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心率变异性(HRV)时域和频域分析法,对经冠造显示不同冠脉病变支数并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扩张成功的66例患者,分别于PTCA术前术后1周进行HRV分析。其中单支病变21例,双支28例,三支17例。结果显示:①PTCA术后1周心率变异性较术前有所改善,但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②PTCA术前、术后冠脉单支、双支、三支病变各组间患者HRV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提示冠心病患者HRV的改变可能与神经体液因素对窦房结功能的调控失衡有关。而与冠脉病变支数无关。PTCA术后近期患者HRV改善不明显,其机制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2.
通过心率变异性(HRV)时域和频域分析法,对经冠造显示不同冠脉焦支数并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扩张成功的66例患者,分别于PTCA术前术后1周进行HRV分析。其中单支为21例,双支28例,三支17例,结果显示:(1)PTCA术后1周心率异性较术前前所改善,但未统计学意义(P〉0.05),(2)PTCA术前,术后冠脉单支,双支,三支病变各组间患者HRV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提示  相似文献   

3.
秦勤  赵炳让 《天津医药》1999,27(5):291-293
报告21例冠脉造影及19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ICA)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前列环素的代谢产物6-酮-GPF1α的检测结果。单纯冠脉造影的患者血浆ET及6-酮-PGF1α在手术前后无明显的变化(P>0.05),而PTCA后24小时血浆ET和6-酮-PGF1α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1周又复降至接近术前水平(P>0.05)。单支血管和多支血管的PTCA,血浆ET和6-酮-PGF1α浓度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在PTCA 24小时后应注意防止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术后1周内最好服用预防冠脉痉挛药物。  相似文献   

4.
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室性心律失常心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45例心力衰竭(CHF)患者,室性心律失常(VA),检出率:简单型88.9%,复杂型53.3%。短阵室速31.1%。高级别VA多见于EF值低患者。测定31例窦性心律患者的心率变异指数(HRVI),并设立正常人33例为对照组,可见CHF时HRVI较正常明显减小(P<0.001);LownⅢ级以下VA患者HRVI较LownⅣ~Ⅴ级者明显高(P<0.001);心功能Ⅰ~Ⅱ级时HRVI与心功能Ⅲ级、Ⅳ级时HRVI相比,有显著差别(P<0.001)。将患者EF值与HRVI进行直线相关分析,两者呈正相关(r=0.57,P<0.05)。本文结果示CHF患者心率变异性小,而且HRVI越小者发生VA可能性大,心室功能受损明显。  相似文献   

5.
12例冠心病患者13支血管病变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病变血管为前降支6例,左回旋支1例,右冠脉6例。靶血管病变程度为74%~100%,长度为10~30mm。PTCA术后残留狭窄为155±12%,术中死亡1例,术后再狭窄1例。7例支架植入全部成功,其中二例为急性心肌梗塞的原发支架植入,植入后无血栓并发症,术后无残留狭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ASI)对这太动脉狭窄及完全闭塞的疗效。方法以地3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1例缺血性心肌病冠状动脉狭窄和1例多发 生结节性动脉为和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50支病变血管实施PTCA或CASI术。术前、术后和随方腹要太动脉造影图像。结果 手术总成功率98.9%,1例冠心病争性心肌梗塞患者术后2周因心原性休克死亡,1例冠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7.
采用SPECT运动、静息、静滴硝酸甘油介入多相99mTc MIBI心肌显像对126例冠心病患者PTCA前后进行监测,目的在于探讨心肌显像在冠心病PTCA治疗中的指导意义。结果显示,心肌显像判断PTCA疗效与临床综合判断的疗效完全一致。术前三相心肌显像反映的缺损变化,与PTCA疗效间有极好的相关性(r=0.9366P<0.001)。说明SPECT99mTc MIBI多相心肌显像对冠心病PTCA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PTCA术前预测疗效与术后评价疗效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8.
叶静辉  赵洪昌 《河北医药》2000,22(9):647-648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术后近期心肺并发症与术前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肺癌39例、食管癌12例术前1周内测定全部通气指标,术前及术后1、2、3d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和心电监护。结果 术后心肺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4.9%,肺炎16例,8例并发呼吸衰竭,其中死亡6例;心律失常12例。心律失常的发生与术前最大通气量(MVV)、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异常状态无关,与动  相似文献   

9.
对比研究了40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MS)患者行PBMV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心功能、血浆心钠素(ANF)、内皮素(ET)的变化,其中4例为外科闭式分离术后再狭窄患者。结果显示:术后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均有显著改善,血浆ANF、ET术后明显降低。血浆ANF浓度降低率与左房平均压降低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提示测定血浆中ANF和ET浓度可作为判定病变程度及PBMV疗效的指标。随访1周到2年,显示心功能与二尖瓣口面积(MVA)持续改善。表明PBMV是一项非开胸、安全、疗效高的治疗MS的有效方法,对外科闭式分离术后再狭窄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据日本研究者报道,抗过敏药吡嘧司特(Pemirolast)可减少经皮经腔冠脉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的发生。在该项研究中,205例症状性局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在PTCA前一周随机接受本品一日 20 mg直至手术后 4个月(104例),或不接受包括本品等其它治疗。与对照组相比较,本品组 PTCA后的再狭窄率(分别为 46 .5%和 24%),复发性心绞痛发生率(分别为 19 .8%和 6. 7%),PTCA再造率(分别为 36 .6%和 18. 3%)都有显著降低。研究者认为尚需进一步的研究以确定本品的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