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3岁以后白天不能控制排尿或不能从睡觉中醒来而自觉地排尿,称原发性遗尿或夜尿症。遗尿症绝大部分属于功能性的,由于大脑皮层及皮层下中枢功能失调所致,少  相似文献   

2.
小儿尿失禁是指小儿患者不能控制排尿,致使尿液淋漓或不自主外溢,是常见的儿科疾病.引起小儿尿失禁的原因很多,多与遗传因素、睡眠过深、精神紧张、大脑皮层控制排尿反射成熟延迟、儿童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等有关.目前临床治疗此病中医中药及针灸等方法疗效显著.本文就采用针刺足运感区治疗小儿尿失禁21例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3.
小儿神经性尿频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小儿神经性尿频是儿科门诊的常见病。主要好发于3~8岁小儿,以清醒时尿意频繁为唯一症状,表现为每日排尿次数增加而无尿量增加,每次排尿量减少,有尿不尽感,入睡后频繁尿意消失。尿常规与泌尿系统B超检查正常。该病病因不明,可能由于小儿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全,高级中枢对脊髓排尿中枢的控制能力差,以及精神因素所致膀胱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尿频有关。目前对该病的治疗方法报道较多,现总结如下:1心理治疗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心理疾病的研究取得很大的进展。儿童心理疾病逐渐被重视,郝晓莉等[1]通过心理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认识到心理治疗与药…  相似文献   

4.
"hold",英语中有"抑制"、"约束"、"控制"的意思。生物体的功能(及其相应结构)有进化、发育意义上的不同层次。不同层次功能间的关系上,以大脑皮层和交感神经为代表的高层次功能对低层次功能有抑制、控制作用。正常情况下,高层次功能能"hold住"低层次功能。虚证(指气虚证和阳虚证)情况下,高层次功能的强度减弱。因此,"hold不住"低层次功能,低层次功能的强度反弹性增强。虚证情况下,高层次功能"hold不住"低层次功能,小儿遗尿是明显的例子。小儿遗尿,指小儿到了能够控制排尿的年龄,而经常在夜间睡眠中不自觉地排尿。中枢神经系统对排尿控制的发育,是由低级中枢反射渐至大脑皮层意识控制的过程。遗尿患儿由于发育迟缓,大脑皮层兴奋性不足,因而低级中枢及其相应的排尿机制过度活跃,使夜间发生无意识的排尿。同时,小儿遗尿虚寒证表现突出。所以,从小儿遗尿看,高层次功能"hold不住"低层次功能,是虚证的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5.
高尊 《大家健康》2008,(8):55-55
根据你所述情况,你儿子可能患的是神经性尿频,它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神经性尿频患儿的排尿系统并无器质性疾病,膀胱容量正常,括约肌控制排尿的能力也健全,主要是因为小儿的大脑皮层发育尚未完善,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抑制功能尚较差,而且这一功能最脆弱、最易受损,这是小儿易患本病的内在原因。受惊吓、精神紧张使神经功能失调,常导致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小儿遗尿是指3岁以上小儿除外器质性病变,表现为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经常于睡梦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患儿遗尿少则数夜一次,多则一夜数次,具有睡眠深沉、不易唤醒的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遗尿(或称尿床)是指小儿睡中小便自遗,三岁以内小儿由于大脑发育未全,排尿控制欠佳,如有遗尿,不属病态。但三岁以上小儿仍有遗尿,而且经常如此,则为病态。遗尿症是内儿科常见病,虽无严重后果,但长期遗尿,造成患儿精神上的负担,而产生自卑感。祖国医学认为遗尿是肾及膀胱的病变,以虚证居多,因而治疗多以温补收涩为主,辨证施治或单方偏方以及各种新医针灸疗法,都收到一定的效果。笔者在医疗实践中,曾以手足针治疗数例,疗效尚佳,对一般无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遗尿是指5岁以上仍不能自主控制排尿,因而尿床或白天尿在裤子上,而又无明显器质性疾病。本症多见于儿童,亦可见于少数成年人。5岁以下小儿,由于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正常的排尿习惯尚未养成,或白天贪玩少睡,身体疲劳,夜间睡眠过深出现遗尿,不属病态。对功能性遗尿的病因  相似文献   

9.
遗尿又称遗弱、尿床,是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一般小儿多见,因婴幼儿时期,由于生理上经脉未盛,气血未充,对排尿的自控能力较差;学龄儿童也常因白日游戏过度,睡前多饮等原因,亦可偶然发生遗尿,这都不属于病态。而5岁以上的幼童,不能控制排尿,熟睡时经常遗尿,轻者数夜1次,重者l夜数次,则为病态。  相似文献   

