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金匮要略》"阳微阴弦"的认识及应用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八>中提出:"夫脉当取之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经文中的"阳微阴弦"是有关胸痹病的关键字段,对此如何理解,古来见解不一.本人不揣浅陋,略述管见,不当之处,请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2.
《金匮要略》“阳微阴弦”义理发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阳微阴弦”见于《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阳微阴弦”本是在言脉,关前为阳,关后为阴(《医宗金鉴》)认为亦或有指浮或沉的部位,按在浮部为阳,沉部为阴。亦有指左右手者)[1]。“阳微阴弦”即言寸脉微(不及),尺脉弦(太过)(或指轻按在浮部为微弱,重按至沉部则为弦急的形象)。但后世医家认为,此为仲景以脉赅胸痹病机之言。“阳微阴弦”之语,道出了仲景认为胸痹是由于内虚致阴邪干… 相似文献
3.
4.
胸痹是因胸中阳气闭塞不通而致的以胸膺部位痞闷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疾病。《金匮要略》对该病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将胸痹的病机概括为“阳微阴弦”。本文通过对“阳微阴弦”含义的进一步剖析,探讨胸痹的证治。 相似文献
5.
《金匮要略》阳微阴弦思想治疗胸痹心痛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认为胸痹心痛为本虚标实之证,基本病机为阳微阴弦,心阳虚于上,君火衰微,不能主宰全身,温养脏腑,而致气滞、痰凝、血瘀为邪,上乘于心。治当求本,以阳微为基,阴弦为要,在温通心阳的基础上,配以行气、活血、消痰之品,标本兼治,为治疗胸痹心痛的主要治则。 相似文献
6.
7.
"阳微阴弦"出自《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篇》。"阳微阴弦"是对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的高度概括。"阳微"即是本虚,"阴弦"即是标实。冠心病的病机特点总属"本虚标实",心脾、肾阳气亏虚是发病之本,而阴寒、痰浊、瘀血是发病之标,由此提出温阳益气,化痰祛瘀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治则。 相似文献
8.
总结何迎春基于“阳微阴弦”理论治疗胸痹经验。何迎春认为该病主要病机在于“阳微阴弦”,即胸阳不足,阴邪搏结;论治不离“阳微阴弦”之纲要,早期以温通为补,以“瓜蒌薤白半夏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并注重补养心气,后期重视燮理脏腑,理脾调肝补肾,体现标本兼治的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9.
胸痹心痛是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要心系病证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因而本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 相似文献
10.
11.
12.
冠心病、胸痹与“阳微阴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微阴弦"语出<金匮要略>,这里的阳与阴,不能狭义地解释为"阳气"与"阴寒",当理解为导致冠心病的正气与邪气."阳微"即是本虚,"阴弦"即是标实.冠心病的治疗之法亦不外乎补、通两方面,所谓补即扶正,所谓通即祛邪. 相似文献
13.
“阳微阴弦”当从气虚痰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日:“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原文中“阳微阴弦”虽是脉候,但历代医家认为“阳微阴弦”是对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的高度概括。笔者拟从气虚痰瘀的角度对此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15.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是在阴虚及阳的基础上,兼见痰浊、血瘀、寒凝等虚实夹杂证候。多数医家认为二者合并的病性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文章从阳微阴弦角度出发浅谈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病机,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6.
"阳微阴弦"出自《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首先是对脉象的描述,更是对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的高度概括——阳气不足是根本,阴邪乘袭是关键。"阳微"包含阳位式微(上焦阴、阳、气、血)和脏器"阳"性的功能减退(心阳、肾阳、脾阳)两层含义;"阴弦"即是标实,就是根植于阴阳气血的虚衰和水液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或病理状态:水湿、痰浊、寒凝、血瘀、气滞等。在临床实践中,要抓住病机,辨清虚实之轻重,标实本虚之主次,灵活配伍,酌情变化,方能取得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从阳微阴弦探析冠心病之证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阳微阴弦”的脉候当以“浮沉”来分辨,舌候应以“苔腻”为基调,病机亦可用“阳微阴弦”来概括。冠心病实质是“本虚标实”,与“阳微阴弦”所示甚为相合。冠心病的治疗标实者以“通”为主,除运用胸痹心痛篇的治法方药外,肝着、痰饮、瘀血、妊娠等病证的方药亦可选用,本虚明显者以“补”为主,本虚标实具见者,又当通补兼施。 相似文献
18.
“阳微阴弦”是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的概括,首见于《金匮要略》。脉取太过不及,胸痹乃阴弦之故,既言脉象、又述病机,后世医家对此各有发挥,以脉象言、以三焦言、以正邪相争言皆是经典论述。今笔者细读仲景言,详思金匮方,略有所得,“阳微阴弦”并非单一理论架构,应当结合人体五脏一体观共同论述。心、肺为阳,心肺阳气不足是为阳虚,此为胸痹之本;肝、脾、肾为阴,此三脏生理功能不及、病理产物过盛,阴邪袭犯阳位是为阴弦,当属胸痹之标。治疗上,应宣痹止痛。肝郁气滞血瘀者,予以理气活血以化瘀;湿胜则阳微,脾虚痰浊湿胜者,健脾化湿以祛痰;水饮逆走心胸者,温肾利水以涤饮。胸痹心痛的发生是正邪交争、正不敌邪的结果,故通阳扶正以抗邪当贯穿治疗始末。 相似文献
19.
20.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篇以"阳微阴弦"的脉理阐发了上焦阳虚,阴邪上乘,胸阳闭塞,不通则痛的病机实质,并围绕"通阳"这一中心原则,创立了逐饮、降逆、散寒、温阳等治法和瓜蒌薤白白酒汤等名方,为后世医家辨治胸痹心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