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镜高频电切结肠息肉是一种简便安全、无需开腹的治疗方法。我院自 2 0 0 2年 4月以来 ,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消化道息肉 5 0例取得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男 32例 ,女 18例 ;年龄 35~ 82岁 ,平均 5 3.5岁 ;食管息肉 2例 ,胃息肉 3例 ,模结肠息肉 4例 ,降结肠息肉 12例 ,乙状结肠息肉 16例 ,直肠息肉 13例 ,共 12 4颗。全部送病理检查 :腺管状腺瘤样息肉 88颗 ,炎性息肉 2 9颗 ,绒毛状腺瘤性息肉 5例 ,腺瘤息肉恶变 2例。息肉直径 0 .3~ 1.5 cm 占80 %。2 术前准备2 .1 一般资料“检查肝功及肝表面抗原、出凝血时间、凝固酶…  相似文献   

2.
张汝一  陈年秀 《贵州医药》1999,23(5):395-395
大肠绒毛状腺瘤是腺瘤的一种组织类型,其发生率在大肠腺瘤中约占20%。该病易恶变、易复发,所以临床上处理较管状腺瘤、混合性腺瘤复杂。我院1988-1998年收治大肠绒毛状腺瘤及恶变者共37例,现报告如下。亚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7例,男18例,女19例,男女之比1:1.1。年龄13-80岁,平均57.8岁;其中zbo岁月例,占56.8%。病史20天一Ic年,多数在1年左右。腺瘤位于直肠兀例,乙状结肠6例,降结肠1例,横结肠2例,盲肠1例。万例大肠绒毛状腺瘤刀例发生癌变,占刀见,其中浸润性癌门例,占领%。本组病例就诊的主要症状依次为血便…  相似文献   

3.
本文收集了我院结直肠息肉及腺瘤310例。其中幼年性息肉87例(28.1%),增生性息肉29例(9.4%),炎性息肉37例(11.9%),粘膜肥大赘生物40例(12.9%),管状腺瘤67例(21.6%),绒毛状腺瘤50例(16.1%)。男性184例,女性126例。幼年性息肉中位年龄12岁,其余息肉年龄35—39岁,腺瘤43~45岁。体积以幼年性息肉及绒毛状腺瘤最大,平均直径14~15mm。幼年性息肉少数有轻度非典型增生,1例有癌变。管状腺瘤以轻中度增生为主,2例有癌变,癌变率为3%。绒毛状腺瘤以重度增生为主,21例有癌变。癌变率为42%。结直肠息肉是较常见的疾病,无论儿童及老年均可发生。习惯上称的“息肉”,实际包括非肿瘤性息肉和真性肿瘤的腺瘤。后者与大肠癌关系密切,被认为是癌前改变而普遍受到重视。随着检查治疗手段的进步,纤维结肠镜的普遍开展,愈来愈多的病例得到了确诊和治疗,为预防腺瘤恶变和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都起到良好效果。对大肠息肉的认识,有赖病理学观察及分类,准确的病理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帮助甚大。本文特对310例大肠息肉及腺瘤进行病理学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4.
我院近两年来对 12 0例胃肠道息肉病人行内窥镜下高频电切治疗 ,均取得成功 ,术后无并发症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2 0例病人 ,男 5 7例 ,女 6 3例 ;年龄 7~ 76岁 ,平均4 5 5岁。食管息肉 7例 ,胃息肉 6 0例 ,结肠息肉 5 3例 (多发性息肉 5例 ,其中 2处 4例 ,3处 1例 )。息肉大小不一 ,最大约 2 5cm× 3 5cm。根据息肉形态分[1] :Ⅰ型 12例 ,Ⅱ型30例 ,Ⅲ型 5 6例 ,Ⅳ型 2 2例。术后病理证实炎症性 31例(2 6 % ) ,增生性 78例 (6 5 % ) ,腺瘤 6例 (5 % ) (其中 1例恶变 ) ,腺瘤均为老年结肠息肉病人 ,幼年性息肉 2例 (1 5 % ) ,标本未…  相似文献   

