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髌韧带和膝交叉韧带的血供特点,为临床韧带重建提供形态学依据。 方法 通过成人和胎儿股动脉红色乳胶灌注并解剖剥离、胎儿墨汁灌注组织透明和组织切片等方法,观察髌韧带和膝交叉韧带的动脉分布特点并测量胎儿韧带内微血管密度。 结果 髌韧带的动脉来自膝下外动脉、胫前返动脉、膝降动脉和膝下内动脉的分支;胎儿髌韧带不同区域微血管密度不同,且以韧带中心部为最低。前、后交叉韧带的动脉分别来源于膝中动脉、髌下脂肪垫以及膝下外动脉的分支。多数韧带内血管沿长轴走行,同时也有横向交通的小血管,血管网呈梯状或平行的丛状。近侧端和远侧端较密而中间部相对稀疏。 结论 ①髌韧带和膝交叉韧带均存在中心部乏血管区;②韧带两端血供最丰富,且近侧段好于远侧段;③髌韧带血供优于膝交叉韧带,髌韧带重建交叉韧带具有血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交叉韧带血管构筑特点、为韧带损伤的重建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通过股动脉红色乳胶灌注并解剖观察、墨汁灌注组织透明、组织切片等方法,研究交叉韧带的动脉来源、分布特点并测量韧带内微血管密度.结果:前、后交叉切带的动脉分别来源于膝中动脉、髌下脂肪垫以及膝下外动脉的分支.多数韧带内血管沿长轴走行,同时也有横向交通的小血管,血管网呈梯状或半行的从状.近侧端和远侧端较密而中间部相对稀疏.结论:交叉韧带血供存在如下特点:①中心区为明显的乏血管区;②中间段边缘区也相对乏血管;③韧带两端血供最丰富,且近侧段好于远侧段.  相似文献   

3.
髌韧带移植重建交叉韧带距离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ObjectiveTo study the location and the length of cruciate ligament transposed from patellar ligament and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MethodsThe location of the reconstructed cruciate ligament and the bone-patellar ligament-bone (B-PL-B) were measured on 18 knees of fresh cadavers.ResultsThe lengths of reconstructed anterior and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s and of the bone-patellar-bone were 22.5±0.9 mm,29.0±2.5 mm and 41.0±4.0 mm respectively.ConslusionsThe length of the patellar ligament is enough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cruciate ligaments.The locations and the lengths of the reconstructed ligamen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functional recovery and stabilization of the joint.  相似文献   

4.
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前交叉韧带对维持膝关节正常生物力学功能是必须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是一种常见的严重膝关节损伤,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势必造成膝关节的不稳定,进而导致继发半月板损伤和骨性关节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修复方法有很多种,重建的材料也有多种。自Wittek1935年首次介绍髌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以来,髌韧带作为前交叉韧带比较理想的代替材料已被外科医生广泛接受。本院自1989年以来共有26例采用此方法重建前交叉韧带,均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关节镜下用自体1/3髌骨-髌韧带-骨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技术和疗效。 方法 自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对35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行关节镜下自体髌骨-髌韧带-骨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23.0岁(20.0 -28.0岁),左膝关节18例,右膝17例。35例患者均为急性损伤,受伤前均为体育运动爱好者。 结果 随访1-6年,平均3.0年,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术前平均59.40分(45-81分),术后平均91.80分(72-100分),术后与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5)。35例患者术后均无前叉韧带再断裂,术后34例恢复受伤前运动水平,1例运动水平较受伤前降低。术后1年有2例患者在膝极度屈曲位时有轻微膝前疼痛,但对运动水平无显著影响。 结论 关节镜下自体髌骨-髌韧带-骨重建前交叉韧带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手术方法,尤其对年轻、活动量大、要求早期恢复高强度运动的患者是一种较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自体髌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后膝关节外侧感觉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研究自体B-P-B中1/3组织重建ACL后膝关节外侧皮肤感觉障碍的发病原因。方法:(1)对21例临床用自体B—P—B中1/3组织重建ACL的患者随访5~6年,测量其膝关节切口外侧皮肤感觉麻木范围。(2)解剖观察成人新鲜尸体标本3具6例和附腐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15具30例的隐神经髌下支的分布范围。结果:术后患者均不同程度的出现膝关节外侧皮肤感觉障碍;隐神经髌下支自深筋膜穿出后,在胫骨内侧髁下方发出分支,横行跨过髌韧带分布至膝外侧皮肤。结论:隐神经髌下支分布到膝外侧皮肤,用自体B-P-B中1/3组织重建ACL在取材时可致其损伤,是术后并发膝外侧皮肤感觉障碍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挤压螺钉固定自体髌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挤压螺钉固定自体骨 髌韧带 骨 (B PT B)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 (ACL)术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 :对正常和挤压螺钉固定自体B PT B移植重建ACL术后状态的 6例新鲜尸体标本 ,进行膝关节屈曲 15°、3 0°、90°胫骨前移刚度和屈膝 90°胫骨前移强度测试。结果 :挤压螺钉固定自体B PT B移植重建ACL术后 ,膝关节成屈曲状态时胫骨前移刚度明显大于正常状态 ;强度则明显小于正常状态 ,约为其3 2 %。结论 :挤压螺钉固定自体B PT B移植重建ACL术后可早期开始非负重功能锻炼 ,肌力锻炼以闭链训练为宜。  相似文献   

8.
