):195-196
目的早产儿与足月儿有同样的生理情感发育需要,然而早产儿往往需要静脉输液、胃管营养、足后跟取血和机械通气等各项检查治疗,经常不能得到搂抱和爱抚,由心理导致生理疾病的可能性极大。近年来,新生儿抚触在早产儿疾病预防与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早产儿甲状腺功能抚触的干预效果探讨,综述近年来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6.
刘金萍 《海南医学》2001,12(6):17-18
目的探讨降低早产儿肺出血的途径 ,以达到降低早产儿死亡率的目的。方法我院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期间住院的早产儿肺出血 3 4例 ,由早产儿自身因素、原发疾病发展到肺出血的病理生理及治疗效果、预防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早产儿一系列“内在缺陷”是肺出血的主要内因、肺损害是肺出血的主要外因 ;严重感染、围产期窒息、寒冷性损伤 (硬肿症 )等是肺出血的高危因素 ;;可同机制促发肺出血 ;结论早产儿肺出血的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预防重于治疗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西宁地区266例早产儿常见的并发症和存活率有关的因素,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为硬肿症,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为肺出血。胎龄和出生体重愈小,存活率愈低。早产儿的管理包括体温调节,体液疗法,喂养技术,光疗,呼吸管理等各项因素的综合。降低早产儿病死率的关键在于加强孕期保健,对早产儿加强保温措施,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8.
84例早产儿的监护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早产儿的监护与护理,旨在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2005年1~12月收治的84例早产儿从呼吸管理、体温管理、营养管理、预防感染、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早期干预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儿最易并发肺炎,其次为硬肿症、窒息等其他疾病,故呼吸管理在早产儿护理中优为重要,另外,早产儿由于特殊的生理状态,保暖及喂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早期干预可帮助早产儿健全其生理功能,预防/治疗并发症。结论早产儿的监护及护理非常重要,早产儿室实行24小时专人护理,利用各种仪器监护,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制定各项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是高水平护理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地塞米松对预防早产儿慢性肺部疾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金莲 《吉林医学》2010,31(13):1823-1824
目的:探讨产前使用地塞米松预防早产儿慢性肺部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00例早产儿,并随机分为两组,50例产前使用地塞米松早产儿为观察组,50例等量给予生理盐水组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肺部疾患发病率、吸氧时间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肺部疾病是早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预防慢性肺部疾病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而产前使用地塞米松可有效降低慢性肺部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冀玉君 《河北医学》2009,15(9):1120-1121
早产儿因其各器官的形态和功能尚未成熟,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弱;由于胎龄不足,接受来自母体的抗体少,自身合成免疫蛋白的功能低下,故对某些感染的抵抗能力差,并且易受病原体侵犯。因此,做好早产儿的疾病预防就显得十分重要。根据笔者近20年的儿科护理实践,早产儿易患疾病有颅内出血、肺炎、破伤风、败血症、呼吸窘迫综合症等,其中以颅内出血、呼吸窘迫综合症等为多。对于早产儿易患的上述疾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加强临床护理尤为重要。现就颅内出血、呼吸窘迫综合症两类常见病症的治疗护理提出以下见解。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早产儿呼吸衰竭的发病原因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早产呼吸衰竭患儿31例临床资料,并纳入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足月呼吸衰竭患儿61例纳入对照组。记录两组患儿基础资料(性别、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妊娠并发症以及原发疾病、预后等资料,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影响早产儿呼吸衰竭的发病原因及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经过对两组入选研究的患儿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性别、分娩方式、并发症及预后评价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体质量、肺部感染、湿肺、呼吸暂停原发疾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非条件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体质量、肺部感染、湿肺、呼吸暂停均可能是影响早产儿呼吸衰竭发病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早产儿呼吸衰竭的预后与足月呼吸衰竭相近,其发生多与体质量以及原发疾病等因素有关,临床应根据患儿不同疾病的表现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2.
