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病情较重患儿。各器官功能不完善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心肺功能极不稳定 ,术后及时有效的监护治疗十分重要。我院近年来行小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心内直视术 70例 ,其监护治疗体会如下。临床资料  70例中男 33例 ,女 37例。年龄 7个月~ 4岁 ,1岁以下 12例。体重 7kg~ 14kg。其中室间隔缺损 32例 ,房间隔缺损 13例 ,室间隔缺损并房间隔缺损 10例 ,室间隔缺损并动脉导管未闭 7例 ,动脉导管未闭 7例。静息时发绀 4例 ,活动时发绀 9例。轻度肺动脉高压 2 1例 ,中度肺动脉高压 2 9例 ,重…  相似文献   

2.
心间隔缺损并双向分流患儿的围术期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提高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成活率。方法 随机选择 32例拟行手术治疗的心间隔缺损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年龄 4个月~ 12岁 ,平均 4 3岁 ,体重 4 5~ 2 7kg ,平均 9 6kg,≤2岁者 18例 ,>2岁者 14例 ;单纯室间隔缺损 16例 ,室间隔 +房间隔缺损 5例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7例 ,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3例 ,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 1例。术前采用合适的药物治疗 ,控制肺动脉压达满意水平 10~ 15d ,术后坚持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延长呼吸机辅助时间 ,以维持适宜的血气指标在满意的水平。结果 本组 32例 ,治愈 2 9例 ,术后并发肺高压危象 9例 ,右心功能衰竭 3例 ,频发室性早搏 3例 ,低心输出量综合征 4例 ,共死亡 3例。结论 对心间隔缺损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者的围术期综合治疗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林薇  吴军 《河北医药》2002,24(1):55-56
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呼吸道并发症高 ,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我院 1998年 3月~ 2 0 0 1年 5月共有 190例婴幼儿 (2个月~ 3岁 )在体外循环下手术。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0 7例 ,女 83例 ,年龄 2个月~ 3岁。其中2~ 6个月 14例 ,~ 1岁 65例 ,~ 2岁 73例 ,~ 3岁 38例。室间隔缺损 (VSD) 139例 ,其中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 5例 ,合并房间隔缺损 (ASD) 2 0例 ,合并肺动脉高压 (PH) 40例 ;单纯房间隔缺损 16例 ,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狭窄 (PS) 7例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 5例 ,右室双出口 (DORV) 2例 ,…  相似文献   

4.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顿秀茹 《河北医药》1999,21(5):420-420
随着体外循环技术的进步,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手术治疗趋向早期根治,由于先心病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缺陷,术后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在所难免。我们根据122例心脏术后呼吸道管理体会,讨论如下。l临床资料全组男59例,女63例;年龄11个月~10岁,平均(6.70上回.20)岁;体重9~28kg,平均16.65土3.25kg,其中动脉导管未闭16例.合并肺动脉高压6例,房间隔缺损15例,室间隔缺损56例,合并肺动脉高压19例;法洛四联症16例,法治三联症4例;肺动豚狭窄6例,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4例,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4例,右室双出口1例。2手术…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1993年9月开始用深低温微流量体外循环下经肺动脉行动脉导管闭合术治疗11例 ,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1例 ,其中重症单纯动脉导管未闭9例 ,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室间隔缺损2例 ;男7例 ,女4例 ;年龄7~34岁。患者均自幼发现心脏杂音 ,经常呼吸道感染 ,听诊闻及以收缩期为主的连续性杂音及触及震颤。胸片示 :肺血多 ,肺动脉段凸出 ,心胸比在0.45~0.58之间 ;术前心脏彩超示导管直径在0.8~1.0cm ,9例单纯动脉导管未闭者均合并肺动脉高压。经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后在深低温 (19℃ )体外循环下经肺动脉行动脉导管结扎术 ,术后…  相似文献   

6.
<正> 我院心外科1987年10月至1989年2月期间,为4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及1例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了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下缝闭动脉导管手术,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就手术方法、术后处理问题进行讨论。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1例,女4例。年龄7~33岁,平均15.6岁。症状:5例均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史,活动后心慌、气短,心功能均属Ⅲ级。杂音:胸骨左缘2~3肋间,Ⅲ级收缩期杂音2例,连续性杂  相似文献   