对 2 0个膝关节的髌韧带血供进行系统研究。在血管内灌注有色天然乳胶后 ,对膝关节伸肌装置的血供进行解剖和组织透明技术的研究。在髌韧带两侧各有上、中、下 3条动脉。中间支起自膝降动脉或膝下内侧动脉。外侧支起自膝外侧动脉或胫动脉返支。 2个主要血管弓通髌后弓和结节上动脉弓与之吻合。吻合弓和动脉蒂均发支形成韧带周围动脉网 ,尤其在髌韧带两极血管密度高。仅吻合弓发出贯穿韧带的侧副动脉 ,构成髌韧带的两极血供模式。髌韧带上部分的血供由髌后弓的深支营养 ,下部分由结节上弓侧副支的浅支营养。这些腱内血管在髌韧带的中 1 / 3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韧带增强重建系统( LARS)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 ACL)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ACL损伤患者分为LARS组和自体腘肌腱( ST/G组)组,各30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6、9、18个月的Lysholm评分、主客观IKDC评分、末次随访的临床疗效及骨隧道扩大情况的差异。结果LARS组扶拐下地时间、弃拐行走时间、恢复运动时间3项指标均显著短于ST/G组(P<0.05)。与术前相比,2组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术后3、6、9、18个月均显著好转(P<0.05);术前2组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3、6、9个月LARS组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显著优于ST/G组,至术后18个月2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末次随访时,LARS组疗效分布显著优于 ST/G 组(P <0.05);LARS 组优良率93.33%高于 ST/G 组的76.67%,但差异不显著(P>0.05)。 LARS组共6例患者出现骨隧道扩大,ST/G组14例患者出现骨隧道扩大,ST/G组出现骨隧道扩大率显著高于LARS组(P<0.05)。结论韧带增强重建系统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较自体腘肌腱重建能够显著加快患者的恢复,同时提高术后疗效及降低术后骨隧道扩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带血供半腱肌肌腱转位重建膝交叉韧带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为带血供半腱肌肌腱转位重建膝交叉韧带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4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半腱肌肌腱形态,血供来源,分支及分布特点:2侧新鲜下肢标本进行模拟术式。结果:半腱肌肌腱长15.1cm、宽0.5cm、、厚0.4cm,a其血供来源于动半腱肌支,膝下内侧动的腱支、腱外周组织血管网动脉和胫前返动脉。结论:半腱肌肌腱与交叉韧带形态相似,有足够的游离长度。血供丰富,为多源性。以半腱肌肌腱转移重起初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带血供半腱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在5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半腱肌肌腱形态、血供来源、分支及分布特点;在2侧新鲜下肢标本上进行模拟手术.结果:半腱肌肌腱长(15.1±0.3)cm,宽(0.5±0.1)cm,厚(0.4±0.1)cm,其血供主要来源于腘动脉的半腱肌支、膝下内侧动脉的腱支、腱外周组织血管网动脉和胫前返动脉.结论:半腱肌肌腱与交叉韧带形态相似,血供丰富,有足够的游离长度.采用带血供的半腱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自体4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在关节镜下采用4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使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对移植物进行固定,术前、术后观察患者的症状,膝关节活动度、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按照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本组未出现深静脉血栓或感染.术后随访6~18个月,膝关节屈曲平均130°,伸直0°;21例患者均无打软腿现象.前抽屉试验20例阴性,1例阳性(Ⅰ°).Lachman试验20例阴性,1例阳性.轴移试验均为阴性.Lysholm评分从术前(48.3±4.6)分提高至(84.7±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P<0.01).结论: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自体4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是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一种方法,具有手术操作较简单、固定可靠、费用较低、愈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朱成祥  赵其纯 《医学信息》2018,(21):97-99,102
目的 回顾性分析关节镜下LARS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6年8月~2017年10月筛选50例确诊为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其中应用LARS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患者22例设为实验组,应用自体半腱肌、股薄肌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患者28例设为对照组。