5.
老年血便临床并非少见。由于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而易漏诊、误诊。回顾我院近 10年来共作结肠镜检查便血患者 15 87例 ,其中 6 0岁以上 316例。现将 316例老年检查资料回顾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材  316例中 ,男 2 2 7例、女 89例 ,年龄 6 0~ 70岁。临床表现 :便血最短 3天 ,最长 17个月。伴有下腹部疼痛16 3例 ,便次增多 15 9例 ,腹部包块伴消瘦 34例。1 2 检查结果 ①分类 :316例老年患者中 ,结肠癌 97例、结肠息肉 6 9例、溃疡性结肠炎 5 6例、慢性结肠炎 91例、结肠憩室 3例。②部位 :316例中 ,直肠段息肉 37例、癌 42例 ,乙状结…  相似文献   

6.
王农荣  孙坚  王东海  谢文 《江苏医药》2003,29(5):398-398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FAP)临床少见 ,我们自 1987年至 2 0 0 2年收治 4例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男 2例 ,女 2例。年龄 9~ 6 5岁 ,其中 30岁以下者 3例。病程 3个月~ 8年。以便血和大便次数增多为主要症状。本组 4例均有便血 ,多为间歇性 ,血呈暗红色 ,量较少 ,与粘液混合或便表面有血。 1例为鲜红色血便 ,3例有大便次数增多 ;2例血便同时伴腹痛。 1例 9岁患儿伴发育不良 ,1例合并胃息肉 ,长期便血者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本组病人均经纤维结肠镜检查及病理确诊。息肉分布在全结肠及直肠者 2例 ,分布在降结肠、乙状结肠和…  相似文献   

7.
我院 1 987~ 1 998年经结肠镜诊治小儿肠息肉1 41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99例、女 42例 ,男女之比为 2∶1。年龄 3个月~ 1 2岁 ,其中 <1岁 8例、~ 3岁 2 0例、~ 7岁 86例、>7岁 2 7例。疗程 2天~ 1 0年 ,>1年者 1 0 6例占 75 2 %。1 2 临床表现 肛门肿块脱出 2例、发生 2次肠套叠 1例、大出血 1例、反复便血 1 37例 ,其中并发腹泻 2 2例、间歇腹痛 2例 ,便后滴血 1 6例、粘液血便或脓血便 48例、呈血丝附粪柱上 73例。体重不增 51例 ,贫血 53例。行钡灌肠检查 54例 ,与结肠镜检查结果相符 34例 ,符合率 2 6…  相似文献   

8.
281例大肠息肉中,非瘤性息肉106例,均未见不典型增生或癌变;瘤性息肉(腺瘤)175例,有不典型增生53例(30.3%),癌变者22例(12.6%)。不同类型腺瘤癌变率:绒毛状腺瘤64.0%,管状绒毛状腺瘤20.0%,管状腺瘤2.2%。不同大小腺瘤癌变率:<1cm 1.0%,1~2cm 28.6%,>2cm55.0%。22例癌变腺瘤属早期癌14例,侵犯性癌6例,2例未定,均可见良性腺瘤结构残存。  相似文献   

9.
齐书武  邹永康 《云南医药》2000,21(5):404-406
我科于 1994年 3月~ 1999年 6月收治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 (PCa) 2 5例。现将该组病人的直肠B超 (TRUS)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并对其在PC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讨论。资料与方法 本组 2 5例 ,年龄 50~ 82岁 ,平均 69 4岁。均有排尿困难症状。合并肉眼血尿 6例 ,明显尿路刺激症状 8例 ,腰骶部疼痛及下腹包块各 1例。 2 5例均行直肠指检 (DRE ) ,疑诊PCa19例 ,诊为前列腺增生 6例 ,19例行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测定 :PSA为 2 4 8~ 2 13 6μg/L。 8例行CT检查 ,3例诊断为PCa ,均有膀胱、精囊受累表现 ,其中 1例…  相似文献   

