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爽  刘惠明  沈彦祥 《现代医学》2001,29(5):323-324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镁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门冬氨酸钾镁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在相同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门冬氨酸钾镁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30-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点滴,对照组给予10%氯化钾10-ml、胰岛素8-U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脉点滴;1次*d-1,10-d为1个疗程.结果门冬氨酸钾镁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心功能的改善率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冬氨酸钾镁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对急性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常见心衰的疗效。方法总结及对照60例急性心梗病例及文献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在心律失常和心衰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门冬氨酸钾镁对心梗病人早期应用能显著减少心律失常,尤其是室速、房颤等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并能显著减少心衰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张铸 《中国厂矿医学》2000,13(3):179-180
镁是细胞内重要的阳离子,是人体内多种酶必不可少的辅助因子[1],AMI常伴有低镁,可能与AMI时儿茶酚胺增加,游离脂肪酸浓度升高与镁结合有关[2]。硫酸镁治疗不宜溶栓的AMI患者可明显降低其死亡率[3]。本文讨论门冬氨酸钾镁对非溶栓适应证AMI患者的影响。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 选取本院1995年1月~1999年7月急性心肌梗塞住院病人,均为有溶栓禁忌证而未予溶栓治疗的患者,按随机原则将本组病例分为两组: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男36例,女12例,年龄45~90岁(平均672±109岁),予门冬氨酸钾镁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37例,男2…  相似文献   

4.
稳心颗粒联合门冬氨酸钾镁转复心房纤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胜华 《吉林医学》2005,26(7):776-777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门冬氨酸钾镁转复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心房纤颤病人6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结果:治疗组转复率为88.6%,对照组转复率70%,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者为4例,而对照组为7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稳心颗粒联合门冬氨酸钾镁转复心房纤颤疗效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镁片剂对良性室性早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7例良性室性早搏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47);治疗组予以门冬氨酸钾镁片剂2片/次,每日3次,对照组予以维生素B 110mg/次,每日3次,共治疗2个月.结果治疗组室性早搏显著减少,自觉症状明显减轻(P<0.01).结论门冬氨酸钾镁片剂对良性室性早搏具有明确的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口服胺碘酮及静脉滴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对照组单用胺碘酮治疗,疗程2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钾、血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潘国洲 《右江医学》2004,32(3):229-230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和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联合治疗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符合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的病人 60例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 0例 ,对照组给予能量合剂、病毒唑 ,治疗组给予黄氏注射液与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14天为一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 5 6.7% ,总有效率为 93 .3 % ,对照组显效率为 16.7% ,总有效率为 73 .3 % ,两组间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黄芪注射液和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联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采取门冬氨酸钾镁的治疗方式。统计两组60例患者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总有效率、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冬氨酸钾镁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性,避免了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宁保红 《吉林医学》2008,29(17):1453-1454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门冬氨酸钾镁、胺碘酮转复新近发生的心房颤动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3例48h内出现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门冬氨酸钾镁、胺碘酮和常规治疗,对照组予门冬氨酸钾镁和常规治疗。观察患者24h内转复窦性心律情况、心室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转复成功率81.8%,明显高于对照组36.7%(P〈0.01)。两组均未出现死亡。治疗组出现3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低血压,1例上腹不适,停药后恢复正常。结论:门冬氨酸钾镁、胺碘酮合用治疗新近发生的心房颤动转复率高,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0.
龙中奇 《四川医学》2007,28(10):1122-1123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静脉输注给药对肺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40例肺心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采用常规综合疗法加上门冬氨酸钾镁静脉滴注;对照组18例,采用常规综合疗法。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疗法加门冬氨酸钾镁静脉滴注治疗肺心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甘利欣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乙型肝为疗效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甘利欣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97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4例)用甘利欣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对照组(43例)用肝太乐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与对照组62.8%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甘利欣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乙型肝炎疗效显著,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茵栀黄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将93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成治疗组(n=49)与对照组(n=44).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如光疗、酶诱导剂、白蛋白、激素、补液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和门冬氨酸钾镁静滴,观察两组用药前后患儿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茵栀黄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门冬氨酸钾镁佐治小儿喘息性疾病6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宗华 《右江医学》2001,29(5):406-406
对 6 4例喘息性疾病患儿采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 ,同期采用氨茶碱治疗的 44例为对照组 ,两组其余治疗相同。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 10 0 % ,对照组有效率 93.18% ,两组比较 χ2 =8.2 6 ,P <0 .0 5 ,有显著差异 ,提示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参麦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联用参麦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以14天为一疗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6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对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联用参麦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CHF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孙艺波 《华夏医学》2007,20(1):72-73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对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常见心衰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入院即予静脉滴注门冬氨酸钾镁,另一组常规治疗。结果:两组心律失常和心衰治疗效果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门冬氨酸钾镁对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能显著减少心律失常,尤其是室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并能减少心衰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门冬氨酸钾镁在在治疗难治性心理衰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由2000年1月至2011年1月间因难治性心力衰竭就诊于我院的患者中抽取7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含35例患者,其中研究组在采取抗心衰治疗的同时应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对照组同时服用能量合剂.结果 经积极有效治疗后两组均获得一定治疗效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2%和48%,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门冬氨酸钾镁在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门冬氨酸钾镁和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59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9例实施胺碘酮治疗,实验组30例实施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例冠心病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例冠心病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例冠心病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的效果明显,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门冬氨酸钾镁治疗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43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冯愉态  邓兴臣 《广东医学》2001,22(4):347-348
目的 观察门冬氨酸钾镁治疗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83例患者随机分观察组 43例及对照组 40例 ,对照组应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 ,观察组加用门冬氨酸钾镁。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门冬氨酸钾镁治疗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9.
欧秀成 《吉林医学》2015,(7):1363-1364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与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改善情况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治疗后血清钾、血清镁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安全、有效,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秦小超  和鹰  黄强  王宇 《华夏医学》2013,26(2):279-281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镁预防抗艾滋病药物性急性肝损伤作用.方法:收集艾滋病患者并进行HAART188例,随机分为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4例,治疗组加服门冬氨酸钾镁2片,3次/d,疗程为3个月.全部患者均定期检查肝肾功能等,观察肝损伤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肝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门冬氨酸钾镁可降低抗艾滋病药物急性肝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