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刺伤是护士最常见的职业伤害之一。而急诊科护士锐器伤的发生频率更高。我科护理人员的针刺伤主要发生在拔除液体时,我们对导致针刺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实施改进措施后,护士分离输液针头扎伤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原因,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248名临床一线护士1年内的针刺伤情况.结果:发生针刺伤率为89.26%;针刺伤频度为每人3.55次/每年.针刺伤的环节:拔针、加药、回套针帽、分离针头、操作后丢弃废物时等.结论:护士针刺伤发生率很高,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防护意识淡漠,要着重加强全面防护知识的教育,严守操作规程、用安全器具等方面,制定具体的防护措施,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正>针刺伤.是由于医疗利器导致的一种意外伤害.例如:手术刀片、穿刺针、缝合针以及针头等~([1]).护理工作中.针刺伤状况的发生率较高.发生针刺伤后.带给护士不仅仅身体上不可预知的伤害,更影响到其心理的健康~([2])。实习护士由于刚进入临床工作.发生针刺伤的风险很高.为了找出实习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率.自2014年06月起针对75名实习护士强化职业防护培训.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14-2015年.对150名实习护理人员的实习信息进行分析,所有实习护士均为3-5年中等卫生学校与高等卫生学校中毕业的学生.实习时间为1年,所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汉中市3201医院100名临床护士针刺伤情况进行相关资料的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在过去1年里发生过针刺伤的97.5%;发生针刺伤的时机主要为注射或抽血后处理注射器的过程,占25.1%;操作不规范、粗心,自我防护意识差等原因所占百分率最高,为62.4%。结论:护士面临着针刺伤的危害,自我防护意识淡漠,操作不规范,应采取必要措施,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工作中针刺伤情况及发生影响因素.探讨有效的职业防护干预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2008年2月至2009年1月医院临床护士110例发生针刺伤情况,结果:被调查的护士1年内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针刺伤,发生率为护理人员总数的62.5%;且发生率与护龄有关(P<0.05);注射器用后毁形,丢弃时被刺伤者最多,占20.5%;受伤后伤口处理正确者占43.6%,在操作中普遍存在不戴手套的现象,防护意识浅薄.结论:护士针刺伤的原因很多,要着重从减少护士注射操作量、严守操作规程,使用安全型注射针和无针密闭接头,加强废物处理管理,督促护士坚持标准预防和足够的个人防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原因,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248名临床一线护士1年内的针刺伤情况。结果:发生针刺伤率为89.26%;针刺伤频度为每人3.55次/每年。针刺伤的环节:拔针、加药、回套针帽、分离针头、操作后丢弃废物时等。结论:护士针刺伤发生率很高,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防护意识淡漠,要着重加强全面防护知识的教育,严守操作规程、用安全器具等方面,制定具体的防护措施,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对我院护士针刺伤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萍 《中医药导报》2008,14(3):62-63
目的:解我院各科护士对针刺伤的认识及心理状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院98名护士进了调查。结果:有61名(62.2%)护士发生过针刺伤;48名(78.7%)护士针刺伤后感到紧张、害怕,且不知道处理程序。结论:护士应主动增强职业防护观念,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培训,提供安全医疗护理用具,保障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厦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药物治疗错误进行原因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减少错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回顾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全院护士主动上报的116例药物治疗错误事件。针对事件发生的时间、科室、错误类型以及结局,采用头脑风暴法对错误发生的原因进行讨论,并应用鱼骨图进行根源性分析。结果:护士药物治疗错误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组织管理与护士个人因素。结论:通过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与护士工作流程,并确保落实;加强护理人力资源与科室备用药品的管理;对护理人员进行强化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与专业水平,减轻其工作倦怠,将有利于减少护士药物治疗错误事件的发生,减少患者投诉,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血液科护士针刺伤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安全防护措施。方法:结合血液科的工作特点,制定问卷调查表,对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血液科的42名护士针刺伤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重点分析护士在实践中针刺伤的情况、处理措施以及针刺伤后的认识。结果:在所有护士中,有92.86%的护士在之前半年的工作过程中受过针刺伤;75.42%的护士在发生针刺伤后选择用清水清洗伤口;有33.33%的护士选择用力挤压伤口;而只有16.67%的护士选择给伤口消毒。针刺伤之后,大部分护士认为较为严重,极易引发感染。而也有少部分护士对此不在意,认为只是轻轻刺伤。结论:在血液科,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几率相对较高,需要切实制定和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加强培训和教育力度,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规范操作,将针刺伤的发生几率降到最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护士针刺伤的主要危害与防护措施。方法:体检中心护士针刺伤的防护方法,包括个人防护、纠正容易引起针刺伤的操作行为及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措施。结果:实施针刺伤防护措施后,针刺伤率及感染率明显降低,防护措施实施前后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伤可对体检中心护士的心理、生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为避免针刺伤所造成的危害,在护理工作中应注意加强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11.