7.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为了提高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效果,分析总结103例患者的手术经验.方法 1998年1月-2006年7月我科连续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纠治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103例,其中21例为重度肺动脉高压,年龄6个月~27岁,平均年龄(9.5±1.2)岁,合并房间隔缺损17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6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55例.结果 103例患者中死亡3例.肺炎、肺不张7例,室性心律失常3例,血红蛋白尿5例,切口感染1例,经过处理后均痊愈.结论 肺动脉高压是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掌握好适应症,手术时机和正确的术中术后处理直接影响到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99-09~2000-12共实施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64例。现将转流特点及管理总结如下。1病例资料本组共64例。男41例,女23例。年龄7/12~3岁,平均1.7岁。体重5~13kg,平均10.4kg。疾病种类包括:室间隔缺损32例,法乐四联症18例,房间隔缺损7例,室间隔缺损加动脉导管未闭3例,房间隔缺损加动脉导管未闭2例,矫正性大动脉转位1例,三房心1例。2方法2.1体外循环技术采用POLYSTAN人工心肺机,西京鼓泡氧合器或Medtronic膜肺,西京微栓滤器,北京普惠血管路。非发绀型患儿平均以乳…  相似文献   

9.
小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围手术期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仝国林 《中国医药》2008,3(8):505-506
目的探讨总结小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小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全组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其中合并动脉导管未闭4例,右心室双腔心2例,房间隔缺损2例,均同时矫正。结果全组27例痊愈,1例死于术后并发低心输出血量综合征和急性肾功能衰竭。随访3个月-2.5年,患儿症状明显减轻,营养发育状况明显改善。结论完善术前准备、彻底矫正畸形、加强心肌保护及术后管理可使小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心脏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当出现双向分流时,往往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前对肺动脉压控制及右心功能改善,术中麻醉的用药和管理、满意的畸形纠治,以及术后的呼吸管理和防治心功能不全,一直是临床致力解决的问题。现将32例此类病例的麻醉处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4年1月至12月患者32例,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4个月~12岁,平均4.3岁,体重4.5~27kg,平均9.6kg,≤2岁者18例,>2岁者14例。单纯室间隔缺损(VSD)16例,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ASD)5例,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PDA)7例,VSD ASD PDA3例,完全…  相似文献   

11.
魏东  周启宇 《天津医药》1998,26(10):632-633
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常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我们在1995年1月至1996年12月,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对22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者进行同期根治术,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方法及体会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本组22例,男9例、女13例,年龄1~20岁,平均6岁。其中14例合并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2例合并房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2  相似文献   

12.
1990年至1995年我院共行小儿心脏体外循环心脏直机手术109例。本文重点讨论25kg以内小儿体外循环灌注技术的体会。1临床资料本组109例中,男68例,女41例,年龄2-10岁,患儿体重11-25kg。临床诊断:房间隔缺损20例,室间隔缺损64例,法鲁氏四联征9例,法鲁氏三联征2例,肺动脉狭窄4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1例,二尖瓣脱垂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左房心肌纤维化合并巨大血栓1例,主肺间隔缺损1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室间隔缺损及肺动脉异位1例,三房心1例,动脉导管未闭2例,大动脉转位1例,三尖瓣畸形1例。心胸比O.6-0.8,心功…  相似文献   

13.
<正> 前列腺素E_1(PGE_1)是一种作用类似前列环素的血管扩张剂和血小板聚集抑制剂。PGE_1一般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需保持动脉导管开放待机手术的婴儿,以及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时保护血小板。我们就PGE_1对先心病肺动脉高压的降压作用进行了探讨。资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8名患者均为心脏外科住院病人,男2人,女6人;年龄7~27岁,平均20岁;经手术证实房间隔缺损1例,室间隔缺损3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  相似文献   