10.
小儿尿频症常发于1~5岁儿童,主要症状为尿频、尿急,但无尿痛及器质性病变.此症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以秋冬季节发病较多.主要发病原因是:儿童下蹲玩耍,挤压膀胱,使膀胱内压升高,刺激膀胱壁的压力感受器,加之小儿大脑皮层发育尚不完善,对排尿中枢抑制能力较差,以致造成膀胱肌功能失调而发病.两年来,笔者用普鲁  相似文献   

11.
小儿神经性尿频系小儿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对初级排尿中枢抑制能力较差,膀胱神 经功能失调引起.  相似文献   

12.
遗尿又称尿床,是指小儿睡眠时小便自遗.三岁以内小儿,由于智力不全,排尿习惯未养成,如有遗尿,不属病态.但三岁以上小儿仍有尿床,而且经常如此,则为病态.其发病原因主要与肾和膀胱有直接关系,多由肾气不足,下元虚寒,或病后体质虚弱、脾肺气虚或不良习惯所致.笔者从1982年至今诊治小儿遗尿症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许丽,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浙江省中山医院推拿科副主任中医师,从事针灸推拿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20年,近8年来专门致力于小儿推拿,在运用推拿及针刺治疗小儿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遗尿又称尿床,是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1].3岁以下的儿童由于脑髓未充,大脑发育还不健全,或者没养成正常的排尿习惯而发生尿床者不属于病理现象,故3岁以下的婴幼儿不考虑在本病范围之内.若3岁以后夜间仍不能自主控制排尿而经常尿床,就是遗尿症,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许丽教授以推拿结合针刺治疗小儿遗尿取得良好的疗效,笔者有幸侍诊,获益匪浅,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刘友杰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3):150-150
遗尿是一种夜间无意识的排尿现象,俗称尿床。小儿在3岁以内由于脑功能发育不全,对排尿的自控能力较差,学龄儿童也常因紧张疲劳等因素,偶尔遗尿,均不属于病态。孩子超过3岁.特别是5岁以上的儿童经常尿床,轻者数夜1次,重者一夜数次,这就可能是疾病状态的遗尿,父母则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5.
1病因与病机 3岁以上小儿经常在睡眠中尿床,称为遗尿。少数因脊髓或膀胱等器质性疾病引起,多数为神经症性紊乱、教养不足或自幼未培养控制排尿能力;部分小儿由于尿道口刺激所致,如包皮过长、蛲虫等引起。  相似文献   

16.
小儿遗尿症的病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Deng  林秀华 《医学综述》2000,6(6):279-279
<正>遗尿症是指超过预期控制年龄,仍然存在着不合时宜的不自主排尿。控制排尿的能力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现象,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对何时完成控制排尿有着不同的看法。美国精神学会所下定义是5岁或5岁以上小儿仍然存在不自主排尿。遗尿是一种症状,不是一种疾病,既然是症状,就有许多各类病因,许多文献试图用一种简单的发病机制来解释所有遗尿患者的症状是不现实的。现对近年文献中的观点总结如下,使人们对产生遗尿的病因有一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小儿神经性尿频症系非感染性行为障碍性疾病,多见于大脑皮层发育尚未完善的学龄前儿童,因其排尿中枢的抑制能力弱、膀胱括约肌松弛、排尿反射亢进引起。笔者采用谷维素和654-2并用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症7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遗尿症是指3岁以上小儿仍不能控制排尿者。本病不仅在儿童时期常见,在成年人亦有发生。我们在学习湖南、北京等地利用磁场疗法治疗各种疾病的基础上,将磁疗用于儿科临床取得一定效果。现将1976年6月以来应用磁疗治疗小儿遗尿症75例,临床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心痛定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17例韩艳宾关键词:心痛定;神经性尿频小儿神经性尿频,系小儿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对初级排尿中枢抑制能力较差,膀胱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我科自1991年以来,门诊采用心痛定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1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0.
方晓琴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8):2355-2355
1病因与病机 3岁以上小儿经常在睡眠中尿床,称为遗尿。少数因脊髓或膀胱等器质性疾病引起,多数为神经症性紊乱、教养不足或自幼未培养控制排尿能力;部分小儿由于尿道口刺激所致,如包皮过长、蛲虫等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