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二胺氧化酶(DAO)及D-乳酸(D-LA)水平与肠道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该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A P住院患者60例,其中轻症34例,中度重症18例,重症8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D A O及D-L A水平,观察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AP组血清DAO和D-L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症AP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前血清DAO及D-LA水平明显高于中度重症及轻症患者(P<0.05),重症AP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长于轻症及中度重症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情越重的AP患者肠道恢复时间越长,血清DAO与D-LA水平越高,监测血清DAO与D-LA水平有利于判断AP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二胺氧化酶(DAO)及D-乳酸(D-LA)水平与肠道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该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A P住院患者60例,其中轻症34例,中度重症18例,重症8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D A O及D-L A水平,观察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AP组血清DAO和D-L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症AP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前血清DAO及D-LA水平明显高于中度重症及轻症患者(P<0.05),重症AP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长于轻症及中度重症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情越重的AP患者肠道恢复时间越长,血清DAO与D-LA水平越高,监测血清DAO与D-LA水平有利于判断AP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早期血清D-乳酸、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2月-2018年1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内科诊治的AP患者资料,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AP(MAP)组78例、重度AP(SAP)组46例,并收集6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间D-乳酸、内毒素及DAO水平的差异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用ROC曲线分析预测上述指标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MAP组D-乳酸、内毒素及DAO水平分别为(39.26±11.55)mg/L、(23.57±14.59)U/L、(23.06±18.68)U/L低于SAP组的(52.10±15.83)mg/L、(28.26±10.32)U/L、(52.24±31.58)U/L;高于对照组的(28.87±11.88)mg/L、(5.54±4.52)U/L、(9.66±6.24)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以上指标与AP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示D-乳酸、内毒素和DAO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7、0.574、0.790。结论:早期血清D-乳酸、内毒素、DAO与AP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对预测急性胰腺炎病情进展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D-二聚体(D-D)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急性胰腺炎(AP)病情发展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AP患者59例,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MAP)3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22例,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分别于患者入院24 h、48 h及对照组体检时,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D-D、CRP含量,比色法检测血淀粉酶(AMS)水平.结果 患者入院24 h时,除MAP组D-D含量外,各组相应的观察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SAP组D-D、CRP含量高于MAP组(P<0.01);但SAP组与MAP组AMS含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48 h时,SAP组D-D、CRP含量均高于24 h时(P<0.05);而MAP组两者的含量与24 h时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MAP组48 h AMS含量与24 h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联合检测D-D、CRP含量可及早判断急性胰腺炎病情发展,预测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重症肺炎APACHE II评分及血D-乳酸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判断重症肺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改变。方法选择40例重症肺炎患者( A组),另选择同期25例普通肺炎患者作为B组,健康人群25例作为C组。在患者入组时抽血测D-乳酸水平,测APACHE评分,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重症肺炎组患者D-乳酸水平明显高于普通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1,0.016);普通肺炎组D-乳酸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34);重症肺炎组患者APACHE II评分与D-乳酸呈线性正相关([apache评分]=[D-乳酸]*9.753-52.948)。结论重症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损伤,随病情的加重而损伤程度加重,早期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对改善重症肺炎预后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早期肠道通透性改变与AP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的关系.方法 对62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分析,将AP患者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AP)和重型急性胰腺炎(SAP),并按有无并发SIRS分为SIRS组与非SIPS组.另取3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选定血清D-乳酸作为肠道通透性改变的监测指标,动态观测血清D-乳酸、血清内毒素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结果 SIRS在AP患者中总发生率为67.74%,其中MAP组发生SIRS为52.38%,SAP组则100.00%发生;AP并发SIRS组第1、4及7天血清D-乳酸水平均较非SIRS组明显升高,且AP发病第1天血清D-乳酸水平越高,则SIRS在AP病程中持续时间越长,程度越严重;AP发病第1、4及7天血清D-乳酸水平、内毒素含量及TNF-α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发现病程中血清D-乳酸水平与内毒素含量及TNF-α活性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AP早期肠道通透性改变可引发SIRS的发生,推测肠道通透性改变是AP并发SIPS的重要病理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酶、白蛋白联合乳酸脱氢酶检测在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1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治疗的12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时期进行健康体检的87例患者设为健康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观察组分为轻症组(n=44)和重症组(n=79),比较患者不同病情程度者淀粉酶、白蛋白、乳酸脱氢酶水平,分析影响急性胰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及血清淀粉酶、白蛋白联合乳酸脱氢酶检测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淀粉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均高于健康组,白蛋白水平低于健康组(均P<0.05)。轻症组与重症组淀粉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患者乳酸脱氢酶水平及白蛋白水平均低于重症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得出,暴饮暴食、酗酒、淀粉酶、白蛋白、乳酸脱氢酶为影响急性胰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示:淀粉酶、白蛋白、乳酸脱氢酶单独检测为0.793、0.701、0.725,三者联合检测为0.896,三者联合检测AU... 相似文献
9.
