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初步了解深圳市中学生运动创伤的相关情况。方法通过问卷结合查阅病历及查体的方式调查了303名中学生的运动创伤情况、创伤防护知识、运动创伤的影响因素等内容。结果受访者中,运动创伤发生率为40.26%,损伤多数发生在课余的运动与竞赛中。损伤性质以软组织擦伤挫伤、关节韧带扭伤及肌肉韧带拉伤为主;发生创伤的运动项目以篮球、足球与田径占前3位。课余自发运动与竞赛中仅37.08%进行热身运动,比学校体育课、运动队训练等进行热身运动(83.20%)的比例明显低。结论初步调查表明,中学生运动创伤仍较普遍,主要集中在课余的运动中;损伤以软组织擦伤挫伤、关节韧带扭伤及肌肉韧带拉伤为主。可以从加强课堂内外运动创伤防治知识的教育及加强运动组织等途径,着重预防中学生的运动创伤。中学生运动创伤中关节韧带扭伤需要重点防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实战化训练新兵阶段肩关节训练伤的发生情况及不同课目致伤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2014年和2016年甲种集团军和乙种集团军的入伍新兵中,通过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采用研制的肩关节训练伤调查问卷,在新兵入伍集训结束后1个月,回顾性调查新兵肩关节训练伤的发生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训练课目导致的肩关节训练伤组和正常组在参训时的训练强度、心理状态、防护性措施等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新兵4 873人,肩关节损伤的发病率为20.79%;致伤的主要课目为匍匐前进(38.08%)、手榴弹投掷(35.10%)和单双杠(15.30%);伤情种类主要为骨与关节损伤(79.7%),其中肌肉拉伤(43.11%)、盂唇损伤(18.34%)、盂肱关节脱位(6.33%)占前3位;受伤组与正常组在训练强度、心理状态、防护性措施使用等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兵阶段,肩关节过顶运动类损伤发病率较高,且以骨与关节损伤为主.各训练课目中训练强度、心理状态、防护性措施均是肩关节训练伤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分析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情况及其致伤因素.方法 收集某旅新兵在新训结束后训练伤发生情况,根据新训期间是否发生训练伤将其分为训练伤组与未受伤组,比较两组新兵的个人情况和训练情况,探究其致伤因素.结果 ①伤情概况:该旅新兵集训期间,共调查1647名新训士兵,1427份有效问卷(86.64%)纳入数据分析,其中发生训练伤者353人(24.74%);②伤情类别:本调查群体共计发生训练伤656频次,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为软组织与骨关节损伤(571次,87.04%),环境损伤(54次,8.23%)和器官损伤(31次,4.73%);③损伤部位:下肢受伤占比最高(71.82%),前3位的依次为足部(186次,28.18%)、膝部(171次,25.91%)和踝部(117次,17.73%);④致伤项目:体能及军事技能训练项目中的致伤项目排序依次为是3000m(254次,43.19%),折返跑(80次,13.60%),单双杠(59次,10.03%),战术训练(174次,29.59%)和投掷训练(21次,3.57%);⑤致伤原因:前3位依次为扭伤(252次,37.39%)、其他伤害(205次,30.42%)和碰撞伤(160次,23.74%);⑥影响因素:新兵训练伤的发生率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完成当前训练能力、入伍前运动基础和对训练伤的防治知识了解程度有关(x2依次为42.985,78.987,58.315,73.033,P均<0.001).结论 新兵训练伤累及的部位较为固定,主要发生在下肢且以软组织与骨关节损伤和碰撞伤为主,致伤项目主要为3000m、折返跑和战术训练.技术动作错误、身心状态不良、运动负荷过大、组织训练不科学和思想重视程度不够为训练伤发生的主要原因.应对高BMI、完成训练较吃力、入伍前运动基础薄弱和训练伤防治知识了解较少的新兵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预防训练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消防官兵训练中致踝关节扭伤的病例非常常见,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军事训练,为了减少踝关节扭伤的发生,减少灭火训练工作时的非战斗减员,我们对1992~1997年度参加训练的420名新兵中106例发生踝关节扭伤的伤病员进行了发病情况的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武警某部2010年新兵入伍训练致膝关节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为科学施训和降低军事训练伤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以武警某部2010年参加入伍训练的2545新兵为调查对象,按照《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采集军事训练导致软组织损伤、骨关节损伤及器官损伤的数据资料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武警某部新兵入伍训练期间训练伤发生率17.01%,非新兵训练伤发生率13.