10.
我院近一年来用微波组织凝固法治疗消化道息肉13例,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人男11例,女2例,年龄17~54岁。临床表现:腹痛9例,解暗红色血便或黑便6例。单发性息肉6例,多发性息肉7例。其中胃息肉4例,结肠息肉9例。息肉直径0.5~2.0cm。无蒂息肉10颗,亚蒂息肉3颗,有蒂息肉8颗。病理诊断:腺瘤样息肉6例,炎症样息肉4例,增生性息肉3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消化道良性息肉(腺瘤样或增生性),癌前期病变和早期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于中山大学附属汕头医院行ESD术的100例术前活检病理等证实为食管,食管胃结合部,胃,结肠,直肠息肉(腺瘤样或增生性),不典型增生或早期癌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ESD手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本组100例患者包括消化道息肉(腺瘤样或增生性)81例,不典型增生15例,早期癌4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23~87(62±12)岁。直肠病变12例,结肠病变54例,胃病变22例,胃食管结合部病变4例,食管病变8例。病灶直径0.5~4.0cm。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了内镜下切除手术(1例穿孔较大行腹腔镜下修补),手术时间10~110(中位数38)min,出血量0~40(中位数5)mL。其中术中穿孔3例,术中出血4例,术后迟发性出血3例(通过保守治疗痊愈)。100例患者均接受了随访,随访时间1~12个月,有一例复发(低位直肠腺瘤并中度非典型增生,病灶大),后经外科手术治愈,余无复发或转移病例。结论只要掌握合适的病例,ESD治疗消化道息肉(腺瘤样增生性),癌前病变及早期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能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资料。  相似文献   

12.
现将我院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1月收治的 72例小儿急性肠套叠中 32例临床首诊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年龄 本组共 32例 ,其中男 18例 ,女 14例 ;~ 6个月8例 (2 5 % ) ,~ 12个月 11例 (占 34 4 % ) ,~ 18个月 9例(2 8 1% ) ,18个月以上 4例 (12 5 % ) ;最大 3岁 ,最小为 32天。1 2 临床表现 本组就诊小儿的临床症状以阵发性哭闹、呕吐、血便和腹部包块四大症状中的 2项或 2项以上为主。32例中阵发性哭闹 2 6例 (81 2 5 % )、呕吐 (78 13% )、血便2 0例 (6 2 5 % )、腹部包块 2 1例 (6 5 6 3% )。本组以腹泻为首…  相似文献   

13.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近年来的资料表明本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我院 2 0 0 0年 1月 3日至6月 30日进行结肠镜检查 6 79例 ,检出大肠癌 5 5例 ,检出率为 8 1%。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检出大肠癌 5 5例中 ,男性 32例 ,女性 2 3例 ;年龄 2 1~ 84岁 ,平均 5 4 5岁 ,以4 6岁以上为多。病程最长 10年余 ,最短 10d。临床表现为便血、腹痛、腹泻为主 ,其次为便秘、排便不畅、便细、腹胀、包块、消瘦、梗阻等症状。1 2 癌块部位 :本组病例癌块分布为直肠 30例(5 4 5 5 % ) ,乙状结肠 8例 (14 5 5 % ) ,横结肠 …  相似文献   

14.
本院内窥镜室1983年1月至1992年12月行纤维结肠镜(纤结镜)检查3618例人次,其中检出大肠息肉608例(16.8%),另有家族性息肉病11例未列入计数。现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00例,女208例。年龄l.5~79岁,平均40.3岁,50岁以上者253例,占41.6%。临床表现为血便212例,腹痛129例,腹泻105例,粘液血便95例,脓血便61例,便秘29例。伴里急后感22例,腹胀12例。608例患者经纤结镜检查共发现息肉1056枚,单发454例(74.7%),多发154例(25.3%);息肉包1.0cm859枚(81.3%),1.l~2.0cm160枚(15.l%),>2.0cm39枚…  相似文献   

15.
直肠平滑肌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肠平滑肌肿瘤术前诊断率较低 ,容易被误诊 ,且其良恶性不易区分 ,外科处理意见也不一致。我们收集了我院 1993~ 2 0 0 1年近 9年间收治的 6例临床病理资料 ,就本病的诊断和治疗等问题进行讨论。临床资料 本组男 3例 ,女 3例。年龄 4 6~71岁 ,平均 4 9岁。所有病例均接受手术治疗 ,并经病理确诊 ;其中直肠平滑肌瘤 3例 ,直肠平滑肌肉瘤 3例。主要临床表现 :3例有肛门坠胀疼痛、便秘、便血 ,1例有大便性状改变及腹痛 ,2例为便秘并肛门包块。纤维结肠镜检 2例粘膜有破坏 ,其余粘膜无破环。其中 3例误诊为癌肿。 6例病变部为均在直肠中下段…  相似文献   