6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乳酸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乳酸水平测定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选取2004年7月~2008年1月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2例进行对比研究,观察血乳酸水平对患者治疗疗效和预后的影响。结果与升高组相比,正常组第3天APACHEⅡ评分、第5天白细胞计数和血清淀粉酶下降更为明显(P<0.05),禁食、腹痛、腹胀及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P<0.05),并发症(指休克、ARDS、肾衰、胰性脑病及上消化道出血等)发生率和1年复发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乳酸水平可作为相对独立的判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中血清淀粉酶(AMY)、脂肪酶(LIP)、乳酸脱氢酶(LD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相互关系,为临床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强生VIROS 5600干化学分析仪速率法检测血清AMY、LIP、LDH。结果发病时重型胰腺炎(SAP)组和轻型胰腺炎(MAP)组及非胰腺炎急腹症组血清AMY、LIP、LDH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疾病早期(48 h内)联合测定血清AMY、LIP、LDH,诊断AP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且AMY、LIP、LDH呈正相关。结论联合检测有助于AP的早期诊断、病变程度判定、治疗效果观察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与高脂血症的关系。方法 分析60例急性胰腺炎的血脂变化。结果 60例患者中查血脂患者30例,结果异常17例,总胆固醇最高达8.9mmol/L,甘油三酯最高达9.87mmol/L。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伴有血脂升高,高脂血症可以引起胰腺炎,两者关系密切,互有因果,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复合膳食纤维对门静脉高压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雌性Wister大鼠,通过四氯化碳(CCl4)橄榄油复合法建立门静脉高压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A组(单纯模型组)、B组(能全素组)、C组(能全素+膳食纤维组,可溶与不可溶之比为1∶2)、D组(能全素+膳食纤维组,可溶与不可溶之比为2∶1).分别于建模后1、3、7d随机取各组3、3、4只大鼠的回肠组织在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形态变化,取腹主动脉血检测血浆D-乳酸的表达,取门静脉血检测血浆内毒素的表达.另设正常对照组,同法于第7天取样进行检测.结果 建模后各组大鼠的肠黏膜组织结构均有损伤,对照组无损伤;血浆D-乳酸和内毒素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建模后1d四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浆D-乳酸:F=0.579,P=0.633;内毒素:F=0.108,P=0.955);3、7d四组组间比较,差异均高度有统计学意义(血浆D-乳酸3 d:F=39.622,P< 0.001,7 d:F=203.834,P< 0.001;内毒素3 d:F=95.863,P< 0.001,7 d:F =2742.321,P< 0.001),且3、7d各时相B、C、D组大鼠血浆D-乳酸表达和内毒素表达分别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7dC、D组分别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dD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膳食纤维对门静脉高压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细胞凋亡在实验性急性胰腺炎大鼠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在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 (ASP)肠道粘膜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用胰胆管内注射 5 %牛磺胆酸溶液复制大鼠ASP模型。分别对ASP大鼠假手术 (shumoperation ;SO)组和正常组 (normal;N)大鼠 (SO)于术后 3、6、12、2 4h取末端回肠粘膜进行光镜、电镜观察 ,并用分子生物学标记 (TUNEL)方法研究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凋亡。结果 :ASP组大鼠除制模 2 4h光镜下可见肠粘膜上皮细胞脱落外 ,其它时相点肠粘膜均保持完整 ,电镜观察制膜各相点均可见典型凋亡细胞 ,TUNEL法显示制膜 3、6、12、2 4hASP组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均 <0 .0 1,且于术后 6h达峰值 ,凋亡细胞主要分布于肠粘膜隐窝部。结论 :ASP大鼠早期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明显增加 ,上皮细胞凋亡增加可能也参与了ASP时肠道粘膜屏障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总结胆源性急性胰腺炎(BAP)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58例BAP的治疗过程。结果本组49例经非手术治疗均痊愈,9例手术治疗,其中早期手术3例,死亡1例。延期手术6例均痊愈。结论BAP经积极非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手术时机应个体化,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65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胆源性急性胰腺炎(BAP)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BAP的治疗过程。结果本组49例经非手术治疗均痊愈,16例手术治疗,其中早期手术7例,死亡1例。延期手术9例均痊愈。结论BAP经积极非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手术时机应个体化,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