目的:防范临床护理工作中针刺伤的发生。方法:翻阅科室《针刺伤登记本》,分析针刺伤的原因,规范临床操作规程细节化,互相监督,加强护士职业防护知识培训等系列干预措施。结果:加强尖锐物品管理,改善工作条件以及合理安排工作等措施能够避免针刺伤在医疗活动中的发生。结论:提高护士的职业安全防护意识以及强化环节质量标准管理在避免针刺伤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护士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人员与各种患者接触 ,执行各项技术操作 ,发生针刺伤及其他锐器伤等特殊职业损伤的几率非常多 ,这是造成护理人员发生血缘性疾病传播的最主要职业因素[1] 。在医院 ,护士是针刺伤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群体 ,但这种最常见的职业伤害却没有引起医院管理者及护理人员足够的重视 ,因此加强临床护士对锐器伤的防护就更为迫切。1 发生锐器伤的常见危险因素有研究证实多数锐器伤的发生不是随机、不可避免的 ,其发生与个人的认知、态度、行为和个性等因素有关[2 ] 。有 2 0余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 ,其中包括针刺伤后可能发生感染的HBV、HCV、H…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肝病科护士职业暴露风险防控中的应用效果,保证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方法:结合细节管理与风险管理,降低肝病科护士职业暴露风险。加强重点环节的质控,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教育,健全细节管理制度,严格操作规程。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及护理人员对职业风险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结果:将细节管理运用到科室职业风险控制中后,职业暴露风险发生率为7.69%,显著低于实施前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护理人员主要职业暴露风险为血液排泄物污染、针刺伤及物理化学因素;而实施后,主要暴露风险为针刺伤。实施后科室护理人员对职业风险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细节管理运用到肝病科护士职业暴露风险的防控中,有利于完善职业防护的管理,减少了护士职业暴露的发生,确保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锐器伤防护的危害与职业防护知识现状,分析锐器伤的危害及锐器伤的防护措施,针刺伤后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方法:主要研究方法为参考文献,结合笔者临床经验进行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护理人员工作繁忙、个人防护意识淡薄,锐器伤造成的危害性大。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职业个人防护知识培训,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意识,以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手术护士针刺伤情况,探寻发生的原因,制订有效工作管理制度,为减少针刺伤的发生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手术室临床护士30名,发放调查问卷,收回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5%以上被调查护士发生过针刺伤,在处理注射物品和处理医疗垃圾时发生率最高。结论:应加强临床注射操作中及注射结束物品处理和医疗垃圾处理的规范化管理,同时加强护士的培训。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血透室护士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对策,提高血透室护理人员的安全保障。方法:结合血透室的工作特点,调查护理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危害因素,提出防控对策。结果:血透室护理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发生情况不多见,主要的危害因素包括针刺伤、血液与体液污染、在对管路与透析器等物品进行冲洗消毒处理中接触污染物。其中危险因素的暴露率为83%,针刺伤、血液与体液污染、在对管路与透析器等物品进行冲洗消毒处理中接触污染物危险因素的暴露率最高,为81%、76%、65%。结论:血透室护理人员存在严重的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危险因素暴露,严重影响了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需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增强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质量缺陷的原因,并提出相应防范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本院妇产科发生的59例护理质量缺陷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护理质量缺陷与护理人员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等的关系,提出相应防范对策。结果:护理人员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责任心不强是造成护理质量缺陷的主要原因,护理质量缺陷的发生与护理人员工作年限存在密切联系,低年资护士更易发生护理质量缺陷事件。结论: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是减少护理质量缺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护士针刺伤的现状和原因,探讨有效的职业防护对策。方法:分析2012年护士针刺伤不良事件报告,电话咨询或当面沟通以及现场查看。结果:预防护士针刺伤应从加强护士职业安全教育,加强操作技能培训,执行安全操作标准,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管理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特定的工作性质与工作环境,使护士成为发生针刺伤的高危职业群体.发生针刺伤时,被病原体污染的血液或体液进入到护士体内,可能会传播乙型肝炎、艾滋病等,给护士造成极大地身心健康问题.而在各种基层医疗机构,由于多种原因,针刺伤这种职业危害显得尤其严重.因此,如何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护士针刺伤的职业防护,是我们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门诊输液室是为患者提供静脉输液治疗的重要场所,输液室护士的职业安全问题是临床关注的重点。针刺伤是导致输液室护士职业损害的主要原因,导致针刺伤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输液室护理工作性质特殊、输液室工作环境特殊、护士自身因素、患者因素和管理因素,针对输液室护士针刺伤的职业防护问题,文章从管理角度提出了干预建议,包括加强输液室护士的培训教育、完善职业防护管理制度、更新医疗防护用具、重视患者的沟通交流、增加管理资源投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