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兵膝关节损伤发生率3.69%,非新兵膝关节损伤发生率2.1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兵膝关节损伤占训练伤构成比21.71%,非新兵膝关节损伤占训练伤构成比16.8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兵训练伤发生率在新训第5周及第10周出现高峰。【结论】武警部队新兵入伍训练中膝关节损伤发生率较高,应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及保护装备,以有效预防军事训练导致膝关节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新兵基础训练期间应力性骨折的发生率和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查明我军新兵基础训练期间应力性骨折的发生情况,作者于1992年1~3月,以~(99m)锝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MDP)骨扫描为诊断依据,对某步兵师参训的1060名新兵进行了调查,发现应力性骨折的发生率为32.5%,正式开训后的第2和第7周为损伤高峰,训练强度较大的步兵分队的发生率(38.0%)高于炮兵分队(20.7%)及勤务分队(10.3%).各负重骨骼均可发生应力性骨折,但以胫骨最常见(占67%).作者指出应力性骨折是新兵对大强度军训适应过程中常见的损伤,不适当地增加训练强度可导致损伤人数的增多.应采用更科学的训练方法以减少应力性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踝关节损伤是常见的损伤之一 ,而关节骨折及扭伤、挫伤仍是最主要的损伤 ,但在临床上常碰到互为误诊 ,也就是将关节内骨折误诊为扭挫伤 ,时而又将扭挫伤误诊为骨折 ,更为严重的是踝关节损伤 ,不被临床所重视 ,往往不予固定或不予治疗 ,任其发展 ,使简单的骨折或扭挫伤得不到及时诊断治疗 ,延误时机而发展成为创伤性关节炎或习惯性踝关节扭伤。现就早期治疗问题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4 3例 ,男 36例 ,女 7例。年龄在 2 1~ 5 2岁之间。踝关节扭挫伤 2 9例 ,冷敷固定 2 2例 ,非冷敷固定 7例 ;关节内骨折 14例 ,其中 ,开放性骨折 5…  相似文献   

8.
足球运动是高校众多体育活动中最为普及的项目之一,但也是运动损伤发生率最高的运动项目。对西安市部分高校大学生足球运动损伤情况的研究表明:足球运动损伤多集中在下肢各关节及肌肉部位,以擦伤、挫伤、拉伤和扭伤为主;损伤的原因主要是技术动作不规范、犯规动作、准备活动不充分以及缺乏自我保护等。  相似文献   

9.
踝关节损伤是常见的损伤之一,而关节骨折及扭伤、挫伤仍是最主要的损伤,但在临床上常碰到互为误诊,也就是将关节内骨折误诊为扭挫伤,时而又将扭挫伤误诊为骨折,更为严重的是踝关节损伤,不被临床所重视,往往不予固定或不予治疗,任其发展,使简单的骨折或扭挫伤得不到及时诊断治疗,延误时机而发展成为创伤性关节炎或习惯性踝关节扭伤.现就早期治疗问题,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孙宇 《继续医学教育》2013,(11):106-106
目的降低新兵膝部损伤的发生率。方法对新训期间膝部损伤从文化程度、参训科目、时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膝部损伤在新训期间发生率7.00%,3km、5km越野、体能训练、战术训练及投弹训练是致伤的主要原因。结论新兵军事训练膝部损伤发生率较高,积极预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在篮球教学与训练中发生的踝关节扭伤问题,对篮球技术动作特点和局部解剖结构特点,从解剖学角度阐述踝关节的结构特点、运动规律及损伤机理,分析其损伤成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旨在为篮球教学训练中的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建立一种系统的预防、治疗和伤后恢复训练模式体系,以防止和减少此类扭伤的发生,确保篮球教学与训练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新兵在军事训练时发生训练伤的原因,总结预防处训练伤发生的对策及对训练伤处理方法。方法主要是对训练过的新兵进行调查并和相关的鉴定结果相结合,对训练伤数据进行登记和分析,分析新兵在军事训练中发生训练伤的原因,并总结出训练伤预防处理的对策。结果参加新兵训练的共1183人,训练伤发生有246人,占总数的20.79%,其中急性损伤占总训练伤人数的78.46%,过劳损伤占总训练伤人数的21.54%,两组比较,P0.05;发生部位最多是踝关节,下肢训练伤最多,共占训练伤的69.91%,明显多于其他部位,P0.05;发生训练伤最多的科目是5km越野,占训练伤人数的40.24%,和其他科目比较,P0.05;在训练周期中,训练伤发生最高的为第5周~7周,占训练伤总数的45.53%。结论军事训练伤在所难免,主要和训练的强度、新兵身体差异、和训练中的管理、训练的环境有关;主要的预防措施主要有:进行科学训练、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教育、加强和健全组织及领导、医护人员现场处置等。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以高、中速钢球致伤犬下面部,结果发现:(1)颌面投射物在不同可同时伴有颅脑间接损伤,脑挫伤及颅底硬膜外出血是其主要表现,高速钢球致下颌骨折者损伤发生率最高,程度最重;(2)脑挫伤好发于入射侧颞下回,颅底硬膜外出血常见于入射侧岩部附近;(3)组织吸收能量越多,局部伤情越严重,头颅振动加速度值越大,颅脑损伤发生率越高,程度愈严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新兵在军事训练时发生训练伤的原因,总结预防处训练伤发生的对策及对训练伤处理方法。