16.
于杨  王黔 《贵州医药》1999,23(1):53-54
肠套叠一般多见于婴幼儿,儿童及成人肠套叠较少见。我院1975-1995年共收治儿童及成人肠套叠46例,其中儿童10例,成人36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33例,女性13例;年龄7-14岁10例,16-20岁7例,21-50岁19例,50岁以上10例。发病至就诊时间1小时-10个月,平均49.5天。豆.2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川腹痛:46例中45例表现有阵发性腹痛,占97.8%;(2)腹部包块:对例有腹部包块,占对.7%,其中18例为反复出现腹块;(3)血便:本组有24例出现血便,占52.l%;(4)排气排便停止:有6例出现,占13%;(5)X线钡…  相似文献   

17.
我院1990-05~1999-05以手术治疗为主,配合放疗、化疗综合治疗直肠癌165例,现总结分析并对综合治疗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1 临床资料 性别与年龄:本组165例中,男94例,女71例,年龄20~74岁,中位年龄45岁,高发年龄为40~50岁。主要症状:血便82例,粘液血便24例,腹痛36例,肠梗阻3例,腹部包块9例,大便变形6例,便秘5例。病程:病程最长3年,最短15天,平均10个月。病灶部位:病灶位于直肠下段者125例(75%),直肠中段者15例(11%),直肠上段者25例(14%)。病灶范围:病灶累及直肠周径1/4以下者26例(16%),1/4~3/4者90例(55%),超过3…  相似文献   

18.
小切口在45例甲状腺腺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从1995年1月~2002年诊治甲状腺腺瘤48例,采用小切口行甲状腺腺瘤摘除术45例,效果良好,并发症少,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本组45例,均为女性,年龄16~56岁,平均37岁。病程10天~半年,平均2月,病变位于左侧21例,右侧24例,包块3~5cm ,术前B型超声检查提示甲状腺单纯性囊肿28例,甲状腺腺瘤17例。手术30~50分钟,平均40分钟,住院6~7天痊愈出院。全组病理诊断:甲状腺单纯性囊肿20例,甲状腺腺瘤14例,甲状腺混合性囊性变伴出血11例。1 2手术方法:患者取仰卧位,肩部垫高15~20度,头后仰,充分显露颈前区。选择病变侧局部浸润麻醉…  相似文献   

19.
小儿肠梗阻10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平 《河北医药》2003,25(3):228-228
肠梗阻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有典型临床表现者易于诊断 ,而症状不典型者易误诊 ,现将 1999年至今收住我院小儿内科的肠梗阻患儿 10例误诊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 10例 ,男 5例 ,女 5例 ;年龄 2 0d~ 10岁 ,其中 6个月以下 6例 ,1~ 2岁 3例 ,10岁 1例。1 2 临床表现 病初腹泻 9例 ,脓血便或粘液血便 5例 ,稀便 4例 ;发热 7例 ,肺炎 1例 ,均有阵发性哭闹或诉腹痛、恶心、呕吐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4例呕吐物含胆汁 ,腹胀 6例 ,后期不排气、排便 3例 ,腹部压痛 4例 ,腹部触及包块 3例。血常规 :WBC≥10× …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临床上对于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采用大肠镜检查是重要而且有效的方法之一。自 1997年 7月至2 0 0 1年 12月 ,我们对 2 6 4例以便血为主的患者进行了大肠镜检查 ,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男 186例 ,女 78例 ,年龄 3~ 84岁 ,平均 5 8 9岁 ,超过 5 5岁者 15 6例 (5 9 1% )。发病至就诊时间 1d至 8年。全部病例均以排鲜血便、暗红色或果酱色血便为主要临床主诉 ,部分病例伴有黏液血便、腹泻、里急后重、腹痛、腹胀、腹部包块。有休克症状的大出血者 8例 ,HGB <10 0 gL-1的中度出血者 73例 ,其余 183例属轻度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