14.
<正> 先心病合并肺高压(PAH)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增多,严重影响术后的顺利恢复,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13例中男5例,女8例,年龄4.5~40岁,其中室间隔缺损5例;动脉导管未闭7例;房间隔缺损1例,动脉压4~13kPa,术前合并肺部感染3例,全部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5.
肺动脉高压是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称先心病)中最为常见和危害严重的并发症,不仅影响外科治疗的效果,还增加了麻醉的危险。我院从2004年11月至2006年5月在全麻体外循环下共完成32例伴严重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矫治术,肺动脉平均压都在70mmHg以上。本文将麻醉处理的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2例中男13例,女19例。年龄6个月~32岁,≤3岁的婴幼儿10例。体重6·5~40kg,≤10kg的11例。32例中室间隔缺损23例,室间隔缺损或房间隔缺损伴动脉导管未闭3例,完全房室间隔缺损3例,大动脉转位、主肺间隔缺损、右室双出口各1例。术前…  相似文献   

16.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治疗1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导管未闭常规在全麻、常温、左胸后外侧切口或小切口胸膜外结扎。近来不少医院在胸腔镜下手术行未闭导管栓塞法治疗 ,合并心内畸形则需在体外循环下进行一期手术。我院近年施行动脉导管未闭手术 12 0例 ,无一例死亡 ,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12 0例中男性 6 6例 ,女性 5 4例 ;最小年龄 1.5岁 ,最大 36岁。单纯动脉导管未闭 94例 ,6例合并肺动脉高压 ,2 0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内畸形 ,其中合并室间隔缺损 11例 ,房间隔缺损 7例 ,法乐氏四联症 2例。2 治疗方法单纯动脉导管未闭均采用全麻、常温、左胸后外侧…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7年6月~1999年12月进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共38例,现将术后机械通气的呼吸道管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38例,男21例,女17例,动脉导管未闭11例,房间隔缺损7例,室间隔缺损20例,其中5例并发肺动脉高压。1.2 方法:经鼻气管插管10例,口气管插管28例。使用SIEMENS servo900c呼吸机15例,Servo ventilator300呼吸机23  相似文献   

18.
临床资料 患儿男、8岁,体重2 3kg。1岁时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彩色超声发现先心病、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因年龄太小未做特殊处理。于2 0 0 2年12月到我院就诊,要求手术治疗。病程中易感冒、心悸、疲乏,活动后明显,喜蹲踞。心前区广泛收缩期杂音向锁骨下传导,P2 亢进,下肢血压低于上肢,足背动脉触不到搏动。入院后,彩超提示先心病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主动脉逆行造影发现:主动脉弓与胸主动脉交界处狭窄,动脉导管未闭。于2 0 0 3年2月2 6日在全麻低温下行动脉导管缝闭术及主动脉缩窄解除术,随后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及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诊断婴幼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准确性。方法对象为45例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后行大动脉调转术(ASD)患者。术前超声心动图均对左心功能、大动脉及合并畸形进行评估,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45例室间隔完整型大动脉转位29例(合并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13例,单纯合并动脉导管未闭6例,单纯合并房间隔缺损8例,单纯合并卵圆孔未闭2例);大动脉转位伴室间隔缺损16例(单纯伴室间隔缺损5例,单纯合并房间隔缺损3例,单纯合并卵圆孔未闭2例,合并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5例,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1例)。与手术结果比较超声心动图诊断大动脉转位准确率为97.8%;合并畸形诊断准确率为91.1%。45例中冠状动脉发育正常41例;冠状动脉畸形4例,其中2支冠状动脉起源右冠状窦2例,1例因声窗差未能显示,左右冠状动脉发育细小走形于主动脉后壁1例,右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1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5%。结论超声心动图能比较准确的诊断大动脉转位及心内合并畸形,为临床提供重要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 1 999年 6月至 2 0 0 1年 1 2月连续为 1 0 0例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行手术治疗 ,无一例近期死亡。现总结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本组患儿男 56例 ,女 44例。年龄 3个月~1 2岁 ,平均 1 1 2个月。体重 4~ 32kg ,平均 8 7kg ,心胸比率(CTR) 0 45~ 0 92 ,平均 0 65。其中动脉导管未闭 (PDA) 2例 ,肺动脉狭窄 (PS) 3例 ,房间隔缺损 (ASD) 5例 ,室间隔缺损 (VSD) 60例 ,法洛四联症 (TOF) 5例 ,部分房室隔缺损(PAVC) 3例 ,单心房 2例 ,单心室 1例 ,右室双出口 (DORV)4例 ,TOF +肺动脉闭锁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