方法主要是对训练过的新兵进行调查并和相关的鉴定结果相结合,对训练伤数据进行登记和分析,分析新兵在军事训练中发生训练伤的原因,并总结出训练伤预防处理的对策。结果参加新兵训练的共1183人,训练伤发生有246人,占总数的20.79%,其中急性损伤占总训练伤人数的78.46%,过劳损伤占总训练伤人数的21.54%,两组比较,P0.05;发生部位最多是踝关节,下肢训练伤最多,共占训练伤的69.91%,明显多于其他部位,P0.05;发生训练伤最多的科目是5km越野,占训练伤人数的40.24%,和其他科目比较,P0.05;在训练周期中,训练伤发生最高的为第5~7周,占训练伤总数的45.53%。结论军事训练伤在所难免,主要和训练的强度、新兵身体差异、和训练中的管理、训练的环境有关;主要的预防措施主要有:进行科学训练、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教育、加强和健全组织及领导、医护人员现场处置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摸清新兵训练时胫前肿痛的发病情况,帮助部队基层带兵干部及早发现应力骨折隐患,及时合理地调整训练内容及强度,预防应力骨折的发生,为制订合理的训练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训练结束后,组织新兵进行统一普查,由经验丰富的骨科专家实施诊断,诊断为胫前肿痛的伤病员埴写《伤病员问卷调查表》;伤病员按主观感受将疼痛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个等级进行评价。结果 726名新兵共确诊胫前肿痛伤病员312例,发病率为42.97%,其中发展成胫骨应力骨折者12例,占胫前肿痛发患者数的3.84%,发病率为1.65%;城镇新兵与农村新兵的胫前肿痛发病率相同,无地区差别。结论预防胫前肿痛一个重要对策是认真落实《军事训练健康保护规定》,制订训练计划要科学、循序渐进、劳逸结合,体能训练应遵循疲劳→休息恢复→训练再疲劳这一通则,适时调整训练内容及强度。  相似文献   

16.
正训练性冻伤多发生于冬季军事训练和新兵入伍阶段,是由于寒冷和潮湿刺激引起的局部组织损伤,好发于手足末端、鼻尖、双耳及外生殖器等部位[1]。我院麻醉科与某部卫生队于2005年12月~2009年3月以神经阻滞法对204例手、足部冻伤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04例冻伤患者均为男性,其中参加冬季训练的老兵37例(18.1%),新兵167例(81.9%)。冻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426名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大学生的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运动损伤率为42%,损伤发生部位依次是手指、踝关节、膝关节、腰背部。损伤性质多为关节的挫伤扭伤、肌肉韧带拉伤、软组织损伤等。指出要加强大学生防损伤教育,根据损伤特点等采取更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武警新兵过劳性损伤危险因素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心  单学娴  丁强 《医学争鸣》2003,24(2):153-155
目的:了解武警新兵过劳性损伤的危险因素,为部队选兵和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武警某部2000年男性新兵805人,随访一年;按GJB1102-91、GJB1337-92和GJB2125-94对其体质、体能进行测量和评价。检出其中的93例病例,采用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结果:武警新兵过劳性损伤的累积发生率为8.5人次/100人年,占军事训练伤的77.7%。过劳性损伤的危险因素为个人感觉训练强度大、应激性生活事件、下肢损伤史、扁平足、训练无中间休息,保护因素为适宜的去脂体重。逐步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OR值,分别为4.2、16.0、9.1、34.7、13.0和0.9。结论:在选兵时应选择身体素质好和喜好运动的,剔除扁平足或有下肢损伤史。在训练中,及时与战士沟通,避免应激性生活事件的负面影响,适当休息,还要加强新兵的营养,以减少过劳性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急性腰部扭伤、挫伤,好发于下腰部。损伤可涉及肌肉、韧带、筋膜、椎小关节、腰骶髂关节或骶髂关节。肌肉、韧带和关节急性扭伤、挫伤可单独发生,亦可合并存在。不同组织的急性损伤表现不尽相同,临床表现:腰部僵硬、活动困难,可有脊柱侧弯,腰肌痉挛,腰部明显压痛等。X 线一般无特殊表现。笔者从  相似文献   

20.
新兵功能性消化不良致病因素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新兵是一个特殊群体,平时训练时间长、强度大,出现胃部不适症状的较多,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在新兵中发病率较高,本文就新兵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致病因素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探讨新兵群体中FD患者的发病特点,以便制定有效治疗方案,提高部队战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