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Lysholm、IKDC、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标准对术后膝关节的稳定性与活动性随访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实验组(21.43% vs 9.09%),实验组在避免膝关节僵硬及下肢深静脉血栓方面优于对照组(4.55% vs 1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Lysholm评分、IKDC评分以及Tegn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随访过程中,实验组Lysholm评分、IKDC评分以及Tegner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LARS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创伤小,降低术后并发症,有效的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性,具有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预拉力对腘绳肌腱结嵌压固定方法重建前交叉韧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18只新鲜冷冻猪膝关节离断后用阶梯形钻头成型股骨隧道为倒置的酒瓶状,自体腘绳肌腱打结后呈双股穿过并嵌压在瓶颈口,实验分三组,分别以50N、100N及200N拉力预拉三次,在生物材料实验机上进行拔出实验。结果50N预拉组,400N位移高于其他两组,抗拉刚度低于另两组(P<0.01),最大载荷与100N预拉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高于200N预拉组(P<0.01);100N预拉组与200N预拉组只在最大载荷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400N位移及抗拉刚度上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腘绳肌腱结嵌压固定前给予不同的预拉力,对破坏载荷、位移及抗拉刚度均产生不同影响;预拉力在100N至200N时,抗拉刚度明显提高,且对最大载荷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膝关节制动对髌韧带力学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膝关节制动对髌韧带力学特性和影响。我们将兔膝关节伸直位制动6周。然后对制动前后髌韧带的本构方程、极限强度、弹性模量、极限载荷等力学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正常组与制动组间髌韧带的应力-应变关系理论曲线有明显不同,其材料常数亦有显著差异;制动组髌韧带的极限强度张弹性模校正常组均有明显下降,其极限载荷下降不明显。上述结果表明膝关节制动使得髌韧带所受应力下降,为适应这种改变,组织将进行重塑,从而导致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膝上内侧血管为蒂大收肌腱转位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缺损,比较重建前后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36例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标本,解剖观测大收肌腱的形态及其血供,模拟手术设计,以膝上内侧血管为蒂大收肌腱转位修复膝关节后韧带断裂缺损,并比较在修复前后,在屈膝0^o、30^o、60^o、90^o和120^o时胫骨后移距离和韧带应变。结果后交叉韧带断裂后胫骨的负荷后移明显加大,重建后向正常时回归,移植物的生物力学变化的总体趋势与正常时相似。结论采用大收肌腱重建膝关节后PCL,可以取得较满意的重交叉韧带,在各屈膝角度均能有效防止胫骨后移,生物力学特征更接近于正常建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探讨三维重建CT(3D-CT)在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膝关节的临床价值。本研究所有65例ACL损伤患者均采用单切口股骨和胫骨单骨道方法重建ACL,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Lysholm评分,及膝关节屈膝30°、13.6kg应力条件下KT-1000测量胫骨相对前移距离。全部患侧膝关节在术后1周内和12个月分别进行螺旋CT轴位容积扫描,并行MPR、SSD和MIP三维重建,观察ACL和骨隧道情况。结果发现全部患者手术前及术后12个月Lysholm评分和KT-1000(应力13.6kg)差异显著(P<0.05)。螺旋CT重建图像能够清晰显示ACL重建术膝关节骨隧道的改变及位置、ACL与髁间嵴的关系。术后1周内股骨和胫骨隧道直径分别约为(9.15±0.03)mm和(9.11±0.09)mm,12个月时隧道直径较术后1周分别增加约3%和12%,但其差别均无统计学上差异(P>0.05)。因此,本研究认为多排螺旋CT重建图像能够评价ACL重建术后膝关节,有助于指导术中定位及术后评估。  相似文献   

18.
Severe patellar infera accompanied by pathologic shortening and fibrosis of the patellar tendon is relatively an uncommmon condition but can cause recalcitrant joint stiffness and limited range of motion after knee surgery or injury. This report presents a case of a 49-year-old male with severe patellar infera and limping due to joint stiffness after three-time knee surgeries. We report a successful outcome along with a finding of the well-healed allograft after the reconstruction of a patellar tendon using Achilles tendon-bone allograft.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与治疗的现状.方法:应用Pubmed、中国知网医学全文期刊等数据库,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总结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与治疗的方法.结果:目前临床上诊断主要参考MRI以及结合临床查体等,治疗方法主要为关节镜下行韧带重建术.结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损诊治工作已开展多年,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