284例新生儿疾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新生儿疾病的发病原因、死亡原因及病死率,为新生儿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2年10月~2004年10月住院的284例新生儿疾病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新生儿疾病按住院人数多少依次为呼吸道疾病(40.8%)、早产低体重儿(12.7%)、消化系统疾病(11.6%)和感染性疾病(9.2%);按病死率依次为肺出血(100%)、早产低体重儿(25%)、缺血缺氧性脑病(20.8%)和颅内出血(20%);死亡病例中,早产儿及低体重儿死亡率高.结论做好围产期保健,减少新生儿窒息及早产低体重儿的出生,加强早产儿呼吸管理,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1996年萧山市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6.23‰、10.02‰和15.36‰,其中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的65.22%,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数的62.22%。5岁以下儿童前四位死因为意外事故,新生儿疾病,先天畸形和呼吸道疾病。新生儿前四位死因分别为出生窒息,早产、肺炎和败血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安徽省立医院新生儿科近4年住院早产儿死亡原因,为降低早产儿病死率提供防治措施。 方法 通过收集安徽省立医院2013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新生儿科98例死亡早产儿的性别、出生方式、出生胎龄、出生体重、死因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①近4年住院早产儿共2 794例,死亡98例,总病死率为3.51%(98/2 794);各年病死率分别为2013年4.36%(25/573)、2014年3.79%(24/633)、2015年3.48%(23/660)、2016年2.80%(26/928);早产儿总数呈渐增趋势,病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各年间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不同胎龄间死亡早产儿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重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出生胎龄越小、体重越低,病死率越高。③早产儿主要死因顺位前5位为肺透明膜病27.55%(27/98)、感染性疾病20.41%(20/98)、窒息14.29%(14/98)、先天性出生缺陷11.22%(11/98)、肺出血9.18%(9/98)。 结论 该院早产儿死亡主要原因与早产儿胎龄、体重以及肺透明膜病、感染性疾病、窒息、先天性出生缺陷、肺出血等并发症有密切关系;可通过加强产前筛查和围生期保健、提高早产儿窒息复苏抢救水平、加强早产儿呼吸道管理和感染的防控,从而降低早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张华  刘漫君 《医学综述》2013,19(12):2121-2123
随着早产儿救治成活率的不断提高,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病理改变、分型等也随之发生了改变。BPD可能是早产、慢性氧暴露、炎症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婴幼儿时期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因和死亡原因。BPD的发病机制是新生儿医学的研究热点。该文就BPD的分子水平发病机制、相关基因在BPD发生、发展中的调节作用等相关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在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床旁施行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 外科手术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5月35例(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床旁行PDA结扎和(或)钳夹术的患儿术前、术中及术后转归情况。患儿体质量最小的仅有720g。结果 所有患儿无术中大出血及手术死亡。术后1例出现喉返神经损伤,2例不能脱离呼吸机而死亡,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 早产儿PDA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或存在药物治疗禁忌的情况下,均应行PDA结扎和(或)钳夹术,手术治疗效果肯定。NICU可满足床旁PDA手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锦州市区1985~1987年婴儿死亡资料进行了分析。其三年的婴儿死亡率分别为6.73‰、5.93‰、7.37‰,婴儿主要死因顺位为新生儿疾病(早产),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及先天性畸形。死亡男婴多于女婴,生存天数以出生后不足一天者为数最多,并多死于冬春季节。1985~1987年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比例分别为68.75%、72%、75.64%,新生儿前三位死因依次为早产、肺炎和先天性畸形。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重度窒息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 96例重度窒息新生儿窒息后器官功能受损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通过临床观察及实验室检查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脑、心、肺、肾及消化道功能受损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96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共 6 2例 (6 4 .6 % )有不同程度器官功能损害 ,其中 39例 (40 .6 % )合并 2个以上器官损害 ;其中肾功能损失发生最高 ,其次为脑损伤 ,肺功能受损 ,心脏受损及消化道受损 ;死亡原因主要是呼吸衰竭、重度HIE、颅内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结论 重度窒息新生儿易发生器官功能损害 ,防止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以及窒息后器官功能损害的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彭素近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7):103-104
目的探讨早产儿呼吸衰竭的护理,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方法40例呼吸衰竭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当患儿出现呼吸困难时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给予高频喷射通气,维持血PaO:在60~70mmHg,血气分析pH7.35~7.45,PaCO2 35~45mmHg,根据患儿的面色情况以及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稳定情况调节有关参数及停氧。结果40例呼吸衰竭早产儿,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存活率82.5%(33/40),死亡率17.5%(7/40)。结论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足够通气量是提高早产和呼吸衰竭患儿存活率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华云晖  毛军  戴玲 《河北医学》2004,10(12):1117-1119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病孕妇早产的相关因素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3年至 2 0 0 2年 2 6 5例妊娠期肝病孕妇早产的原因及对母婴的影响 ,并与同期随机抽取的 2 6 5例足月产妊娠期肝病孕妇进行比较。结果 :胎膜早破、ICP、妊高症、臀位、肝炎病毒感染、前置胎盘为早产的前 6位因素 ,两组差异显著 (P <0 .0 5 ) ;两组间新生儿窒息、死胎、死产、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等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胎膜早破、ICP是肝病孕妇早产的主要原因 ;重症肝炎、ICP等是导致早产肝病孕妇发生死胎、死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